今天事情解决的早,回去还能干点活。
李时清想着又加快了速度,但刚靠近门,就听到了小男孩的说话声。
李时清还想琢磨一下到底是咋回事,吴正气就把门打开了。
脸上还带着笑意的两姐弟看到李时清他们回来了,顿时脸色煞白。
崔孟珠猛的站起来,拉着弟弟道歉:“对不起,我看菜太多了,就把在家里的弟弟喊过来帮忙了。我弟弟就洗了菜,没干过别的。”
崔孟珠之前在厂里干过活,知道厨师总有一些忌讳,不愿意生人进厨房。
“没事没事,就是你把你弟弟喊过来,家里人不管吗?”李时清看着躲在崔孟珠背后的小孩,小声道。
崔孟珠摇摇头,“家里没人了,就我和弟弟相依为命。”
啊,居然是这样嘛。李时清摸了摸鼻子,偷偷肘了吴正气一下。
吴正气意会,“原来是这样啊。也不早了,咱们吃饭吧。”
这话题转的,真是生硬啊。李时清在心里诽谤着,面上十分赞同,“对啊,你弟弟能吃辣吗?我给他也煮一碗。”
崔孟珠很是欣喜,催促弟弟自己回答。
崔孟庆抓着姐姐的衣袖,黑黝黝的大眼睛看向李时清,“能吃的,一点点就可以。”
第15章
简单煮了面,李时清给崔孟庆盛了满满一碗,“不够还有啊,别客气。”
崔孟庆接过碗,偷偷咽了咽口水,“谢谢哥哥,吃完了我还给你们帮忙。我洗菜洗的特别干净,我姐姐刚刚都夸了。”
李时清笑着摸了摸崔孟庆的小脑袋,“你还小呢,不用你帮忙。”
崔孟庆没说话,准备吃完了就干活。
吃完饭,李时清对崔孟珠道:“你家没大人,要是担心弟弟,平时来干活可以把弟弟带过来。但提前说好了,你弟弟在这不能捣乱,要是捣乱了就得立马送回去。”
崔孟珠喜不自胜,连连点头,“我一定会看好他的,叫他过来就专心干活。”
吴正气摇摇头,“你弟弟不能干活,在我们这干了就叫雇童工,是犯法的。平时叫他在一边玩就是了。”
“好的好的,我知道了。”崔孟珠被吓了一跳,生怕影响到李时清他们,立马就把弟弟伸出拿菜的手给拉了回来。
李时清没说话,小心驶得万年船总是没错的,而且不给钱叫别人小孩帮忙他也不好意思。
看吴正气和崔孟珠开始洗菜,李时清就去厨房做卤菜。
现在做卤菜很是方便,直接往卤锅里丢食材就可以了。
卤汁一直在锅里熬着,香味越发醇厚,做出的卤菜味道也是越来越好。李时清检查了一番,朝锅里加了点水,把洗好的肉和菜丢进去,调好温度再等几个小时,卤菜就卤好了。
日子照常过着。李时清天天晚上摆摊卖着烫菜和卤菜,白天也没闲着。要么是往街上跑,寻找合适的房源。要么是去大学听大学教授讲的课,学习新知识。
当金桂街出现第二家烫菜摊的时候,李时清他们租的房也装修好了。可惜的是,卤菜店迟迟找不到合适的房子。
看着离他们远远的,摆在高中那边的烫菜摊,李时清惊讶的同时,也想起了听课时的灵光一闪。要是这次干的好,这个月还能多赚点钱。
李时清心里想着,煮菜的动作也越来越快。好不容易等到摊位面前没人排队了,李时清跟吴正气说了一声,就往那个新烫菜摊那边走。
因为高中生还没放学,苏家烫菜摊位前没什么人,摊主一下子就看到了李时清。
童肖摩挲了一下手,脸上肉眼可见的慌张。他之前就听说过黄大志的下场,心里不免害怕。
但自家生意不好,看着烫菜那么火爆,又是独一家,他难免就起了心思。想着别的都有模仿的,咬着牙也就干了,自己躲远点就是。结果还是躲不过。
童肖想着自家的情况,已经准备李时清怎么说都不改了。
没想到李时清过来第一句话就是,“要合作吗?”
什么?合作?童肖愣了半天,发现李时清不是来找茬的,连忙找了个板凳叫他坐着。
“李老板,你是说我们合作吗?”童肖揉搓了一下衣服,还是不敢相信,“你不是来赶我的吗?”
李时清淡笑了一下,“赶你干什么,我们又没什么纠葛。老板贵姓?”
