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穿越 重生)——半空住人

时间:2016-12-29 18:16:07  作者:半空住人

  分桃断袖,人言可畏。
  自从范铉超回到吴桥后,范景文便不愿再同他见面,张氏虽然与他相见,却也是以泪洗面,言辞恳切,只求他早日娶妻生子。
  “如今连你弟弟也有功名在身,连人家也相看好了。”张氏抹着眼泪说,“我也不求别的,只是希望你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张氏的话也都是老生常谈了,范铉超虽然心中知道这是母亲的一片好意,可心中不免烦闷。本想告退,转而又看到满屋子的白幡,还是忍着坐下了。
  只是张氏见他一边听着,一边出神,心里也知道他早就打定主意了,叹息一声,打发他出去。
  范铉超走了,张氏这才进了后屋,见范景文还保持着刚才的姿势坐在那儿,又忍不住叹息道:“你有事何必呢?”
  范景文愣愣地出了会神,才开口说道:“这孩子从小就有自个的主意,下了决心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可我本以为他过些年头就知道好歹了,却没想到……却没想到……”
  脑海中记起病重的父亲,听说了那种不堪的流言,呕出一口黑血,然后就……
  “他要是不是那么聪慧就好了……”既不会被注意到,如今也不会那么可惜。
  ————————————————
  范永年的死,巧得连韩爌也忍不住说声好!还未等范铉超回到吴桥,韩爌就忍不住去询问朱由检:“关于江南官员的委派一事……”
  朱由检打断他,“江南那么多收献田的官员还未查清,说什么委派。”
  韩爌被噎得一顿,本以为朱由检让范铉超回去服孝,已经是对东林党妥协了,没想到还是这么硬。
  “江南乃是鱼米之乡,这些年未曾出过什么大灾大祸,这一时之间的官场风暴无可避免地会影响百姓生活,还是及早定下来为好。”
  说了这么多,这不是暗指范铉超在江南是胡搞一通,并不是整顿官场吏治而是故意制造混乱吗?
  朱由检心中不满,但面上不说,说道:“那些官员只知道中饱私囊,受贿受收田,全然忘了国家正在同后金作战,正需要严惩不贷。至于新的官员委派,还是等到清理结束之后再说吧。”
  韩爌继续劝谏:“范铉超在都南方的举动,搞得整个江南风雨欲来,官员人心惶惶,甚至不敢办公,多数称病。范铉超虽然有心,但行动太过莽撞,如今正是拨乱反正的好时候啊。”
  朱由检早料到范铉超守孝离开杭州之后,东林党会有这番说辞,三言两语将韩爌劝说过去之后,这才吩咐,让吏部和刑部同理此案。
  韩爌终于完全打消了那一点疑惑,甚至于开始思考着到底谁能接替江南各职位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原本他们为了能将江南空出来的职位尽快填满,没有对人选名单多加推敲,如今朱由检不急着江南官员任命,那他就可以好好掂量一番了……
 
