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穿越 重生)——半空住人

时间:2016-12-29 18:16:07  作者:半空住人

  范铉超转念一想,那我呢?我现在连高官豪权都不算,居然就敢鄙视人家没有名留青史?这可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了,而是赤_裸_裸的狂妄自大,说出去让人贻笑大方。
  这时候,有机灵的小厮来报:“超少爷,老太君请您和极少爷、初少爷还有让少爷陪信王殿下去后花园逛逛呢。”
  范铉超问:“除了阖府少爷,就没有别人了?”
  “还有倪编撰家的公子。”
  哦,倪后瞻。这也是范铉超认识的,倪后瞻大他两岁,既是他在国子监的同学,又拜在董其昌门下学习书法,而范景文和董其昌是至交好友,范铉超上董府时也常常见到他。后来一来二去的,就熟了。
  说来也怪,倪后瞻的父亲倪元璐自己就是书画大家,又是有名的才子,却让儿子舍近求远拜在董其昌门下。后来范铉超才知道,倪元璐这是存着心思,见自己儿子在书法一道上天赋非常,从小让他学习自己的书道,又去学习董其昌书法,这还存着融会贯通,自成一派的打算。董其昌与倪元璐惺惺相惜,又见倪后瞻果然有灵气,也有在书法一道更添新星的想法,所以才同意收倪后瞻为徒。
  至于范铉超对此人的看法,倪后瞻天分极高是真的,心性不坏是真的,可他喜欢吃喝玩乐,进了国子监越发往纨绔子弟方向发展也是真的。
  范铉超到了花园,他们五人都在了,连忙上前去,“信王殿下。”
  朱由检见到是他,笑道:“原来是你,范小案首。”
  范铉超说:“只是运气好而已。”
  “那你运气可要一直好下去,中个……”朱由检正想说中个□□回来,突然想到倪后瞻正在旁边,他父亲倪元璐就是连中小三元,要说范铉超连中□□,岂不是把倪元璐比下去了,改口道:“中个进士及第。”
  “谢殿下吉言。”
  张之极见两人寒暄完毕,道:“不如我们去看看那株长寿墨?那是今年才种出来的新品种,别处都还没有呢,父亲花了重金,才买的这一株。”
  范铉超和倪后瞻落在后面,倪后瞻朝他挤眉弄眼,做口型无声道:范小案首,范大状元,小的以后可指着您嘞。
  范铉超白了他一眼,也做口型回应:贫嘴。
  
  ☆、第15章 兄弟手足
  
  那株长寿墨的确是范铉超从没见过的,要说它好看在哪,金贵在哪,范铉超也讲不出来。
  幸好朱由检对这些花花草草没什么兴趣,只是略略看过,称赞几句英国公为老太君寻来这长寿墨的纯孝之心。几人就转到凉亭说话了,自有侍女送上茶水糕点、时鲜瓜果。
  九月的太阳虽然还是火热,但他们坐在临水的凉亭,周围又有绿树成荫,并不觉得炎热,反而凉风习习,十分舒适。
  亭子是唐式的,木质地板上放了几个垫子,一张矮桌,几人在垫子上团团围坐。张之极年纪最大,又是英国公长子,自然是作为主人招待。张家三兄弟虽然没怎么接触过朱由检,朱由检却是对他们知之甚多,他们一个能说会道,一方有意奉承,自然也是相谈甚欢。
  朱由检爱读书,也爱题词作画,倪后瞻虽然功课不行,却尤为擅长书法一道,说起书法写字来滔滔不绝,俨然一副名家风范。
  只有范铉超,从头到尾一言不发,或者低头作喝茶状,或者用眼角观察朱由检的一举一动,一副“不管你有没有发现我只要你不说就没发现”的围观珍稀动物的表情,张之极瞪了他好几眼,范铉超都装作不知道。
  这就像是去机场追星,你眼里只看到男神了,哪会在意那些个拦你的保镖?
