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大明国师(穿越)——太冲天马

时间:2017-03-14 18:27:23  作者:太冲天马

  “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李云崖贴心地给他一勺松仁炒水果嫩玉米,“我呢,一个人住着,也没家室儿女,也没有徒子徒孙,我也不愿意雇佣一大帮佣人每天打扫修建,其实我早就有捐出去的想法,只是没有想到该做什么。其实我跟你说,就我一个人住三个园子都觉得大了,要不是你们时常过来,我就只留重玄宫,将来退任了从南海搬出来就在这里养老。”
  朱由检不高兴:“大过年的,说什么老啊老的。”说着自己先叹了口气,“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他们两个都这么大了,咱们也老了。”他转过头跟李云崖对视,眼睛里亮晶晶的,“你说,如果咱俩再不出海,一年拖一年,是不是就真的老了?”
  看着这样的朱由检,李云崖身体里的热血一阵阵地上涌,恨不能搂过来一口亲过去,但他答应朱由检,在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尤其是在孩子和外人的面前,要保持端重,不可以做太过亲密的事情,强憋着一股劲,脱口而出:“没问题!等过完年,开完大朝会,我就带你出海!这个国家已经够可以了,剩下的就交给烺儿他们去完成吧。”
  吃完饭,四人打麻将守岁,李云崖对于棋牌类的竞技游戏天生缺根筋,朱慈烺也是一板一眼的,两人的水平都弱爆了,反而是朱由检跟朱慈烜两个,你胡一把十三幺,我胡一把七小对,李云崖不止一次地怀疑两人作弊,只是不管怎么努力也找不到证据,只能不断地往外掏钱,很快,朱由检的零花钱都输光了,李云崖拿出一大把票子借给他,但是要他打欠条。
  最终,这场牌局以李云崖输了三十二块六毛七分钱结束。
  守岁完毕,各自回房睡觉,李云崖跟朱由检住正殿,朱慈烺和朱慈烺住东偏殿。
  晚上,朱由检搂着李云崖的腰再次重申:“你答应我的,一定要做到!”
  李云崖在他额上亲了一口:“你放心吧,从咱俩认识以来,我答应你的,什么事没做到?”
  第二天早上起来,洗漱完毕,朱慈烺跟朱慈烜两个依次给二人磕头拜年,朱由检给每人一枚玉佩做礼物,李云崖给红包:“每人一百块压岁钱,烺儿你昨天跟我借了六块八毛四分,所以你的红包里只有九十三块一毛六,欠款我直接扣掉了,你昨天写的欠条也在里面还给你。”
  朱慈烺双手接过去,一本正经地拜谢。
  中国人比较重礼节,初一是自己家人拜年,初二是女儿回门拜年,初三开始外面的人都来了,有跟皇室姻亲的勋贵,也有跟李云崖私人关系处得比较好的,譬如孙承宗、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等,都把儿子孙子打发来一两个,带上礼品来给李云崖磕头,李云崖事先准备好了厚厚一沓的压岁红包,每人一百块。
  虽然现在崇祯通宝改成纸币了,但一元钱同样等值于一两银子,一百块钱就是一百两银子,就算对于这些高官子弟,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不过李云崖家大业大,不差钱,更兼位高权重,不怕弹劾,想给多少就给多少。
