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系统要我当地主gl——方便面君

时间:2020-02-05 16:51:38  作者:方便面君
  好在,他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____
  宋玉延读杜衍的回信,仿佛在纸上看见了一个小小的人儿在撺唆她:“你看我虽然读书晚,但是我没有失去积极进取之心,一心沉迷读书,终于有所回报。我们是挚友,我也不会坑你,所以建议你也回去勤学苦读,将来我们还是有机会一同在政治上施展抱负的!”
  宋玉延:“……”
  抱歉大兄弟,我在政治上没什么抱负。
  在这条路上她注定要让杜衍失望。不过杜衍有一点说对了,不管身处怎样的逆境之中,还是得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的。
  所以她接受了杜衍的建议,平常会加紧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
  目前宋家有的书除了她买回来给两个小萝卜头学习所用的启蒙书外,也就只有杜衍送给她的《论语》和《尔雅》,宋玉延虚心地认为,以她目前的能力只能消化这两本书,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她懂,故而她也没有着急去看更多的书。
  在读书这事上几乎没有人能做到无师自通,宋玉延也没打算闭门造车,她将自己遇到的不解的句子摘录下来,等到与王致等人碰面时,再一起探讨。双方都弄不懂的,她再回乡向宋竹请教。
  宋竹还以为是杜衍中进士的事情刺激了她,所以她现在越发勤奋。对此他也是乐见其成的。为了激励宋玉延,他还把杜衍获得的官职告诉了她:
  “世昌被授官扬州观察推官,不日便要到扬州上任。好在这扬州离明州也不算远,以后有书信往来也就更加便捷了。”
  观察推官其实就是扬州观察使的副手,管司法的。而观察使在唐朝的时候还是有实权的,相当于纪检组组长,属于朝廷直接调派的。
  后来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到了今朝不管是节度使还是观察使、经略使等都没了实权,成为了虚衔。
  不过这并不代表杜衍的新官职就没地位,一般朝廷设了节度州与观察州,该地的行政长官就是节度使或者观察使,但是这些都是头衔,而真正的职位是“知州事”。
  就拿扬州观察使来说,他的职务是“知州”,就相当于中央调了个没有实权的纪检组组长去扬州当市长。而杜衍的实际工作就是市人民法院院长。
  比起大部分二三甲的进士,要么在京城部门当办事员,要么去给县长当秘书,他的起点算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了,宋竹拿这事来激励宋玉延倒也正常。
  当然,宋玉延有没有被激励到,宋竹不知道,他只知道宋玉延回乡的频率那是一点变化都没有,气的他直骂宋玉延是块朽木,不可雕。
  可是等宋玉延回乡领粮食的时候,他又拉着她,问她有没有问题要问自己。
  宋玉延觉得十三叔这个老师挺有师德的,尽职尽责又爱好传道解惑。既然对方这么想教导学生,她想了想,道:“不知十三叔能否指点一下笋儿的功课?”
  宋竹还以为她想请他帮忙指点她的课业,结果指点一个刚开蒙的小萝卜头算怎么回事?
  倒不是他看不起正在学习蒙学的笋儿,而是他认为自己好歹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解举人,去教开蒙的孩童那就是大材小用了,宋玉延没有认识到他真正的价值。
  族长倒没宋竹想得那么多,他听了宋玉延的话,略惊诧:“你将笋儿送去开蒙了?”
  宋玉延道:“这大半年来侄孙一直在教笋儿认字,如今他已经认得不少字了,也会背三字经了,所以侄孙正打算让他去私塾,接受正儿八经的教导。”
  宋玉延当初之所以要教俩小萝卜头认字,也是为了避免笋儿长这么大第一次去学堂,结果却大字不识一个被同学笑话,所以先给他弄个学前班教育缓冲一下。
  她攒了一年多的教育基金,好歹攒够了供他去念小学的学费。再说了,族里也是有教育补贴的,这能为她减轻不少负担。
  族长跟宋竹都呆住了,这父子俩都没想到宋玉延这次“浪子回头”会回头得这么彻底,连过去的芥蒂都能放下,肯让笋儿去读书。
  族长赶紧让宋竹跟宋玉延回去考一下笋儿,看看他是否真如宋玉延所说,已经认得字,还会背三字经了。
  宋竹跟着宋玉延回到县里的宋家小院,在门口便听见几道清脆稚嫩的读书声,他心头微微发酸——既是为宋玉延的变化,也是为笋儿的勤奋,更是心疼这三个孩子的生活环境。
  他第一次对宋玉延生出愧疚之情。
  他是读书人,自认为读过不少圣贤书,所以能掌握世间大多数真理,即,他懂得一定比大多数人多。
  可是当周氏丧夫被宋尧康觊觎家产时,他只考虑周氏肚子里生出的是否是男孩,若是男孩,他可以出面帮周氏留下夫婿的家财;若是女孩,周氏保不住家产他自认为自己也无计可施。
  当周氏死后,宋尧康提出要抚养宋玉延时,他也没有反对,毕竟这是世间最常见的处理方式。至于宋尧康是否会善待宋玉延,他没把握,也认为自己没有权力干涉。
  当宋玉延误入歧途时,他也想过劝她回头是岸,可是从未遇到过宋玉延那等处境的他自然也不会明白,他的劝诫就像是一篇华而不实的文章,说得好听,却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宋玉延能醒悟,他也不认为是族长或者他的劝诫起了作用,他其实完全没为宋玉延,甚至是这几个孩子做过什么,心里如何不惭愧与愧疚?
