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系统要我当地主gl——方便面君

时间:2020-02-05 16:51:38  作者:方便面君
  宋玉延有基础,可以采用“自学为主,有问题找老师”的学习模式。可是笋儿不行,单个字他认识,若连成句子,他怕是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笋儿也没拨开脑袋上的手,但是小脸却一副认真的神情:“我想的是赚钱,没想锤子。”
  宋玉延:“……”
  沙雕系统接梗接太多,她都忘了除了沙雕系统外,是没人听得懂她的梗的。
  _____
  宋竹看着这俩“兄弟”这么相亲相爱,兄友弟恭,心底突然生出强烈的著书欲望。
  这兄弟俩的故事,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正面教材呀!他回去后,一定要著书将这件事写成小故事,用来教育族中子弟!
  宋玉版跟笋儿都不知道她们即将成为“宋氏版语文教材”中的案例。经过宋玉延的一番解释,笋儿才接受了他即将要去读书的现实。至于去哪里读,宋玉延让他自己做主,他自然是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小私塾。
  那家私塾就在县学旁边,办学教书的是一个解举人,名齐如。
  齐如本是状元坊的人,家离县学并不近,不过他的家里穷,他买不起书,只能天天厚着脸皮,大老远地跑去县学蹲他那些在县学读书的朋友,找他们借书来看。
  县学虽然破败,入学率和升学率都不高,但是好歹是官办的学校,所以那些混日子、混学历的富二代就被塞进来镀金了。他们有钱有书,却无心学习,而齐如是渴望学习,却囊中羞涩,只能先去结交富二代们,再趁他们在上课时间溜出去玩耍时,借他们的书来看。
  不过他住得远,时常会因为读书忘了时间而错过了还书的时间,因此被人嫌弃。为此他想出了个办法,干脆把家搬到县学旁边,这样一来,还书的时候也不担心会耽误了时间。
  只是他搬完家后发现自己真的一穷二白了,为了生计,只能办学教书,赚点生活费。不过基于他还想考科举,要花很多时间读书,故而只能教孩子们启蒙。
  而且他只教半日,余下的半日他需要读书。不过相对的,束脩也会减半。
  宋玉延问笋儿:“你确定你要选齐举人的私塾?”
  笋儿道:“我自己决定选齐举人的私塾的,日后不管学得怎样,都不会后悔。”
  宋竹见他主意已定,也不再开口。
  笋儿读书之事已经敲定,宋竹便回金川乡了。宋玉延送他出门,他问道:“那齐举人只教半日,我只担心笋儿学得不深。”
  宋玉延道:“十三叔,说实话,侄儿送他去读书的本意不是为了让他将来一心挂在科举这条路上……当然,他要是有心考科举,有心向学,那自然最好。可侄儿只是希望他将来能立得起来。”
  宋竹虽然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可是又希望笋儿是为了科举而读书,毕竟这一脉也能出进士的话,那自然能为宋家的繁荣锦上添花。
  宋玉延知道这个严肃古板的叔父肯定是不认同她的话的,于是又道:“再说了,笋儿也才十一岁,等他先读两年启蒙书,再回义学进修也还来得及。”
  宋竹满意地点了点头,有了杜衍这个例子在,他觉得只要真心求学,哪怕十七八岁再读书也不算晚。
  临走前,他又想起一事,抓着宋玉延追问:“对了,你还没告诉我,那唐家的小娘子几岁,是否婚配?”
  宋玉延心里紧张:“您怎么还惦记着这事?”
  她斟酌了片刻,笑问:“十三叔怎么忽然问起唐小娘子的终身大事来了?”
  宋竹见她这般紧张又警惕的模样,如何还想不明白她心里在想什么——她这是担心他抢了她的心上人吧?!
  他有这么为老不尊吗?不过仔细一想自己忽然问人家小娘子芳龄的行为,似乎也确实不太妥当,也难怪这家伙这么防备!
  宋竹板着脸哼了哼:“她兄长曾是我的学生,我关心学生家里的情况不行吗?”
  宋玉延一脸“关心学生家里的情况不应该多关心学生的吗怎么关心起人家小姑娘了”的神情,气得宋竹拍了宋玉延的脑壳一巴掌:“榆木脑袋。”
  他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这小子还以为他别有用心呢?!
  他气呼呼地走了,心里打定主意,不会再搭理这家伙了!
  “榆木脑袋”宋玉延愣了一下,难道是她想岔了?若真是自己想错了,她可得向十三叔道歉才行。
  不过,那他没事问唐小丫头的年龄、婚姻情况做什么?
  宋玉延想了好会儿也没想透,系统问她:“你不觉得他像在调查户口?”
  宋玉延觉得挺像这么一回事的,然而十三叔也不是居委会主任,为什么要调查别人的户口?
  系统又提示她:“……你仔细想想,什么情况下,长辈们都会自动自觉地充当居委会主任,调查家庭户口?”
