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穿越 重生)——半空住人

时间:2016-12-29 18:16:07  作者:半空住人

  可惜,他的部下和他这么多年出生入死的情谊,难道区区每人一钱银子就能收买?
  不过,如果陛下看在他差点就没命的份上……多给些军饷就好了。他们这些东将军在皇太极后方牵制他们,军饷和粮草难以运送到达,多不能保证。所以毛文龙“偶尔”也会去打劫一下他们的好朋友——朝鲜。
  毛文龙除了心神放在军队上,每日就和一众将士绞尽脑汁地想着怎么去哪儿挣点钱挣点粮草。所以,这回袁崇焕要杀他,毛文龙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让崇祯皇帝给他沉冤昭雪,而是朝廷能不能看在他被冤枉得差点被斩了的份上,送点可怜巴巴地的粮草来。
  
  ☆、第81章
  
  朱由检果然站在毛文龙这边,怒斥了袁崇焕,下旨将其召回。又追加了一项旨意给毛文龙,大大赏赐了他和他的东江军,同时随旨意而去的,还有一封朱由检的私信,好好安抚了毛文龙一番。
  但毛文龙将那旨意一放,私信一丢,便带着人去清点皇上御赐的金银和粮食。
  不看还好,毛文龙一看便大怒起来,压低声音吼道:“陛下当我们是要饭的,随意打发吗!袁崇焕来时还能每人一钱银子,陛下赏赐,却每人只有半钱了!”
  副官苦着脸说道:“将军,那些粮草,那些粮草……”
  毛文龙看粮草比看银子还中,登时推开副官,走进粮仓一看——那些从京中运出时还是白米的军粮,到了这儿,大半已经被换成受了潮的陈米了。
  毛文龙一脚踢翻了装粮食的麻袋,陈米哗啦啦地铺了一地。
  虽然心中气愤至极,但毛文龙也知道,这和崇祯皇帝没什么关系。只是这军粮一路运来,过了座座城镇、重重关卡,免不得里面要有人做手脚。
  那些人将官仓里的新米低价卖给粮商,又重粮商那儿进来发潮的陈米,自然中饱私囊一番。
  而那些官员将新米换成了陈米,又要时刻提防御史钦差来检查,又要祈祷上苍不要有灾祸,免得一放粮就暴露了。
  这时候要是有一队运着新米的队伍来了,自然要使使手段,将粮仓里的陈米清出去,换可以买卖的新米进来。
  大明的这些官员,连前线士兵打仗的粮草都能贪,实在不知道他们的廉耻都丢在哪里了。
  不过,毛文龙虽然知道这不是崇祯皇帝的错,也免不得要迁怒一番。他随即便洋洋洒洒写了封信,将情况大书特书一遍,末了又提了让朝廷送钱送粮食来的意愿。
  不说朱由检看了这封奏折,心里作何感想,只说朝廷上的东林党,就为这事吵翻了。
  整个东林党都不太喜欢毛文龙,因为这家伙太“事逼”。每次看到他的奏折,都不用翻开就知道写的是个什么事,无非就是要钱要粮。可国家哪有那么多钱?
  他们都知道东江军孤军在外,多有困难,可是,你们也要为国家考虑一下困难嘛。如今各州府都有造反,每一年都有灾害,到处都是用钱用粮的地方,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提钱呢?
  久而久之,毛文龙也就知道东林党不耐烦他了,自然也不在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转而想起了别的办法。
  东林党很开心——不来烦我们就对啦。
  然而……没多久,他们就收到了朝鲜的告状:你们的毛文龙来打我们的秋风了。
  向来以君子楷模著称的东林党各位是坐不住了,纷纷站出来指责毛文龙,说他不是仁义之师。由此,东林党和毛文龙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如今,看到毛文龙居然敢不满皇帝的“赔礼”,还敢来坐地起价,简直不能忍。甚至有言官跳出来,说毛文龙之罪当斩。
  朱由检只是冷笑,然后又送了一百车粮草过去。这回是锦衣卫亲自押送,谁也不敢胡乱伸手造次。
  见运来的都是新米,毛文龙满意地眯了眯眼睛,这才得意一笑,和副官道:“说来说去,陛下还不是心里清楚,谁才是靠得住的人。”
  这一幕被锦衣卫暗哨看在眼里。
  朱由检这次站在毛文龙这边,实在出乎东林党的意料。要知道,以前若是有什么事,崇祯皇帝都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可是,没等东林党的各位大佬讨论出个章法来,便传来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
  这事一开始只是朝野震动,可它的余波很快牵扯到了江南,甚至以燎原之势,迅速烧遍了全国。
  叶向高死了。
  比上一世迟了三年之后,这位东林党的魁首终于去世了。叶家的门庭,也迎来了最后的辉煌。
  叶向高头七那日,上至王侯公爵,下至文武百官,无一不来悼念。而崇祯皇帝朱由检派了他身边最得意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前来宣读旨意,将叶家这最后的荣耀推至顶峰。
  追赠叶阁老为太师,谥号文忠。
  对于文人来说,这是最大的荣耀了。可对于一个三朝元老,两度出任内阁首辅,一党领袖来说,区区一个“太师”之名,会不会太过于单薄了呢?
  一时间,众臣的目光四下交流,面上却恭恭敬敬,口中连连拜谢陛下圣恩。
  王承恩回到宫中,将所见所闻一一讲给朱由检听。范铉超听着,略有些吃惊,担忧道:“陛下,您何不将他提升至公候一列?如此这般,会不会打草惊蛇?”
  朱由检轻笑一声,右手落下一粒黑子,“有来有往,才有意思嘛。”
  范铉超几乎想也不想地跟上,在朱由检刚才落子处旁边,也落下一颗白子。“这次,千万别成为一次‘叶狱’啊。”
  开国洪武年间,朱元璋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前后诛杀了三万余人,其中还包括开国功臣之后,史称“胡狱”。范铉超此时提起,也是提醒朱由检别玩得太大,将整个国家都玩进去了的意思。毕竟他们现在也不是洪武年间的太平盛世了,外面还有后金正在虎视眈眈呢。
  朱由检看也不看他,思索着下一步棋怎么落,良久之后,才落下一子。这时候,他才回答范铉超的话:“这事比起谋逆来说差远了,如今也不是开国时天下太平的光景了。我自有分寸。”
  说完,朱由检抬头看了一眼范铉超,似笑非笑道:“含元如此直言不讳,不怕有朝一日,我听着忠言逆耳,将你砍了?”
  范铉超面不改色,落下棋子,说道:“陛下既然知道微臣是忠言逆耳,便不会砍了我。”
  朱由检哈哈大笑,伸出手,把玩范铉超的指尖,重重捏了捏,“含元,范爱卿,你果然将我的心思摸得透透的。知我者,范含元是也。”
  范铉超默默将自己下棋的手抽回来,苦恼地思索着:陛下最近越来越喜欢这样欲擒故纵的说话了,配合演戏真的好累啊。
  