  不管是皇家还是民间,除了像李云崖这样孤身一人的,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朱由检不断带着两个孩儿出去,但不管多累多晚,最后还是会回到封缘山庄来,闲暇时他找来商业部和国防部的人,跟他们要目前大明已经发现的全套海图,还有海外各个知名的港口跟城市的风土人情,货物价格等等,为自己制作出行计划,他一边自己努力的同时,也在关注李云崖,见李云崖始终没有动静,每天优哉游哉的好像完全不放在心上,不禁有些憋气,但隐忍不发,等大朝会之后再说。
  正月十五看完花灯,吃过元宵,就开始年初大朝会了,今年是崇祯十六年,朝会上面还要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任务比较重,在中海太和宫,李云崖跟朱由检带领各部会首脑人物研究未来的国家路线,这回,李云崖又提出两个新的改革措施。
  首先是将朱由检那一摊,定为军机处,皇帝带着国防、外交、监察三部会首脑,为军机委员,李云崖带着内阁这边的首脑为内阁委员,然后由委员推选出九个常务委员,决定国家所有最重大的事件,皇帝是永远天然的常务委员,拥有一票否决权,内阁总理由委员们提名,由皇帝任命。
  这样改革,进一步线索了阻断了皇帝对朝政的直接干涉,在国家大事上面,他也不能完全自己决定,只能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行。
  本来这个改革措施,李云崖是打算再过些年再提出来的,即便朱由检对他再信任,毕竟不断限缩皇权,他也未必能答应,甚至李云崖都担心他会翻脸,现在是朱由检对朝政关心越来越少,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私生活上面,一门心思想要出国旅游,李云崖就趁机把这个东西搬出来了,朱由检也怕自己走了,朱慈烺会改弦易张,把国家搞糟,又觉得军队跟一票否决权还在手里,不怕大臣们造反,又可以不用操心朝政,就答应下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云崖打算进行立宪,宪法第一条就规定,朱家子孙,永永远远是大明朝的皇帝,任何人试图推翻皇权,都要受到法律制裁,并把这宪法定为国家基本大法,所以也打消掉了朱由检最有一点抗拒心里。
  李云崖的第二项改革就是针对宗室的,从今以后,各地藩王,只要捐出自己名下的所有土地,不包括房屋地产,只是耕地、山地、矿场等,就可以不用再限缩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走出来自由到各地求学、经商等,只有不允许参军,以及进入国有企业等很少的几条限制。
  这样的话,以后皇子就不用就蕃了,譬如朱慈烜,他可以一直待在北京做他喜欢的事情。
  这条政策一出来,再次天下哗然,唐王最先响应,捐出所有封地,然后一家人全部进京来面圣,叩谢皇恩,紧跟着韩王、桂王、潞王等纷纷捐地进京,楚王和福王表示反对,说是皇帝受了妖道蛊惑,又要骗他们的土地,意在削藩,但是当先进京的诸王都受到了朱由检的赏赐,最差的也是京城内一座宅院,甚至还给了唐王一家全国最大的的皇家骨瓷公司,又有很多王子王孙进入皇家学校学习,这下子其他藩王纷纷跟进,作为朱家子孙,他们都不缺钱,却从一出生就被限缩在一府之内,形同圈禁,外面的世界,尤其是经过十数年变革的大明世界,拥有更大的吸引力,甚至有的藩王觉得,只要能出去天南海北地走一走,哪怕完事立即死了也值得!


