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红楼之驯服呆霸王(穿越)——衣青箬

时间:2017-04-27 18:08:19  作者:衣青箬

    然而薛蝌却说,其实这种克扣的事情,哪个铺子里恐怕都有,不过多些少些的分别。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大面上不差,也就不必追究得如此细致。如今这件事情揭发出来,下头各家店面本已人心惶惶,若还私自惩处,恐怕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况且这又是年下,见了血毕竟不吉利。倒不如直接把人扭送官府,追缴欠银便是。
    如果是从前,薛蝌如此周全,薛蟠就算面上不显,心里恐怕也会不舒服。不过经过跟柏杨一席深谈之后,他如今坚信自己也有过人之处,倒不在意薛蝌比他知道顾虑这些了,因此大方的按照薛蝌的意思,将这些人都送进了衙门里。反正只要关照一番,让他们在牢里吃点苦头不难。
    不过遗憾的是,柏杨所怀疑的,这些掌柜们背后还有人支持的事,却是半点眉目都没有。周大和薛蝌都不认为还有什么幕后之人,毕竟这种事非常普遍,薛家的掌柜们也无非是胆子更大些罢了。至于说是薛家的人在幕后指使,那就更是无稽之谈。
    薛蟠没有证据就怀疑自家人,若非他是家主,又平素是个最不多心的,否则恐怕都要被怀疑是别有居心了。甚至因为他本人不怎么会掩饰,就算没有提到柏杨,周大也疑心到了这上面,于是薛蟠在亲自问过一次话,对方矢口否认之后,也只能将此事暂时搁置。
    毕竟若是为没有证据的事就闹得家中不宁,也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薛家已经逐渐有式微之态,正是应该团结族人,好好发展的时候。这种事情莫说没有,纵然真的有,估计也只能压下去。
    在周大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薛蟠终于勉强应下不再追究。然而他能够暂时咽下去这口气,却不代表别人也可以。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让薛家的族人们知道了此事,于是纷纷不依,闹上门来,要薛蟠给个说法。
    铺子里毕竟解雇了不少人,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顶上,原本就已经一团乱了,这会儿族人们再上门来闹腾,薛蟠烦不胜烦,只觉得自己头都大了。
    他想起柏杨说,只要用心,管家并不是那么难的事,不由苦笑。当时他听了之后,也是意气冲天,自认为只要自己用心,没有做不成的事。然而现在看来,这件事却远比他所想的要困难得多了。
    所有的事情堆积到了一起,让薛蟠分身乏术,偏这时候又收到了京城那边的来信,薛姨妈催他去京城过年,母子团聚。
    因为怕他们在京城平白担心,所以这件事薛蟠并没有告诉薛姨妈,这会儿收到催促的信件,不由苦笑。眼前这摊子事,今年这个年怕是过不得了,何况还是去京城?
    只是用什么借口拒绝,却是十分令人伤脑筋。实话不能说,可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恐怕他妈只当他是在金陵玩疯了不愿意上京,说不得又要折腾出什么事故来。
    就在这之际听说柏杨来了,薛蟠不由喜出望外,一瞬间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哪怕柏杨来了什么都不能做,好像也能安定人心似的。遂亲自迎到门口接人。
    “薛兄且不急叙旧。”柏杨道,“这回过来,将余下的布料也都带了来,薛兄派个人跟我去看一看吧。”
    薛蟠原本想说不需要看,他是信得过柏杨的。但又记起柏杨总将“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挂在嘴上,从来不喜欢公司混杂,于是话到嘴边转了个话风,“既如此,我亲自过去看了就是。一路上也好说说话。”
    他是迫切的希望有个人能给自己出出主意,而且这些事情的确是不适合在家里说,毕竟人多口杂。倒是路上在车上说,更便宜些。
    于是上了车,薛蟠就迫不及待的说道,“柏兄总算来了,我这里事情千头万绪,竟不知该怎么处置的好,正要你帮忙参详。”
    “我见识少,未必能帮得上忙。不过或许可以为薛兄理一理事情。若薛兄不弃,就将事情告诉我吧。”柏杨道。
    薛蟠便将这段日子发生的事情一一说了,“我本来还说要查,只是周大和薛蝌都言毕竟是一家人,撕破了脸面,没甚好处。我想着这大年下的,若是祖宗祠堂面前闹起来,须不好看。就算要查,也要翻过年去了。这也罢了,只是他们也不知从哪里得了信,进来一直在闹,没一刻安生的时候。偏偏铺子里少了人,又正是盘账的时候,千头万绪,愁煞我也!”
