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三国]焚香祭酒(三国同人)——积羽成扇

时间:2020-04-28 10:25:40  作者:积羽成扇
  “子琮琴艺近日来又长进了,下回千万别再选这么惊心动魄的曲子伴奏剑舞,老年人腰疼,受不住。”
  “你何时成老年人了。”崔颂闭眸从入境的琴奏中恢复常态,睁眼乜了郭嘉一记,“年方二十九(虚岁),尚是一朵娇花。”
  “娇花?”郭嘉似是想到了什么,翻身坐起,“上回你与我说过的,那什么‘表情包’,好像有一副是‘请不要因为我是一朵娇花而怜惜我.jpg’?”
  “……你对这些事倒是记得清楚。”崔颂起身倒了两盏热水,一杯给自己饮,一杯推给郭嘉。
  “子琮说过的话,我又有哪句不曾记得?”
  “我与你说‘过饮伤身’,你总是听过即忘。”
  郭嘉见崔颂神色浅淡,暗道不妙,试图为自己申辩:“……君子之德人尽皆知,能做到的又有几何?竭力为之罢了。嘉自当……竭力戒酒。”
  但见崔颂犹未开怀,郭嘉接着道,“子琮既然觉得我‘尚是一朵娇花’,不如‘不要因为我是一朵娇花而怜惜我.jpg’?”
  崔颂含在口中的热水一口喷出,呛得直咳嗽。
  自家挚友忙过来替他拍背,可丝毫减少不了他心底的惊吓:
  “咳咳,你说什么……咳咳……”
  他只是某次喝高了随便与郭嘉侃了下现代的搞笑段子与表情包,郭嘉总不会是无师自通,get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吧?
  郭嘉见他缓过气,眼中的紧张担忧渐渐退散,变作疑问:“嘉方才所言,可有什么不妥?”
  崔颂:我怀疑你在恐吓我,但我没有证据。
  “……下次别再这么说了。”不然他心脏受不住,要是给奉孝灌输了奇怪的东西,不说自家挚友人设要崩,史书上也会增添引人战栗的一笔。
  郭嘉很快便从崔颂的反应中误到了某个表情包的语境,他若有所思,岔开话题道:
  “方才一曲未曾听过,可是新谱的曲?”
  “上个月途径洛阳旧都时所作,名为《余烬》。”
  “好曲。我前些日子亦灵感偶发,写了一首,子琮可愿意听?”
  “洗耳恭听。”
  “还请子琮阖目细听。”
  郭嘉在琴案旁坐下,续香试弦。
  一曲起,如清风拂面,燕雀入林,崔颂好似站在一处深山小径上,看着小径迤逦向上,通往云雾缭绕的山峰。
  他顺着小径向上走。泉声叮咚,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他试图寻找泉声,却就此迷失,找不到来去之路。
  迷茫,无措,彷徨。
  可当他满心失落、无所依从之际,鸟鸣骤起,拨开云雾,一间屋舍出现在他的跟前。
  所有积压在心头的晦暗情绪一扫而空,只余平静与安心。
  琴声戛然而止。
  崔颂睁开眼,定定地看着半跪在他身边,同样凝视着他的郭嘉。
  “这是何曲?”
  “此曲名为——《归宿》。”郭嘉眸中带笑,通透的目光宛若看透一切,又带着漫无止境的包容。
  不管崔子琮来自何处,欲往何归,他都愿意随他一同,共进退,同生死。
  若世间找寻不到崔子琮的归宿,那便由他郭嘉,成为他的归宿。
 
 
第127章 夜谈
  崔颂隐隐察觉到了异常, 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半晌, 他夸赞道:“论琴技, 到底是奉孝更胜一筹。”
  郭嘉许久不曾移开目光, 直到崔颂被看得心中打鼓, 他才站起身,搭了把手拉崔颂起来。
  “天色已晚, 早些歇息吧。”
  说罢,简单收拾了一番,引崔颂回卧房。
  沿路崔颂反复回想先前的对话, 琢磨了一番, 想不透那股异样感究竟从何而来。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他这几日暗藏心底的烦扰与焦虑, 被郭嘉瞧得一清二楚。
  除了逐渐迫近, 写满了死亡音符的历史书卷让他如坐针毡, 在一步步算计之中, 偶尔想起的“过去”,亦让他如芒在背。
  在现代无忧无虑的十八年记忆, 在汉末努力求生的九年记忆。和平,战乱。不知愁滋味,人间百味尽。待人以诚, 尔虞我诈……两段记忆,如同两张截然不同的面孔,在他的脑海中交替浮现。
  梦中流动的画面,时而是阳光下挥洒汗水的投篮;嘴上抱怨作业很多, 但心里并没有任何负担的学生生涯。时而是黄土坡旁累累的白骨;朝不保夕的战乱,为了生存而不断挑战人性善恶的欺骗与厮杀。
  他似乎已经抛弃了过去的自己,但他还是过去的那个自己。
  郭嘉的琴音,正中他的心声,同时抚平了他的躁动。
  心之归宿,既不是已经无法回头的起点,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目的地。
  ——若无迷惘,秉中执正,问心无愧即可。
  某种感情上断了根弦的崔颂,与郭嘉的心意只重合了一个开头,接着便在最关键的地方拐了一百八十度的弯,往反方向狂奔,一去不复返。
  净手洗面,脱去足衣,步上床榻。
  崔颂刚闭上眼,就听躺在旁边的挚友幽幽开口:
  “方才那首曲子……”
  “哪首曲子?”
