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前秦风云——演尘

时间:2017-03-09 18:41:20  作者:演尘

    代王脸一沉地说道:“传令下去,速将城内所有壮丁绑之带走!”
    雷霆见状不敢多言,行礼称是下去。而代王则自语道:“刘卫辰,早知如此,当初不该将公主下嫁于你。”
    在据朔方不足二十里处,前方探路将士回来向李威行礼禀报说道:“启禀将军,代王现已撤兵,但却抢走城中壮丁。”
    一旁的刘卫辰一听,脸色大变行礼说道:“还请将军救我族人。”
    但李威则面无表情地说道:“加快行军。”
    当众人来到朔方城内,只见街上满目疮痍且老弱妇孺抱头痛哭,不时年幼的孩童哭喊道:“父亲!”
    刘卫辰眼圈泛红地对李威说道:“还望将军为我等报仇!”
    李威却说道:“此次只带兵丁万人,如何攻打代国?不如守在此地,以防代国再袭。”
    刘卫辰知道李威乃是有主见之人,且不会轻易骗之,因此只好默不作声。
    而与此同时,满载而归的代王回到代国之后,在宫中大摆筵席以示庆祝。而静和公主则在殿门外看到此景之后,潸然泪下说道:“难道夫君已弃为妻汝儿?”
    生逢乱世,每个人的命运如同落叶一般漂浮不定。也正因如此,人人皆向往太平。但这太平何时到来,却尤为可知。
    公元369年,晋国建康。身在府中的桓温不禁轻叹数声。身旁的心腹大将冠军将军邓暇和鹰扬将军朱序见状,齐声问道:“不知大司马因何叹气?”
    桓温说道:“老朽已五十余八,日落西山朝不保夕。虽家族子嗣皆为封疆大吏,然”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素有当时‘樊哙’之称的邓暇虽勇猛有余,却少才智。他见厅中无有外人,便开口说道:“晋国若无大司马,早已被他国吞并。且大司马有盖世之才,焉能如孟德般等其子孙称帝?”
    这句话正好说中的桓温心中痛处。自己虽兵权在手,但却迟迟没有谋反称帝。究其原因,十分简单。其一,若真如此,谢安与王坦之不会坐视不管,晋国定会内战不止。到时,秦国燕国趁机攻之,晋国必灭。其二,此人十分在意名声,不愿自己死后被人记载乱臣贼子之名,遭人唾骂。
    所以,最好解决方式是向晋国司马氏一般,从魏国曹氏那里禅位。故而,如果多立军功,其军权便会更大。这样一来,便会迫使晋帝禅位。因此,在苻坚还是龙骧将军的时候,他便带兵第一次北伐。两年后,他再次北伐,攻破洛阳。因朝廷不同意迁都,故而被迫退兵。而如今自己的死对头太原王慕容恪已死,燕国无人可用,正是剿灭燕国大好时机。
    深知其所想的心腹中书侍郎郗超行礼说道:“大司马,秦国内乱结束未久,百废待兴无有精力援助燕国。且燕帝乃一孩提,可足浑太后与太傅慕容评目光短浅贪欲甚大,排挤吴王慕容垂。故乃天赐良机,不可错过。”
    桓温点头说道:“言之有理。”
    次日,金殿。身穿朝服的桓温出列行礼说道:“启禀陛下,如今燕国外强中干,正是夺城掠地大好时机。故臣不才,愿领兵前往。”话音未落,邓暇,朱序和郗超皆出列附议。
    王坦之刚要出列阻拦,却被一旁的谢安轻轻拉住其衣袖。王坦之抬头,不解地看着谢安。但是,谢安只是微微地摇了一下头。因此,王坦之原地未动。而朝中其他大臣见谢安与王坦之都未发表意见,便也一言不发。
    毫无主见的晋帝见无有大臣反对,便点头说道:“准奏。”
    下朝之后,喜气洋洋的桓温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己的手下离去。而焦虑不安的王坦之则急匆匆地将谢安拉到无人之地,着急地问道:“谢兄因何让那小人得志?若他再立功勋,恐怕日后”他还没有说完。
    谢安则开口说道:“贤弟莫急,此战必败。”
    王坦之吃惊地说道:“桓温久经沙场,且手下猛将如云。但那燕国唯有一个慕容垂?”
    谢安一笑说道:“慕容评焉能因忌才而选择亡国?苻坚亦知唇亡齿寒之理,定将杀父之仇暂且放下援助燕国。况且,桓温之流皆在前线,后方之事皆有你我做主。”
    王坦之点了点头,但又说道:“可若如此,晋国势必损兵折将。不如再想他法”他还没有说完。
    谢安摇头说道:“桓温枭雄也,焉能平静度日?”
