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如今还不敢造次,但若是让他知道自己已经看透了这些,恐怕就不会如现在这般有所顾忌了。只是自己这里正忙着,他还来添乱,仿佛怎么都甩不掉的狗皮膏药,柏杨心中也实在是有些发憷。
两辈子加起来,头一回被人这样纠缠,他还真有些拿不准该如何处置。
其实如果撇开别的不说,单论薛蟠本人的条件的话,是非常优质的。可惜,其他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撇开的,所以无论如何,他绝不是柏杨会考虑的对象。
柏杨很清醒,即便是在现代,他们这样的人也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只能深柜。当然,那是一个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即使你坦然承认性向,为周围所不理解,只要心理上足够强大,也可以过好日子。更不提柏杨所在的,是最为开放的时尚圈。
但在这里,不行。或者说,在这里玩玩可以,但认真不行。
红楼梦里宝玉心系黛玉,但他同时可以欣赏宝钗和大观园里其他的女孩子们,同时还怜惜着家里所有美丽的丫鬟们,即便如此,也不耽误他先后跟秦钟和蒋玉菡来一段,这还是文里直接写出来的,那些比较隐晦暧昧的不算。
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这好像是正常的。
这种行为于他们而言,更类似于年少轻狂时的一段放纵,等年纪大了,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渐渐的便能放下了。纵然放不下,也只当成是风月之事,就连家中的正妻也不会介意他们偶尔玩一玩,至少比纳妾更好。
薛蟠是薛家的家主,千顷地一根独苗,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家人,还是所有依附于薛家,依附于他的人,都会热切的期待着他在到了年龄之后娶个贤惠的主母回来,再生个伶俐的继承人。
虽然原著里面薛蟠最后取了个河东狮,几乎闹到家破人亡的地步,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认这种价值观的正确性。至少对于这时候的人来说,它是正确的。
柏杨无意去改变别人,但他也不想玩,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敬而远之。
第14章 甩不掉
但不管柏杨自己怎么想,他都管不到薛蟠身上去。
所以别说薛蟠将隔壁一个小院子买下来,他就是把整个苏州城都买下,柏杨也不能如何。所以他也只能努力让自己以平常心来应对这件事。
不过很显然,有薛蟠在,要做到这一点注定万分艰难。
第二天一早柏杨出门,就碰见了正等在门口的薛蟠。
“薛大爷这是要去哪里?”宣儿代柏杨招呼道。如果说从前刚认识的时候,他光是瞧着薛蟠光鲜的外表觉得这是个好人的话,那么现在,宣儿已经看清楚薛蟠的内里了。
虽然他年纪小还不懂这些事,但小孩子自有一种敏锐的感觉,意识到薛蟠对柏杨不怀好意,他便不大愿意让薛蟠靠近柏杨了,每次见面,都主动将两人隔开。
那么懂事,真是让柏杨欣慰不已。
不枉费他辛苦带着增长见识,又手把手的教导了许多道理,宣儿成长得比柏杨预计的还要快许多。
这也不奇怪,毕竟柏杨自己看宣儿,觉得他还是个小学生,正该是无忧无虑享受童年的时候,所以对他的要求不高。但宣儿自己却不作此想。他是买来的仆人,照顾好柏杨就是他的职责所在,自从意识到柏杨跟从前有什么地方不同了之后,宣儿学习的热情便高涨起来,好像生怕若是学不好就会被柏杨抛弃了。
“柏兄。”薛蟠没有理会宣儿,而是隔着他朝柏杨拱手。说实话十岁的小学生宣儿挤在两人中间,丝毫不影响薛蟠的视野,看上去倒有些滑稽。
“薛兄。”柏杨也朝他点点头,“我还有事,就先行一步了。”
“柏兄请留步。”薛蟠连忙道,“柏兄可是要去城外染坊?路途遥远,不如乘坐我的马车前往,节省不少腿力。”
“不必了。”柏杨越过薛蟠,看了一眼跟在他身后,低眉顺目的管家周大,冷淡一笑,转身往前走。
但是他的拒绝显然并不能阻碍薛蟠的决心。见柏杨不上车,他便也不上车,跟在柏杨身后慢慢的走。亏得柏杨身体不好,速度也不快,否则以他这副病体,走几步就喘上一喘,还真跟不上。
只是还是跟得十分费力,走了一小段距离,便觉得胸口闷痛,有些跟不上趟。唬得旁边的管家周大连忙上前把人扶住。偏偏薛蟠还要逞强,甩开不让人扶。只是眼看额上冒汗,周大值得又对柏杨道,“柏大爷,你劝劝我们大爷,这身上的伤还未好,怎么经得起如此呢?”