第101章 万吨巨轮
  李云崖在体制架构上面,进一步削弱皇权,提高相权,使皇权和相权相互制约,又将军政分离,监察行政分离,进行君主立宪,从传统的外儒内法走向外法内儒,百家齐放。
  他的另一项改革措施,是对行政体制进行大改,中华文明原来的中心是在关中地区,从周朝开始,一直到秦、汉、隋、唐等,全国人口密度最大,最繁荣发达的地方就是关中,但是发展到后来,河北地区、黄淮地区、江南地区相继发展起来,汉末十八路诸侯讨董,就是关东诸侯跟关中诸侯的决战,后来隋末混战,李家得天下也是一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关中地区逐渐没落,历朝历代开始不再把长安列为定都首选,宋朝就定都开封,明朝先定南京,后迁都北京,中华文明整体东移,西北的关中地区就逐渐没落下来,异族入侵,外国骚扰,西北始终不得安宁,至于古时候的丝绸之路,更是断绝久矣。
  李云崖将明朝原来的三司衙门废除,全国设省,省下设府,府下设县,县下设乡,最低的官员为乡长,乡下设村,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情况下,允许各村自制。
  首先将北直隶改为河北省,南直隶改为江苏省,把安徽省抠出来,跟江西省相对立,湖广拆分为湖南、湖北,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天下有变,南方不能连成一片搞独立对抗北方,形成割据政权,北方要打到南方,一条路先取襄阳,然后沿江而下,一条路直接从合肥濡须口渡江,过去历朝历代都在这两条路上损失惨重,现在大明地盘更大了,要兼顾到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对南方的约束就更显得精力不够了,所以一定要防微杜渐,提前做好准备。
  再就是蜀地,由于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大山,关起门来,外面人很难打的进去,一旦天下右边,四川盆地里面都是最先跳起来独立的,每个朝代都是一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当初蒙元时代将汉中划分到陕西省,打开了四川盆地的北大门,李云崖跟朱由检商议之后,决定再进一步,将川渝分家,从四川跟湖广各抠出一块来,再设立一个单独的省,叫做巴渝省,将四川盆地的西大门也打开,再继续沿用古制,利用云南跟贵州对四川外围进行瓜分限制。
  作为中央决策者,最重要的就是杜绝各地方的割据,避免形成干弱枝强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引得五十余年分裂战乱的惨痛教训,绝不能再发生,俗话说“家大业大,容易散架”,现在地盘比过去多了一倍,人口更多而且复杂,每一个政策都会影响到数以百万的人,所以必须精打细算。
  除了行政上的划分之外,就是通过公路、铁路、水运,邮政、电话等措施进行全国串联,南北向,东西向各修两条主干铁路,再修整拓宽京杭大运河,这回要求用公路连接各乡,李云崖还令各部会进行成片串联,如举行全国性的体育、诗词、歌舞、手艺、服装、园林等各种赛事,或由国家举办,或由民间举办,竭尽所能增加人员流动和交流。
  李云崖在内部会议上做出的规划是,将来把东南亚各国拿下来之后,作为农业区,到时候中国将不会再缺粮食,中原地带作为工业区,蒙古高原是牧野区,西伯利亚是矿业区,这是南北分的,东西来分,东部是商业区,西部也是工业区,他让朱由检派使者出使中亚诸国,一直到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地区,建立外交关系,重开商路,西北一定不能空虚,一旦人口全部流向东方,会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到时候整个西北地区甚至都可能被分裂独立,甚至是由别国吞并。
  在民生方面,继续在全国范围内修建学校,要求每个乡都要有至少一个小学,县里建中学,府里建至少有一个学院的大学,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抛掉四书五经学习新学,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另外还有一顿午餐补助。还要建体育场、图书馆等,要求每个县都要有至少一个中型图书馆,藏书至少一万册,供给任何想要读书的人
  财政方面,李云崖提出发型塑料钞票,目前中研院对石油的研究取得极大的进展,塑料钞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无人能够仿制的了,而且这东西比较新鲜珍贵,比纸币更能增加民间的信心,前几年纸币推行不是很顺利,大家都不愿意用废纸,仍然喜欢用钢镚,如果发行塑料钞票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阻力了。
  等大朝会开完,都到二月末了,李云崖终于可以闲暇一些,朱由检把出海的事情提上日程,他有一个奏折式的小本本,年前年后已经写得密密麻麻,没事就拿出来看,这天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画上了圆圈,就又跟李云崖说:“咱们是不是可以出海了?”
  看着他满脸期待的样子,李云崖捏了捏他得脸:“你就这么想出去啊?”
  “当然啦!人都说皇帝富有四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却只能窝在北京城里,要不是你,大约连紫禁城都出不来,咱们打下了那么多的地盘,总得出去看看!不然的话,我这一辈子名为皇帝,实际上跟囚犯有什么区别?”
  “好好好,那我就带你出去,只是到了外边,条件自然不如家里,你可不许叫苦叫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李云崖跟朱由检穿上便服出门,只带了王征南和二十名便衣护卫暗中保护,从北京做火车到天津。
  在天津港里,李云崖带朱由检来到一艘大船前面:“看到没有?那个就是咱们的船!”
