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听完有些疑惑,看向林翁:“他是您的门生?”
林翁颔首:“是。”
燕王眨了眨眼:“他要给本王献什么策?有关何事?”
“微臣不知,只是代为传话。”
燕王满脸纳闷,点点头,刚准备答应,又补问了一句:“他叫什么名字?”
林翁低声回答了。
不料燕王陡然一惊,失声问道:“韩皎?就是今年那个年纪最小的进士?”
林翁吓了一跳,没想到燕王认识韩皎,看燕王神色,似乎有些不悦,一时惊得林翁张口结舌。
他尚未来得及回话,一旁九皇子居然也惊讶地侧头看过来,朗声问:“你们在说什么?”
燕王一斜眼:“念你的书去。”
谢夺把书一丢,追根究底地逼问:“你们问韩皎作甚?”
燕王纳闷道:“你也认识韩皎?”
“那篇策论就是他写的。”
燕王诧异地睁大眼,脑中又回想起那日寿宴中,月色下那狂悖少年的容颜,半晌,笑道:“真是冤家路窄。”
谢夺正色道:“你不会想找他算账,替我报仇吧?”
燕王斜一眼没有自知之明的弟弟:“不是我要找他,是他求见我,特地托杨大人来递话。”
一旁谢安听见了,转头好奇道:“小白先生求见六哥作甚?”
想起小神童上回嫌弃自己,说宁可巴结燕王的那些话,谢夺脸色一沉,侧眸警告六哥:“不许你见他。”
燕王来了兴致,笑道:“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谢夺的小霸道脾气又上来了。
谢靖笑道:“咱六哥公务繁忙,杨大人,您让韩先生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
“你也不准见他。”谢夺一个眼刀定住谢靖。
“我也不行?”谢靖笑道:“为什么?难不成只准韩先生给你献策论?”
谢安歪着脑袋好奇道:“小白先生不能给你写策论了,还不能换条路子来找我们吗?九哥你该不会是嫉妒了吧?”
“胡闹!”谢靖喝止弟弟童言无忌,“你小子小小年纪,说话怎么……”
谢安吓了一跳,瘪嘴吐了吐舌头,却不料谢靖忽然抖着眉毛,笑看向谢夺,调戏道:“怎么这么一针见血呢!”
“滚。”谢夺雷霆震怒:“那小子就是个小灾星,你们爱见见去!”
兄弟几个一阵大笑。
一旁坐立难安的林翁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还想替韩皎试探燕王态度,便寻了由头为燕王答疑解惑,一讲就讲了许久。
谢夺酸唧唧地用余光观察林翁,发觉他对待六哥,比从前对待自己更加用心。
翰林院的官员,果然更想巴结六哥么?
从来没受过冷落的九皇子,头一次感受到人间真实,忽然出声打断林翁的教授,翻开书本,第一次主动提了个问题,强行暗示林翁来照顾自己。
然而林翁此刻一心都扑在燕王身上,听完九皇子的提问,立即言简意赅的给出了解释,转头就继续给燕王授课。
谢夺:“……”
这老头越来越不把他当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敷衍完谢夺的林翁赶忙转头,温柔询问谢广:“刚刚讲到哪儿了?”
第19章
林翁办事果然靠谱,第二日,韩皎就收到了燕王府的小太监送来的邀贴。
“燕王真的会可怜咱们吗?”韩太太抱着小儿子,与韩皎一同坐在偏厅,看着桌上的邀贴,愁眉不展。
韩皎抬眼看向娘亲,劝慰的话一时说不出口。
怎么能指望上位者的怜悯或良心?
想要借助权力的庇护,一穷二白的韩皎,肯定要拿出匹配的利益等价交换,如今这利益,只有他的才干。
所谓“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专危为安,运亡为存”,韩皎的奇策已经想出来了,能否为燕王转危为安,心里尚且没有十足把握,但他必须装出有十足的把握。
韩太太见儿子不说话,心里更慌了,抱着小儿子,起身走到韩皎面前:“娘是妇道人家,不便抛头露面,要不,你把你弟弟一起带去燕王府,燕王看见你俩这么好的孩子,一定心生不忍的。”
韩皎注视一脸天真的母亲,蓦然笑了,随之心中又觉出一丝苦涩。
笑的是娘亲天真可爱,苦的是想到娘亲这样的性子,实际是多年来被爹给宠出来的。
对待娘,爹总是很容易心软忍让,每次娘只要摆出命苦可怜之态,爹就自责万分,以至于放弃原则,默许妹夫利用自己的名声,作为官场背景势力。
如今爹这根顶梁柱塌了,娘的柔弱天真,不再是能够驾驭爹的武器,成了真正的柔弱天真。
韩皎站起身,从娘怀里接过弟弟,温声道:“您回房歇着罢,让阿墨陪您在家等我的好消息。”
韩太太急道:“把你弟弟带上吧,你弟弟有趣得紧,燕王一定会喜欢。”
韩皎苦笑道:“燕王又不是没见过孩童。”
韩太太一时语塞,看向韩皎怀里的小儿子,想从小家伙身上,找出些与别家孩子不一样的优势。
小阿墨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期许,有点紧张起来,小胖脸傻乎乎地转头看向哥哥,愣了片刻,有些怯场地毛遂自荐:“阿墨会变戏法哦!”
