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白帝春深(三国玄亮同人)——艾草

时间:2018-02-07 09:29:43  作者:艾草
“…子初说吧。”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陛下,作战之时,先要让己方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寻求敌方的弱点击破之。可若敌方也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则我亦难以取胜。如今陆逊孙桓能够死守夷陵,令我寻不到弱点破之,则已是立于不败之地了。陛下,千万不能小看于东吴君臣啊。”
“这么说来,子初已不能胜他?!”刘备问。
刘巴摇头:“凡是良将,能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却不能在对方不露出弱点的情况下战胜敌国。巴仅能保陛下不败,不能保陛下必胜。”
“……”刘备默然。他亦是统兵多年,如何不知刘巴所言在理。如此看来陆逊实在是个强劲的后起之秀。
“况且,战争的形势如今已转为不利于我军。一开始,我军倚仗地势顺流而下,而能有巫峡,秭归大胜。而今攀荆门之险,围夷道,可以往,难以返,是孙子所言之不利地形,故而不得不连营以保退路。彼吴军则是内线作战,兵粮补给不断,随时能寻找我军防守弱点而击破之。况而今已入盛夏,我军不耐酷暑,多生疾病。军势强弱转换,便使敌方有机可乘,有覆败之忧。我已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再去取胜?”
“……”
但听刘巴续道:“且数万兵卒征战在外,日耗千金。战争军需,占去百姓所有生活开销的七成。破损的战马,甲冑,弓箭,刀枪剑戟,盾,辎车,亦占去国家财政十分之六。故孙子云兵贵胜,不贵久。宁拙速,不巧久。因战争耗费财力,所以一旦开战,就要素战速胜,否则民生受损不说,还要提防邻国乘虚而入。一旦到了这种内外交困的惨境,虽有孙武之谋,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了。今陛下出师已近一年,师老兵疲,内耗也必重。今已围孙桓,不如以此迫和孙权,归还荆南三郡,然后撤围,可保万无一失。”
刘备问道:“子初向有奇计。向者成都初定,朕以府库金银蜀锦分赐诸将,致国库空虚,军用不足。子初先前劝朕造直百五铢,以平物价。怎这次便没有了办法?”
刘巴叹道:“臣当时出这一个主意,是经过丞相同意的。造大钱必使得财多而货少,若非丞相之后殚精竭虑的治理安排,增加生产,使物资丰裕起来,则国家必乱。”
刘备默然。昔日曹魏因更易五铢,货币体制崩溃。因钱不再值钱,百姓便不再信任钱币,造成只得以帛易物的情况。东吴大泉五千亦造成物价飞涨。刘巴劝刘备造直百五铢大钱,因何没有造成吴魏的惨况,反而使得直百五铢得以流通天下,连吴魏都不得不使用直百五铢呢?
那是因为他的丞相理政有方,一连串的措施兴建,使得蜀中殷富,得以顺利降低大钱所带来的冲击。
他治官府,桥梁,道路,将来往的路途都打通,使各地互通有无。
他派二千士兵修缮保护都安堰,筑九里堤,休士劝农,以阜民财。
他亲临火井,改善火井煮盐之法。由是盐铁业大兴。
他设立锦官,大力推动蜀锦生产。而在当时以帛为市的曹魏,将大量购买成都的蜀锦。且不得不以直百五铢结算。如此一来,蜀中虽造大钱,但直百五铢与蜀锦却能流向吴魏两国,而两国物资财货进入汉国。如此则汉国民殷国富。百姓安居乐业。
以至于还能够支持他们的皇帝发动东征这样的大战争。
但听刘巴正色道:“陛下,当府库一空之时,造直百大钱,虽可解一时之患,终必使民贫国虚。如非有富国利民之法作为后盾,则此法万不可行。巴使民贫,而丞相日夜劳顿,力使民富:治官府,桥梁,道路,修都安堰,筑九里堤,休士劝农,改善火井煮盐之法,大兴盐铁。设立锦官,推动蜀锦买卖,皆是富国之法。”
“而今陛下发动战争,大军在外,日耗千金。是使民贫。陛下亲征,固然劳顿,然丞相在内,必得殚精竭虑,力使国富以弥补此战带来的损耗。否则敌国未克,我国先溃。”
“朕明白子初的意思。”刘备起身望着西方,彷佛透过千里之遥,能看见灯下他的丞相夙夜匪懈的身影。他是明白的,如今他拥有这一切,得归功于他那有着天下奇才,又为了汉国殚精竭虑的丞相。如此良相,虽管仲,萧何何以过之。
“子初要朕罢兵,也希望丞相与百姓能休息。然而此刻罢兵,真能换来永久的平静?”他猛然转身,直视刘巴:“孙权反复无常,汉吴还能有真正的盟约可言?届时我两面受敌,不断受北方与东面侵扰,国家还有安宁之日吗?”
“这就是陛下要灭吴的原因?”刘巴也是摇摇晃晃拄杖站起:“彼君臣互信,良将统兵,文武揖穆,要灭吴谈何容易?!便是能侥幸灭之,我必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国力严重耗损之下,如何再与强大的北贼对抗?!”
“向称能运筹帷幄,屡出奇谋的子初,现在也说此丧气之语?”刘备握住刘巴双肩:“朕与丞相如此信任你,而你竟先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纵有天下奇才,而无天时,地利之助,无能为也。即便明睿如陛下,天纵英才如丞相,抑或是巴…皆是如此。”
“朕不信天命。”刘备断然道。
“圣人必知天命。”刘巴毫不退让。
刘备沉默片刻,仰头对着漆黑夜空,哈哈笑了起来。
“子初啊,朕已过耳顺之年。犹不知天命。恐怕至死,都不会明白何为天命。”
“…陛下!”
“若知天命,朕原为市井之民,便不会去与公侯出身的群雄争夺天下。若知天命,以我兵不满千,寄居景升幕下之时,如何还有抗击曹公之决心?!何况现在富有汉川巴蜀,劲旅五万!”刘备直视刘巴:“你总拿丞相来劝朕,当时孔明若非与朕一般狂狷不知天命,他怎会决心出山,与朕一起败于当阳长坂,一路随朕至今?!你怎知孔明不支持朕灭吴?!难道你比朕还要了解他?!”
“臣…失言。臣死罪。”刘巴心内一寒,长揖谢罪。龙有逆鳞,刘备亦是如此。尽管为明主,亦有执拗不可劝之时。不知丞相在此,是否劝得住陛下…
然而诸葛亮在千里之外。当如何劝。
另外一位或能劝得陛下之人,法孝直,则已在九泉之下。
他刘巴,如今当真无能为也。始知在天命之前,一个人是如此渺小。即便是天子,亦不能改变天命。但身为大汉天子,刘备却勇于与天命抗衡。一如他那怀抱天下奇才的丞相。
刘巴深深意识到,也许这就是他与刘葛君臣二人最不同之处。他信天命,而刘备诸葛亮这一对执拗的君臣不信,至死都不信。所以他们二人生死相托,从不相疑,知己君臣,鱼水相得。
宁可因逆反天命而亡,因泉凅而相忘于江湖,他们也不会因为意见相左,而放弃彼此的相喣以湿,相濡以沫。刘葛君臣有若蛟龙腾空,海纳百川,而他刘巴,无能抗此大势。正如马良曾经感叹,陛下尊兄有若日月交辉,自己便如星辰列宿。倘能相伴,便已足够。
“然…臣还是要求陛下谨记一句。”刘巴最终仍是艰涩开口,一字一句:“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战争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臣若病重不起,不能巡营,则难保连营之法,不出破绽。陛下…若不退兵,必要加强固守,不能出半分差错!”
“巴…唯愿陛下深思之。”
 
