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网球]高山流水(网王同人)——丛余

时间:2020-05-01 09:26:32  作者:丛余
  观众的表现并不取决于单个因素,可能他们更看好拉法;可能更欣赏拉法的技术;也可能是拉法的粉丝,就希望他能再多一个头衔、一项纪录……
  甚至于,连主办方都已经准备好拉法的“十冠”颁奖台。
  除了艾利奥特自己,大概没人觉得、也没人希望他能赢吧。
  救下的挑高球近乎垂直着落下,艾利奥特等在落点后,扣杀下网激起一片哗然,紧跟着在随挥后,他用力握着球拍往地上砸去。
  “喔……”
  “嘘——”
  此起彼伏的嘘声里,艾利奥特神色冷漠地回到场边,把变了形的球拍丢在一边,解开塑料膜拿出新拍。
  “……”米歇尔扭头,“艾利奥特一般不会这样。”失态。
  “能理解。”徐佑专注于场上,“这场比赛对他来说太压抑了。”观众偏心,比分大得丢人,又在拉法面前几乎毫无办法。这样的处境,情绪全部憋在心里太难受。
  球拍是唯一的宣泄口。
  “比赛结束,拉法·纳菲尔获胜[6-1、6-0]。”网前握手行礼后,拉法按住艾利奥特的肩,拍拍他的肚子低声安慰。两人依次和主裁握手。
  午后的阳光下,结束比赛的两人回到场边休息。早已准备好的颁奖台被抬上场一一组装。那是围绕了整个半场的帽状平阶梯,最高的一端标着“10”字样,用以纪念拉法罗马大师赛十冠的壮举。
  艾利奥特坐在场边,双手抓着擦汗巾一直低着头,因此摄像机未能拍到他此刻的表情。教练菲尔斯下场拍着他的肩安慰了几句后离开。
  “本届罗马大师赛亚军,艾利奥特·伯纳德!”众人眼里的艾利奥特已经收拾好情绪,笑着接过亚军银盘。
  “冠军——拉法·纳菲尔!”
  拉法接过冠军奖杯和艾利奥特合影后,站到台阶最高处高举银杯,接受着四面八方的闪光灯洗礼。
  谁也无法否定冠军的价值和应受的赞誉。或者说,领悟到失败的痛苦,才会更清楚冠军的重量。
  接受主办方的采访后,艾利奥特在换衣室看见米歇尔,以及幸村、神木。抱着银盘。
  “艾利奥特……”米歇尔词穷了,他搜肠刮肚找不到一句适合安慰的话。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好歹是亚军,还拿到600积分和几十万欧元呢。再说在拉法手下拿零蛋的人也不少。
  真要这么想,这辈子大概都爬不到顶端。
  “安慰的话就不必了。”艾利奥特低头看一眼银盘,抬头淡笑,“今天这样的,迟早都会经历。”
  ……
  心里哭,脸上笑。这或许是网球运动员的必备“技能”吧?
  作者有话要说:
  可以同情安慰失败者,但胜利者理应得到鲜花和掌声。因为他克服了一切,征服了一切,站到最后。
  我指现实。
  另外谈些题外话,今年澳网决赛,90后还是挑战三巨头失败了。
  看决胜盘就能发现两边的举止很有趣,也很值得体味。
  德约是翻盘进入决胜盘的,失误了淡定地摊个手。尤其得分后那个眼神,像鹰锁定猎物一样,毫不夸张。
  而蒂姆,细品慢镜头,可以发现他有点急,一个失误就会表现得很…沮丧,有点气馁了,泄气了,小动作变多。
  他的举止当中透露出一丝不自信、动摇、不确定。
  要知道他已经能和德约打到决胜盘了。不排除战术导致的体能问题,但是两人间的心态差距,就很明显。
  三巨头不愧是三巨头。
 
 
第183章 单打的双打
  回旅馆的路上,没人说话。
  这就是笼罩网坛十多年的四巨头啊,他们回绝了新一代天才们的野望。
  这几年里当然不乏向他们提出挑战的九零后,然而冲到决赛和捧起大满贯,看似只差一场,真正登场时,谁能体会到那种心情呢?
  从无到有,往往是最难的一步。
  夜晚,所有忙碌归于寂静。
  “小佑。”
  徐佑停笔转头:“嗯?”
  幸村靠过来,表情郑重:“所有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我们都能做到,你说对吧?”
