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之后礼堂里传出来哀乐声,李决转身朝着那个方向郑重地鞠了个躬。
哀荣再盛,最终也不过是化作一抔黄土。
李决上一次参加亲人的葬礼还是四年级的时候奶奶去世,他对亲情与爱的体会和理解,几乎伴随着奶奶去世而终止了。奶奶去世的第一年,清明节去扫墓。他跪下去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跪到还没燃尽的纸钱上。哪怕隔着牛仔裤,痛感也十分明显,但他完全不动声色,闭上眼睛讲完了心里头要对奶奶讲的话才起身。
他那时候也不知道烫伤该如何处理,扫完墓李进明和周静忙着和小叔继续吵如何分配母亲留下来的老房子。他独自回家,只知道伤口应该拿碘伏消毒,后来膝盖上留了一块疤,但如今十来年过去,也都已经消得差不多。
他并没有骗应允承,痛意迟早会消散,人最终都会从各式各样的痛苦中起身回归正常的生活。
仪式结束之后应允承和家人还有后续的安排。走到了应宗阔的高度,生老病死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丧事也是一种社交。他想要打电话给李决的时候,李决的电话先打过来,李决跟他说:“我订了下午的航班回家,现在得去机场了。”
应允承下意识理解成李决是要回家陪父母过年,“这么快?这几天过得太乱,我都快忘了现在是假期。你过来这一趟有没有耽误你回家的事?叔叔阿姨不会生气吧?”
“应允承”,李决叫他的名字,“你别担心我。千万照顾好自己。”
两个人沉默下来,最后应允承先开口,“我应该两周后就能回西北了,实验室里也还有事情需要我去收尾,你在家等我。”
他没法儿抽身送李决去机场。他自小受到家庭出身的恩惠,也清楚在关键场合需要如何代表应家人。刚刚饭桌上有叔叔伯伯还拿他和江斯映开玩笑,他心里再不高兴,面上也都还是忍住了。
应宗阔的去世打乱了很多他的计划。他本来已经开始筹划该如何安排见面、该如何向家人介绍李决,以另一半而不是以前辈的身份。但如今因为这场丧事他每天扮应家长孙与各路人周旋,他意识到他比之前所想的还要不自由。
李决声音却是很轻快地,一点儿没有忧虑和不舍的样子:“好啊,我在家等你。”
李决挂了电话。
的士司机并不是故意偷听,但因为李决上车不讲目的地只让司机先往市区开,这时便好心问他:“先生,您是要去机场?”
李决摇摇头,他其实并没有买好下一程的机票,但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一时似乎也无处可去,只能跟司机说:“去机场吧,你选一条最远的路。”
司机听出来他讲普通话的口音不是当地人,司机其实也不是本地人,但在这城市里谋生久了,也生出一些自豪感和归属感来,一路上很是热情地给他介绍沿途风光:“这里你夏天来,一排露天咖啡馆,老外来了都喜欢得很,舒适。”
李决转头看窗外,冬天的街景萧索暗淡,他想象不出来热闹的场景。
夏天已经彻彻底底过去了,而这里离西北那片沙漠也是千里之遥。
李决希望相对论真的可以被证明,千千万万个平行时空,他只要占据其中一个夏天里的应允承就好了,在那之外的应允承,他绝不打扰。
第30章
李决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过这个地方。
他在这里度过了完整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那是一段很长的不够愉快的时间,其后一直到苏煦的父亲在某一个暑假突然找上门来,这个房子和这个家,实实在在成为他不愿意回望的存在。
夜班机再加上机场到家的车程,李决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他对着那扇门很是犹豫了一阵,这并非是因为他临阵退缩,而是因为他注意到门上贴着的是他初中的时候写的春联,里面很是取巧地化用了那一年的生肖典故,那是他最后一次拿毛笔写春联,这个坚持了好几年的习惯终止于高一骨折后。
十二年过去了,李决不知道李进明和周静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又把陈年旧字找出来贴。
他没有钥匙,因此与其说是回家,似乎更像是深夜贸然来拜访的客人,他对着这春联站了足足有两分钟,声控灯都亮了又灭,这才抬手敲门。
来开门的人是李进明。
如果要把每一次和李进明的相见都比喻成打仗,李决在心中暗下结论这一次是他赢了。他敲门时做足心理准备因此面容平静,而呆立在室内的李进明脸色却十分复杂,那张比李决记忆里又老了一些的脸上混杂着意外、尴尬和不知所措,甚至不自觉地皱着眉头。
周静见丈夫开了门没动静,也跟出来看,她反应倒是比李进明快一点,立刻挤了一个笑寒暄了一句:“回来啦?”