*  *  *
 
然而刘备毕竟爱恤士卒,兼忧心刘巴病情,便下令全营停止进攻,皆固守险要。汉营也便迎来了长达十余日休养生息的安静日子。
“陆逊已经被吓破胆啦!哪敢虎口撩须。我们好生休息就是。来日等着陛下带我们一举拿下孙桓,攻取夷陵!敲开东吴国门,接下来入了江陵,必一马平川,畅行无阻。”
“嘿,只剩这一个难关要过了,出来打仗也快一年…陛下说,夷陵若打下来,我们很快就可以衣锦还乡,告慰父老乡亲啦!”
汉军士卒这么纷纷议论着。这段时日里,白日里虽炎热,每天傍晚却有着异常奇丽的景象--火烧云。那虽已将落西山,然余威犹在的烈日将一团团白云烧成了灿烂的金黄色,彷佛蟠龙在天,迟疑着不肯变为晚霞。随着云气变幻,军民百姓们对着天上指指点点,这是龙首,那是龙尾,那是金龙五爪…是因为天子驻军在此,方有这祥瑞之兆。
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余里中,广数十丈。
然后,金黄的火烧云,在燃烧殆尽后,转瞬化作漫天残阳如血,美得令人屏息。汉军都说,最艳丽的蜀锦,亦美不过这霞光。
过于凄美血红的残阳,往往预示着将起刀兵杀戮。
在汉军全军休养的时候,最需要休息的尚书令刘巴竟异常谨慎戒备起来。他坚持每日巡营,要求守卫将士严格依照行营之法防守巡逻,不得出半点差池。刘备见他如此,甚是不放心,总要他好好呆在帐中静养。认为他是病中担忧过度。
如果只是刘备一人如此认为还好…然而现在是领军冯习,张南,乃至各营诸将都认为他紧张过度。
刘巴临风长叹,仰望天上黄气。默默祈祷此天降祥瑞,佑我大汉天子。
臣…怕已撑持不了几日了。只可尽人事,听天命…
他离大营已远,已巡视到最偏远的一屯。辕门喧嚣起来,刘备骑着战马,正朝他挥手驰来。显然是要催促他回营歇息。刘巴微微一笑,心想如此英雄之器,仁慈之主,虽是固执了些,又怎能不胜。也许自己真多虑了?
漫天霞光中,他但觉天地一片旋转。天子的急声高呼中,尚书令微微晃了晃,倒卧黄土之中。他这一昏迷,便是整整两日夜。
 
