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穿越 重生)——半空住人

时间:2016-12-29 18:16:07  作者:半空住人

  范铉超自然也每样要求都一一答应。
  送走了朴使者,朱由检也不得不和范铉超感慨,“朝鲜对我大明,真是忠心耿耿,朕一想到之前没答应出兵,心里……觉得对不起他们啊。”
  范铉超劝道:“即使我们出了兵,一个是相隔千山万水,士兵长途奔波,不利于战斗。更何况……”范铉超声音低了下来,“即使我们和朝鲜军队加起来,和以逸待劳的后金军队相比,也没有多少胜算。”
  朱由检点点头,想到自己就是这个二打一都不一定能打得过的国家的皇帝,心里少不得有些心塞塞的。
  “振兴我中华,遥遥无期。”朱由检惭愧道,“孙承中和袁崇焕虽然是我大明长城,如今却只能一味防守,不能进攻。说白了,还是朕无能为力,不知何时,才能转守为攻,彻底除去后金这颗毒瘤。”
  朱由检上位前,自然是雄心壮志,只想着自己知道前世种种,定能一一避开,自己心里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三年整改吏治,五年丰盈国库,七年打败后金,十年还大明一个辉煌气象。最好等他两脚一蹬的时候,大明已经将周围他能在地图上看到的国家都打下来了。
  要想更好一点,那就是拉着范铉超的手,肩并肩躺在皇陵里了。
  可惜他想的好,事实却不如他所料。光是整顿吏治,东林党如今一家独大,虽然内讧,但现在还没撕破脸,真是做到了京城内外,同心同德,要将他这个皇帝蒙在鼓里。
  他想着前世的资料,要动手清理起来,才发现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一环扣着一环,上辈子说不定自己到死都没弄清楚里面水是深是混,有几条大鱼。
  东林党说着“大明官员皆为东林人士,官员之清明,乃开国未有。”可吏治要真的如此清明,那江南那些富商的税,为什么收不上来?他们要交给国家的税,交到哪里去了?
  江南没有税收,这国家的国库就要少六七成银子。赈灾、养兵、平叛,一项一项,没有银子哪成?
  由此,朱由检对一手遮天的东林党怨气极大。他还当信王的时候,和东林党联手除掉了魏忠贤,可如今他当了皇帝,被东林党束手束脚,早已心生不满。
  只恨没有一个好机会,早日将他们这些国家毒瘤一一除去,把那些不听话的都训斥一顿,让他们吃点苦头,才知道这个国家是谁在当皇帝。
 
  ☆、第77章
  
  天聪三年,盛京。
  后金皇宫中,身为皇后的哲哲所住的宫殿,被称为“正宫”。这座正宫除了屋顶的琉璃瓦和屋檐下的彩画,没有其他的装饰,和辉煌大气的明朝皇后所住的坤宁宫比起来,甚至可以说是朴素了。
  但哲哲并没有因此而多有想法。她自然知道明朝皇后比她富有得多,可哲哲也知道,她的富有只不过是表面的。只有成为像皇太极这样雄伟的君主的妻子,才能拥有最高的荣耀——母仪天下。
  哲哲和皇太极是多年夫妻,即使皇太极的后宫里莺莺燕燕极多,哲哲也从不曾慌张过。
  莺莺燕燕皆是过眼云烟,只有她哲哲才是唯一的皇后。
  此时是夏天,哲哲这半倚在北暖阁的榻上,一个小宫女轻轻给她锤着腿。哲哲抿了口茶,放下杯子开口,才打破一室寂静,“前几日,那日内务府送来的玉枕,我瞧着很好,我已经有快两年睡觉没这么踏实了,蓝田暖玉果然名不虚传。”
  哲哲虽然对儒家的经史子集不十分理解,但对古诗词还是略有涉略,“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典故,她还是知道的。暖玉珍贵,自从有个这句诗,价格更是翻上一番。内务府进贡上来一整个暖玉枕头,就算是哲哲,也觉得太过奢侈了。
  服侍的哲哲多年的塔尔玛知道,这是要赏了,刚要开口,又见哲哲微微一抬手,“让内务府总管来见我。”
  正宫娘娘的吩咐,内务府总管呼塔布一点都不敢怠慢,快步行至正宫,喘口气,定定神,这时候通报的小宫女也出来了,示意他娘娘正等着呢,他这才抬脚进去。
  一进去,一身富贵华丽的哲哲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呼塔布不敢多看,跪下来行礼。
  哲哲也不让他起来,就让他跪着回话。“你前些日子送上来的暖玉枕头,我用了,的确有效。这几日,我睡得比之前好些了。你有功,赏。”
  呼塔布心中一喜,身子压得更低了:“能服侍娘娘,是奴才的福分。呼塔布不敢居功。”
  塔尔玛笑嘻嘻地将一个小袋子递给他,“你送上来的玉枕,让娘娘夜里能睡好,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了。如何不能赏你?”