  ☆、第82章
  
  崇祯四年,年初。
  天气严寒,幸好范铉超这些年来已经适应了冬天没有暖气的生活,自然也不会因为从北方来到南方而痛苦。
  反正哪儿都没有暖气。
  今年年节刚过,甚至还没开春,范铉超就被提了副都御使,这是正三品的官。听起来很美好,不过如果加上抚江南这个附加要求,效果就有些……微妙了。
  张维贤一听说他要抚江南,立刻将他找来,嘱咐道:“我瞧着皇上还愿保你,你就去看看就好了。多听多看,少指手画脚。”
  范铉超不回话,反问道:“舅舅可还记得,当年我去靖江县当官之前,也在这个书房里,舅舅和我说的话?”
  张维贤一愣,许多年过去了,范铉超却突然说起这件事来,让他措手不及。
  “侄儿当年说,‘我做官,为民办事,就凭良心;为国谋划,就只看着国家忧患。’如今,也到了实现我这句诺言的时候了。”
  范铉超望着张维贤,他已经老了,两鬓斑白,目光也不如以前炯炯有神。反观自己,当年那个只会说空洞口号的孩子,也有了脚踏实地的计划。
  “这次抚江南,是我向皇上求来的。既然我要去,那我就要做出个结果来。断不会敷衍了事,更负了皇恩。”
  莫负了皇恩。
  爱卿,莫负了朕。
  可是,你今年初一,才封了皇长子做太子。
  呼——
  范铉超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看着白雾在空气中消散。仿佛心底的压抑也随着散开了。
  宁可他负我,我定不会负他。
  “大人,杭州到了。”静楼在他背后躬身道。静传和静楼都已经娶妻生子了,即使是惊蛰也嫁了人,如今留在他身边的婢女,也唯有嫁给了静楼的小满。
  如今他们夫妻两人,一同伺候他,也不需要多加人手,范铉超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简朴安排。
  静传虽然忠心耿耿,但范铉超念着他媳妇快生产了,便将他留在了京城里。
  唉,留下来也好,他也不知道自己到了这儿,会有个什么待遇。如今跟着他的静楼和小满,反而才是危险的那个。
  朱由检派给他的任务,是将江南富商的税收,收上来。
  江南商业繁荣,而商业税又极重,照理来说,应当承担很大一部分的国库税收任务。可是,江南已经有好些年,没收上来税收银子了。
  朱由检上台后,没有废除
  他们找的理由很复杂,但朱由检只看到最重要的那条。江南,是东林党的大本营。
  再近一些,那就是,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是东林党的大本营。
  那些逃脱了赋税的江南富户,他们背后的靠山究竟是谁,已经一清二楚了。
  “杭州到了啊。”范铉超怅然若失,沿路早有官员在等着了,那些人站在冰雪茫茫的路尽头,他们的脸隐藏在黑暗中,隐隐约约地只能看到些轮廓。
  最后再回望一次北方,随即,范铉超迎上了那些文人阶级代表的先锋军。
  —————————————————
  接到消息的时候,林知府简直要骂娘。你说你们那些中央的官员怎么没有让这个家伙留在京城,非要让他下来?
  倒不是说范铉超有什么厉害的功绩,说来说去,他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当时靖江县的抗灾一功。
  这些年来的接连升迁,看似有什么接待使团、考核优等,说白了都是崇祯皇帝在照拂他而已。
  可就是因为他是崇祯皇帝最心腹的官员,派他到这儿来的目的自然昭然若揭。
  而他会用什么办法来整顿江南吏治,实在是难以猜测。
  不过,据说皇上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
  林知府摸摸自己发凉的后脖子,才发现那儿没捻好,伸手理了理,这才感觉到有点暖意了。
  “你们的那些粮仓里的米……”
