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笙摸了摸颈间一片湿凉的冷汗,将锦衾裹得严实了些。
再闭上眼,却睡意全无。
不知何时,那股夹杂着潮气的寒意没有了,头上也感觉不到风吹。梁笙睁开眼,看到床前多了一个人影。
澹台烨一动不动,静默如树地立在窗根下,用身体将风雨挡在了外面。
若非他及时看到,这人是不是要这么站一夜?
见黑暗里的那双眸子眨了眨,像夜泉一样泛着幽幽水光。澹台烨咧开嘴,色眯眯地一笑:“美人,这都被你发现了?”
梁笙:“......”对某人刚冒出来的一丝好感瞬间清零。
“睡吧,天还没亮。”澹台烨语气淡漠,“那两个丫头的事已经处理完了。”
梁笙闻言惊坐而起:“你不会真的杀了她们吧?”
澹台烨摇摇头,走到榻前,无骨鸡一样地贴过去:“人家有那么凶残么?”
梁笙浑身一个哆嗦,默默将他推开一臂的距离。
“啊,是我衣服太湿凉了......”对方殷勤地褪掉外罩,舔着脸凑近,“还觉得冷么?”
梁笙不想说话。
“还在气啊。”澹台烨叹了口气,“白日里是我不对。可要不那么干,官兵难保不会起疑,万一查到你身上岂不是大事不妙?”
“呵呵,那多谢澹台公子舍、身、相、救了......”梁笙咬着牙道。道理谁都明白,可他一个男人,平白被一只禽兽当女人占了便宜,他还不能有个情绪怎么着?!
“好说好说,不用客气。”澹台烨是顺杆爬的蛇,立即登鼻上脸,倾身拥住对方瘦削的身子,“夫人若还觉得冷,为夫可以免费暖床。”
“啪!”
一个时辰后,澹台烨轻袍缓带、潇洒倜傥,神清气爽地带着一脸五指山步入了会试考场。
监考官在外监处点过名,经官兵搜身检验,礼部考官高喝一声搜检无弊,诸仕子提着各自的考篮,自龙门鱼贯而入。
贡院之内,径分东西,两排平房皆是狭窄的斗室。斗室半扇墙都是开敞的,铺毡坐卧和溺桶一览无余,所有考生要在里面住上两日一夜,直至纳卷,方能执签而出。
待众人照号入内,考官自敞卷处领了试题,按名发卷。
燕重锦戴着面具,笼着官袖,站在封钥的龙门前冷眼看着。
这些看似周全的考场环节,实则猫腻颇多。
搜身是第一道,打点了提调官兵的人往往查得宽松,浑水摸鱼并不难。第二关是发卷,监试官会和考生接触,夹带传递皆有可能。第三关是巡查,礼部仪制司的官员会分四拨,两两一组,轮班巡视。但这完全要靠官员的自觉性,若有徇私舞弊者,旁人也难抓到把柄。
梁焓心里清楚,科场舞弊是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事,即便修整考场制度,这些人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他并未让燕重锦现场抓包,而是教给对方阴损的一招:钓鱼执法。
于是,夜深之时,每间斗室都被人扔进了一只小纸包,表层标着四个清晰大字:“标准答案。”
第23章 夜谈
漫漫长夜之后,日色东升,天光大亮。
贡院里烛灭灯熄,仕子们姿态各异,众相百出。有注砚吮毫直抒妙思的,有搔鬓掀髯苦思冥想的,也有鼾声如雷放弃自我的......
燕重锦绕场转了一圈,发现十个里面九个都答得一样,显然有不少人拆开了他投掷的答案。不过也有几个连碰都没碰的,那些纸包都完好无损地扔在地上。
心术端正,方为纯臣。大脑简单又喜欢搞歪门邪道的,当官只会死得早。燕重锦将这些考生的名字暗暗记下,以便梁焓殿试时下套逮狐狸。
拿着小本本记了大半场,路过拐角的一间斗室,他停住了步子。
觉察到来者,澹台烨笔尖一抖,迅速将画上的人脸涂成了墨疙瘩。
燕重锦还真没见过这等狂士,污损考卷是要被终身禁考的,这家伙居然敢在试卷上画美人?!