  呼塔布这就是做做样子,如今有了塔尔玛的台阶下,自然就将小袋子收下了。
  哲哲见他收下了,这才发话,道:“蓝田暖玉如此珍贵,以前本宫也只见过玉佩、吊坠,还没见过这么大一块的暖玉呢。你是如何拿到的?”
  呼塔布琢磨了下,才小心翼翼地说:“奴才打小认识一位朋友,家里多和明国做毛料生意,也向宫中提供皮毛,这次的玉枕就是他和明国交易时得到的。
  呼塔布说完,屋子里静悄悄的。塔尔玛悄悄去瞅哲哲,只见她神情淡漠,看着呼塔布的眼神若有所思,又像是什么都没注意。
  塔尔玛一惊,哲哲露出这幅模样来,定是有人惹她不快了,赶紧低下头来,连呼吸都放轻了。
  虽然已经伺候哲哲好多年了,塔尔玛还是不知哲哲的喜怒哀乐究竟是如何转化的。就比如刚才,哲哲枕了玉枕,睡得好了,心情好,要赏呼塔布,这是人之常情。
  可呼塔布来了,对答一番之后,哲哲就换了一张脸。可塔尔玛思来想去,也不知道呼塔布那番话有什么问题哲哲发话道:“行了,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
  呼塔布也察觉到了气氛凝重,忙不迭地赶紧行礼退下:“喳。”
  呼塔布离开了,可哲哲还没动,塔尔玛感觉着哲哲的不怒自威的气场环绕在暖阁中,连给她捶腿的小宫女也不敢动了。
  哲哲淡淡地看了小宫女一眼,“我叫你停了吗?”
  小宫女吓了一跳,忙不迭又要接着继续。可哲哲一抽腿,落在地上,站了起来。“拖下去吧。”
  自有两个有力的宫女将人捂着嘴巴拖下去,一点挣扎、一声呼救都来不及。
  哲哲漫不经心地说道:“今儿个皇上来用膳,菜单拿来给我看看。”
  哪里需要什么菜单,塔尔玛张口就能背出来。哲哲增增减减,又添了几样时鲜蔬果进去,这才满意了。
  当晚,皇太极前来正宫用膳。满人没那么些规矩,什么宫妇妃子要在宫门口等着之类的,哲哲也只是在内室等着。帝后两人寒暄一番,便坐好用膳。
  皇太极一见今日的菜色,笑道:“果然是皇后最知道我喜好,每次来正宫,都能大饱口福。”
  “哪里是我这儿能饱口福,是陛下平日里多节俭克制,少有贪图一时爽快的时候。”哲哲不咸不淡地夸了两句,夹了一筷子焯青菜,“陛下多用些,这季节,新鲜蔬菜难找呢。”
  皇太极笑眯眯吃了,哲哲这才暗自松了口气,开始用膳。帝后两人用了晚膳,学着汉人喝茶闲坐,聊些家长里短。只是他们身份不同,口中念着的那些个名字,拿出去哪一个不是跺跺脚,地面抖三抖的人物。
  “对了,听说你赏了呼塔布?”皇太极突然想起今天听得的消息。
  “是,多亏了呼塔布进上来的玉枕,我这些日子能睡得安稳些了。”哲哲柔声说道。
  皇太极摇摇脑袋,“呼塔布倒也能做成一件事,不容易啊。”
  哲哲用帕子捂着嘴,无声地笑,“呼塔布也是一片赤忱,要寻到那么大那么漂亮的一块蓝天暖玉,可不容易呢。听说,是从明国人那儿得来的。”
  皇太极撇撇嘴,“明国人就知道享乐。”话音刚落,他才想起哲哲睡了玉枕才能睡好,岂不是更会享受?不由有些尴尬。他急忙补救道:“不过,听说蓝天暖玉极为珍贵,能让你睡好觉,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哲哲说道:“听说明国皇帝也有一块蓝天暖玉做的玉枕。我这儿这块,是呼塔布的朋友和明国人交易得来的,他一拿到手,就来孝敬宫里了,这才落在我手上。”
  这时,皇太极才听懂了哲哲的暗示——这么一大块蓝田暖玉,比后金富裕的明朝也是皇帝才能睡一块,呼塔布的这位朋友是怎么个手眼通天法,才能在明国的边境线上买到一块?