*  *  *
 
陆逊领兵先攻汉军一营,不出众将所料,失利而归。
“险要都已被刘备占据,不过空杀几个蜀军罢了。”
面对众将议论纷纷,陆逊却是笑意盎然:“吾已晓破之之术。”
众将狐疑地盯着他。韩当冷哼一声,根本不信。以为陆逊仍在借言辞掩饰。待得误国误军,自有至尊降罪。他管不得了。
陆逊当即传令,使人回南郡唤诸葛瑾带兵前来。又细细叮嘱了一句兵贵神速,要尽快。然后,他整整花了一下午,给东吴诸将讲解连营弱点与火攻之要。说到最后,韩当竟也为之动容,奇道:“照这样说,大都督这一败,败得值得?”
“太值了。”陆逊朗声大笑:“吾此生还没败得这样开心过!”
“大都督,刘备连营向来布至周密,今夜怎会突然出现破绽?”潘璋问。
“不知道,”陆逊坦然承认,笑道:“天佑我江东。也许是刘子初病重,不能巡营布防。也许是冯习等轻敌,疏忽懈怠。时已入夏,蜀军不耐酷蜀,故而多病。是天时在我也。彼攀荆门之险,江山相逼,不得不乘高守险,步步为营,处处布防。是地利在我也。今我屡屡退却,使刘备以为我怯弱不敢出战,从而轻敌,疏于防守,是人和在我也!天时,地利,人和三利并具,我军安能不胜!”
众将此时方才恍然大悟。但想周瑜火攻成例在前,今日陆逊又要用火攻,且分析得有条有理,且不妨信他一次!
入夜之前,诸葛瑾自南郡率本部五千人来到夷陵大营。当即入帅帐参见陆逊。
“大都督,召瑾前来,有何要事?”
陆逊走下帅台,微笑:“子瑜率领南郡守军,进驻夷陵,替我守好大营。”
“伯言已晓破敌之策,有把握一战成功?”诸葛瑾又惊又喜,焦急问道。
陆逊笑道:“打从这场战争开始,唯有你与至尊信我。如今你也怀疑,我可没有把握战胜刘备了。”
“伯言何出此言,”诸葛瑾忙道:“我知你自多智计,思虑周详。但恐军机泄漏,故而不言。如今当是筹谋已久,蓄势待发。我怎会不信你!”
他话一出口,只见陆逊笑望着他,显然早已胸有成竹。哪里差他诸葛子瑜一句话?这才知道陆逊是以言语相戏。诸葛瑾醒悟过来,不免哭笑不得:“你…”
“子瑜且放宽心,坐守大营!”陆逊大笑领着诸将出帐:“今夜,便教赤壁之漫天大火,重现于夷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生能见几场大火?子瑜可要好好观赏!”
众将为陆逊豪情所激励,个个精神百倍,整装待发。各持柴草火把,只待一战成功。
 
*  *  *
 
刘巴醒来之时,已是入夜。守着他的侍从也已在榻边支颐打盹。闻得刘巴动静这才惊醒过来:“令君…您总算醒了!”
刘巴昏迷近两日,水米不进,早已是双唇干燥,口内有如火烧。但他顾不上侍从递上的水,只是急道:“我昏迷多久了?闲话莫讲,且说军情!”
“您昏迷足有两日夜了。昨日陆逊亲率一军,攻我一营。已被我打得大败而退…”
“巴倒宁愿他是战胜…”刘巴叹气:“陆逊这攻我一营,明显是佯攻诈败,其意在窥探我军营寨防守是否周密。恐怕他已窥见我军营垒布局…陛下呢?”
“陛下去探望张南将军与他营中生病的士卒了。”
“还来得及。”刘巴道:“备好车马,扶我出营巡视。”
侍从答应一声,即刻唤人出去吩咐。而刘巴颤抖着起身,拄着拐杖才好不容易站稳。他高烧未退,在这闷热夏夜,竟也感到阵阵寒意刺骨。他走到帐外,仰望天象。
起火有日,月在箕,壁,翼,轸也。凡起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今夜,正是月在南箕!
刘巴脚下一软,险些跌倒。自己昏迷两日夜,万一诸将疏于防守,布阵失误。而陆逊恰好选在今夜放火…!
“快!”刘巴当即吩咐帐外羽林郎:“速去唤陛下回营,号令全军做好撤退准备!”
“令君,这…”
“休得多言,快去!迟了一步,军法处置!”
“是…!”
此时程畿所备车马也已来到,他扶着刘巴上车,皱眉道:“令君病重如此,安能巡营…”
“事关三军存亡。”刘巴喝道:“勿再多言,出营!”
静夜沉沉,车轮辘辘。一队人马出营而去,沿着数十里营寨逐屯巡视。夜风吹来,使得刘巴也觉清醒不少。可巡视过了三屯,观看士兵行营方式,轮防替换情况,他越发心惊。他知道病倒的士卒不在少数。可冯习怎可如此自作主张,撤下本该值守的士卒。营垒表面上看似无妨,但若在精通行阵的兵家看来,这样大的防守间隔处处都可寻得破绽,伺机突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