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快穿孤忠(穿越重生)——天边的月

时间:2018-06-05 12:44:38  作者:天边的月
  赵构颔首:“朕就知道赵卿思虑周详,便依你的安排。巡视地方变成骚扰地方,就不是治乱的道理了。”
  官家金口玉言,底下人自然遵命照办。只是为了安全起见,不骚扰地方也就是官家随口一说,众人一只耳朵才听进去,另外一只耳朵就钻出去了。尤其是岳飞,麾下背嵬分出部分由儿子领着,早提前靠岸一路探视前行。
  当官家在荆溪码头处弃舟登岸之时,先行的背嵬已经列做两队相迎。望眼处,旌旗招展,高头大马兴奋地喷着响鼻,马上的骑士重铠兜鍪沉默肃立,唯有枪尖红缨在初春仍旧凛冽的风中猎猎作响。虽然兵马数量只有四百骑,然而军容之盛,堪称一时无两。
  赵构赌此盛景,从心底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情,他仔细辨别着新奇的情感,长久地驻足于将士护列之下,沉默不语。
  这一突发情况让执枪前导的岳飞颇有几分紧张。他每年必从鄂州出发多次朝见,但担当官家的护卫还是头一遭。虽然看官家表情振奋,不像是对自己的措施不满,岳飞还是小心地问道:“陛下?”
  赵构发出了一声深长地喟叹,右手前伸,指点着荆溪水,笑道:“这就是朕的社稷江山。”
  赵构又抬起左手,遥指前方官道上匆匆的远行客,续道:“这就是朕的黎庶百姓。”
  最后官家两手同时平抬,将随行诸人尽皆包括了进去,“这就是朕的股肱之臣。”
  岳飞对官家突如其来的表演全无防备,赵构说前两句话的时候,他几乎是木然地站在前方。但在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他忽然意识到,官家这是在所有人意料之外,搞了一出别开生面地阅兵,只是检视的不是韩家军,而是自己的背嵬军。
  于是岳飞挥动手中执的长梃,以三挥为号。背嵬军齐声欢呼万岁,声音响彻云霄。
  赵鼎暗暗心惊,没有事前操练,竟然能够几百人如一人,整齐划一如斯,岳飞麾下之军纪已经不仅是严明两字可以形容。
  官家则沉浸在诸军的爱戴中,建炎三年狼狈逃窜的耻辱,在这一刻,在他的脚踏上荆溪的土地时,彻底烟消云散。
  荆溪堂是徽宗朝的高级驿馆,但因为迭经战乱的缘故,其实到绍兴年间就已经废弃。因为官家突然提出故地重游,不及准备,景色颇为破败。昔年下大力气开凿地太湖石,被野草闲花所环绕,再不复当年的富贵气,倒是平添了几分文人所追寻的野趣。赵构看腻了深宫禁院里雕琢的景致,对着闲庭花柳兴致反而更高。他一边走在幽径上,一边与岳飞闲话,将赵鼎抛在了一边。
  “岳卿,你说过,建炎三年的时候在桃溪驻军?倒是离这里不远。”
  “惭愧,臣愚那时正是在宜兴。当年马家渡一战后,诸将皆溃。臣愚屯兵钟山,本欲追随陛下南巡,无奈粮草已尽,只能退保宜兴。此诚为臣一生之憾事,万死何赎。”把出海避难称作南巡是官家的一大发明,岳飞此刻拿来用显得分外诚恳。
  赵构听出了岳飞用意,笑道:“卿也是,不要动不动就跟朕请罪。”说这句是官家想起了吕祉。“当年朝廷上下都是异常艰难,就拿朕说吧,出海之时也几乎断粮,卿一只孤军的难处、苦处肯定更多。”
  官家倒丝毫不曾自己避讳从明州(宁波)下海逃窜的经历,说得极其自然,笑容不减:“亏得张俊打了个明州大捷,朕那颗心方才不再悬着了。”
  赵鼎因为当初张俊不听号令的缘故,与其私仇甚深,插言道:“陛下,明州大捷事后核查斩首不过两级,尚不比岳少保的建康之捷。”也就是赵鼎脾气好,没当面说出张俊贪功冒赏来。
  赵构多少有些不悦地打断道:“当时能打一仗的武臣已经是难得,不须揪住细事不放。”
  这样的原则问题,赵鼎是不会放过的:“然则君主驾驭人臣,原应赏罚分明。有功重赏,无功重罚,过失固然不能抵功劳,功劳也不能抵过失,”
  赵构冷哼一声,但觉眼前景致不过是残花败柳,看得厌烦,不由竖起了眼睛问道:“然则,哪有那么多的然则!以前的事情暂且不提,朕倒想问一句,眼下的燃眉之急,首相又打算如何处置?”
