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的人选,耿天巴拉半天也没想出几个,挠挠头皮,习惯性的抓住脖间银戒指的耿天仔细回想屯子里的老少爷们,十年打工生涯,在家的时候没多少,要不是这段时间盖猪场,对屯子里的人耿天会更加的陌生。
可耿天的熟悉也仅限于年轻人,比如耿顺、赵国军等人,猪场,耿天想招的是四十左右的男人,最好是能够住在猪场。
一圈又一圈绕着红绳,想了半天,耿天也没想出个人选,挠头的耿天只能暂时放下,去考虑果树的来源。
占地五百亩下山坡,是耿天当初规划给果树的地方,朝阳、土质相对松软一些,而且果林右侧就是一个小水泡,里面大鱼虽然没有,但是小鱼小虾还是不少。小笨鸡、肥鸭子、大鹅都可以放养在果林。
天生天养,肉质就不说了,耿天对准的是那些蛋,真正吃杂食长大的鸡鸭,蛋是焦黄焦黄的,那样的蛋营养价值高不说,味道也是极其的鲜美。
鸡鸭鹅好说,可果苗从哪里?耿天相中的是老东北曾经的大李子,个大壳小一咬一口水,酸甜酸甜的大李子现在已经很少,更多的却是一些所谓的嫁接品种,又一次挠头的耿天真想叹了口气。
耿天不是不喜欢所谓的嫁接品种,可耿天更喜欢原汁原味的老物件,就好像小时候的冻梨冻柿子、小苹果、沙丘果、山核桃、拇指栗子、大白沙、老茶干。
可这些年,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东西却越来越少,别的不说,至少曾经双鸭屯山里经常能看到的拇指栗子就已经很少能看到。
对于渐渐消失的一切,耿天说不上好还是不好,但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毕竟那些东西曾经充斥了耿天整个童年。
一边回忆着曾经的一切,一边琢磨着是不是进山里看看,手指无意识动着的耿天没有焦距的双眼愣愣的看着屋内那抹皎洁的月光,渐渐的,不知道过了多久,耿天觉得不对劲了,感觉手指微微发烫的耿天收回散乱的思绪。
低头看向涨呼呼的手指,微弱的视线内,半靠在墙壁的耿天呼的一下坐起身,只见消失了许久的那抹清泉又出现了。
依然是缠绕着手指一圈又一圈的旋转,定定的看了半响,耿天慢慢的挪到炕边,把放在炕边水杯里的水倒掉,看看手中的空杯子又看看依然绕着手指转圈圈的清水,抿了下双唇的耿天把手指对准被子挪了过去。
半响,就在耿天以为清水根本无法离开手指时,一缕细细的水流直奔水杯洒去,短短的几秒钟,水杯装满了清水,就在耿天以为水会溢出来的时候,细细的水流消失了,而耿天的脑子也轰的一下炸开了。
只来得及感觉到脑子里嗡的一下的耿天随即倒在了炕边,好像过了很久又好像仅仅只是几秒钟,躺在炕上上一秒还紧闭双眼的耿天腾的一下睁大了双眼。
眼中满是不敢置信的耿天用力晃了晃头,赶紧低头看向常年挂在胸前的银戒指,仅仅一眼,耿天知道自己真的撞大运了。
常年不离身的银戒指已经消失了,空荡荡的胸口只剩下一根细长的红线,而他的脑海里,却多出一眼清澈的泉水,泉眼四周由白色的玉石堆砌,泉眼中还有一块同样用白色玉石竖立的玉碑,上面雕刻着“灵清”二字。
看看空荡荡的胸口,半响,耿天坐起身端起旁边的水杯大口喝下,甘甜的泉水带着一股的说不出的透亮从喉间滑下。
清澈、甘甜又带着说不出的透亮让喝下泉水的耿天瞬间出了一层汗,直到这一刻,耿天才明白什么叫做神清气爽什么叫做万千毛孔全部打开。