好在时间已晚,他们并不用坐下来进行过多的对话。李进明和周静面上很快消化了李决突然回家这件事,至少他们把疑问与好奇克制得很好,没有一个人问起他突然在新年假期的中间回家的理由。只是两个人对待久未见面的儿子是十分生疏的,李进明不怎么说话,但也没去睡觉,站在客厅里看电视,周静铺好了床,问李决有没有想吃的东西她去煮。
李决也很礼貌地推辞,三个人就这么安静地待在客厅里看了一会儿没什么新意的电视节目,李进明似乎心思都系在电视上,周静讲了一些李决的初高中同学的新动向,李决偶尔附和,等到一个恰当的时间,他站起身说:“我先去洗漱休息了。”
李决坐在自己睡了十几年的卧室床上,陌生感却十分明显。临睡前他拨了一通电话给应允承,想把久别的一家人聊天话题是并不太多关联的旧同学的荒谬感和隔阂感讲给应允承听,但应允承并没有接电话。
应允承的手机一直被压在枕头下静静枕头。
他这几天睡不好,晚餐后上楼补眠,九点多的时候被穆云叫起来拉到客厅里陪江斯映,一时也没在意手机。
江斯映是穆云主动约来的,她看应允承情绪低落,直觉儿子曾经的恋人应该比她和应修严更能提供必要的安慰,应允承不愿意在父母面前表露的,在江斯映面前恐怕能更坦然些。穆云打电话过去的时候江斯映还在市郊的一个度假村陪父亲应酬,接了电话几乎是立刻赶回来。
穆云仍然拿江斯映当准儿媳看,江斯映又是特别会哄长辈聊天的,两个人相处起来亲密得像母女,倒并不太需要应允承参与对话。
但话题是围绕着应允承展开的,穆云大概是为了宽慰江斯映,很擅作主张地同她讲:“你看看好好还不如你懂事,不知道怎么回事非要去边远地区浪费自己的时间,他啊最好是趁着这次赶紧把那边的事情了结了。他不是秋季才入学吗,那之前有时间去英国陪陪你也好。”
应允承刚睡醒,人还很倦,坐在沙发上走神。聊了一会儿江斯映的电话响了,荣景打过来约她出去玩儿,喝了酒之后说话声音大到穆云和应允承都能听见,江斯映还没说话,穆云先扬声冲电话那头说:“荣景,你也约一约我们家好好一块儿玩儿啊。”
穆云心疼儿子,也不在意什么守孝的说法,看儿子最近都没什么精神,巴不得把他推进一切娱乐活动中去散心。而应允承和父亲一贯都是很顺着穆云的,应允承当然没心思出去玩,但又怕不去惹穆云担心,最后只好直接取了车钥匙和江斯映一同出门。
江斯映习惯性坐副驾驶,系安全带的时候摸到座椅上有东西,她从身后拿起来一看,怔了一下,“哇,应橙子你居然抽烟。”
应允承看着江斯映举着的这半包烟,瞬间意识到这应该是他那天晚上开车送李决回酒店的时候李决落下的。他动作很快地把江斯映手里的烟抢了过来,江斯映以为他是心虚,不知道他其实是睹物思人。应允承脑海里有鲜活的画面,李决在家抽烟并不多,但如果要抽,就会站在阳台上大开着窗户,哪怕是冬天。有时候风大,李决会稍微低头在点烟的时候用手拢一拢,一支烟抽到一半就掐了。如果恰好应允承也在阳台的办公区,他总是装作在电脑前做正经事,实际上总是忍不住要微微转头看李决抽烟的侧脸。
应允承这样想着,也不管车子已经开动了,自顾自开了两侧的车窗。
江斯映见他不做声,又开窗灌冷风,于是问他:“你是不是不开心穆阿姨刚刚说的话?”
“我以为你会直接一点告诉她你已经有新男友了。”应允承说。
江斯映把这句话翻译成应允承吃醋。之前在英国同应允承通话告诉他自己的新恋情的时候,江斯映见应允承坦然接受,心里是有点失落的,而应允承刚刚的回答才真正衬她的意。她把手肘撑在窗边,享受起这一刻的冷风来,她说:“我回来之前和Ryan提了分手,所以就没说”,停了一停再讲,“你之前不是也说有喜欢的人?怎么不和穆阿姨讲?”