柏杨心中暗想,看来自己之前寄希望于老管家能够劝得住薛蟠的想法,实在是有些想当然了。他家里这么些人,竟是一个能够管得住他的都没有,也不怪最后会被放纵成那样子。
说句不客气的话,薛蟠自己固然有错,但这些从来没有教过他应该怎么做的人,连同在京城的那位薛姨妈在内,也未必就无辜了。
最有趣的是,他们自己不管教薛蟠也就罢了,但凡薛蟠招惹个什么人,倒将错处都推在了别人身上,仿佛他薛蟠金尊玉贵,生来就是样样都好的善人,但凡有一星半点的不好,必然是被外人勾坏了的。
但薛蟠毕竟是病人,自己就这么扔下不管也不可能。柏杨只好停下来,对薛蟠道,“薛兄就别折腾你这些下人了,赶快上车吧。回头看骨头再长歪了,不好看。”
薛蟠听得一凛,心中还真有些担心。毕竟这骨头断了,虽说是接上去了,但接得正不正谁能说得好?若真长歪了,以薛蟠爱美的个性,是绝对受不得的。
只是他还不肯放弃,上前作势欲拉柏杨的袖子,“我一人坐在车上烦闷得很,柏兄也请上车,同我说说话也好。”
“只是怕不顺路。”柏杨说。虽然知道这车是肯定要上,但他心里还有气,总要发泄一番。否则别人说什么是什么,怕是更要为人所轻贱了。
薛蟠连忙道,“顺路顺路,我正是要去柏兄的染坊。上回买的那几匹布,我已经命人送去客人们家中,大家都喜欢极了,因此这一回怕是要从柏兄这里多进些货。”
柏杨看了他一眼,虽然奇怪他竟然没有将这件事丢给下面的人去办,但也没有多问,跟着薛蟠上了车。
然而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薛蟠就像是从中领悟到了某种对付他的技能一样,从那一日开始,每天都在柏杨四周打转,偏偏他又没有直接挑明,柏杨就连拒绝的由头都找不到。
他莫名觉得自己有些像是那些被浪荡子弟纠缠的良家女子,人家不过是在路上拦着说两句话,送点儿东西,没有任何造次的举动,但自己心中已经是七上八下,又慌又怕。
好人对着坏人时总是吃亏些。虽然薛蟠不算坏人,他柏杨也未必是好人。
未免自己一直被纠缠,柏杨只好将江宁织造的事提了起来,让薛蟠上点心。
果然薛蟠立刻愁眉苦脸,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不想让人小看,倒也着实在苏州城里转了几天,连苏州织造府也去过一趟,结果自然是什么也没有找到。
大概是这件事让薛蟠有了一点危机感,虽然这件事一时无法可想,但他倒也分出了几分心思在薛家的生意上。——他们家的生意做得大,在这姑苏城里倒也有几间铺子,薛蟠既然来了,自然免不了也要过去转一转,看看账本,问问情形。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到姑苏来也不算全是荒废功夫,管家周大这才没有狠拦,也没有催促他赶紧回金陵去。甚至连对待柏杨的时候,都有了两分好脸色。
一转眼柏杨在姑苏住了半个月,受伤的肋骨已经好得差不多,说话走动不会隐隐作痛,整个人便又恢复了活力。这一下闹腾起来,柏杨便更难招架了。
原本柏杨想着,江宁织造府虽然找了薛家的麻烦,但就算薛蟠拿不出冰青布,那也是明年夏天的事情了,金陵那边的薛家族人不可能等那么久。他们将薛蟠从京城弄回来,应该是颇费了一番力气的,而眼看就要过年,薛蟠肯定还是要上京去,他们想必不会就这么算了。
一计不成,自然会再生一计,到时候金陵出了事,薛蟠自然也就不得不走了。
不过这种盼着别人没好事的想法,毕竟不好宣之于口。
只是也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金陵那边竟是始终都没有动静。
底线这种东西,就是用来突破的。从柏杨第一次松口上了薛蟠的车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接下来的发展,他只能被动的看着薛蟠一点一点的突破自己的防御,从最开始每天在门口等着他一起去染坊,到在染房里软磨硬泡跟在他身边,最后甚至开始打算登堂入室,每天拎着食盒到柏杨这里来开饭。
最后这一件他做得理直气壮。柏杨和宣儿搬到这里之后,做饭的事一直是两人随便凑合——柏杨在现代时虽然点了很多技能,却偏偏没有这一点,毕竟那时请个家政来收拾房间做饭方便得很,而且还可以随意点菜,也不会像很多人嫌弃的“没有家的气息”。
倒是后来邻居们们看不过去,偶尔主动过来帮帮忙。不过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她们有自己的家要顾。所以大部分时候,柏杨和宣儿还是选择到外头的店里叫了菜回来吃。
所以当薛蟠带着色香味俱全,丰富美味的饭菜上门时,的确是很难让人拒绝。
柏杨觉得有些不妙,薛蟠好像正在不断的突破自己的防线,再这样下去,搞不好哪天真的习惯他的存在了。
这天从染坊回来,薛蟠还想缠着柏杨到他这边吃饭,所以车停在了门口,也不肯下去。
柏杨好容易把人甩开下了车,就见薛蟠的院子门口站着两个人。应是一主一仆,站在前面的年轻男子丰神如玉,脸含笑意,令人见之如沐春风。他看去跟薛蟠有三分相似,想必应该是薛家人。
金陵的人总算来了,柏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已经想好了要怎么做,但是不用自己动手是最好。
“薛兄,你们家来客人了。”柏杨朝对方点点头,提醒了薛蟠一句,宣儿已经开了门,他便直接进院子去了。
进门时他听见薛蟠道,“薛蝌?你怎么来了?”