  下面有一官员赶紧道:“换好了,换好了。粮行都有配合。”
  “公银损耗……”
  “约束家人……”
  “献地……”
  一桩桩,一件件,似乎都安排得极好,林知府这才松了口气。仔细思索下来,似乎没什么发现了。
  今夜这才能稍微安眠,只等着明日副都御使范铉超来了。
  可他们第二日从早上一直等到黄昏,才见着那范大人的车队缓缓而来。林知府跺跺脚,明明知道范大人的车队应该早上就到的,不知道怎么了,居然能走到天快黑了才到。
  幸好他们等到中午,不耐烦了,先包了一个茶楼,边吃茶边等,又派了官差接应。
  否则,真在这冰天雪地里苦等一日,那就要病倒了。
  他们翘首以盼,琢磨着怎样才能让这位陛下身边极得宠的主兴致昂扬地来,满载而归地走;或者让他带着满腔抱负来,灰头土脸走。
  端看他怎么选了,林知府得意地想。有了昨夜的小会垫底,今儿个他果然有了些底气。
  只见那高头大马拉着一辆半新半旧的马车缓缓而来,那马儿一看就是好马,身形高大,走路稳健,走在管道上,车子都不摇一下的。
  就是……速度太慢了。
  从看着他们起,林知府就一直盼望着盼望着,恨不得自己抬脚走过去,说不定还能快点遇着。
  待马车到了跟前,天已经全黑了,路边点起来火把。借着明明灭灭的火光,林知府带着一群官员行礼。
  “拜见范大人。”林知府道,心中对这位副都御使多有不满,怎么我给你行礼,你人都不下车呢?
  “大人舟车劳顿,下官已安排好了酒席……”
  “范某谢过林大人好意……咳咳,但是……咳咳,我在路上偶感风寒,身子虚弱。”
  林知府听着这声音,喉咙都哑了,咳嗽起来惊天动地,仿佛要把气管咳出个洞来。
  “是下官考虑不周,不如大人您先至官邸休息,下官马上派人找大夫来看看?”
  “也好。”
  范铉超睁开眼睛,小满朝他眨眨眼,狡黠一笑,范铉超无声地竖了个大拇指。
  待到了地方,马车停了下来。林知府讨好的将他扶下车,范铉超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只手握住了林知府的手。
  林知府叫道:“大人,您都发烧了呀!手心这么烫!”
  范铉超咳嗽两声,摇摇头,被自己丫鬟搀扶着,直接就进去了。
  这时候,范铉超的贴身小厮才道:“林知府,我家大人从昨天夜里就烧起来了,只是为了不耽误行程,这才紧赶慢赶,到了杭州。只是他身上带着病,还请林知府先请个厉害的大夫来,帮我家大人看看。”
  “这是自然。”林知府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找个全杭州最好的大夫来,专门给范铉超看病,直到看好为止。
  
  ☆、第83章
  
  只是范铉超这病,一直都不见好转。从年初到杭州来,一直到西湖的冰开始化了,地面上隐隐约约又有了草绿色,范铉超还一直未见过杭州各级官员。
  若是有人问起病情,大夫也多是回答:身子骨虚弱,需静养,不可劳累。
  要是一个大夫这么回答,也可能是被收买了。但要是全城数的上号的大夫都这么说,大家就在心中估计,应该是真的了。
  有时候,林知府忍不住去想,他是不是要病死在杭州了?
  要是果真如此,那究竟是这位天子宠臣病死在他管辖范围内,陛下怒气大呢,还是让这位宠臣病好了就滚回去的怒气大呢?
  虽然第一点来看,陛下会把火发在他身上,但是要等他病好了去查,林知府还真有些担心。
  不如还是求求老天爷将他收了回去吧,毕竟看他那副瘦弱的样子……
  诶,范铉超范大人,长什么样来着?林知府忍不住一再回想,只是那天天色已暗,范铉超又穿着一身貂皮大袄,身形和正脸都被遮挡得严严实实的,加上日子一久,林知府居然忘了他长得什么样子了。
  没关系,没关系,认得官服就好嘛。整个杭州府,也就他一个年纪轻轻的三品官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