见周围没有旁的监考官,他走过去低声道:“澹台公子胆子不小,敢在考卷上乱写乱画。”
澹台烨抬起头,笑得两只眼弯成了新月:“大人错怪学生了,我怎敢在考卷上造次?昨晚也不知道哪个孙子扔进一包草纸,半张让我拿来擦屁股了,还剩半张就随手涂鸦了。”
燕重锦干咳一声,提醒道:“龙门之内,一刻千金。你还是安心答题,莫胡思乱想。待出了考场,什么样的美人求不得?”
澹台烨却幽幽一叹,摆出一副少男思春的忧悒模样:“千金易得,伊人难求啊......”
燕重锦懒得拯救这位风流大少了。他甚至有点怀疑这家伙当年是靠作弊考上来的。
也罢,即便过了会试,梁焓也会在殿试整死他。
反正都是死,兄弟你就早死早托生吧。
一日光阴过得飞快,不觉之间到了掌灯时分。监考官鸣锣收卷,学子们纷纷拾掇好笔墨,依序退出考场。
接下来便是弥封、誊录、阅卷。
为避免考生与帘官串通,一律采用糊名易书的方式。由弥封官把考卷上的姓氏籍贯折叠掩住,糊上白纸加盖骑缝。再由誊录手将墨卷抄录为朱卷,经对读员校对,进入最后一道批阅的程序。
这届主考官是帝师杨禄清。杨老爷子年近八十,颤颤巍巍,须发皆白,两眼昏花得不辨人犬,基本就是梁焓拿来镇压科场的吉祥物。所以批阅考卷的重任还是落在了四位副考官头上:文宣阁大学士兼光禄大夫安道如,翰林院大学士章云鹤,礼部尚书屈蹇,吏部尚书裴咏。
四位副考官皆由梁焓钦点,头两个大学士是拿来用的,后两个尚书是拿来整的。
屈蹇是贪官油吏,不会放过三年一次的捞金良机。梁焓要清肃科场,势必要找个有分量的开宰,所以科举之后,礼部尚书的位子早晚易主。
至于裴咏,着实同他本人无关,而是裴家在朝中势力过大,已经出了三位文臣一名武将。有澹台家前车之鉴,梁焓不希望再有任何裴氏子弟举士入朝。
然而此事不比抓包那么容易操作,必须润物无声,不留痕迹。否则一旦被人觉察新君有打压门阀的念头,其他家族便会拧成一股绳,群起而攻之。届时,奉天殿的那把龙椅就如烧红的烙铁,谁坐谁知道。
燕重锦从面具后观察着裴咏,发现这位年近五十的吏部高官面色如常,并无焦虑之感。要么是还没发现皇帝正在他脖梗子上磨刀,要么就是有备无患。
若是后者,这盘棋就不好下了,得提醒棋手留好后招。
夜深时分,云柔风静。
银沙般的月光倾泻而下,将巍峨的城阙映得亮如白昼。城中街衢交错,屋舍楼台鳞次栉比,如盘蛇般层层环绕,衬托着皇都中心那片壮阔叠砌的朱红宫宇。
一道人影从角门的阴影里走出来,提气纵身,飞入高高的宫墙,又像鸟一样轻盈落下,没发出一丝声响。
他巧妙地避过巡防的禁军和殿前侍卫,如灵猫般跃过两道仪门,终于接近了皇宫的心脏。
正要靠近夜色里的宫殿,忽听一声低喝:“什么人?!”一道寒气自斜后方兀然袭来,金刀自高空急斩而下,几乎劈碎了月光。
燕重锦疾撤半步,侧身架住了对方的兵器。
“怎么是你?”楚清纳闷地问道。
燕重锦放开她的刀,夸道:“不错,反应挺快的。”
楚清鼻子里哼了一声:“深夜入宫还不走门,我当你是刺客呢。”
“我若真是刺客,就说明皇宫的防卫如同虚设,混进来太容易了。”燕重锦往穹阊殿走着,“这届侍卫还是不行,想当年我训的那批......”他说到这儿突然卡住了。
楚清疑惑地眨了眨眼:“你当年?”