第15章 帮不帮
原来是薛蝌。单以容貌论,他比薛蟠要俊美得多,更偏向时人所欣赏的那种长相,却又偏偏不显得阴柔女性化,着实难得。用《红楼梦》里的原话说,倒像是跟薛宝钗是亲兄妹似的。不愧是薛宝琴的哥哥,兄妹两人的容貌都极出众。
他是薛蟠的从弟,又比薛蟠能干许多,薛蟠带着母亲和妹妹上京之后,金陵这边的一部分生意,就是交给他打理的。能够让他亲自到这里来找人,应该不是什么小事。
柏杨慢慢的进了屋,宣儿忍不住问,“大爷,来的是什么人?”
“是薛大爷的兄弟。”柏杨说,“想必是要请他回金陵去吧。你平时不是最嫌弃他,这一回走了,可算清净了。”
然而宣儿却并不高兴,“话可不能这么说,薛大爷虽然平时烦人得很,但是细想想,倒也于咱们没有妨碍。倒是他来了之后,咱们许多事情上都便利了许多。这骤然要走,还真让人有些不习惯。”
柏杨不由一怔。他看着宣儿,小孩儿眉头轻轻皱着,面上一片毫不遮掩的担忧。
柏杨回过神来,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脸。
虽然眼前并没有镜子,但柏杨知道,自己的表情估计跟宣儿也差不了多少。且他的担忧比宣儿更进一层:金陵虽然是薛家的大本营,但薛蟠在这里,着实没有多少助力。如果这种危机还是来自于内部的话,那就更糟糕了。以他的本事,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
其实答案他早就已经知道了,不是吗?薛蟠这样的性子,如果有人刻意算计,他根本应付不来。
问题是,该不该帮忙?
论理薛蟠对自己还算是有恩,况且这段时间里,彼此交往,虽然柏杨总嫌弃他烦人,但正如宣儿所说,薛蟠其实并没有做过任何有损于他的事,反倒是帮了许多忙。
至少有他的马车在,进出都方便了许多。而且虽说周围的邻居都十分友善,但柏杨和宣儿两个人丁实在单薄,他又生得太好,很容易被人打主意。周围邻居虽愿意帮衬,但毕竟能力有限,就算是周大叔,也总有应付不来的人。
如今晓得他还有个派头挺大的朋友时常来往,那些心有盘算的人,恐怕也要多考虑一下了。说到底,这是个人情社会,大家都不愿意惹麻烦,更不愿意得罪不能得罪的人。薛家虽然在柏杨看来岌岌可危,但如今还是可以让他借一下威势的老虎。
虽说薛蟠不是有意如此,但柏杨自己却不能不承情。
最后柏杨思来想去,决定如果薛蟠将事情告知自己,那就帮。如果薛蟠没有这个意思就算了。
之所以这么决定,还是因为柏杨觉得,薛蟠即便要走,也会过来跟自己打声招呼。而且以他的性子恐怕不会遮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直接就说出来了。如果他没说,那一定是得到了别人的叮嘱。
并且还是他信任的人,不是薛蝌就是周大。俗话说,疏不间亲,薛蟠对柏杨如何是一回事,但他想来会更信任自己家里人,如果他们不希望柏杨介入此事,就算柏杨插手进去,估计也得不着什么好。既然如此,何必费事?
“好了,想这些做什么?薛家又不在这里,他早晚是要回去的。宣儿,你出去叫两个菜回来,再要一小坛酒。”柏杨道。
宣儿立刻将薛蟠的事情抛在一边,警惕的盯着柏杨,“大爷的身子还未好全,大夫说不能喝酒!”
“大夫不过是夸大其词罢了。”柏杨道,“你看我这样子,哪里还未好全?”
的确,无论是身形、体重还是气色,在柏杨穿过来的这段时间里,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他自己感受很清晰,看在别人眼里也是一样的分明。如今除了略单薄些,跟普通人已经没什么分别了。
9/95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