  两人对视一眼,皆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第二日,哲哲听到有次西宫的暗线来报,呼塔布也给庄妃娘娘进献上了贵重的珠宝,乃至于奢侈的婴儿用具,专门讨好刚出生的皇四女。
  “可庄妃娘娘只说了一句‘这不合规矩’,便将呼塔布拒之门外了。”塔尔玛绘声绘色地学到,仿佛她也在场,亲眼所见似的。
  哲哲听了,松了口气,笑道:“布木布泰果然聪明过人。”
  除了科尔沁草原的两位,皇太极的后宫多多少少都收了呼塔布的礼,一来,这些衣服珠宝的确是吸引人;二来,这位呼塔布不知道要在内务府做多久,也算是交个朋友。
  直到两个月后,从呼塔布起,后金首都挑出一连串的奸细,他们有些人是汉人、有些人是朝鲜人,但甚至还有后金人,可见明朝在盛京多年苦心经营,都付之一炬了。
  作者有话要说:  困……明天继续……评论也明天再回吧……
  备注:
  1.蓝田暖玉能不能治失眠我不知道,只是刚好想起来
  2.这时候哲哲的地方还叫正宫,孝庄的宫殿也只是次西宫。改名是后金更名为清之后。
  3.现在是天聪3年,海兰珠是天聪7年入宫的,这时候皇太极还雨露均沾。
  
  ☆、第78章
  
  天聪三年,也是崇祯三年,范铉超已经用坐火箭的速度升到了左通政使,这个位置是正四品。
  这么说来,用坐火箭的速度形容范铉超的升迁路,都可以说是慢了。这简直是光速,甚至是之间用虫洞开了密道。
  要说来,范铉超在一堆念过知天命、年过不惑的官员中,一身绯红,腰配药玉的范铉超可以说是格格不入。当然也有人对他的升迁路抱有疑惑和不满,只是这些人在看到崇祯皇帝案头上对范铉超的弹劾奏章,还是默默闭上了嘴。
  要说为什么范铉超能在这么多弹劾下被保下来的原因,这几年,他的能力当然得到了证明,可要说能让朱由检一直保他,其他官员也是呵呵了。
  加上范铉超曾和崇祯皇帝关系亲密,京中自然也有些风言风语的流言。朱由检也听过,对此嗤之以鼻,他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呢。
  不过,这样的流言蜚语的确给范铉超带来了一些便利——比如说,李氏再也找不到家世相当的官宦人家给范铉超说亲了。
  ——自然也有些家世稍差些的人家愿意,可李氏又看不上,时不时就要对着英国公叹气,只觉得这个外甥比自己家的三个孩子还难。更气愤的是,张维贤倒是无所谓,每次听到夫人的抱怨,都只是一句“大丈夫何患无妻”,气得李氏都不想理他。
  范铉超对这样的生活甘之如饴,没有相亲的烦恼,每日战战兢兢工作,还有心上人可以看。若是没有随时可能亡国的危险悬于头顶,那就真的完美了。
  这日,朱由检急召范铉超进宫,到了才知,他们在盛京的一条线被皇太极拔了出来。
  那是他们最完整,能直达皇宫的一条线。朱由检痛心不已,更懊恼当时何不直接用来刺杀皇太极。
  范铉超也是忧心忡忡,担忧皇太极会顺藤摸瓜,摸出其他的暗线来,只是对于刺杀皇太极这件事,范铉超还是不赞成的。“刺杀皇太极若是成功,陛下以为谁会继承大统?”