  “伟大的对决,都包含了把看似不可能变为真实。”徐佑放下笔,抓住幸村的左臂,“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意味着我们已经到达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我相信你,精市。”
  与徐佑热爱草地一样,幸村喜欢红土。他八岁时,一家人曾去巴黎旅游,他被爸爸牵着手往路旁一撇,一个人滑着步救球,在红红的场地上刷出一道不同的色彩,恰似宽毛刷为画布另抹上一笔冷淡的质感。
  从此,一眼万年。
  这听起来可真像爱情佳话中的恋人初遇。不过饱含浪漫细胞的人本就如此不可思议。
  红土上遗留的足迹随便拍一张,都足以制成一副涂鸦画作。不过这时痕迹正因工作人员的摊铺而消失。
  周日,罗马杯双打决赛。站在幸村和徐佑对面的是一对高矮组合,维斯、安格。维斯是南非人,身高189cm;安格是意大利人,身高171cm。
  这对组合这几年在双打届其实相当出名,前年就开始青职双担,只是他们国籍不同,因此干脆没有参加U17世界杯。
  “你们好,”安格眨眨眼,“我听朋友提起过你们,你们现在可出名了。”
  “彼此彼此。”幸村与他握手。
  徐佑淡淡地说:“名声不需要带进球场里。”
  维斯一言不发。
  现场的观众一眼扫去,估摸大概有两三千人,大多聚集在中下部视野良好的位置。
  幸村在底线准备,用脚扫了扫不均匀的沙土,站定准备发球。
  [来了。]安格暗道,与斜对处同样位于前场的徐佑相对。
  根据资料,幸村的发球比神木快、力量足,因此让维斯接发。
  一声拍击宛如号令,场上四人立即活动起来。幸村发上斜切维斯的回球,安格见状跨过半边去救,后场的维斯也迅速地横向转换区位。
  短短几回合后,安格受迫拉高球,被徐佑毫不留情地扣杀。
  双打与单打的区别使得在红土场,底线对刚能力对胜负的影响大大缩小,也使得网前快攻不是那么容易迅速拿分了。
  高弹性让低速球获救的可能性增加不少。
  因为幸村发球强大的主动性,第一局他们拿得并不费力。场地交换,维斯发球。
  幸村和徐佑同样研究过对面的特点,是以让幸村接发。
  接发也是个比较看灵性的技术,它需要反应迅速、步法到位,加上能瞬间决定接发战术。最后一项需要大量对战经验。
  依托个体技术进行应对乃至针对,这就是双神组合的双打思路、风格。
  [和大卫说的一样麻烦。]安格默默想着,[在时间差上想办法。]
  “3!”维斯一听,发力往两人间的中路抽击。
  徐佑往后退了退,左区的幸村挪步到位截向右区空档的双打边线。这一落点着实精妙,恰好和维斯、安格的距离差不多。是以赶忙救球的两人差点撞上。
  维斯及时退让,去另半区防守。
  跑动两回合后总算追回一点节奏。
  “1!”
  维斯底线挑球,使幸村退回底线,紧接着安格找准漏洞,从中路抽击得分。
  [30:40]挽回了一个破发点。
  “漂亮。”不同肤色的两手相击,维斯点点头:“嗯。”
  [安格,无论怎样,我都会和你并肩作战!]
  哐!
  网球拍砸在地上,旋转着弹到腰高。黝黑的男孩在接踵的口哨声中捡起拍子,又发狠地砸了一遍。
  “噫——”
  “嘘!——”
  “卷铺盖回家吧,黑鬼!”
  维斯弯腰拿起拍框断了半截的报废品,甩到场边,坐下展开毛巾捂脸。
  这不是他第一次遭受如此的待遇。
  无论在哪里比赛,似乎都是他的对手的主场。观众们叫嚣着、吹着口哨。在对手得分的时候喊得贼欢,对手失误的时候又满场遗憾。
  而他呢,占据上风,有人喊Out故意干扰;得分了也是嘘声一片,无人支持。只有在他失误的时候,才有起伏的叫好声音。
  以前他还会委屈,会抗争,朝那些声音不甘示弱地喊着:“闭嘴!”
  没用,每个观众都藏在那呜呜嚷嚷的人群里,反而叫得更欢。
  满目的红色里,人群还在继续他们自以为是的蔑视,维斯拿出第二只拍,弯腰哐哐两下把拍砸得散架。
  第三支、第四支。
  无视主裁的警告,他背起包直接离开。
  河流蜿蜒着朝远处流动,轻轻擦拭眼角,视野不再模糊,维斯能看见被风吹起的波纹。
  罗马是个好地方,红土是他最喜欢的球场。因为在这里更需要耐力和力量,对天赋球感的要求比较少。
  “喂,你叫维斯吧?”
