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见顾小西眼里都是嘲意,心里大不痛快,便睁大了眼睛去瞪他,刚张开口要说些什么,从后面挤过来一个身材略胖的男孩,拍拍他的肩把一张身份证递到了他手上。
小豆芽眼睛一亮,洋洋得意地将身份证甩到顾小西眼前,“喏,你要的身份证,这下可以了吧!”
顾小西把证件拿起来一看,又仔细算了下岁数,轻轻笑了一声。
“十五岁,还没成年呢,我不能给你开。”
“你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那小豆芽跳起来锤着吧台叫道,“又不是不给你钱,成不成年关你屁事啊!”
顾小西看着那个穿校服的小孩,想了想说道,“XX中学?不知道老师管不管学生上游戏厅。”
小豆芽扭过头狠狠剜了穿校服的孩子一眼,那孩子闻言垂下了头,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两步。
顾小西看了看墙上的表,“现在还不到放学时间吧,翘课出来的?正好我也是XX中学毕业的,还有年级主任的电话呢,要不然我打个电话让老师送个大人的身份证给你们?”
“算了算了,咱们走吧!”有人在底下悄悄的拉那小豆芽的袖子,“我想知道有一家网吧不管小孩玩,咱们去那吧。”
那小豆芽表情恶狠狠的,还想张嘴再说点什么,却听见吱哑一阵门响,两三个小孩已经随着那高个儿男孩推门走了出去,小豆芽低声骂了一句,也转身拿了伞,跟着跑了出去。
这群孩子一走,店里便蓦地清静了下来。
顾小西愣愣地看着满地污黑杂乱的脚印,突然也没有了收拾打扫的心情,穿了件衣服打着伞便走出了门去。
从游戏厅推开门出去,撑起伞,右转,直走50步,左转,直走100步,路灯口下台阶,一共25阶,天黑路滑,注意脚下。再直走,道路第二个巷子,右转。
“三月面馆”。
店前铺了拆开的废纸箱,给顾客蹭鞋底用的。
透过玻璃门,店里面灯火明亮,却一个食客也没有,玻璃门的里面贴了一张A4黑体的大字。
“旺铺转让。”
顾小西在门口合了伞,又将鞋底的泥水蹭了干净,方才伸手去推门。
“哟!小西来了!”
店老板原本坐在出餐口前玩手机,见顾小西进来,喜笑颜开地问道,“有阵子没见你了,还是老样子?”
“嗯。”顾小西点点头,随意找桌子坐下来,将雨伞合起来挂在了桌子沿上。
没几分钟,店老板便将一碗热气腾腾汤清葱碧的阳春面端了上来。
顾小西原本不怎么饿,看到这碗鲜气撩人的细面方引得馋虫踊跃,不觉食指大动起来。
顾小西两手捂住碗沿,对着汤面轻轻吹了一吹,小小喝了一口。
一口热汤下了肚,原本被雨天冻得冰冷的肠胃瞬间便暖了起来。
店老板坐在对面看他斯文地挑面吃,指尖夹着半根燃着的烟,像一个慈眉善目的老父亲,
“味道怎么样,没有变吧!”
“嗯,”顾小西点了点头,将最后一口面咽了下去,用纸巾擦了擦嘴上的油,“从小到大都是这个味。”
店老板没有说话,将香烟放到嘴边吸了一口。
“怎么不做了呢?”顾小西问道。
店老板看了顾小西一眼,顾小西指了指门上张贴的白纸,“要转让了?”。
“你看到了啊!”店老板吐了口烟圈并不怎么在意地说道。
“一直是这个味,大家都吃腻了啊,”店老板叹了口气,“现在的人口味都变了,喜欢吃新鲜的花样,这种单调无聊的味道,已经不适应时代了。”
顾小西心里有些失落,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便跟着叹起气来。
“你叹什么气啊!”店老板含着烟嘴笑了起来。
顾小西心里回想着,这家面馆自从他记事起就开在这里了,还不止,据他爷爷说,这家面馆自从他爷爷记事起就开在这里了,从以前到现在,在这样一个北方的城市里,做的都是一碗道道地地的上海阳春面,面韧汤鲜,现在吃到的,仍然是几十年前的老味道。
顾小西小的时候他爷爷就总领他来吃面,一个佝偻的老头领着一个屁点大的孩子,孩子坐在椅子上,头比桌子高不了多少,碗比脸还大。
后来孩子坐在椅子上,碗还是那个碗,却已经没有孩子的手掌大了,对面的老头也不在了。
顾小西看着对面的店老板,以后连这个熟悉的味道都要吃不到了,心里莫名的伤感起来。
“那你把店卖了有想好去哪里吗?”