“我姓童,直接叫我小童就行了。”童肖虽然比李时清大,但他做错事在先,让人喊哥总感觉不舒坦。
李时清点点头,看旁边的摊主都在往这边瞧,把人拉远了一点,“童哥,你们摊位生意怎么样?顾客觉得味道好吗?”
童肖涨红了脸,想着李时清不会是来看笑话的吧。但看着他认真的脸,又不像,最后垂眼轻声道:“一般,没你家的好。”
“我不是这个意思,哥。”李时清发现童肖误会了,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直接道,“哥,我要是把烫菜汤底料卖给你,你愿意买吗?”
“你愿意卖?!”童肖知道烫菜美味的关键,激动地抓住了李时清的胳膊,“你卖我肯定愿意买!实不相瞒,你家的烫菜味道是真的好,我吃完了都念念不忘……”
李时清笑着点头,“底料我可以多做一些卖给您,后天我们就要换地方了。到时候街上就您一家烫菜店,生意肯定红红火火。”
童肖顺着李时清的话幻想了一会,高兴的脖子都红了,道:“那你们怎么要搬走?是出了什么事吗?”
“我们租了个房子,摊位上总有些不便。”
“这倒是。李老板,那底料你准备怎么卖?价格好商量……”
李时清和童肖讨论了半天,最终以两块钱一袋底料的价格完成了合作。看得出来,双方都很满意。
童肖旁边的摊主看了半天,见他回来连忙追问,童肖只是笑着摆了摆手,“没啥事,没啥事。”就是他要赚大钱了。
李时清回到摊位上,不等吴正气问,他就先小声说了,“他买,我卖的两块钱一包。”
吴正气开心坏了,立马抱着李时清转了个圈,“老清你也太牛了吧,这种好办法都能想到,还办成了!”
李时清感受着别人望过来的目光,羞的脸都红了,怒道:“吴正气你是不是皮痒痒了?想挨揍是不是?!”
吴正气把人放下来,笑嘻嘻的,“没有没有,我这不是高兴嘛。”
看李时清还生气,吴正气温柔体贴地给人锤起了背,“别生气了,我下次不抱了还不行吗?”
“去去去,烦死人了。”李时清瞪了吴正气一眼,又翻了个白眼,根本不相信。
晚上卖完烫菜回去,两人就开始每日一次的算钱。
今天来的大学生得知这是他们摆摊的最后两天了,消费起来是毫不手软。赚的钱也是再创新高,足足有五十六块。
加上存的钱,李时清算了算,他们一共赚了七百多。而他们来南方还没一个月。
李时清舔了舔唇,看着存折眼里全是柔情。他这段时间天天都在问房价,也了解了不少。这些钱再攒攒,都能买个不错的房子了!
简直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李时清又看了看存折,对吴正气道:“这两天咱们多跑跑,赶紧把卖卤菜的铺子给解决了。三轮车就先不买了,再赚一个月的钱,咱们就回家过年休息去。”
吴正气点点头,“那咱们得提前准备年货,这南方稀奇玩意可太多了。”
第16章
第二天,吴正气和李时清一起去街上找房子。因为烫菜店定了位置,他们想着下一个铺子离近点比较好打理,就在烫菜店附近找房源。
路经烫菜店,他们还进去看了一下。装修师傅工作很负责,墙刷的雪白,灯也帮忙换了个新的。
新买的桌椅摆的整整齐齐的,再放几天散散味,就可以开工了。
李时清对此很满意,已经想好后面开业要怎么吸引顾客了。
看完后关上门,两人顺着大路去找租房的消息。一路晃悠,在隔烫菜店两条街那找到了一个准备出租的房子。
那房开着门,有两人在房里面说着话。
李时清好奇看了一眼,房子构造面积和烫菜店差不多,应该是一起建出来的。
“老丁,不是我说,你这房子有点太旧了。而且位置还不好,八块五太贵了。”
丁老头抽了口烟,慢慢吐了出来,道:“你要是诚心租的话,那就八块,不能少了。”
“八块也贵了。这房子也不大,我都装不了多少东西。七块,七块我就租了。”
丁老头看了眼房子,摇头拒绝了,“不行,七块租不了。”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那人看讲不下价,也不耐烦了,扭头就走了。丁老头在屋里抽完了烟,慢吞吞地准备关门时,在旁边听半天的李时清和吴正气凑了上去。
“大爷,你这房租出去了没?”
“咋?你们想租?”丁老头把拉门的手收了回来,扭头看向李时清他们。
吴正气点点头,“对啊,大爷你这房准备租多少钱一个月?”