“没什么。”燕重锦头也不回地吩咐道,“皇上的寝宫要再加三重防卫。告诉守门的禁军和暗卫,若是再让我这么轻易地溜进来,就每人去领三十军棍。”
“三十也太少了吧?”
燕重锦:“......”倒是忘了。楚清以前专管军纪整治,是燕家军里赫赫有名的女霸王,收拾起大头兵来比他手黑多了。
侍立在寝阁前的夏荣一见二祖宗到访,老心肝登时提了起来。
“燕大人,皇上批了半宿折子,这会儿刚睡下。”他低声劝道,“若没什么急事,能不能等万岁爷醒了再说?”
裴家的事确实紧急,否则他也不会深夜入宫。但梁焓向来睡眠不好,这会子把人捣鼓醒,估计自己又没好果子吃。燕重锦斟酌着道:“公公放心,我进去看看。皇上若睡着了,本官不会打扰他。”
夏荣这才放行,末了又不放心地提醒了一句:“燕大人,记得千万别爬龙床......”
“......”
暖阁里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透过绮窗洒进来,将房内的陈设照得格外清晰。
燕重锦无声地绕过障碍物,行至床前。听了听里面的动静,抬手揭开了龙纹绣金帷帐。
突然,黑暗中寒光一闪。一只匕首闪电般地从床内斜刺出来,如毒蛇探首,直奔门面!
燕重锦滑步避开锋刃,抬手一个小擒拿扣住对方的腕子,用力一扼,匕首咣啷一声掉在地上。
“放手!”梁焓吃痛道,“怎么又是你?”
燕重锦松开他,冷哼一声:“幸好是微臣,若是旁人,只怕此时已是一具尸体了。”他发现对方居然用细丝绑住了自己的腕子,在床帏外绕了一圈。一旦有人靠近,丝线触动,床上的人就会立即惊醒。
梁焓揉着手腕,没好气地道:“夜半三更,偷偷摸摸闯进朕的寝宫,能是什么好人?杀了也不亏。”
哪来这么重的戾气?燕重锦拾起匕首,看了眼又随手扔到一旁:“陛下还是少用这些凶器的好。宫中有臣和护卫,无须担心安全。”
梁焓挑眉看着他,不说话。
燕重锦干咳一声:“微臣今夜来是有要事禀报。”
“裴咏出问题了?”
“陛下早有觉察?”
梁焓摇摇头:“朕又不是神仙,哪猜得到裴氏走哪步棋?只是科场那点事,除了裴家还有什么能让你深夜入宫的?”这一次,恐怕不会有裴家人中第了。裴咏果然是只谨小慎微的老乌龟,一看风头不对就立马缩进壳里,让他砍都没得砍。
“那陛下打算如何应对?”
梁焓拭着头上的冷汗,叹了口气。
还能怎么应对?斩灭不成,唯有制衡。裴家不能独大,就必须扶植新势力与之对抗,底下掐得欢实,皇帝的权位才稳固。
可扶植谁呢?
“澹台烨。”燕重锦提议道,“现如今只有澹台家有实力与裴氏抗衡。只要陛下防范得紧,两家又互相盯着,就翻不起风浪来。”
一提某人名字,梁焓就像烧开锅的水一样沸腾起来:“那位下流才子给了你什么好处?居然三番两次地替逆贼说话!”
“是逆是忠重要么?人心是会变的。”燕重锦道,“皇上不需要培养忠臣,只要保证他们没有造反的能力就行了。”
“他们没有......那你呢?”龙榻上的人抬眼望过来,月光下的眸子晶莹剔透,如同一双破碎的珠玉。
“燕重锦,你敢说自己就不会变心?”