  ☆、第88章
  
  然而朱由检并不打算让东林党就这么直接拿下范铉超好不容易清理出来的江南官场。
  东林党内部也各有派系林立,争执推诿不下,让朱由检趁机以“民生事务”不得拖延为由,不留痕迹地安插了几个自己人进去。
  在正式的官员任命会议上,朱由检也大量采用了韩爌的意见,甚至很多职位都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让韩爌和他身后的东林党官员们产生了一种“大局在握”的错觉,直到江南巡抚一职的争论。
  朱由检提出了一个东林党完全不能接受的人物——山东知府白阳。
  这位和范铉超交往密切的同科,也和范铉超一样,不是东林党的人,而是皇帝的人。
  照理来说,作为根本不想造反的官员,就算朱由检提出了不合适的人物,也应该是以劝谏为主。
  但韩爌熬死了叶向高,更看多了叶向高当政时皇帝对他意见的尊重,居然以为东林党已经可以凌驾于皇权之上。
  还以为这大明偌大的国土,都是靠着东林党在支撑,而这东林党又是靠着他韩爌在支撑。
  却没想过叶向高三朝元老,能屈能伸,少有错漏,这才能得到朱由检的尊重,直到他死了,这才动东林党。
  韩爌当首辅的东林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能跟魏忠贤对着干的东林党了,至于他本人,也做不到像叶向高一样愿意牺牲自己换取东林党安全着陆。
  这样的东林党,更何况还是内讧的东林党,非是朱由检的对手。
  朱由检不费摧毁之力,就在江南的处处薄冰中取得了平衡,将白阳放在了最中央的江南巡抚位置上,而且关键位置上,也大多都是朱由检的人,确保了江南回到了皇帝的掌控之中。
  唯一的问题是……
  为了争取时间,已经去守孝的范铉超要怎么回来?
  然而范铉超却完全不想回到朝廷中去。这日,小满带着京城里的情报来报告。
  结果一抬眼,就正好对着范铉超手中竖起的书,上面大写的《宜香春质》让小满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最后还是假装没看到一样,语气冷静:“京中有消息传来。”
  范铉超从书本后面露出脸,“什么消息?”
  “白大人调江南巡抚。”
  “白阳?”范铉超兴奋地丢下书本,“可是白阳!?”
  见小满含笑点点头,范铉超高兴得站起来,左右走了两步,“若是白阳,我也不担心江南了,他们在白阳手里,翻不出花来——若是我……”
  范铉超苦笑两声,“大概能把整个江南整得造反吧。”
  说到底,他不过是现代一个连工作经验都没有的毕业生,对历史更是一无所知,凭着一腔热血去做,一次两次侥幸成功了,但要真的让他主导一次改|革,只能落得如今这般下场。
  也不是哪个得到了皇帝信任的穿越者都能将整个世界玩转在手心里的。
  在他把江南搞得更糟之前,换上一个更能干的,朱由检的人选不算糟糕。白阳在山东就干得很好,白莲教和叛军都处理得干干净净。
  尽管这么想着,范铉超还是一点一点陷入了失落中——朱由检就这么直接地将他丢到吴桥来,他是成了弃子还是伺机而动的棋子,范铉超实在没底。
  虽然理智和情感都告诉他,朱由检不可能就这么直接放弃他,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不安感紧紧揪着他的思维不放,更一拳一拳打在他心脏上。
  见他从兴奋到失落的转换,小满突然才发现范铉超并不是真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满不在乎。
  “除此之外,还有皇上的密信……”
  “给我!”没等小满完全掏出来,范铉超便一把抢过来,急不可耐地拆了信。
  待见到信开头一句“甚思之”,范铉超便觉得自己的努力和不被理解都值得了,那些无名的担忧和不安都是杞人忧天。
  可是,看到接下来的内容,范铉超又忍不住担忧。朱由检要求他重新组织起对后金的情报体系。
  自从上次向后金皇宫渗透失败,他们在后金的关系网便一蹶不振,只能接收些外围的信息了。
  可情报系统一向是锦衣卫负责……难道这是要另辟蹊径,将他调入锦衣卫吗?比起门外汉插手锦衣卫的情报系统,范铉超更想利用白阳担任江南巡抚的职务之便,开启海运远洋的商队航程。
  ——用开海禁的办法拯救国家这个政策是经过了历史和各种穿越文验证过的!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国力越发衰弱,而只有开放竞争才能更进一步。
  更何况这时候,荷兰人还龟缩在澳门呢,这简直是最好的生意伙伴。那些茶叶、丝绸和陶瓷,在范铉超眼中,仿佛能换成等量的金银、大炮、火车、现代科技。
  不过,现在的欧洲似乎……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吧?蒸汽机说不定还没发明出来,火车、电报更是遥遥无期。
  范铉超摸着下巴想了许久,作为一个合格的理科生,在没有公历纪年法的明朝,他实在不知道用什么才能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对上号。
  即使开始了工业革命,约莫也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照理来说,还打不过大明。
  不知道自己已经将世界历史提前了近五十年的范铉超,这时候还打算引进蒸汽机,说不定能在解决后金之后推动明朝走上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作为一个生长在红旗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来说,这个计划简直是丧心病狂、反|党|反|人|民。
  不过,要是眼睁睁看着朱由检的后人被赶出皇宫,更让他受不了。范铉超只能自嘲,合着他没能改变古人的想法,反而是这十多年被古代封建思想驯化了。
  范铉超当即写了一篇洋洋洒洒千余字的信件,详细叙述了他的想法和计划,希望朱由检能用皇家的力量助他一臂之力。
 