  ____
  宋玉延不知道十三叔的心情,即使知道了,她也会劝十三叔不要想太多。
  进了门后,宋玉延发现唐小娘子也在,而且从她此时抓着书,盯着笋儿的模样来看,应该是在监督笋儿背书。
  不过笋儿背不出来了,她也没有批评对方,而是稍加提醒。就连宋竹也看得出,这应该是笋儿主动要求她监督的。
  宋竹问宋玉延:“这是谁家的小娘子?”
  “唐典事家的妹妹,为人很好,也帮了侄儿不少忙,所以这笋儿、饼儿都很亲近她。”
  宋竹对唐浩根还是有些印象的,毕竟唐母在世时就是她领着唐浩根到宋家,恳求宋家义学收她的孩子入学的。后来唐浩根因家中生变而退学了,他惋惜过后,对他的记忆也淡了些许。
  听闻是昔日的学生的妹妹,又在帮宋玉延督促弟弟妹妹读书,而且这活不认识字的可做不来,说明唐小娘子也是识字的。宋竹在这层滤镜下对唐小娘子的好感度那是蹭蹭蹭地往上涨。
  “几岁了?”宋竹又悄悄地问。
  若是年龄合适了,跟他这个侄儿倒是相衬,若他这侄儿心仪对方,他可请他爹替侄儿主持婚事。
  宋玉延心中警铃大作,她这十三叔该不会有什么奇怪的癖好吧?不然他一个年龄可以当唐枝的爹的大叔,又初次见人家小姑娘,做什么问人家小姑娘的年龄?
  只一瞬,宋玉延的脑海里就联想起武则天十四岁被四十岁的李世民糟蹋等知名案例来。因为这时代的人普遍认为跟这么小的小姑娘发生关系并不是什么值得谴责的事情,所以她才会这么警惕。
  宋竹见她没有立刻回答,也没在意,因为他们的出现被屋里的人给察觉到了。唐枝放下书从屋里出来,“宋大郎你可算是回来了。”
  她看见了宋玉延身旁的中年男人,虽然不认识他,不过从他的打扮和年龄也能猜出个大概来。
  宋玉延主动介绍宋竹,唐枝有些疑惑他为何会忽然出现在这里,不过这是宋家的事,她是断然没有干涉的想法的。
  等宋竹进屋后,宋玉延才主动跟她说十三叔来了后,笋儿进学之事或许有希望了。
  唐枝听了也挺高兴的,不过很快又皱起了眉头,问了宋玉延一句:“那你要供笋儿读书的话,会不会很辛苦?”
  家中无人进学的人家不知读书所需的开销,她可是清楚的,这光是笔墨纸砚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更别提还有每月的束脩、买书所用的费用。
  虽说宋玉延踏踏实实干活后,每月赚的钱也是一日比一日多。可唐枝觉得,她的收入还不足以长时间地支撑笋儿读书,这说明未来她每一日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太辛苦了。
  宋玉延一愣,还是第一次有人问她供笋儿读书会不会辛苦。她吃吃地笑着摸了摸唐枝的脑袋,道,“这条路注定会很辛苦,但是不能因为辛苦就不往下走了。谢谢小娘子。”
  唐枝的脑袋被她的手掌压了压,她面上有些不高兴,觉得对方这是将她当成了小萝卜头来看待呢!不过宋玉延这话说得入心,她的心里有些痒痒的,自己说不清这是什么感觉,只知道别扭得很。
  宋玉延瞄了一眼宋竹,见他正在跟两个小萝卜头说话,便低声对唐枝道:“你先家去,等我送走了十三叔,我再去寻你。”
  唐枝心道:“你都回来了,还寻我作甚?”
  不过她有些期待宋玉延来找她的,也就没反对,先回唐家了。
  屋内的宋竹斜了宋玉延一眼,心中越发得意:“小样儿,果然心仪人家,都如此亲密了,还藏着掖着不告诉我,哼,来日方长,等你想找人说媒时,看我还搭不搭理你?!”