  朱由检倒是知道范铉超在前厅的时候就对他颇感兴趣,还藏在人群里直勾勾地看他,被他发现了,也毫不在意地对他笑,一点都不知道遮掩。
  现在人少了,虽然知道遮掩一下,不过那手法还不如不遮掩……朱由检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这样无理没规矩的人,自己也能半分不恼地处到现在。如果是自己宫里的人,朱由检早就叫人家拖下去了。想到他在前厅里毫不掩饰的好奇心,朱由检心里微微一笑,故意问道:“范公子为何一直看我?”
  范铉超还真没想到对方会打来这么一个直球,一般来说,都是他不给对方余地的。一愣之后,他爽朗笑道:“学生从没见过天潢贵胄,一时失礼了,还望信王殿下恕罪。”
  朱由检本来就没有责怪他的意思,问他的话反而更多是调侃意味更多,自然没有什么恕罪一说。可看到范铉超这么诚实,朱由检倒是想再逗逗他:“你看到我就这样好奇,日后为官上朝,见到皇兄岂不是要御前失仪?”
  范铉超说:“您和当今圣上是亲兄弟,我见到了您就像见到圣上。见过您之后,就算面圣,我也不会因此失礼了。而且,我想陛下一定是和您一样亲切,不会计较我御前失仪的。”
  张之极听了,眉头紧皱。当今圣上和信王殿下虽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身份上却是一君一臣,范铉超将两人相提并论,多为不妥,若是被有心人听到了,不但他要治罪,就连信王殿下都可能会受牵连,恐怕酿成大祸。
  张之极正要训斥范铉超,却听见朱由检拍掌大笑,道:“你有这份伶俐口才,即使真是御前失仪,也定能圆回来,哄得皇兄放过你。”
  几人又聊了两句,就有小太监来问,是否要回宫去,再不走怕是要赶不上宫门落锁了。
  朱由检便告辞,起身离去,又和英国公道别,免不了又和一众还未离去的大臣们这呀那呀地说两句话,这才能从英国公府离去。
  回到宫中,天启帝朱由校的木工活正告一段落,听说朱由检从英国公府回来了,便找他来听一听今日英国公老太君生辰的事。
  “今日英国公府老太君大寿,你去祝寿可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事?”天启帝问道,他身子略胖,双手却灵巧,这会儿正一只手微微敲打膝盖,一只手端着茶杯,微微眯着眼,一副懒散休憩模样。
  朱由检笑道:“英国公府规矩森严,治家有道,怎么会在老太君大寿这天出事呢?倒是英国公为老太君花费千金买了一株‘长寿墨’,听说连养出这花的种花人都请来了,光只侍弄这一株菊花。往后再没有人能买到和老太君一样的长寿墨了。”
  朱由检不知怎么的,脑子里突然浮现出范铉超在人群中朝他半点规矩也没有地笑,整个人在那些大他一辈的官员中似乎会发光。听了皇兄问,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会对范铉超好不生气。
  范铉超对他的好奇是明明白白,毫不做假的,更没有一丝恶意,朱由检感觉不到侵.犯,自然没有怒气。
  天启帝哈哈大笑,说:“英国公他做得出来。你知道他在什刹海观音庵那儿圈了一块好地做园子。别人都是假山花园的,就他一个,只建了一亭一台一轩,那么大一个园子,寸土寸金地买下来,白白浪费一块风景绝佳的好地。”
  天启帝又问了都有谁去拜寿之类的,朱由检都一一答了。见的确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消息,天启帝转而和朱由检说起其他的国事消息来,气氛轻松又愉快,是帝王家少有的手足亲情。