  黑卷发男孩,他对手。嗷,没比完,主裁直接判他输了。
  “我叫安格·拉文。”安格转身眺望河流,势在必得地说,“我们组双打去比赛怎么样?”
  “什么。”
  “事先说好,我可不是同情你或者安慰一个输掉比赛的人。”安格倚着粗糙的石栏,因为不够高,只好踮起脚尖才能靠得舒服,“你的跑动相当出色,发球也不错,底线稳定……综合起来,很适合当我的搭档。”
  “教练说我适合双打,可是双打搭档我找了好久。”语气郁闷起来,“我的技术跟他们不对盘……总之没一个满意的。”
  “干嘛找我?”维斯冷冷地自嘲,“输的比赢的还多的人。”
  安格侧着身锤了下维斯的肩:“我说的还不够明显吗?我只看你的能力、技术、性格。只有和网球有关的东西,我才会在意。”
  “你是哪国的人、什么肤色、爱吃什么,都跟我没关系。我只知道你最适合当我搭档。”
  “所以,”安格自然地伸出右手,“组搭档吧,去打双打。”
  “……”维斯默默伸出手。
  从那以后,四周的恶意再不是铺天盖地汹涌而至了。因为一站站出色的表现,甚至渐渐出现支持他们的球迷。
  这对维斯而言,无异于地狱与天堂的差别。但他唯一记得的是那天伸出的白肤右手。
  球迷的支持、记者的夸奖,这些经不起时间消磨。唯有伸出的那只手,能无视一切被普通人斤斤计较的东西,指向热爱着网球的人最纯粹的珍宝。
  “对面很明显,详细研究过幸村君和神木君的风格。”正田教练和藤野讨论着。
  “不错,不然挑高球战术不会这么熟练。”要知道挑高只在面临网前威胁的时候才会作为策略抉择之一,而且技术差了还会被对手抓住机会打出高压。
  把球路打深,扩大幸村和徐佑的防守范围,才能找到制胜的机会。不然实在太难了。
  “一盘终,幸村、神木6-2。”
  “T点那块失分比较多。”徐佑补两口水,用脖子上挂着的毛巾擦擦嘴,“他们如果走了双底线位置,记得卸力放小球。”
  “嗯。”
  “Time.”四人入场。
  双打除了单体技术、配合之外,还有一项非常关键,那就是信任。
  你相信你的搭档会接住来球吗?你相信自己不动,搭档会去接球吗?
  这是一个大难题,也是中路为什么棘手的原因:中路球落点基本上和两人站位的距离相近。这时候两人会同时产生疑问——我要去接吗?还是让给搭档?
  以单打球员的惯用思维,那当然是:肯定要把球打回去啊!
  单打精通的选手为什么双打配合往往说不上好,就是这个原因。
  但这一点框不住意识顶尖的人。
  如果习惯双打的选手眼中,球场被分割成两个人的防区。那么单打球员眼中的双打球场,仍然是自己的领域,只不过跟别人的领域交叠了而已。
  球落在哪里,适合谁去处理,接下来用什么战术,相互知根知底的两个人都明白。他们都独自在这广阔的半区里追逐过、克服过艰难的处境,太了解网球了,也习惯了每一个“要命”的关键分。
  双打搭档的默契源于持续的磨合。
  单打选手之间的默契根源,是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认为搭档能处理好来球”是正确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罗·拉组合、诺·拉组合?
  因为越是难分难解、“相爱相杀”的高手,组成的双打越强大而默契!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在家追排球少年,发现宝藏!
  纠结下本还要不要写同人了……
 
 
第184章 高崖
  “喔~精市、小佑,你们准备好了吗?马上下午一点咯。”激动地弹舌了,米歇尔边穿外套边推敲两人房间的门,“我进、嗷……”
  门压根没锁,米歇尔直接扑进房间。
  一看,幸村手上一块水色帕子,正细细擦拭还“热乎着”的罗马杯。徐佑盯着拍线不知道在想什么。
  “嗯、我以为你们会比我还期待。”爱乐乐团的交响乐会诶!神奈川应该没有吧?
  “哪里,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啊。”幸村端正地摆好奖杯,朝米歇尔微笑,“这不是在等你吗。”
  罗马杯结束到小法网开始间隔两周,幸村和徐佑应邀到米歇尔家做客。
  米歇尔有个小7岁的妹妹,爸爸似乎从事音乐相关,妈妈是网球教练…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爱情。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