应允承不是不想讲,是他还不能。那天带李决回家的时候,进家门前他就有股冲动要不就这样直接讲了,那么多亲戚都在,应修严总不至于当场给他难堪。但一推开家门,恰恰是应修严亲自来开的门,他一看到应修严疲惫的面容和新冒出来的白头发就又忍住了,他不想贸贸然令父亲伤心。
应允承的人生总能选到最优解。在每一个需要做选择的关卡,他都有充足的资源和底气去选最好最漂亮的那个。他并不常摆出争取的姿态,吃相优雅,其实是因为他往往不太用费力争取,但这绝不意味着他野心不大。涂雅欣当初说要告别科研回北京工作的时候他很不能理解,涂雅欣自己是看透了,跟他说人总归是要trade off的,她当然也想继续泡在实验室,抓住机会发核心期刊,但她也需要一线城市的户口、未来甚至可能还需要学区房。应允承仍然很难赞同这个选择,他一直过的是have it all的人生。
这一次也一样,他既不想让父母伤心,也绝不会牺牲李决,他要一个圆融的、每个人都开心的大团圆结局。
因此他只能等,等一个更合适的时机,而在那之前他明白他需要做一些周转铺垫,第一个坦白对象选应修严还是穆云甚至也有讲究——谋划算计也许是基因里就有的,小时候去香港跟外公过暑假,他并不只是承欢膝下做个无忧无虑泡在玩具堆里的小童,穆启正那时候总让他读兵法,读不懂就硬读,反反复复读就好了,读完了就学下棋。下棋和兵法书里讲的道理,应允承后来逐渐都明白了。
他无法直接对着活人开口,只在灵堂里对着应宗阔的遗像跪了很久。亲友都夸他孝顺,是小辈里和老爷子最亲的。只有他知道他只是在请求原谅。如果说无法拥有正经的婚姻家庭、离经叛道地与同性同度余生注定是一种不孝与家丑,他不愿意改正,但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应允承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并没有太去注意听坐在副驾驶的江斯映在讲什么。他想人果然是会被环境影响的,他以前也可以和女孩子牵手接吻的,但现在江斯映只是坐在旁边说话他也会觉得太吵了。李决不是话多的人,工作忙起来的时候他们早上同路上班的车程中他总是戴着耳机开电话会,但即使轮到他发言,讲的话也十分简洁。
应允承尽可能收回注意力,于是他听到江斯映说:“其实我后来觉得,留在英国和去美国没什么区别,以前我只是待习惯了,总是不愿意去适应新环境。但你如果要是以后真的想留在美国,我转学或者重新申请其实也都是可以的。”
应允承错过了前半段,因而并不明白为什么江斯映的话头突然转到了这个怪异的方向,他把两边的窗户又升上来,尽可能让自己更集中,打断江斯映问:“你去美国干什么?”
“陪你啊”,江斯映稍稍还是有些脸红的,应允承刚刚不答她的话,她想自己的猜测恐怕是对的,应允承在电话里说的喜欢的人其实根本不存在,只是看她也恋爱了所以编个假人来赌气,她想自己内心始终还是觉得应允承最好的,新恋情里觉得更开心,泰半是因为对方对她的喜欢表现得十分明显,这是她在应允承身边没有体会过的,但她很快找到理由为应允承开脱,应允承是王子嘛,光看各种指标,有什么人能比的上应允承呢?她不介意做付出更多那个,“我后来也想过了,穆阿姨其实说得对,我们……”
“我喜欢男人。”
应允承打断地直截了当,话讲的短,但足够清楚。江斯映没说话,羞恼地侧过头吐舌头对着车窗做了个鬼脸,她并不信应允承的话,也有些生气应允承竟然拿这样的蹩脚理由搪塞她。
应允承继续说:“我之前跟你讲过的那个人,你的偶像的偶像,我喜欢的人,他叫李决,是男的。”
江斯映这次是真的不说话了,脸上也没有任何的表情。
车里安静了很久,过了三个红绿灯,应允承并不打算打破这尴尬,对着江斯映讲出来了,他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也不后悔,反而后悔的是不该在之前和她的通话中模糊李决的性别,他早一点把话说清楚了,江斯映也不至于乱想。
在第四个红绿灯前停下来的时候,江斯映终于忍不住了,她眼眶里有泪水,“你不是认真的吧?你也知道我们这种家庭,婚姻大事我们都做不了主的。和Ryan在一起我那么那么开心,但我也要和他分开啊,我爸妈是不可能同意我找个外国人的。男人和男人,怎么可能?”
“我跟你不一样”,应允承说,“再难再不可能我也是认真的。”
他们之间这种不太融洽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推开包厢门,荣景攒的局总是人多,虽然里面一派热闹,但大家见了应允承也不好贸贸然招呼开玩笑,毕竟都知道应家老爷子刚刚办了白喜事。有几个要来打招呼的,却看他和江斯映都冷着一张脸,江斯映还眼眶红红,于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随便点点头又走开了。荣景不停地给江斯映做表情比手势,想让江斯映来破冰,但江斯映不搭腔,自顾自找了去了包厢里的洗手间洗脸。应允承自己倒是主动开口:“不用管我,我找个地方自己坐坐就行。”
27 /33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3)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4)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5)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6)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7)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8)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9)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0)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1)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2)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3)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4)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5)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6)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7)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8)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19)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0)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1)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2)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3)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4)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5)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6)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7)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8)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29)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30)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31)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32) 洛希极限(近代现代)——几杯(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