    恍然大悟的王坦之说道:“王兄之意是让精力充沛之猛虎在外耗完其力,而后再行处之?”
    谢安点头说道:“若不如此,怎保晋国无虞?”
    王坦之向谢安拱手行礼敬佩地说道:“谢兄才智,小弟遥不可及。”
    谢安急忙双手将其扶起,表情凝重地说道:“秦国崛起,燕国地广,且此二国垂涎晋国久矣,故此你我二人应齐心护之。否则,一旦晋国被破,天下定会大乱,手无寸铁之百姓如何存活于这乱世?”
    王坦之坚定地说道:“小弟皆听谢兄之言。”
    四月,大司马桓温亲率步骑五万开始了第三次北伐,进攻燕国。当众人离开建康之后,桓温对非自己心腹初出茅庐的建威将军檀玄说道:“檀将军,命你为先锋,率兵一万突袭湖陆城。”
    檀玄行礼称是下去。
    但一旁的冠军将军邓暇则十分不满地对桓温行礼说道:“大司马为何将这头功送与外人?”鹰扬将军朱序虽亦不解其意,但却没有言语只是看着桓温。
    但是桓温笑而不语。中书侍郎郗超则低声说道:“湖陆虽易攻破,然燕乃大国,定会派重兵悍将将其夺回,必是一场恶战。而我们却可坐收渔翁之利。”
    邓暇一拍大腿高呼道:“此计甚妙!”他身旁的鹰扬将军朱序一把同手捂住其嘴,低声说道:“切勿宣扬!”邓暇连连点头。
    这时,桓温一捻须髯说道:“老夫已近花甲之年,恐此次北伐乃平生最后一次,故而必胜之。”
    邓暇不屑地说道:“燕国无有能人异士,此战志在必得,大司马定会凯旋而归。”
    桓温笑着点点头。但郗超却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心中暗自说道:“还未开战便如此轻敌,此次北伐会水到渠成马到成功吗?”
   
    第28章 谋士郗超
   
    为人心细沉稳的檀玄怎会不知桓温心思,但怎奈自己只为一名普通将军,如何对抗兵权在握的大司马桓温。因此,他思索片刻之后,对自己的心腹副将周宁说道:“今夜悄然离开,将健康城中醉香楼头牌姑娘蝴蝶暗中带到营中。”
    周宁深知檀玄为人不好酒色,但这,故而吃惊地看着他。
    檀玄明白其疑惑,便解释道:“湖陆城守将乃是燕国皇室宗亲慕容忠,焉能拒美人与千里之外?”
    周宁一笑说道:“将军好谋略。”
    但檀玄却无奈地说道:“若不如此,岂不以卵击石?”
    两天后,檀玄率兵驻扎距湖陆城三十里外的晋国境内。当晚,身穿便服的周宁带着一个大木箱子来到中军大帐。檀玄立即对帐内其他人等说道:“都下去吧。”
    众人行礼称是下去。
    然后檀玄问道:“事已办妥?”
    周宁点头并打开箱子,拉出被绑住双手用布堵嘴如花似玉的蝴蝶。蝴蝶环看四周之后,十分胆怯。
    檀玄走到她的面前,说道:“别怕,现有一事求你帮忙。如若做好,便赏金十两且放你离开。”
    蝴蝶点了点头。然后檀玄亲自为其解开绑绳,拿出堵嘴之布。蝴蝶怯生生地问道:“敢问将军,民女可否不会醉香楼?”
    檀玄一笑说道:“天高任鸟飞。”
    第二天,湖陆城外半里之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高搭彩棚。行人纷纷奔走相告,有位绝世美女在此献舞。久在湖陆城中无所事事的慕容忠闻得此讯后,立即换了一身便服,带着十几名护卫出了城。
    当他们骑快马来到彩棚之处,只见眉目如画粉妆玉琢身着粉白相间衣裙的蝴蝶,宛如月宫仙子下凡国色天香楚楚动人。看得慕容忠如痴如醉,六魂无主。
    而与此同时,同样身着便装的檀玄,周宁及其两百精兵也正目不转睛地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慕容忠。突然,檀玄发现了虽穿便衣但却富贵逼人的慕容忠。但因不敢确定,便带人来到慕容忠身旁。
    当檀玄刚想上前说话时,却被慕容忠身边的众多护卫拦住。檀玄假意害怕退后,但毫无戒备的慕容忠则说道:“皆为观看之人,退下。”护卫行礼称是退下。
    檀玄向慕容忠行礼并一指台上的蝴蝶说道:“在下乃此女兄长,只因家道中落负债累累,故才忍痛让其抛头露面,欲寻一位家境殷实之公子为妾。不知公子”他没有说下去。
    慕容忠一听,便如获至宝高兴地说道:“实不相瞒,在下乃此地太守,皇室宗亲慕容忠是也。若令妹来到府中,定会享尽荣华富贵。”
    檀玄故意迟疑地上下打量慕容忠。心急的慕容忠立即从怀中拿出自己的腰牌,展示给檀玄观看。檀玄确定腰牌无误之后,便笑了。然后猛地抽刀压在其脖子之上,两百名晋军立即将慕容忠团团围住。百姓们一见大事不好,纷纷逃窜。
    慕容忠虽十分害怕,但却故作镇定地大声说道:“尔等何人?