“走一步看一步吧,以后的事情谁说的上来呢!”
顾小西托着下巴转过头去,玻璃窗外的街道黑漆漆的,一个行人也看不见,雨好像越下越大了,不远处一盏幽黄的路灯,在雨水的遮蔽下也变得昏暗起来。
顾小西和老板都没有说话,玻璃上映着两人相对而坐的身影,一点猩红的火光在店老板的嘴边明明灭灭。
“我要回去了,一会天黑透了路上该不好走了。”顾小西站起身把伞抖了开来,将饭钱放到了店老板手里。
店老板推脱着,说是最后一顿饭了,就当是送别。
顾小西说什么也不依,把零钱塞进店老板宽大的围裙口袋里就往店外面走。
“欸!小西!你等一等!”
顾小西撑起伞站在门口回头望着,店老板从墙上摘了个什么东西下来,找了个外卖的塑料袋裹上,塞到顾小西怀里道,“这个你拿着吧!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以后就见不着了,留着当个念想吧!”
顾小西搂着怀里的东西,摸起来像是镜框一类的东西,他也没有细问是什么,道了谢便往家的方向走去。
夏天的天气总是令人难以琢磨,不过10分钟的路程,顾小西回到家的时候,外面的雨已经瓢泼般的倒了下来,绕是他撑着伞,也湿了半个肩膀和一整条裤子。
他回到家里飞快的洗了个热水澡,又将大厅里杂乱的泥脚印打扫干净,这才想起走的时候店老板送了个东西给他。
店老板将那画框包裹的并不繁复,顾小西简单将塑料袋撕了开,一副木色相框就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原来是这个。
顾小西嘴角勾起浅浅的笑来。
这原来是三月面馆墙上挂着的一副相框,相框正中心缀着一枚老照片,黑白色,只有相框的三分之一大。
画中的人物扮着戏装,是个年轻旦角,身段风流,容貌娇丽,顾盼神飞。
顾小西小的时候就在三月面馆见过这幅画,他的爷爷爱听戏,他多多少少对戏有些了解,便拉着店老板问,“这是杜丽娘吗?”
店老板那会比现在年轻多了,好歹没有那么圆的肚子。
他咧嘴笑了笑,“这是李香君。”
顾小西将这副相片放在鼻下闻了闻。
唔,有股葱花的味道。
第9章 第九章 宗学
“欢迎来到由漆园游戏公司出品的‘筑梦乐园’,以下是安全提示……”
顾小西摸了摸颈间带着体温的玉葫芦,有些无聊地低头看着脚尖。这个游戏他已经进入过无数次,而这段没有什么温度和感情的女声语音提示,他也已经听到耳朵起茧。
他转头看了看那个新玩家,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屏幕,耳朵竖的像天线,眼睛瞪得像铜铃,满脸都写着“期待”两个字,生怕有哪个字被遗漏过去。
这个玩家是第一次来到“筑梦乐园”,算是慕名而来,想体验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实感游戏,让顾小西给他推荐一个游戏脚本。
顾小西甚至连一秒的犹豫都没有,那个未经思考的名字便鬼使神差地脱口而出。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欢迎进入情景体验游戏之《西林王》,游戏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大屏幕上的白色句点在不停地闪动着。
硕大的汉字从屏幕瞬间消失,整个空间陷入一片黑暗的沉寂。
“天下一乱一治,其所以然者何?天时变化自有之乎……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家安而天下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纪善!曹纪善!”