    “别的事我恐帮不上忙,不过看看账本应该可以。”柏杨道,“若是薛兄信得过,回头我就过去帮忙。至于族人的事,如今咱们没有证据,也只能暂时息事宁人。不过我想对方既然有这样的心思,不会轻易罢手,日后再细细的访查,总能找到些头绪。”
    “也只有如此了。”薛蟠道,“只怕他生出警惕之心,倒不肯再动手了。”
    “这等事便如过招,他只要动手,你便能寻到破绽。但他却是绝不会因为会有破绽,就不出手的。”柏杨道。如果不出手,那这个人也就不足为虑了。等以后薛蟠逐渐将薛家生意掌握在手里,自然就更不必担心了。
    所以他料定此人短时间内还会发难,毕竟错过了这一次机会,未必还会有下次。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绸缎庄。这时节河面上已经不能行船,所以柏杨这一次是雇了大车将东西运来。薛蟠命薛家的伙计们搬货,清点数量,查看布料,等到都弄完了之后,写了收条给柏杨。两人又将价钱计算完毕,扣除柏杨原本的欠款,到钱庄将该给柏杨的钱付清,这才乘车回到薛家。
    第二日,薛蟠就按照柏杨教的,将大部分薛家族人都请了来,当众将事情说清楚。
    薛蟠对众人道,“当日只因这些掌柜的竟如此大胆包天,令人震惊,因此才疑心他们背后还有什么人在指使,否则不至于此。只因没有证据,我也不过随口提了一句,实则连个怀疑的对象都没有,更不可能怀疑咱们自家人。结果消息传来传去,以讹传讹,倒变成这般模样了。今日请大家来,就是开诚布公将此事说清。我是绝没有怀疑大家的意思的,大家回去还得详查消息来源,或是有人要在这里头搅浑水,也未可知。”
    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简直颠覆了所有人对于薛蟠的印象。他现在拿住了大义的一方,加上毕竟只是怀疑,又没做出什么事情来,族人们抱怨一阵,也只好散去。他们要说法,现在得到了说法,不管满意不满意,这件事也就了结了。
    解决了这件事,薛蟠又给薛姨妈写了信,言说到了年下,店铺里诸事繁杂,一时恐脱不开身,年前未必能前往京城,不过过了年他便立刻上京,让薛姨妈和宝钗不要挂念云云。又命人备下了许多东西和节礼,一并送到京城去。
    到最后就剩下店铺里的事了。
    好在这时候就要过年,大部分铺子原本就是关门盘账。人手虽然少些,暂时也还支撑得过。不过明年开春,恐怕又要费些工夫招人。
    之后薛蟠让人将账本全都送到家里来。柏杨看账的事,目前也不宜让外人知道,还是在家里更方便些。
    薛蟠特意将自己的书房腾出来,作为看账本的地方。为了让柏杨能待得舒服些,甚至还重新做了布置,铺着厚厚的褥子,烧了暖融融的炭火,用了十分的心思去布置。
    柏杨也的确喜欢。薛家家大业大,要什么东西,一句话立刻有了。所以纵使柏杨自己那个小院子用了不少心思打理,但还是比不上这里。
    如此一来,更要卖力的帮忙,才对得起薛蟠这些用心了。
    柏杨整了整自己面前的算盘,庆幸自己小时候学过这东西,甚至还拿过市里的小学生珠心算比赛名次,虽然多年没有接触,但只要熟悉一下,上手还是很快。否则的话面对这种古老的计算器,他可能就要抓瞎了。
    最困扰他的其实是账本都用繁体字写成,而且是竖着排版,看起来非常别扭,速度和效率也就跟着降下来了。
    所以没过多久,柏杨就将算盘抛开,让薛蟠拿了白纸和炭笔来,直接用竖式运算。这时候阿拉伯数字已经传入中国,甚至连物理化学几何代数之类的东西也被传教士带来,只是还并未推广,所以他用起来倒也没什么负担。
   
    第18章 我来拜年
   
    虽然有种种困难,但柏杨还是努力让自己集中精力,投入其中。
    而他是个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能够外物全望的那种人。正是凭借这样的专注和认真,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闯出名堂,占据一席之地。
    薛蟠坐在柏杨对面,手里也抓着一本账本,却是总忍不住偷眼去瞥看柏杨。
    一开始还是偷偷的,等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看,柏杨好似都毫无所觉之后,胆子便越发大了。到最后索性将用来掩饰的账本丢下,直接就这么盯着柏杨。
    他生得可真好看啊。薛蟠的文学素养有限,所以抓耳挠腮了半日,也不能想出一个一句动人的词句来形容,脑子里只翻来覆去“好看”两个字,然后就这么怔怔的看了半日。
    直到柏杨因为脖子酸痛而动了动身子,他才受惊一般回过神来。
    好在柏杨并没有注意到他,伸手揉了揉脖子,就又重新埋首账本之中。不过薛蟠被这么一提醒,才想起自己是在算账的,却什么也没有做,只盯着柏杨看了半晌。