  “榆木脑袋”宋玉延被点醒了,她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道:“他这是准备给自己的儿子相看媳妇了?!”
  系统:“……”
  它这宿主有毒啊!
  宋玉延见系统没回答,又琢磨了一下,惊觉:“难不成他想撮合我跟那小丫头?!可我是女的啊!”
  除了你自己之外,没人会认为你是女的!系统第一次觉得系统生艰难:“你是不是忘了你现在是宋大郎?”
  宋玉延:“……哦!”
  不好意思,她还真的忘了自己在女扮男装。
  那么……
  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胸口:“我是不是该束胸,才比较符合我的人设?”
 
 
第45章 私房钱
  宋玉延是不是榆木脑袋,旁人不清楚, 她自己却是门儿清的。她并非完全不理解宋竹的意思, 只是她自己从未有那方面的想法,所以才没有往深了去想。
  唐枝于她是青梅, 是邻家小妹, 是好朋友, 是她要善待的人。只不过在她的眼里唐枝还是一个还未长大的小女孩, 所以她的理智并不会让她对一个未成年少女产生什么爱情。
  宋玉延没想太多, 收拾了一下思绪,先回家跟笋儿谈好上学的相关事宜。
  笋儿见她回来了,便一溜烟跑回屋里,又抱了一个小罐子出来, 然后像热恋期中的情侣被迫分手一样,笋儿狠心将他的“小情人”陶罐交给了宋玉延。
  宋玉延见他一副“壮士断腕”的神情,好笑地接过他的小陶罐。陶罐到手, 却颇有重量, 她打开一看, 里面居然还有百来枚铜钱。她一直都知道这小萝卜头在藏私房钱,可没想到居然能攒下这么多。
  “给我做什么?”宋玉延笑问。
  “束脩。”笋儿言简意赅。
  “行吧!”宋玉延也不跟他客气, 大大方方地将他的家底搬空。
  笋儿看着被还回来的小陶罐, 忽然生出一种“被劫匪洗劫一空”的悲凉之感。不过悲凉过后,他又喜滋滋地回屋里去收拾他的笔墨纸砚,准备第二天跟宋玉延去见齐如。
  宋玉延可不管他此时的内心上演的悲欢离合戏码,她将钱收好, 然后再揣着镇纸和臂搁去找唐枝。
  唐枝见她带着笑容过来,便知道笋儿读书的事情尘埃落定了,她道:“都谈妥了?”
  “嗯,十三叔确定我是真的打算让笋儿去启蒙学的,所以补贴之事,他会回族里,替我们办妥的。”
  唐枝又向宋玉延了解了一下笋儿要去的私塾事宜,忽而想到饼儿,她问:“饼儿难道没说想去私塾?”
  以她对饼儿那个小萝卜头的了解,凡是她感到好奇的事情,她都想掺一脚的。
  “她还以为去私塾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一听说是去读书的,小脑袋就摇成了拨浪鼓。我之前也找一些私塾问过了,不过毫无意外地,他们都不收女娃。”
  宋玉延明知这时代的局限性,不过当时她去打听私塾的时候,还是主动问了一句,对方要么是直接拒绝,要么是拿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她,仿佛她在说什么奇谈。
  再说 ,即使对方愿意,她也不太敢将一个八岁的小女娃放到一个全是男性的环境里。所以她想的是自己教育饼儿,饼儿没有考科举的需求,所以由她教导也足够了。
  唐枝当然知道不会有私塾肯收女娃的,也知道宋玉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让饼儿去读书的,她不过是想知道饼儿会不会闹得宋玉延头疼罢了。好在饼儿看起来还是很乖巧的。
  宋玉延想起自己来这儿的目的,她把唐浩根所需的那套镇纸和臂搁给拿出来。镇纸上刻的是《春竹图》,臂搁上则是她们花朝节去写生那日所画的《大宝山平远图》中的一隅,所选取的是云雾缭绕,万物复苏的初春画面。
  唐枝一眼就看出来了,毕竟她虽然不会画画,可是宋玉延那日的画就像刻在了她的心里一样,只要再次看见,她总是能认出来的。
  “这是……”
  “唐典事托我刻的,说明府想跟笔筒配成一套,用来送给新知州的。”
  唐枝并不知道这件事,闻言,她才恍然大悟:“我就说兄长之前日日揣着那笔筒去衙门,可是这几个月忽然就没瞧见那笔筒了,他还支支吾吾不肯说,原来是被明府要了去!”
  宋玉延问:“唐典事没与小娘子说?”