而就在耿天忍不住露出一丝惬意的神情时,脑海中的泉水四周却弥漫着一层虽然淡却能看得见的乳白色液体,不动不移,只是悬浮在清泉上空的液体让耿天愣住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的耿天一动不动的紧紧盯住液体。
好久,吧嗒一声,悬浮在半空中的液体突然滴落在玉碑上,而随后沿着玉碑流进泉水中,好像带着清脆的响声在耳边炸开,皱了下眉头,还没等耿天有所反应,液体消失了。
紧张的咽口吐沫,意念一动的耿天指尖再次出现了泉水,倒进被子,杯满泉水消,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但耿天却有种感觉,加了液体的泉水更加的不凡。
再次喝光杯子里的泉水,依然是一层汗珠子,耿天感觉人越发的舒坦,一种浑身上下都透亮的感觉从心里涌出。
大脑清晰了不说,浑身上下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直到这一刻,耿天才确定,自己得了一个了不得的东西。
忍不住裂开嘴露出笑容的耿天心底微微一动,拿过放在炕柜上的闹钟看了一眼,三点,咧了下嘴的耿天跟烙饼似的在炕上翻来覆去的等着亮天。
好不容易熬到四点,天空发白时,再也等不及的耿天悄悄的起身,套上衣服直奔家里的水井,四处看了一眼,意念再次涌动的耿天手指出现一股水流,不同于流向水杯的细微,或许知道体积不同似的,好像城里的自来水管,呼的一下,涌出拇指粗的水流冲向自家院子里的水井。
仅仅几分钟,泉水自动消失,暗暗咋舌的耿天随即兴奋起来,扔下放在井边的水桶,吱嘎吱嘎中,一桶水从井下拽上来,甚至等不及回屋取水舀子,趴在桶边的耿天喝了一口,仅仅一口,耿天的眼睛亮了,井水的味道变了,虽然比不上加了液体的泉水,但绝对比得上第一杯水的。
兴奋已经不足以形容耿天愉悦的心情,悄悄的跑到后院的耿天给安放在后屋的保家仙和已逝老人们上完香后,郑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做完一切,耿天回到前院,点燃灶眼,洗米蒸饭,一顿忙碌,等到五点半耿二生起床时,好家伙,满院子都是米饭的香味。
扑鼻的香味不单单让耿二生愣住了,也把沉睡了一夜的张栋馋醒,眼睛还没睁开的张栋动了动鼻子,咕噜咕噜的叫声响起。
“天娃,你整啥了,咋这么香?”
同样起床的耿朝福背着手从屋里走出,边走边忍不住吧嗒嘴的耿朝福相隔十年,第一次在清晨的时候感觉到了饿,自从过七十岁之后,一年比一年胃口弱的耿朝福虽然看似身体没啥事,可胃口却差了许多,很多时候,耿朝福早晨都是喝碗粥就算了,而所谓的早饭也是要在八点多,溜达完了感觉累了才能吃下。
但刚刚,在屋里活动身体的耿朝福却被一股香甜的香味吸引了,停下伸出的老胳膊老腿,带着一丝没有察觉的迫切和饥饿走出了房间。
☆、 第 18 章
院子内响起的喊声让蹲在灶眼前撤火的耿天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快速灭掉从灶眼抽出的柴火,快步走到门口,“爷。我蒸的米饭又拌了点芥菜疙瘩。”
“耿叔,你家这米饭咋这香。”
还没等耿朝福,同样被香味引出的张栋边走边使劲抽了抽鼻子,站在院子里,稻米的香味越发的浓郁,这让头天晚上只是勉强吃吧一口的张栋感觉胃都跟着叫嚣。
“天娃,饭好了吗?”