“八块钱,不二价。”丁老头看两人年轻,还解释了一下,“我这房子前段时间才装修了一遍,桌子椅子都齐全,这个价已经很不错了。”
李时清看着雪白的墙壁,试图讲价,“大爷,再便宜一点呗,七块六行不?我们刚出来准备做生意,实在没啥钱了……”
“不行,只能是八块钱。”丁老头打量了李时清和吴正气一番,慢悠悠地关上了门,“你们租不?不租我回去了。”
“我们再考虑考虑吧。”李时清讲价失败,还是觉得八块贵了。
目送丁大爷离开,李时清和吴正气继续找房,连看几个都没第一个合适。不是太远了,就是太破了还要装修。
晚上卖烫菜的时候,李时清都还在思考这事。
“李老板,你说的底料什么时候卖给我啊?今天带了吗?”童肖站在烫菜摊旁边,看着一波未走又来一波的客人,羡慕极了。
买了李老板的底料,他的烫菜摊应该也会这么火爆吧。
李时清看到童肖愣了一下,随后脸上扬起了大大的笑容。他把漏勺塞给吴正气,拿了东西就拉着童肖走到旁边,“童哥你别急,底料我给你带过来了。就是刚刚一时忙过头忘了,不好意思啊。”
童肖接过底料,想着自己也能多赚钱了,瞬间高兴的合不拢嘴,“没事没事,我这不就来找你了嘛。你这底料是直接丢进锅里吗?”
“对对对,烧开水丢进去煮一会就好了。”
“李老板,你怎么把底料给卖了?”旁边炸货摊位老板听了一会,凑了上来,十分不解。这东西这么宝贵,李时清居然还拿出去卖,是他他要当传家宝传给下一代!
李时清没解释,笑道:“哥你要买不?我这还有两包,两块钱一包。”
豁,居然卖这么贵!他又不是冤大头,绝对是不会买的。不只是他,除了童肖这个大傻子,别人肯定也不会买。毕竟是两块钱,两块钱能买多少东西了。
炸货老板信誓旦旦,但下一秒他就被打脸了,旁边不知何时围上来的摊主们争着抢着要买。
李时清看着围着自己的摊主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小钱钱正在向他飞来,心里乐开了花,面上还犹豫道:“我这底料制作不容易,现在只有两包……”
“给我,我出两块五。”这是卖面大娘。
“我出三块。”这是卖粥大叔。
……
李时清看他们说着说着就想打起来,连忙把人劝住了,“大家别急别急,底料以后还有,我每天都会做的。”
劝了好一会,摊主们在得到了李时清的保证后,才愿意离开。他手上的两包底料也被拿走了,换回了手里的四块钱。
童肖看着其他摊主的举动,生怕他们抢先一步,心里十分紧张不安,忙道:“李老板,你可不能忘了我啊。这底料我也是需要的,每天一包。”
“我知道我知道,童哥你放心,我肯定记得。”李时清回去拿了个本子,“我把你们的需求记在上面,这样方便点。”
“好好,给我记个一天一包。”童肖美滋滋看着李时清把自己名字写上,才拿着底料包离开。
李时清擦了擦汗,又去问了其他摊主的意思,依次把他们的需求写上。
再回到摊位上,李时清数了数,总共要做二十一包底料,也就是能赚四十二块。除去成本,纯利润二十多。
而底料包除了要把香料磨碎,避免别人识别出配方,其余做起来也不是很麻烦,李时清一口气就能做一大堆。这么一想,妥妥赚了。
李时清美滋滋把本子收好,准备明天去学校问问徐教授她有没有什么建议。
希望徐教授不会觉得他笨,烦他。
*
早上九点,李时清来到了齐苏大学的南大门,照例在门卫那登记后,再去经济学院找教室。
经济学教授徐知恩的课几乎堂堂爆满,像李时清一样从校外赶来听课的人也不少。但第一排总是最后坐满的,因为徐教授总会抽第一排的人提问。
要是抽到的这人回答不上来,徐教授也不会骂人,只是看着那人回答先前的问题。她看人的目光并不冷酷,但被看的人总会觉得无地自容,后悔自己之前不好好复习。
李时清按照以往坐在了第一排,拿出了自己的书回顾以往的知识。
等徐教授来后,果不其然第一件事就是抽人回答问题。
她看了一圈,把李时清叫了起来。
“我上次讲了房价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想必大家课后都思考过,有了自己的想法。麻烦这个同学给我讲讲,现在到底是租房划算,还是买房划算。”
听到这个问题,大学生们一下子讨论开了,教室里嗡嗡作响。
10/77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