  “嘉之所奏……意境如何?”
  “我明白奉孝的意思:只要心无迷惘,坚守本我,便能拨开迷雾,寻至归宿。”
  郭嘉:……不,你并不明白。
  “是我着相了,多谢奉孝以琴相引,助我破开迷障。”
  半天没得到身旁之人的回复,崔颂半支起身,挨了过去;
  “奉孝怎么不说话?”
  “口中发苦,不愿多说。”
  崔颂总算意识到了不对:“……是颂理解错了?”
  “并非如此。”郭嘉憋了口气,缓缓吐出,“近日偶发失眠,方才吃了颗莲心,故而口中发苦……稍待片刻便好。”
  并没看到郭嘉吃莲子的崔颂:……
  他坐起身,整个探到郭嘉跟前,与他面对面近距离地注视。
  借着朦胧的月光,他看到郭嘉的眼眸因为他突如其来的靠近而微微张大,尚来不及改变的神情很清楚地传达了主人的心声。
  ——果然是有些不高兴的模样。
  “奉孝曾与我说过,你我二人坦诚相待,不藏私言。若今夜颂有哪处地方招惹了奉孝,使奉孝恼了我,还请奉孝坦然直言,莫要藏在心中,自伤其身。”
  郭嘉连忙道:“绝非如此——”
  “那奉孝是与何人怄气?”
  “亦非怄气……”因为距离过近,郭嘉感受到崔颂说话时的喷洒在他脸上的热气,愈加觉得对方因为俯身而挂落在他面颊上的碎发带来一阵战栗的痒意。
  他顿了一顿,一手托起崔颂的脸,另一只手取下腕上的五色丝,将崔颂散落的头发聚齐,用五色丝扎成一束。
  离开恼人发丝的骚扰,郭嘉感到陷入停滞的思维终于重新开始运转。
  被扎了个小辫子的崔颂并不能理解这突如其来的发展,他询问地看向郭嘉,却见郭嘉已恢复往日疏懒的笑意,看不出任何异常:
  “这样方好说话,”他轻描淡写地带过这个行为,进入正题,“子琮莫要多想,嘉只因为城中诸事,有些烦心罢了。倒是子琮,近日心绪不佳,可是因为那祢衡之故?”
  崔颂不疑有他:“与正平并无瓜葛。”
  “子琮今日……与祢正平去了城外?”
  “是。”崔颂把祢衡的处境,他与祢衡的瓜葛,乃至宴会与城外发生的所有事,包括他与祢衡的赌约,完完整整、事无巨细地告诉了郭嘉。
  “……于是我与正平打赌,投之以巧,哄他入瓮。”
  至于投的是哪门子的巧……其实就是利用凸透镜近距离呈放大正像,远距离呈缩小倒立实像的原理,略施小计,成功忽悠了祢衡。
  说完祢衡的事,崔颂又与郭嘉说了自己的另一项打算:
  “近些年我翻阅众典,于水利营建一事略有心得。我已归纳一些利民的措施,整理成册,只需在族田中一一查检,即可汇报主公。”
  自从见识到这个时代的残酷,见到民不聊生、尸骨积野的惨象,他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不是没有考虑过像点家许多穿越文的男主那样,利用从现代带过去的知识与金手指,在古代做基建,以提升科技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可当他真正开始做准备的时候,才发现这条路完全走不通。
  除了偶尔在梦中见到另一个崔颂,他并无别的金手指。他曾试着在梦中背诵现代的科技著作,可不知道是因为梦的特殊性,还是历史进程的束缚,在他醒来后,那些在梦中背下的科技原理好像成了脑海中的过客,除了留下一星半点的浅薄印象,并不能回忆起具体的内容。
  他又开始绞尽脑汁地回想穿越前接触过的现代成果,然而正如牛顿所说的那样,科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产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现代差的太大,哪怕他脑中有现代化的“型”,也无法在这个时代施展。
  中主角以一己之力,在短短时间里将一个世界的科技提升一千多年的光辉事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
  最终他捡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水利工程。虽然大学课程还没学完,人就被送来东汉,但他好歹有着现代的眼光与知识体系,经过这些年对古代水利著作的研究,崔颂总算凭借自己的努力,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这个时代的水利建设的技术与心得。
  嗑叨着自己的成果,崔颂逐渐眼皮发沉,陷入梦乡。他丝毫不知自己睡着后,身旁的人仍然坐着,以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目光凝视了自己许久。
  可即使在梦中,他也清醒地记得,此时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夏,离史书上郭嘉的卒日还有9年。
  第二天,崔颂让仆从将酒分好,往曹操府上送了两盅,荀彧、荀攸、戏志才、钟繇那各送了一盅。
  来许县之前,为了方便赶路,他只带上了一坛酿好的梨花酿。减去给郭嘉尝鲜的一小壶,剩下的分盅而装,拢共只装了六盅,两盅送给大老板,剩下的全发给了旧交好友。
  ……至于没发给郭嘉?