边问边往灶房走去的耿二生脚下有些急切的脚步让耿天眼底的笑意加深,“好了,爹,你把饭端出去,我做个鸡蛋汤。”
跟着耿二生转身回到灶房的耿天掀开沸腾着热气的锅盖,呼的一下,扑鼻的稻米香气迎面袭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带着一丝香糯的米香和晶莹剔透的大米粒让耿天点点头,“正好。”
好久没做捞饭,耿天还真怕水多,不过看到大盆里的米饭,耿天知道捞饭的手艺没砸,用放在灶台上的抹布垫着,耿天把架在盖帘上的大盆端出来,转手交给神情有些古怪的耿二生。
刷锅,放水,打鸡蛋,很快,半盆鸡蛋汤出锅,同样用泉水熬制的鸡蛋汤,同样带着一股清香,端着装满鸡蛋汤的汤盆回到屋里,耿天坐在了耿二生旁边。
一碗接一碗,连盛四碗后,耿天端起了放在面前的饭碗,还没等耿天动筷,八十多岁的耿朝福把空空的饭碗递给耿天,“天儿,再给爷来一碗。”
嘴里动着,眼睛却盯着饭盆的耿朝福把耿天惊了一下,“爷,差不多了,能不能行啊。”
“是啊,爹,可别吃撑了。”
摇摇头,连眼睛都舍不得收回的耿朝福拍拍肚子,“行,天娃,给爷盛饭。”
看看手里的大海碗,又看看不错眼盯着饭盆的耿朝福,犹豫了一下的耿天想到清泉的神奇,到底盛了半碗,递给因为耿天盛少了有些不高兴的耿朝福,“爷,多长时间都没吃这些了,咱少吃点,咱家的米,你啥时候想吃我还给你捞饭。”
勉强劝动馋嘴八舌的耿朝福,耿天才把忙活一早晨的米饭送进嘴里,入口的软糯劲道让低头的耿天眼睛一亮,慢慢的嚼了两口,耿天算是知道老爷子为啥舍不得放下。
清香的稻米极其有咬头,既不硬也不软的黏牙,最重要的是,入口的稻米还带着一丝丝的稻香,好像站在了秋收的稻田,鼻息间都是米的香气。
越嚼越香的耿天甚至连菜都没吃,空嘴干掉一碗,在抬头准备盛饭时,耿天吓了一跳,满满一盆的米饭此时已经下去一半,看看闷头不吭声只是稀里哗啦吃的满头汗的张栋、耿二生,觉得要是不赶紧盛出来,没准耿大生的那份都要没。
想到这里,耿天也顾不上添饭,赶紧跑回灶房拿出一个汤碗回到屋里,实实诚诚的压满后,耿天才给自己添了半碗。而剩下的则再次被耿二生和张栋刮分。
半个小时后,除了半碗芥菜疙瘩,无论是鸡蛋汤还是米饭,连个底都没剩,惊人的战斗力让耿天有些想笑,可看到因为吃多了,连坐都坐不住的张栋和耿二生,耿天把到了嘴边的笑意又咽了回去。
“爹、你跟我张叔把我大伯换回来,我收拾收拾就去。”
摸着已经松开裤腰带的肚子,张栋哈哈一笑,“行,正好溜达溜达,多少年都没吃这么香的米了,耿叔,你家这米没弹农药吧。”
话锋一转的张栋让拿着烟袋锅吧嗒吧嗒抽烟的耿朝福得意的一笑,“那是,自家吃的米咋能放农药,连浇地的水俺们都是从自家井里挑去的,俺家天娃乐意吃米饭喝粥,农药弹出的米是啥玩意,一点味都没有。”
耿朝福的解释顿时让张栋觉得找到了米香的缘由,双鸭屯这地方别看穷,可水质真不错,没弹农药,纯纯的靠农家肥沤出来的米肯定香。
好像又想起入口喷香的米饭,明明撑的要命,可张栋还是觉得馋了,嘿嘿一笑的张栋转头看向收拾碗筷的耿天,“天娃,中午多加点米,张叔还能吃四碗。”
说完不知道想起什么的张栋停顿了一下,脸上的笑意都少了一些,摸摸大脑门,张栋脸上又挤满了笑容,抓起挂在墙上的外套笑呵呵的跟耿朝福打声招呼离开了房间。
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空间,慢慢走在宁静的小山村,张栋越发想念留在老家苦读的张晓亮,前前后后分开半个多月,虽然爷俩没少打电话,张晓亮也一个劲说着挺好,可没有看到,张栋心里不落地,“张哥,是不是想孩子了?孩子啥时候放假,接来歇几天吧。”
耳边响起的温和让张栋胸口滞了一下,秃噜一把脸,抹掉眼底的疲惫,带着一丝想念和无法吐出的酸涩笑了一下,“是啊,想儿子了,孩子去年遭祸了,身体刚刚养过来就回学校了,我这一走就半拉月,也不知道孩子咋样了。”