  唐枝摇头。宋玉延忽然明白为什么那日唐浩根会是那副犹豫的模样了,他虽然说了县令是花钱跟他买的这些文房用具,可实际上以那个爱拍上司马屁的县令的为人,她很怀疑是不是唐浩根自掏腰包来满足县令的需求的。
  毕竟那县令明知那笔筒是唐浩根所喜爱的物件,他要是想花钱送一套有留青雕刻的文房用具给新知州,大可以叫唐浩根找她再另外雕刻一件。
  他没这么做,所以可见他会花钱买什么的都是假的,实际上是他贪了唐浩根的笔筒,还想要更多,唐浩根无法拒绝他,只能自掏腰包了。
  而这件事,唐浩根自然不能让管账的妹妹知道,所以唐小娘子完全不知道这事。
  宋玉延是此时才想明白的,而唐枝则是在她刚才说出这件事时就明白了,毕竟她比外来的宋玉延更加了解县令的德性与兄长的尴尬处境。
  相较于宋玉延的意难平,她更显得冷静些,对这样的事情也习以为常了,所以她准备买下这镇纸和臂搁,问:“这些物件多少钱?”
  宋玉延微微一笑:“不值几个钱。”
  唐枝才不信她的鬼话呢!要是不值钱,那县令会这么厚脸皮索取?她斟酌着拿出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几百文钱,看起来并不轻。
  “我也不知道这点钱够不够,若是不够,你下个月再问我要。”
  别看她说得这么豪气,实际上这是她攒了大半年的私房钱,她想着攒够一贯钱,她就再去买一亩地,多种些菜。像宋玉延说的,只有扩大经营,才能提高收入。
  这样一来,不管是将来她兄长要娶亲,还是给妹妹攒嫁妆,才能不显得捉襟见肘。
  当然,这也不是唐家的全部家底,不过唐家的营收,她也是有规划的,买竹雕这事属于额外开支,所以她只能先拿私房钱出来填补空缺。
  宋玉延知道自己要是不收钱,这小丫头肯定得跟她倔,所以往小木盒里拿出了一陌钱来。
  一陌钱,又称之为“百钱”,也就是一百文钱的单位。不过由于从五代开始,朝廷就缺少铜钱,故而有些钱凑不足数,所以官方默认了用少数的钱来代替一百文钱。
  比如,官方通用的七十七文算是百钱,街市通用的是七十五文钱,买菜所用的是七十二文钱算百钱,书画文字类则是五十六文。
  正因为书画文字类的百钱实在是太缺斤短两了,所以这些书画的价格都很贵。
  宋玉延的竹雕算是书画文字类,所以她拿了五十六文,在市场交易上来说,她算是赚了两百多块,可实际上她拿这些钱去买菜,却只能再倒贴二十一文钱。
  唐枝也不傻白甜,她又给宋玉延塞了两陌钱,道:“你别欺负我不知道竹雕的价钱。”
  宋玉延笑了笑,没拒绝。
  在现代,她在留青雕刻这一行也是小有名气的了,虽然一件作品卖出去的价格不如老师们,可就拿笔筒来说,若是在她最高水平发挥情况下,也值一千八左右。
  镇纸和臂搁稍微便宜一点,构图稍微复杂一些的,如这件“竹留青大宝山平远图臂搁”,能卖出一千块,而简单构图简单的镇纸则值两三百块。
  所以她这完全是以白菜价卖给唐小娘子的。
  至于唐浩根被县令欺负这事,宋玉延虽然气愤,却不会义愤填膺地要替唐浩根报复县令。她固然可以在竹雕上动手脚,为唐浩根出气,可是竹雕是唐浩根拿出来的,县令很容易迁怒唐浩根。
  不过这不代表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她先在心里拿出小本本给这县令记上一笔,等日后找到机会了再与他算账。
  ____
  唐枝将木盒子收回房间后,宋玉延才与她说起另一件事:“对了唐小娘子,我最近回乡,发现这乡里多了许多游荡的人,你夜晚便不要去菜园子巡视了,白日里也要多加小心。”
  她其实是想让唐枝、唐浩根等意识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混乱,从而多加提防,但是她在回乡的路上看见路上多了很多闲散人员也是事实。
  其实早在四月,这定海县便已经有盗贼出没的传闻。这盗贼当然不只是指一般的小贼,而是那种专门杀人越货的强盗,也就是说,宋玉延在原主里看见的那场民乱,已经悄然地来临。
  甚至她认为,李耀的出现或许也与这事有关。如果他跟以前一样,偶尔也能找到像样的活计,那么必然没空大老远地跑来找她要好处。除非说有不少百姓无以为继,纷纷涌入城里找工作,跟李耀竞争的人变多了,以至于李耀争不过别人被淘汰了。
  唐枝点了点头,道:“这事兄长也与我说过,还说有些人家夜里还遭贼了,你也需小心。”
  说完,她转念一想,宋家的围墙如今高了许多,小贼来光顾唐家都不会去宋家。当初烈婶给宋家修围墙,也算是误打误撞了。
  唐浩根不仅仅是叮嘱她,还告诉她,若是这些无业游民继续变多,那届时即使他是衙门的典事,可能也会有人大胆地到菜园子偷菜,让她做好菜园子有大损失的心理准备。
  唐枝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钱却装入了别人的口袋,她怎么想都觉得郁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