  李云崖早就在为出海做准备,只是不说出来,让巨济岛造船厂为他特地设计建造一艘超级豪华大海象船,总排水量达到一万吨,采用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因为考虑到远航之后,可能会在有些地方找不到煤的情况,所以装上了超级巨帆,撑开了像遮天之云一样,内部又有共二十四组蒸汽机,都是目前来说功率最大的蒸汽机,单靠帆也能走,单靠蒸汽机也同样可以航行。
  海象船内部才用全钢骨架,外面有轻钢装甲,全长一百二十多米,船尾部有三分之一的双层甲板,尾部装着最新型号,火力最强的火龙巢26,横十二米,宽六米,一个巨大的铁箱子立在高处,可以调整任意角度开火,瞬息间射出二十四枚大号高爆燃烧火箭弹,等闲船只遇上就是个死!
  船舷两侧,还各安置了七十二门火炮,船首也有,只不过没有装在甲板上,而是安在船舷的前仓里,比巡海夜叉的船首炮要小,左右各两门,平时隐藏在船舱里,一旦遇上海盗,舱门打开,立即将对方打成粉身碎骨。
  船上装有三台大功率的发电机,不管是使用风帆使船航行,还是停下来以后使用热力,都能够进行发电,各处指挥通信,动力传输,全都使用电力,另有电风扇,热水器,电热毯,电饭锅,洗碗机等家电设施应有尽有。
  船舱底部,极大地地方用来装煤和水,还有三千吨的货仓,李云崖跟朱由检说:“咱们是不是要带上一批货出去啊?游玩之余也赚点银子。”
  “那是当然!”朱由检拿出了这些天一直鼓捣的小本本,“咱们要去哪里?”
  “你说去哪,咱们就去哪。”
  “嗯,那咱们就往东走,我早就想看看,大洋的尽头,你说的美洲是什么样的。”中国神话当中东海的尽头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有扶桑和建木,原来以为是山东附近的蓬莱岛,后来以为是日本,这两个地方见过之后,都极平常,那就只能是美洲了。事实上,朱由检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直往东走,看看能不能再从西边回到大明,要证实一下,脚底下的大地,到底是不是圆的!
  两人初步先到大连,然后到釜山,再到长崎,然后往北经北海道到库页岛、勘察加半岛,再穿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
  李云崖说:“我已经雇佣了五百名退伍的海军官兵在穿上,还有专门的航海、天文、气象、地质、医疗方面的专家,但他们只能维持最基本的航行,如果要把整艘船运作起来,咱们还得雇佣一些水手,至少要两百名,来做日常的工作。”
  要雇佣水手,得先到海事局注册,李云崖问朱由检:“给咱们的船起一个名字吧。”
  朱由检一时之间想不出好的来,两人坐在海事局大厅的长椅上想,朱由检想叫封缘号,重玄号,被李云崖否了,李云崖要叫龙王号,被朱由检否了,纠结半天,海事局的办公人员看他俩拥有一艘目前听说最大的万吨铁甲船,言谈举止不像常人,赶紧一面让人去通知局长,一面泡了壶茶给两人,让两人慢慢想。
  不多时,海事局长来了,进门就给李云崖敬了个军礼,原来,这位局长就是当年李云崖军校初建的时候,剪头给剪哭了的那个白小虎,如今他已经三十岁了,再不是当初那个瘦弱的少年模样,而是身高腿长,十分健壮魁梧,见了李云崖十分激动:“见过首长!”
  李云崖也还记得他:“原来是你,你在这……看你这身装束,是当局长了?海事局长,发展的不错啊,有前途。”
  白小虎有些惭愧地说:“当年俺身体不行,考核次次吊车尾,后来海事局成立,从军校里抽人,就把我分配到这里来了,已经干了两年,还成,俺谨遵首长的教诲,从来不敢有一点马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