  因为有岳飞陪伴,官家没有明说燃眉之急就是指刘光世淮西一军的处置问题。左相和右相意见不一,至今依旧是悬而未决。
  真要论起来,淮西一军的问题正是官家有功峻赏无功小赏的股息政策造成的,不过赵鼎无法跟赵构直言,他低下头沉默不语地生闷气。
  岳飞只好继续捡起适才的话题圆场道:“官家,当初臣在宜兴虽然困苦,倒不曾堕了志向。”
  “这话有些意思。”正坐在御座上生闷气的官家被勾起了兴致,“岳卿当初想些什么?”
  “臣当年尚未及而立,却已经大大小小打了两百余仗、尤其在太湖左近打得几仗,对虏人小有杀伤。宜兴等州城的父老,都因为这个缘故,视我军为菩萨军。有那青壮不甘受虏人侮辱,不免相伴来投我军。自马家渡战败后,部伍的元气由此恢复。那天我新招了一只义军,回到营中依旧兴奋异常,便写下了一篇短文,以明志向。”
  生活体验告诉赵构,在困难的环境下苦中作乐已经极难,文以明志更是难于上青天。他不免好奇问道:“朕倒未曾听过这篇,卿可尚能背诵?”
  岳飞毕竟是武人,不再推辞,扬声道:“区区志向,早已铭刻于心。但求,北逾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这章是为了后面做铺垫。赵构人来疯的性格,岳飞的志向都交代了,哈哈。ps,这段有迎回二圣的表述,看评论区情况,酌情考虑要不要在正文科普。
 
 
第39章 千古英雄手(19)
  岳飞开始读时音调尚是平缓,然而越到后来音调越高,形容也越发激奋。他读到“喋血虏廷,尽屠夷种”之际,须发皆张,忠愤之心溢于言表。而“迎二圣归京阙”一句,语调又复温和,几乎是轻快地带过。最终的重点则归结于“朝廷无虞主上奠枕”,直是满怀着对官家的一片拳拳孺慕之心。结尾再度誓心天地,继之以“知我者知之”,则是以此为设问,隐含了殷切询问官家何时北伐的意思。一个出身贫苦的武臣,能写出锦绣文章已经是天下奇事,而句句忠君爱国之情发自内心,更是大宋自立朝以来前所未有。
  赵构也听得无比感慨。想当初,自己得国不正,不得已以“迎回二圣”为旗帜,团结文武臣僚,却难挡虏人兵锋,只赢得四处逃窜,南巡渡海受尽磨难。到而今,虽然丢了关中与河北,然而江南初定,尚有实力争夺两淮。这个帝王今日今时才算做得名副其实,真正的天之骄子。
  “朕能掩有九州,全赖诸臣工之力。”赵构心潮滂湃间,也从临时充作御座的素木椅子上起身,顺着林荫道来回踱步,“然而河朔狡虏尤在,又有逆贼刘豫窃发于中原。天下未定,诸位臣工尤须昼夜以思,辅佐朕成就中兴之大业。仰不愧列祖列宗,俯不愧黎民百姓。定鼎之日,朕自当与诸臣工图画凌烟。”
  赵构说到动情处,竟也涌出了泪水。
  赵鼎这些日子已经看官家哭过不知多少次,凡是提到大行皇帝的时候,官家必然垂泪,堪称收放自如。然而如此真心诚意的泪水,还是破天荒第一遭。他跪在冰凉的青条石板上,边歌颂陛下圣明,眼风不经意间扫到岳飞。赵鼎不得不承认,岳飞挟百战百胜的武臣之威,这番话在这个非正式场合娓娓道来,还是颇能打动圣意,不是张德远一味地劝谏可比。他对岳飞本来颇有好感,但毕竟了解不深,这回才算知道岳飞的说话技巧。
  岳飞端恭谨慎俯跪于地,说出来的话却很是惊人:“陛下,图画凌烟其实非臣所愿。”