  因为考虑到自家挚友近日来不听劝告,饮酒过多,崔颂表示:之前趁他不在的时候多喝了多少酒,接下来的时间里就一杯一杯地扣回来吧。
  而戏志才那儿,亦随着梨花酒盅收到了崔颂明面上软语关怀,实际暗含杀机的警告。
  ——为了不让好友们饮酒伤身,英年早逝,他可谓操碎了心。
  随后他带着曹操派来的护卫,一同去郊外取书。
  抵达农舍的时候,崔颂远远瞧见祢衡的马正拴在院外一棵桦树上。
  发现崔颂等人的到来——准确地说,是发现崔颂座下的某匹恶马——祢衡的马厉声嘶鸣,扭头就跑。
  可它脖子上的马绳牵制了他的行动,那马见逃跑不成,眼睑下方竟然滑下两行晶莹剔透的液体。
  眼见那匹原本神采奕奕、油光发亮的马,一见到自家的马就落下眼泪,堪称惊弓之马,崔颂沉默了片刻,以谴责的目光看向“搦朽”。
  “搦朽”趾高气昂,全无半点愧疚之心。
  祢衡听到马鸣声,出门查看。
  待看到来人是崔颂,祢衡面上的表情可谓是打翻了五色调料盘。
  倒不是因为他打赌输给了崔颂,要去给自己横竖看不惯眼的曹操做免费劳动力。而是因为祢衡想到:自己昨天被区区一匹马打了脸,后来又因沉迷读书,在崔家随从把他的马找回来后并未立即回城,反在这间农舍看书看了一天一夜……此刻瞧见崔颂,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再一想到此刻与崔颂一同过来的必定是曹操的亲兵,想到自己的“誊书之约”,祢衡脑补出一副“曹操等人叉腰在他面前大笑羞辱,而他隐忍不得发作”的画面,顿时气得肋骨疼,恨不得甩袖就走。
  然而愿赌服输,就算祢衡差点被自己的脑补击败,他也必须硬着头皮,遵守承诺,替司空府抄完那一千多册古籍。
  运完书籍,曹操的清兵回去复命,崔颂与祢衡随同来到司空府。
  已经做好被羞辱一通的准备的祢衡,并未受到想象中的薄待。
  曹操对他称不上亲厚,但也谈不上冷遇,更没有嘲讽羞辱、落井下石之意。
  眼见曹操只对他交代了最基本的事宜,便持着公事公办的态度,让他回家待命,祢衡犹豫再三,终究第一次低头,向曹操行了一个正统的礼节。
  曹操平静地受了,然而内心实际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事后他询问崔颂祢衡这个礼是什么意思,崔颂道。
  “祢生虽狂,然心如明镜。主公能抛却旧怨,以直相待,他看在眼中,记在心中,故有这番举措。”
  然而崔颂没想到的是,他刚替祢衡说了话,祢衡那边便出了事。
 
 
第128章 往事
  祢衡来许都不过短短几个月, 就已将他的嘲讽功能散播到内城的每一个角落。
  他在许都打响了才名, 也在许都唱响了狂名。
  有的学子欣赏他的才华与狂放, 敬佩他不畏权威的精神;但更多的学子十分反感他的脾气, 认为他目中无人, 违背君子的谦逊礼德,逮住谁都要咬一口。
  因而, 许多人“闻祢而逃”,见到祢衡就自觉绕道;但也有那么一小部分,敢于“应祢而上”, 化不爽为找茬, 想要将祢衡那狂恣的态度狠狠踩在脚下。
  司空府集结撰书的一群文史中, 就有几个是祢衡的“死忠黑”, 今日受召而来, 在长廊与祢衡狭路相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