 
 
第44章 补心
  宋竹小考了一下笋儿,发现他还真的背得出三字经, 而且写得字还挺端正的, 心里头便是一凛:他好像确实有些小瞧宋玉延了。
  “这是你大哥教的?”宋竹问。
  笋儿点头。饼儿在一旁也炫耀似的拿出自己写的字,“十三叔, 我也会写字。”
  宋竹又诧异地接过她的纸审视, 再拿来跟笋儿的对比了一下, 笋儿的字端正又秀气, 而饼儿的字也端正, 但是还没有什么灵气。虽然这两者的字不一样,可从书写习惯来看,看得出同根同源。
  宋竹总觉得自己漏了点什么,很快便想起来了, 对宋玉延道:“你的字,也拿来给我瞧瞧。”
  宋玉延:“……”
  她有信心杜衍、唐浩根等人无法从她的字迹认出她不是本人,可是宋竹肯定见过原主的字, 她没把握能将他忽悠过去。
  在宋竹质疑的目光下, 她硬着头皮提笔写了几个字, 不过为了降低宋竹的戒心,她特意写得狂野粗放一些。
  不过她忘了, 宋竹是一直在边上盯着她的, 所以看见她写字的姿态、神情都十分轻松。提笔自然,运笔流畅,那些字更是一气呵成,若不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根本就不会有这等神韵。
  他倒是不觉得宋玉延的字潦草,毕竟他有一位友人十分擅长草书……没错,就是杜衍杜世昌。
  虽然他不懂草书,但是欣赏友人的草书久了,他觉得宋玉延是在写草书……大概。
  宋竹心中起了波澜。他以往只听别人说这个旁支侄子又做了什么混账事,被人追着骂,但是那些都是他道听途说的,至于侄子真实为人如何,他却从未认真地去了解过。
  想到这儿,他自嘲地认为过去的自己就是在雾里看花,还险些看走了眼,错过了这么个好苗子。
  “难道他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在坚持写字?”宋竹暗暗地想。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这心里就更加愧疚了。想到这里,他掏出了钱袋交给宋玉延,“这里是十三叔私人给你买笔墨纸砚用的,平日里也无需为了买笔墨纸砚而抠抠索索,舍不得买好吃的……”
  宋玉延:“?”
  难道是十三叔见她的字太丑,看不下去了,所以嫌弃起她来了?
  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十三叔这话分明就是说:“哎呀,你的字太丑了,平常很少练字吧?我给你钱,你去买多点笔墨纸砚回来多练练吧,免得太辣眼睛了!”
  这么一想,虽然是她故意写得潦草的,可是她居然觉得很受伤……
  好在,这沉甸甸的钱袋抚慰了她受伤的心灵,她决定待会儿要买个猪心回来炖汤,补一补她受伤的心。
  宋竹这一趟过来算是确认了宋玉延是真情实感地希望笋儿去读书的,他问宋玉延:“你打算让他去哪里读书?”
  宋玉延看着笋儿,道:“由他决定吧!”
  宋竹不太认同:“这等大事,怎么能由他自己决定呢?他还小,哪里懂这么多!”
  宋玉延却道:“他十一岁了,这种事可以自己决定了。”
  宋竹气的很,直接问笋儿:“你大哥不靠谱,叔父为你挑如何?”
  笋儿却有些懵,他本以为宋竹今日过来是随便坐一坐,可是没想到他们接下来的对话却有些超乎他的想象。这么听下来后,他总算是明白了,原来是宋玉延要送他去读书!
  他震惊了,然后仰着脑袋看着这个仿佛第一次认识的“兄长”。
  读书啊,他也很想读书,可是却知道那是奢望。连他的亲生爹娘都不愿意让他去开蒙,这个跟他们家有仇的堂兄却愿意让他去读书,这是在做梦吧?
  “你有钱为什么不自己去读书?”笋儿问宋玉延。
  宋玉延说:“我去读书了,谁赚钱?”
  笋儿的内心有些挣扎,他很想去读书,所以他应该顺着宋玉延的话答应下来的!可是又有一道声音告诉他,他要是真答应了,那欠宋玉延的,可就还不清了。
  “你是不是傻?”笋儿嘀咕。
  宋竹在边上听得一清二楚,虽说他也认为宋玉延有这钱还是自己去读书比较好,加上族里也有补贴。可是他也清楚,宋家的劳动力只有宋玉延,一旦她停下了活计去读书了,也终究读不长久,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就好像他跟兄长们。他们有兄弟三人,但是为了家族的兴盛,就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到了他们兄弟这一辈,在家打理产业的是长兄,而二哥则潜心读书。他年纪比较小,只负责玩。
  等他长大时,长兄把家族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二哥也中了进士,家族里既不需要他打理家业,也不需要他高中进士,所以他几次考不中进士后就放弃了科考,而选择回义学教书了。
  所以宋玉延与宋玉版之间,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现在,宋玉延已经做出了选择。
  “咳咳,笋儿,你可不许这么对兄长说话!”宋竹提醒道。
  笋儿本来是仰望着宋玉延的,这会儿宋玉延在他眼中仿佛一下子高大了许多,看得他眼眶都酸胀了,于是垂下脑袋,道:“我也想赚钱。”
  他现在就能赚钱了……虽然还不及宋玉延的零头。不过再过两年他肯定能赚钱养活自己和妹妹的!
  宋玉延见他还是这倔强的模样,搓了搓他的脑袋,骂出了生平的第一句粗口:“你想个锤子。我们当中必须有人去读书,不为自己,也该想想将来,想想饼儿。比起让我去进学,更需要学习和增长见识的是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