  ☆、第89章
  
  崇祯七年,范铉超为期三年的守孝终于结束。这三年,他虽然身在河北,可全天下都有他的大手笔。
  京城那边,朱由检听取了范铉超的建议,开始和葡萄牙人做生意。这可不是民间小打小闹的生意,而是冲着两国邦交、长期合作去的。朱由检甚至还与葡萄牙国王相互递交了国书。
  葡萄牙人租借了澳门,出行的港口自然也开在了澳门。可这一批批的货物从东方运到西方,沿路至少也要做买卖的,等这些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回到欧洲市场,又引来一连串震惊。
  知道了明朝终于同意做生意,自然有些人的脑子就灵活起来了。光是葡萄牙人一家发财,那不是可惜吗?他们称王称霸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此时的海上霸主——荷兰,自然也开始动脑筋,看看能不能在这上面分一杯羹。
  这些欧洲商人来到明朝,自然不会在竞争对手的港口地盘登陆,他们有的在广州登陆,有的在温州,还有的直接北上去天津。把葡萄牙人气得牙痒痒,又毫无办法。
  朱由检倒是从这里面赚了不少,熬过了开头那一年的等待期,市场打开了,白银就滚滚而来。
  所以,他光是收钱就收到手软,以至于东林党在江南又开始蠢蠢欲动,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由检无视东林党的小动作,也是有原因的。
  他已经决定就在这几年和后金决战,当然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先稳下东林党,等大战结束再一并清算。料想韩爌也没胆子敢在这种举全国之力的决战中拖后腿。
  至于朱由检让范铉超做的情报部门,范铉超倒也没落下。
  如果后来居上的情报部门会引起皇太极注意。那么,从一开始就培养的呢?
  千里之外的盛京。
  海兰珠扶了扶头上的金簪,上面的珍珠微微晃了晃,荡漾出一抹柔和的圆润来。她左右欣赏了一番,欣喜不已。
  “陛下赐下的凤珠,果然还是要敏儿的手艺才能搭的好看。”
  敏儿是海兰珠的大丫鬟,不但精明能干,更有一双巧手。重要场合不说,就连日常发型,一向挑剔,追求完美的海兰珠也非得要敏儿出手不可。
  敏儿哪都好,就是有一点,出身不好。她是汉人。
  随着后金和明朝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加上掠夺了明朝边境的人口,盛京里的汉人其实并不少,甚至在宫中也有汉人宫女太监。
  只是这些人虽然也是宫中服侍的,地位却比普通的满人宫人更低。
  敏儿这个在如今最受宠爱的妃子身边的大红人,在宫里自然也颇受关注。
  格格皇后考虑到之前曾有过汉人奸细混入宫中的事情,曾经要求海兰珠将敏儿赶出宫去。
  只是海兰珠一刻都离不得敏儿,再三拒绝了。当时正是她刚进宫,皇太极甚至为这个专门给皇后打过招呼,让她不要再管敏儿的事了。
  得知了这消息的后宫诸人一片哗然。刚进宫就敢和皇后,也是自己姑姑对着干,更能搬到皇上来帮她解围,这个海兰珠,了真不是省油的灯。
  许是刚进宫就给娘娘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敏儿在宫中一向低调做人,甚至在海兰珠的宫殿中,也十分小心。
  这会儿,她听了海兰珠的夸奖,下跪行礼,说道:“都是娘娘国色天香,有了倾城之姿,这才能压得住这贵重的凤珠。”
  “正是。我乃草原上的第一美人,自然也要配最好的珠宝,最好的衣服,丈夫也必须是天下第一的英雄才行!”海兰珠又左右看看,将近镜子的自己夸了又夸,这才扶起敏儿。
  “敏儿真是我的福星。自打敏儿来了,我就好事一桩接着一桩,还能嫁与陛下。否则,还不知道明年要被父亲送给哪个窝囊废呢。”
  “娘娘救了敏儿,敏儿无以为报,只求任由娘娘指使。更何况,大王一向疼爱娘娘,自然不会在婚事上儿戏。”
  “我爹爹疼我,可姐姐也是他女儿,姑姑也是他妹妹。”海兰珠叹了口气,“我们家已经送来了两个姑娘了,姐姐也生了儿子,地位稳固,自然不需要多费一个女儿,正好可与别家联姻。
  可是这天底下,哪里还有比陛下更伟岸的英雄呢?整个草原上都没有,就算加上长城那边,也是没有的。”
  “娘娘如今得偿所愿,只需与陛下再生下个皇子,日后自然稳坐后宫。甚至,母凭子贵,更进一步,也不是不肯定的。”
  “慎言!”海兰珠瞪了她一眼,她听不得任何人讨论皇太极不好的地方。“陛下身强体壮,富于春秋,就算出事……也是我先……”
  敏儿又是下跪,又是行礼,一通好话说尽,这才哄得海兰珠又回心转意了。
  “今儿个侍寝不着急,陛下正和王爷讨论毛文龙的打法呢。估计一时半会赶不完的,去了也是白去。”
  听着海兰珠的抱怨,敏儿眼中飞快闪过一丝亮光。可海兰珠全然没有在意。她口中虽然这样那样地抱怨着,却还是让人备轿,准备前往大殿。
  她还不知道,她身后的这位“福星”,其实是明朝派来的灾星。
  除了海运和情报系统,范铉超一回到朝廷,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朱由检命他做太子太傅。
  太子如今才四岁,论虚岁也不过五岁多一些。照理来说,要是在一般人家,早就该到了上学的年纪了。但明朝朱家一向特立独行,到了十多岁才开蒙的皇子也不是没有。
  崇祯皇帝这么上心太子的学业,自然让人欣喜。可凭什么太傅却是个年纪轻轻、嘴上无毛的年轻人?对于东林党来说,更重要的事,这太傅不是出自他们东林党,问题就大了去了!
  本来皇帝就不怎么对他们满意了,还想着趁着给小皇子上课的时候,让他多亲近亲近东林党。
  结果呢,这倒好,皇帝直接弄出了这么一摊事来。
  东林党自然争闹不休,对那个服孝期间就不歇息,刚出来就搞事情的范铉超自然也看不顺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