  朱由检沉思一会,道:“多尔衮!”
  皇太极当然有孩子,可年纪都尚小,多尔衮在军中、朝中都极有威信,比起年幼的皇子更有可能被官员推举登上皇位。
  “多尔衮若是登位,可比皇太极对我们更有威胁性。”朱由检说,“多尔衮既有人心,又有能力,刺杀若是成功,更可能引来后金的报复。”
  范铉超倒是比他多想一层,“自古以来,两国斗争,从没有用暗杀这样不光彩的手段的。即使我们能刺杀皇太极,能刺杀多尔衮,到头来,也并非光明正大地坦途,非我大明王师应有之为。”
  朱由检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范铉超这几年在官场上历练越久,就越是如此,以前还会有冲动之举,现在却是如水如玉,颇有几分浊世公子的意味。
  看到范铉超,朱由检总是能想起“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大概他就是最符合孔子心目中的君子了吧。
  “爱卿所言甚是。”
  范铉超官居四品,这时候也算是能上朝的官员了,朱由检称呼一声“爱卿”并不为过。
  只是范铉超似乎对这个词天生敏感,每当朱由检叫一声“爱卿”,范铉超就心尖颤抖,仿佛他说的不是“爱卿”而是爱人。朱由检对范铉超的关注远超过其他人,对范铉超这样像是被人挠了痒痒一样的反应,心中只觉得好笑,忍不住一再逗弄。
  “爱卿,怎么了?”朱由检虽然年纪比范铉超小上一些,可身材高挑清瘦,平时又气质稳重,给人感觉年纪甚至比白阳还大,更别说范铉超了。
  范铉超时常忘记自己才是年长的那个,每当遇到他——没错,就是这个时候,每当遇到朱由检用这种低沉性感、隐隐带着笑意的声音叫他“爱卿”,范铉超总是忘了这是在哪里。
  ——虽然看着我年纪不大,但是我已经是个老司机啦。
  不等到范铉超回答,朱由检接着道:“近日从南京送来了鲥鱼,我让御膳房做了争鲜鱼。含元不如一起留下来用膳。”
  一听到是争鲜鱼,还是鲥鱼,范铉超就苦着脸道:“臣遵旨。”朱由检看着他一脸苦瓜相,忍不住笑出声:“我知道你不喜欢,可也没有逼你吃呀。”
  鲥鱼是江南盛产的鱼类,金贵不说,光是它炎炎七月从江南运到京城,这一路上的花费的人力物力,就比得上它自身价格的好几倍了。
  可就是这样的鲥鱼,范铉超也毫不喜欢,想想那个味道……大概只有从没有吃过新鲜鱼肉的朱由检才爱吃吧。
  不过,毕竟是皇帝的御膳,除了南方的海鲜难以满足被后世吃货帝国养刁了胃口的范铉超,其他的菜肴还是让他十分期待的。
  基本上,后世的吃货帝国的雏形是从明朝开始的。毕竟宋朝才有了炒菜,到了明朝,经济发达起来,炒菜才从高档酒馆走进千家万户。这才有了千千万万种美食的诞生。
  所以,身为一个吃货,活在大明并不委屈。
  更不委屈的,是你时常能吃到御赐的膳食。比如说,现在摆在范铉超面前的“清风饭”,多好听的名字,味道也非常好。范铉超本想着能不能讨了做法来,自己回家让厨娘做,结果,一拿到手就傻了眼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