  官家已然拭去泪水,笑着问道:“岳卿想要什么?让朕猜猜。有了,卿既然自鹏举,该不会是要天上的星星月亮吧?”官家这玩笑开得甚是轻佻,也多亏了这不是朝堂之上,没有时刻纠错的御史紧盯着官家的一言一行。
  岳飞也算是了解陛下的脾气,没理会君臣之间的玩笑,还是恭敬答道:“不瞒陛下,臣当年驻扎江州的时候,也曾在闲暇时候跟部将们一起游山玩水。臣是北人,小时候只在家中务农,见得都是河朔的平原旷野。真到了南方,才晓得什么叫山水清奇。譬如池州、譬如平江,可这些地方加起来,也比不过牯岭的景致。臣就在庐山买了些房产,购置了千亩良田。臣只愿收复中原之后,能够归休田亩,到时做个太平散民,歌咏陛下的圣德。”
  这是岳飞明白表示自己愿意功成身退的志向,以免将来功高震主惹得官家不高兴。赵构如何听不出来。
  “朕向来知道卿的志向与诸大将不同。”赵构抬手示意赵鼎岳飞二人平身。“朕以前就想过,等到平定中原那一天,该怎么赏赐朕的爱将们。譬如张俊,朕便赏他个全天下最大的没奈何(指纯银打造的球),这球从上到下,还要高过他现住的那间房子,就让他亲自搬取回家,不许差一个亲兵做帮手。”
  官家这玩笑开得既辛辣又促狭。赵鼎瞪一眼陪伴的内侍,示意这些闲话坚决不能泄露出去。可惜这话瞒不得岳飞,赵鼎叹一口气,也只好由得岳飞去了。
  “韩世忠吗,朕就……”
  赵鼎见官家竟然意犹未尽,还想继续这个话题,赶紧咳嗽一声,预为告诫。
  赵构只当不解赵鼎的意思,依旧笑着对岳飞道:“韩世忠怎么赏赐,朕倒还没有想好。至于卿,卿要归休,朕不拦着。到时候朕还要上庐山,到卿家里做客。朕和卿老君臣,一起闲聊些当年兴邦安国的往事,卿可不许闭门不见。朕还要给卿带上几坛好酒,让卿一一品评。”
  岳飞因为醉后殴打同僚,曾经被江西安抚大使李回弹劾。赵构也为此告诫岳飞,让他戒酒。赵构一坛好酒之语,也是提醒岳飞不可犯戒。别看官家先批评了几句张俊,对岳飞可也不是一味地褒扬,不管良将庸将,一碗水端得甚是平。帝王之道甚是熟练。
  岳飞也笑道:“臣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将陛下拒之门外。就是这酒许久不曾沾过了,官家还是带些薄酒,免得臣醉到不省人事,失了臣子的礼貌。”这是岳飞对官家告诫的回应。他确实谨遵君命几年来滴酒未沾。此时,他想起御赐好酒辛辣香醇的滋味,不禁食指大动。
  “真要动起手,岳卿还不见得能打过朕呢!”赵构大笑,“若是与朕十万兵,朕自可一年踏平天下。”
  官家说完自夸的大话,才转头看着首相:“赵卿,朕这安排可好?届时,卿依旧做朕的首相。虽说尽复旧疆了,可百姓们迭经战乱,还穷苦得紧,离天下太平还远,兴水利免赋税这样的大事朕少不了卿的辅弼。卿可不许和岳卿一样,躲到家里享清福去。”
  官家若是有心,做这些安抚臣子的事情,直是拿捏得准确异常。每个臣子是什么样的性子,该如何应对,设计得分毫不差。
  赵鼎被这一番话说到心坎里。他素来自视甚高,觉得能成就中兴大业的非自己莫属。外人以为,首相与张浚性格迥异,但不知两人都一般的高傲。平日两人除了政见之争外,更存着互相比试的心思,使出千般解数在官家跟前邀宠。赵鼎见官家如此倚重自己,自是高兴到了极点。“臣愚敢不以衰年尽忠。”