一个稚嫩的声音脆生生的响起,众人都向那传声之地看去,只见一个粉团似的孩童从桌案前站了起来,高昂着头,两个总角精神抖擞地扎在头顶,显露出骄慢的神色来。
授讲先生曹广曹纪善放下手中的书卷虚着眼朝那孩子看了看,原来是郭司马的小公子郭愈在喊他。
曹纪善先前收了郭司马家夫人不少好处,要特地关照这郭小公子些个。这孩子如今刚刚九岁,是这宗学里年纪最小的学生,如今突然喊他,不知是饿了还是内急。
曹纪善不敢怠慢,忙从台上走了下来,走到那郭小公子跟前问询。
“周甫年藐视宗学,学堂上公然睡觉。鼾声如雷,有伤斯文,于圣人不敬、于天子不忠、于先生不恭、于同窗不友,请纪善予他重罚!”
那小公子人虽比桌案高不到哪里,一张嘴却是铿锵有力,字正腔圆,一串话念出来连个绊子都没有打,倒不知是谁教他的。嘴里说的虽是正经话,但从一个娃娃口中说出来,却显得那孩子可亲可爱,惹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那小公子环视一周,见众人纷纷捂着嘴暗笑,不禁伸出肉乎乎一只小手在在案上狠狠一拍,立眉怒道,“我看谁敢笑,都军法处置!”
众人见状便哄笑地更加厉害。人人都知郭司马治军以严苛著称,看来这小公子八成是在家里学的这样跋扈。
曹纪善看这孩子年纪虽小,说话却有些见识,生怕回到家里跟大人翻出些什么话来,便也没有由着众学生哄笑。他挺直了肩背嗽了两声,走到郭愈后排桌前站定,从袖中抽出一柄戒尺,对着伏在桌上酣睡的少年人清瘦的肩胛中间,用力敲了下去。
“哎哟……”
那少年人背上吃痛,冷不防从梦中惊醒。一手揉着眼,一手别到背后揉着肩,懒洋洋地从桌案上坐起身,靠着墙打了个哈欠道,“下学了啊……”
“梆!”曹纪善在桌案上狠狠抽了一下,“下什么学?谁说下学了?上课不好好上,满脑子都想的下学!周甫年啊周甫年,圣上英明阔达,送你这样的人入官读书,你不知好好珍惜,整日里游手好闲,懒惰散漫,斗鸡走狗,不学无术,上负天恩,下辱斯文。自己不知羞耻,反而变本加厉,影响旁人,明日我便到圣上面前请辞,你这样的学生,我曹某人教不了了。”
“哎纪善!”周甫年挠了挠头说道,“纪善教的都是为君之道,我等为臣为子之人,将来又不做皇帝,学这些做什么?不如我哪日面圣亲自问问皇帝陛下,看是不是大逆不道……”
“你……你……”那曹纪善已经上了些年纪的人,哪里经得住他这么歪曲编排,一口气堵在喉咙里没喘上来,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你……你休要含血喷人,老夫所授皆是圣人之道,岂容你这等低贱莽人信口胡言……你……你给老夫出去!出去!”
那周甫年便也不恼,只笑眯眯的站起身,从后门走出去了。
那纪善回到座前坐下,手里握着茶盏剧烈地咳嗽着,待气稍稍顺了些,方拿起书卷准备重新诵读起来。
一个身量高挑的少年站起身来,称要解手,那纪善眼也未抬一下,摆摆手便让他出去了。
顾小西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这出闹剧。如今他所在的是重越的宗学,专为权贵子弟开办的贵胄学堂,而那刚刚被撵出去的人便是未来的西林王,十六岁的周甫年。
他并非第一次进入《西林王》游戏脚本,但还是无法将眼前这个顽劣少年与历史书上的英明圣君联系到一起。
低贱莽人。
顾小西用手轻轻敲了敲桌沿,有些玩味的思索着这个词。
西林王朝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算不得什么伟大盛世,历史课本里提到了,也不过寥寥三两句。
而史家对西林王此人却是评价甚高,说起来都是雄韬伟略、厚德流光,是略不世出的帝王之才,只可惜……
7/39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