    其实以薛蟠的性子,看到字就头疼,更何况是那么复杂的账本,真是看一会儿就头昏脑涨,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很想越性将之抛开不管。反正就算他不管,也有别的人会去做。
    然而如今柏杨好心来帮忙,他总不可能将事情都扔给柏杨吧?况且他总记得柏杨之前同他分析过的那些,家里也不是人人都服气他薛蟠——这么说着实太客气,应该说家里就没有几个人服气他的。只因为他投了个好胎,是长子嫡孙,这才能够继承家业。若是再不上心,说不准说不准将来就真要沦落飘零了。
    所以薛蟠多少也有了一点危机感,再加上柏杨也在这里,因见柏杨看的认真,他深吸一口气,也重新翻开账本,努力想要看进去。只是看了半晌还是不得其解,他只好小声将周大叫了进来,让他指点自己。
    周大身为管家,这算账的本事虽算不得精通,但也是学过的。尤其从前跟着薛蟠之父,颇受过许几天熏陶,指点薛蟠一番却是没有问题的。
    他听得自家大爷竟要开始学着看账本了,不由又惊又喜,几乎滴下泪来,口中直念老天开眼,阿弥陀佛等话。薛蟠有任何看不懂的地方,自然也都细细解说,觉没有半点不耐。
    如此,薛蟠倒也磕磕绊绊的看了下来。不说能够直接上手算账,但大致的账目看的明白,且对于铺子的情况却都有了个大致的印象。若能坚持下去,看完了这些账本,往后当家时也不会再那么轻易被蒙蔽,别人说一句话他就信了。
    柏杨回过神来,就见薛蟠正认真的跟着周大学习,不由欣慰一笑。总算还有一点上进的心思,若能坚持下来,守住家业当不难。也不枉他犹豫来犹豫去,最终还是跑过来帮忙了。
    不过薛蟠虽然学会了一点,但指望他对账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最后还是柏杨一个人完成了所有工作。索性他速度快,总算赶在小年之前弄完。接下来薛蟠只要照着账本上的漏洞去清查便可以了。
    薛蟠竭力要留柏杨在金陵过年,但被柏杨拒绝了。虽说他来自后世,其实对这种节日并不那么郑重,也没打算要如何操持。但在别人家过年,还是会让人不自在。
    况且他虽不在意,但总是占了原身的身体,也该替他尽一尽心,年节祭拜祖宗。
    趁着这会儿还有人出门,柏杨带着宣儿,乘马车回到了苏州。
    结果他们前脚才到,后脚薛蟠就让人送来了满满两大车东西。来送东西的是薛蟠身边的小厮杏奴,口齿十分伶俐,“我们大爷说,劳烦柏大爷忙活了小半个月的功夫,实在感激,命小的给柏大爷送些节礼,略表心意。还请万莫推辞。”
    说是年礼,但柏杨怎么看,都觉得足够自己跟宣儿两个人吃到出正月了。
    不过既然已经送来的东西,总不好又叫人再拿回去。况且薛家也不缺这一点东西,柏杨便收下了。除了留下自己用的一部分外,都分送了周围邻居。他们这段日子不在,多劳这些人帮忙看护院子。虽说不是什么麻烦事,但邻里往来,本来如此。
    果然,收了他的东西,乡邻们便也纷纷回礼,都是他们置办下的年货,还有些是自己做的,想着柏杨家里没有女眷操持这些,因此才分送些予他。如此一来,柏杨家里很快堆满了过年的东西,不需要再去采买了。
    宣儿到底还是个半大孩子,对于要过年这事,显得热心得很。最近没事,柏杨也就不拘束他,放他出去跟附近的小孩子们一起玩儿。至于他自己,则开始制定明年的工作计划。
    这些事本该过年前做完,但因去了金陵,便耽搁下了。除此之外还有好几桩本来打算冬天说定的事,也只能等到明春。如此一来,时间就显得紧张,不事先安排好,到时候恐有疏漏。
    柏杨本来对过年不甚在意,哪知邻居们从宣儿那里知道他如今还在忙碌,并且至今还没有开始过年的准备,晓得他们两个半大孩子多半什么都不懂,于是纷纷主动上门帮忙,除尘洒扫、贴上春联,再备上鞭炮礼花和各色干果,连厨房里的事情一并被大娘们接手过去,院子里整日飘香,忽然之间就充满了年味。
    身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柏杨忽然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虽然是个陌生的时代,但却意外的让他觉得喜欢。虽然多有不方便的地方,但别的方面也可弥补了。
    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年,大年初三日,薛蟠忽然登门来拜年。他来得太早,天边才刚刚有些蒙气传光的意思,门扉就被叩响了。宣儿夜里玩得太疯,这会儿睡得死死的,根本没有听见声响。柏杨被吵醒,只好在自己批衣来应门。
    开门瞧见是薛蟠,他不由吓了一跳。
    “怎么这时候来了?”他连忙把人让进来,“快进屋,外面冷得很。”
    进了屋才发现,薛蟠身边只跟着杏奴这个小厮并两个强力的家人,周大竟没有跟来。这让柏杨心里有些狐疑,“你这趟是单来拜年的,还是为有别的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