  朱由检走了,范铉超这些陪客也该散了,张之极兄弟三人还要去前厅和父亲一起会客送客,范铉超和倪后瞻两人见天色不早了,估摸着也该随父亲回府了。
  张之极和范铉超落在后头,范铉超听他说了自己那番话有哪里哪里不妥,一方面觉得张之极小题大做,进而想到这个封建社会果然没有言论自由,另一方面惊觉自己说话的确少有小心避开这些地方的时候,暗暗提醒自己下次注意。
  范铉超感激道:“小弟一时失言,多谢表哥提醒。幸好这次信王殿下不计较,下次我定会小心。”
  张之极平时就是这样迂腐古板的样子,自己弟弟对他这些劝的话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只有范铉超见识少,被他唬住了,又听了他的话真心感谢他,张之极心里就像大冬天喝下一杯热水,妥帖极了,立刻说:“没事没事,为兄只是多嘴一句,超哥儿你自己掂量清楚就好了。这些话别说在信王殿下面前说,就是在家里,和自家人都不能张嘴就来的。”
  张之初、张之让本来在前面和倪后瞻说话,却好奇为什么哥哥要落后他们,似乎有话想和范铉超说,一只耳朵正竖着呢。听到这里,张之初回过头来笑道:“超哥儿,我哥就是这样,你不必非得将他这番话放在心上,你的就好。”
  张之极本来说得好好的,突见弟弟这么拆他的台,哼地一声,“超哥儿别听他的。之初他还常被父亲训斥没有规矩呢。”
  张之初哈哈大笑,回嘴说:“总比你这般道学夫子的模样要好。”
  张之极从小到大就没有吵赢弟弟的时候,现在也只是青着一张脸,扭过头去,不肯讲话。张之初对他这幅模样都习惯了,只消让他气上几天就好了,大大咧咧的站着,也不放在心上。
  范铉超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突然笑出声来。张之让对这两个堂兄头疼不已,这时候听范铉超笑,知道他是有话要说,赶紧道:“超哥儿你笑什么?”
  范铉超束手说道:“我那弟弟如今只有六岁,要等他和我这般犟嘴,还得等个几年。”
  张之极张之初听了这番话,两人对视一眼,居然一起笑了。张之极道:“朗哥儿聪明可爱,定然不会像之初一样和你对着干。”
  张之初刚想习惯性地回嘴,却生生顿住,只是哼了一声,并不说话。
  范铉超、张之让和倪后瞻三人对视一眼,默默笑了。
  几人一同离开花园,感觉却比来时亲切。
  
  ☆、第16章 几番心思
  
  范景文自然是要问一问他们和信王殿下相处如何的,范铉超并不觉得范景文会因此责备他,而且瞒也瞒不住,索性就直说了。
  范景文听他说完,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你呀,就是胆子大。别人见到皇子王孙,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生怕出错的?就你一个,不害怕就算了,居然还大大咧咧的。”
  范铉超嘿嘿地笑,暗想着幸好没有没告诉范景文自己明着偷窥信王还被人发现了。
  “算了,既然信王殿下没有当场不高兴,想必也不会之后再找你麻烦。”范景文说道,“听说信王殿下敏而好学,谦和有礼,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兴许你今天在信王面前愣头愣脑的,反而露了脸。这也不是坏事。至于极哥儿的话,虽没有那么严重,你也该好好记着,整天个说话没有网。最怕祸从口出!”