  这句提醒了赵构。几人中,属赵鼎年龄最大,当时已尽知天命的岁数。官家虽然不过而立,但想到真要实现刚才随口说的那番蓝图,非得拼上十年或者几十年不成,心中又复闷闷不乐。若能有个如意法门,让自己既不须耗费心力,又不至于大权旁落,轻轻易易便将中原收复了,这可是天大的美事。只是就算收复了中原,自己也并没有一个亲生儿子可以继承这宏基伟业,人生至此,想来也真没有滋味。纵使贵为帝王,又能如何?算起来还不如平民百姓尚得亲贤子孝,享受天伦之乐。
  赵鼎岳飞两人,见官家片刻间便脸色阴晴不定沉默不语,也不知是哪句话冒犯了官家,只好垂头站着反思。
  赵构想了片刻,知道也想不出个结果来。日头已然悬于头顶上方,正是该吃饭的时刻,园子也游得差不离了。他展颜道:“赵卿适才一再叮嘱,游园子也不能耽误了既定的日程。朕看,这就启程吧。只是难得君臣们尽乐一回,卿们随意做首诗以做纪念如何?”
  赵构这行为就类似于后世之人每到一个不曾去过的地方必得拍照留念一般,不过就是形式比较高雅而已。赵鼎是进士出身,这等文人雅事自然不再话下。但官家本没指望岳飞作诗,没想到岳飞继赵鼎之后,朗然道:“臣也得了一首,愿做效颦之举。平仄不对的地方,还请陛下与首相指正。”
  赵构也知道岳飞能作诗,但这种应制之举以前岳飞并未参与过。去年官家借诸将朝见的机会,带着文武大臣游了回西湖,那时候赵鼎、张浚没少写诗呈览。尤其是吕祉,几首诗做下来格律严整,语句瑰丽,连赵构的马都不放过,专写了几首称颂御马的古体诗。但岳飞当时只是恭贺,未有其他表示。“卿是近来找了个先生学诗不成?但念无妨。”
  岳飞倒并非如赵构所想是新近学习的作诗,以前有张俊、韩世忠在场,他不好出风头罢了。他也不再谦逊,当即道:
  “敕报游荆溪,春光霭上林。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官家抚掌大笑:“别的不去说,只君王雨露化育人心一句甚佳。卿得应制之作的真谛了。”什么是应制?文采之类都在其次,第一便是颂圣。岳飞真不愧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爱将。官家眸光闪动,“赵卿,岳卿,卿等同做朕的中兴之臣。”
  作者有话要说:
  冷题材冷频道,连首发都不是,两日一更的文,能有这么多收藏、评论,谢谢诸位小天使,鞠躬。
  ps,这诗是改的岳飞应制诗,大内改荆溪了
 
 
第40章 千古英雄手(20)
  刘光世在与吕祉密谈之后,第二天便吩咐郦琼派遣手下将领,在太平州严密布防,查处伪齐的细作。同时派遣乔仲福这个军中资历甚高的将领,负责清理各处私占望火楼的产业,总揽全局。吕祉自然也把协议的详情令李忠驰报张浚。
  但清查账目这事情至关重大,必须几方面的人凑到一起方能说得清楚明白。郦琼因为挨了鞭子,负气请假,一直挨延到第三日方才销了假。
  刘光世立即传令郦琼到宣抚司小厅参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