    檀玄微微一笑,然后手一挥,周宁便带领两百名晋军将慕容忠所带护卫一一杀之。慕容忠一见,吓得瘫倒在地。而檀玄则命人用粗绳将其绑紧并发在马上。
    三炷香后,檀玄率领万名晋军来到湖陆城下。城上将领急忙命人弓箭准备。就在这时,檀玄将慕容忠从马上扔到地上,并大声喊道:“慕容忠现已在此,速开城门。否则,将其千刀万剐!”
    贪生怕死的慕容忠吓得大叫道:“快开城门!”
    城上将领虽有心抵抗,但主将已在晋军手中,且慕容忠乃为皇亲。于是,他下令打开城门。
    就这样,檀玄未损一兵一卒,便占领燕国湖陆城。
    湖陆城被晋军占领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邺城。可足浑太后急召太傅上庸王慕容评进宫商议对策。
    可足浑太后焦急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不如让吴王“她还没有说完。
    慕容评则摇头说道:“太后莫慌。慕容忠乃无能之辈,失守湖陆亦在情理之中。上邳王慕容厉作战勇猛,可让此人为征讨大都督。右卫将军傅颜为先锋,带兵五万。如此,定能战胜晋军。”
    可足浑太后点头说道:“但愿能够旗开得胜,赶走晋军。否则”她没有说下去。
    慕容评知道她要所说之言,因此说道:“断然不可让吴王慕容垂掌握兵权。”
    与此同时,吴王府中的段清秋正陪慕容令和慕容宝读书。突见吴王慕容垂意志消沉地走了进来,段清秋急忙起身行礼。慕容垂让她起来之后,问道:“今日二子读书如何?”
    段清秋回道:“皆好,尤其是令儿,先生总夸奖其聪慧。”
    慕容垂这才将紧锁之双眉,舒展开来。
    段清秋试问道:“不知王爷因何事挂怀?”
    慕容垂轻叹一声,说道:“晋军来袭,已占湖陆。”
    段清秋吃惊地说道:“那王爷”但她没有说下去。
    慕容垂苦笑道:“若换清宁,亦不言说。”然后他紧握双拳愤恨地说道:“他们竟然不顾燕国”他还没有说完。
    段清秋立即用手捂住其嘴,紧张地说道:“王爷!”
    慕容垂轻轻地将段清秋的手放下,并握在手中。就在这时,王妃可足浑容走了过来,一见二人如此亲密,便吃醋地说道:“光天化日便如此,段清秋,你真是”她还没有说完。
    慕容垂猛地起身,快步走到其面前厉声说道:“日子太过清闲,故无所事事否?”
    可足浑容见慕容垂生气了,吓得低头不语。
    慕容垂回身说道:“令儿,宝儿,随父回去。”然后拉着段清秋,四人离开。留下了面色铁青的可足浑容。
    次日,下邳王慕容厉带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邺城。两天后,大军驻扎在黄墟。慕容厉对右将军傅颜说道:“你带兵三万突袭桓温。”
    傅颜疑惑地问道:“将军,两军还未开战,便分兵两路?不如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毕竟桓温檀玄”他还没有说完。
    慕容厉则不悦地说道:“就因尔等皆认为此事应如此行之,故而才反其道而行,此乃出奇制胜之法也。”
    傅颜见状,不敢多言,只好行礼称是。
    当天夜里,傅颜趁着夜色带兵三万离开黄墟。但这却被檀玄所派的细作看得一清二楚。当细作将此事告知檀玄之后,檀玄失声笑道:“天助我也!”
    次日,下邳王慕容厉带着一万燕军来到湖陆城下。檀玄带领五千晋军出城迎战。
    慕容厉仔细打量对面的檀玄,见他身材魁梧鼻直口方一身正气,便开口说道:“你乃檀玄?”
    檀玄看着眼前这位傲气十足的将军便心中有底,故意用手一指傲慢地说道:“来者何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