张栋有些沉闷的声音,都是当爹的,耿二生能够理解,当初耿天去南方打工时,耿二生是一宿一宿的睡不着,惦记小小年纪离家在外的耿天吃的好不好住的中不中,是不是受委屈了,会不会被人欺负。
抓心挠肝的滋味耿二生忘不了,尤其是后来耿天出事,耿二生差点没急疯了,一晚上的时间满嘴的燎泡,埋怨自己没本事也心疼孩子遭的那些罪。
“张哥,要不然回去看看吧。”
设身处地的想,耿二生很能理解张栋,犹豫了一下,耿二生到底还是不忍心,轻声说道,脚下的步伐微微顿了一下,抬起头看向坐落在半山的猪场,张栋摇摇头,“现在不行,猪娃子刚来,需要适应,我得守着,要不然出点啥事,扔的都是钱。”
说完,张栋长出一口气,大步走向距离不远的猪场,四处看了一圈,仔细询问耿大生昨晚猪娃子咋样后,张栋满意的点点头,挑着扁担直奔后院猪食房开始忙活着猪娃子们的早饭。
四口大锅同时点燃,苞米茬子、糠、高粱米清洗干净倒进大锅,等到耿天赶到山上时,四口大锅已经冒热气,而举着铁锹的张栋、耿二生更是满身的汗水。
闷热的猪食房满满的蒸汽,看看咕嘟咕嘟冒泡的大锅,耿天接过张栋手中的铁锹,“张叔,你跟我爹赶紧出去透透气,我搅合。”
确实热的够呛的张栋也没客气,交代耿天别挖地就走出了热气腾腾的猪食房,消失在雾气中的张栋、耿二生让耿天笑了一下,手中的铁锹不断的在几口大锅搅合,大茬子、高粱米、糠的味道搅合在一起,味道称不上好,可也没有搅拌了催肥药的刺鼻。
一下又一下,来回走动的耿天不知道怎么想起了白毛,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在每口大锅里放了点泉水,不多不少,每口锅里只有一捧,可就这一捧的泉水,却提升了粮食的香味,苞米茬子、高粱米的香味也出来了。
“天娃,可以了,咱赶紧往桶里装,猪娃子们可都哼哼了。”
出去抽根烟透透气的张栋大嗓门的嚷嚷,耿天放下手中的铁锹压火,装桶,一桶又一桶的猪食提出猪食房,拿着水舀子的耿二生快速搅合让猪食快点凉,十几分钟后,温度降下来的猪食被耿二生、张栋挑着扁担担到猪圈。
一趟又一趟,三个人忙活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把所有的猪食倒进槽子里,抹了把脖子上的汗水,耿天站在了白毛的猪圈前。
哼哧哼哧吃的欢实的白毛让耿天笑了,仅仅一个晚上,率先缓过劲的白毛是所有猪娃中最精神的一个,小小的猪鼻子不断供着,后面的两个小蹄子还跟着啪啪啪的踹着。
“天娃,咋样。这猪娃子欢实吧。”
就在耿天乐呵呵的看着白毛吃食,张栋走到耿天身边,带着一丝得意的轻语让耿天笑着点头,“张叔,你别说,这白毛还真欢实。”
“那是,你知道这猪咋回事啊,白毛可是实打实的第一代野猪娃,而且是猪王生的。”
张栋的解释让耿天楞了一下,“猪王的娃?”
惊讶的耿天让张栋哈哈哈的笑了,弯腰伸出大手拍了拍白毛,“是啊,黑猪不是放养吗,老杨头,就是那个南方老客家后山是森林,也不知道散养的猪咋跑出去了,三天后才回来,不单单自己回来,还带回一头五百多斤的野猪王,这白毛就是野猪王的娃,不过,老杨头不卖,这头还是我硬抢来的。”
要说,张栋也是人物,自从老杨头家来了野猪王又下崽子后,前前后后赶到老杨头家的猪贩子不下三十人,可唯独张栋从老杨头手里抠出一头,按照老杨头的意思是不卖,留着做种猪,连哄带劝,豁出去陪着老杨头喝了三天,把老杨头喝高兴的张栋不单单抢到一头野猪王的种还让一高兴的老杨头带着赶到山里占了一把大便宜。
可以说,要是没有那三天豁出去的陪酒,张栋不会拿着十五万买回这么多黑猪,过程怎样,张栋没说,可耿天却知道张栋能够带回这么多黑猪一定是没少付出辛苦,抿了下双唇的耿天看着趴在猪圈上笑呵呵看着白毛的张栋,“张叔,谢谢。”
10/97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