燕家亦是大患。他也不止一次地感受过对方的杀意,不止一次地梦到被一箭穿心。他防着满朝文武,防着整个天下,难道就能信任眼前这个人吗?
“臣不敢保证永远忠于皇上。”燕重锦坦承道,“但我可以保证,不做那个先违背契约的人。”你不对我起杀心,我就永远不叛你。这是他此世能做的,最大限度的承诺。
梁焓抿了抿唇,声音里憋着股压抑的闷气:“可你之前还辞过官......”
这孩子可真记仇。燕重锦转念一想,也多少能理解。
梁焓父母皆故,兄弟反目,十六岁就成了孤家寡人。坐在那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终日里勾心斗角、如履薄冰,无人可以深信,无人能够深交。就连自己也离开过一次,就连深宫里都出现了密道,这样的生存环境,他怎么会有安全感?
再这样下去,只怕梁焓终究会步前尘,变成那个孤僻暴戾的君主。
“我以后不会辞官了。”燕重锦解开他手上的丝线,将床帷重新放下,“陛下睡吧,这些东西都不需要。”
一帐之隔,看不见外面人的身影,却清晰地传递进一个心安的声音。
“只要臣在,就能护你周全。”
第24章 忘忧
凌寒山上,春日晴好,碧草如丝。烟树环抱的庙宇栖隐在松径深处。
沿着磴道,绕过岩扉,穿过杏黄的院墙,行至苍青色的参天古木下,儒衫公子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望着花龛里的神像赞道:“好山、好寺、好神仙。”
引路的老尼姑笑道:“这里供奉的不是仙佛,而是一只花妖。”
“花妖?”澹台烨挑起俊眉,“庙里为何会供奉妖?”
“传说凌寒山在很久以前是座终年不化的雪山,方圆千里尽被冰封,此地生灵饱受苦寒。直到一位上仙行经这里,用剑劈开大地,引天水成湖。他在湖畔种了一颗种子,告诉人们,等这颗种子开花的时候,凌寒山就会迎来春天。”老尼姑娓娓道来。
“种子发芽长叶,却始终不肯开花。后来,一个男人每日过来给她浇水,偶尔倾诉自己的苦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等到冰雪消融,大地回暖。他匆匆跑过去,发现那株植物仍然没有开花,不禁觉得奇怪。花妖告诉他,世间并没有能召唤春天的花。忘却烦恼,心中无忧,便是春天。”
澹台烨低下头,望着地上葱绿的植物,恍然道:“所以,这种开满凌寒山遍野的花,就叫忘忧?”
“施主果然是有慧根的人。”尼姑呼了句佛号,“静月也是个聪明孩子,不用太过担心。”
澹台烨轻笑道:“我没想到她会选择远遁红尘,放下所有恩怨。小小年纪便能忘忧,也算福分吧。”
大雄宝殿里,古佛安详,香烟缭绕。蒲团上盘坐着一个刚刚剃度的小沙尼,额角的月牙变得格外浅淡。
“陈鸢...”澹台烨伫立在佛像前,垂眼问道,“你当真都放下了?”
“贫尼法号静月。”对方缓缓睁开眼,“从公主喝下那瓶药起,陈鸢就已经死了。”
澹台烨用扇柄敲着发紧的眉心:“她又没死。”
他给二人的那瓶药名为忘忧,并不致命,但喝下之后便会失忆。梁笙不愿自己的妹妹死,澹台烨又不能让两个丫头把他们的身份透露出去,只好出此下策。
原本想看两个丫头自相残杀,却没想到那个胆小的公主居然抢着喝了那瓶药,替自己的父皇拿命还了陈鸢。陈鸢大受震动,放弃复仇选择了出家。只是澹台烨还有些不放心,若这丫头仍对梁笙心存敌意,他不介意绝了这个后患。
15/97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