  范铉超一一应下,范景文这才满意了。回到府里,范景文自去找张氏说话。范铉超早就让静楼拿了自己在国子监的作业去给陈先生看了,他回来,正好去请教陈先生。
  范铉超请了一天假,晚上也不必回去国子监,第二天早上再早早出发。
  范铉超早早出发去国子监学习,在宫里的朱由检也不能一觉睡过大半天。明朝的皇子的教育方法和清朝康熙的教育方法截然相反。明代皇子上学晚,好的也不过六岁才开始识字,十多岁才上学,更有像天启帝朱由校这样当了皇帝还大字不识几个的。
  明代的皇帝各个都是奇葩,大约也和教育问题有关。
  但朱由检不同,他生性喜欢读书,小时候识字不多时,常常叫认字的小太监给他念书听。若是小太监声音小了,他便会斥责。
  重生以后,朱由检也不需要小太监给他念书听了,自己读书,自己背书。他常去给原本关系一般的皇兄请安,天启帝也乐于接触自己这唯一的兄弟,渐渐的,两人关系就好了起来。
  朱由检又央求了天启帝给自己找老师,天启帝倒是无所谓,他不喜欢读书,却也知道读书是件好事,没道理拦着不让。于是,天启帝便派了几个翰林学士,饱读诗书的鸿儒给朱由检上课。
  朱由检虽然没像范铉超一样,得到记忆力的金手指,他却凭着十七年当皇帝的经验对各位师傅的功课颇有见解。久而久之,也就传出了敏而好学的名声来。
  他才十一岁,更是现在还未生一子的天启帝仅有的御弟,除了提高自己实力,国家大事无论如何是插手不了的。他一动,就有多少人盯着他,妄图给他安上一个不轨之心。
  想到这些糟心事,朱由检书也看不下去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贴身服侍的太监曹津见状,问道:“殿下因何叹气?”
  朱由检揉着眉心,低声说:“无事可做。”
  眼看着后金一日日发展壮大,眼看着魏忠贤一步步祸乱朝纲,眼看着大明山河日下,年月无多,他心中的无数想法,无数抱负,无数怨恨,无数不甘心和那些要一雪前耻,以证明自己的迫切心情都无法实现,只能困在这深宫之中动弹不得,不正是“无事可做”吗?
  只是曹津对此一无所知,他笑道:“再过半个时辰,林侍读就要到了,到时候就有事做了。”
  朱由检并不答话,曹津只好默默不做声。
  这位殿下什么都好,只是有时候常说些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话,比如说现在。每次他回答殿下的话都不知道哪句能让殿下高兴,哪句会让殿下生气,心思实在难测。不过,信王殿下虽然心思难测,脾气却好,少有动手惩罚的时候。若是被分去服侍客氏,那才是担惊受怕、如履薄冰。
  在信王殿下手中做事,只需要记着八个字:忠心耿耿,少说多做。
  朱由检并不在意伺候自己的太监们的想法,他就算是重生了一回,他也是一个享皇子出生,有皇帝谥号的天之骄子。
  对于太监宫女的态度,朱由检只有要求忠心和能力,对于那些没有忠心的,不管是多有能力,朱由检也是一个不留——大明到现在,除了人多,还剩什么?你不做,自然有人去做,你一个顶俩,那我就用两个人换你,你一个顶仨,那我就用三个人换你。除非你天纵英才,否则都是可以替换的零件。
  比如说上辈子伺候了他十几年的徐应元,当初为魏忠贤说了一句话就被赶走了,甚至到了这辈子,朱由检也不用他,换了胆小忠心的曹津来。
  那些糟心事不想也罢,朱由检转而想想最近开心的事,不期然想到了范铉超。其实范铉超的面容,要他细细描绘出来,朱由检却是做不到的。可是他毫无心事的笑意盈盈和与之相处的轻松氛围却能一下涌现在胸口,让人不由自主笑出来。
  那倒是个妙人,不如多多结交。
  范铉超还不知道自己被人惦记了。他一早就到了国子监,刚刚好赶上国子监的晨读。范铉超在自己位置上坐下来,坐在他背后的倪后瞻捅捅他,低声问:“你怎么来得这么晚?”
  范铉超头也不回,背靠着倪后瞻的桌子,一边装作找东西,一边说:“我家住得那么远,自然要慢些。”
  倪后瞻也就是随口一问,“我要睡了,今早起得早了,困死我了。”范铉超只听得他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简直像是蚊子叫,知道他已经睡着了,笑了笑,拿出书来装模作样地念着。可他也困啊,再加上周围一圈嗡嗡嗡的读书时,简直是极佳的催眠曲,没多久他就迷糊了,头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
  范铉超半睡半醒间,似乎看到林司成若有若无地看了他一眼,登时精神了,提高音量,大声朗读出来,惹得其他人频频侧目。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