韩太太立即欣喜到:“对!阿墨去给燕王变一个!看看这般可人疼的孩子他见没见过,你带去叫燕王看看!这么可人疼的小家伙,燕王能让他当没爹的孩子吗?”
韩皎被这娘儿俩逗笑了,笑容却格外忧伤。
他搂紧怀里的小胖子,侧脸轻轻蹭了蹭弟弟软软的头毛,依依不舍地把弟弟还回母亲怀里:“在家等着,哥哥一定把爹带回来。”
*
后晌未牌初刻,燕王府门前的守卫瞧见一个熟悉的少年身影来到门前——还是那一袭素白长衫,腰杆笔直。
“就是这小子!”后排一名守卫赶忙提醒侍卫长:“那什么韩角,李公公要的人。”
“抓起来!”侍卫长一声令下。
韩皎真是服了这些侍卫,这回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要对他动手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朗声斥道:“韩某受燕王之邀而来,尔等意欲何为?”
侍卫长冷哼一声:“这回不是求见,倒改成受邀了?咱们李公公还真邀了你,里头请吧!”
“什么李公公?”韩皎用力挣开两旁侍卫,怒目道:“我有燕王邀贴为证,就在怀中!”
两边侍卫动作一顿,抬头看向阶梯上的侍卫长。
侍卫长冷笑一声,扬扬下巴,示意搜搜看,不料竟然一下子就摸出了一张烫金邀贴,看起来不像伪造的。
侍卫长变了脸色,慌忙结果邀贴细细查看真伪,就听那毛头小子嗓音冷冷道:“看清楚了?我受燕王之邀前来拜访,这就是你们王府侍卫的待客之道?”
侍卫长赶忙让二人松开韩皎,快步上前赔笑道:“多有冒犯!多有冒犯!韩大人里边请!”
韩皎被侍卫引进外院,又换了个太监引他走进内院。
穿过重重花园游廊,来到西院花厅,太监请坐奉茶,让他在此稍候。
韩皎本想默默练习几遍预备好的说辞,然而心情太紧张,开始想象燕王这位正儿八经的男主长相性格如何。
按时间算,燕王今年十九岁,是介于男孩与男人之间的年纪。
毕竟见过燕王同父同母的弟弟谢夺,那bug级的颜值珠玉在前,燕王的长相哪怕打个五折,那也足够成为男主标配颜值了。
也不知道这种紧张关头,为什么会关注燕王的长相,韩皎察觉自己下意识希望燕王和谢夺有些相似之处,这会让他有些安全感。
这是什么奇怪的想法?
像变态大boss为什么会让人有安全感?
他是被大boss吓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吗?
带着这样纠结奇怪的心情等了许久,终于有太监来引他去到客堂。
踏入门槛的一瞬间,韩皎有种命运时刻到来的兴奋感。
厅内太过安静,安静得他需要用脚步声掩盖心跳声。
偏厅正西有厚重的帷幔,被朝两旁拢起,帷幔后正中放着一张红木书案,书案前,一袭蓝衣的男人身姿颀长,背身而立。
这就是燕王,看背影,身高与谢夺相仿,毕竟年纪大三岁,腰背显得更加健硕。
太监禀报:“殿下,韩大人来了。”
燕王没转身,只是一抬手,示意太监退下。
韩皎发现燕王正低着头,似乎在看手里的什么,一旁案几上还放着很厚一叠文书,韩皎迅速扫了一眼顶端那页纸上的文字,猜测应该是犯人供词。
杀良冒功案。
燕王果然正被这案子闹得焦头烂额。
厅里一片安静,屋子中央的三足黄铜雕梅花香炉里不知燃的什么香料,竟一缕烟气也无,丝丝香气不浓不淡地在鼻间萦绕。
除了帷幔两旁各站着一个侍女,屋里只剩下韩皎与燕王。
这态度很不对劲,既然是见客,哪有晾着客人不闻不问,先看完手头文书的道理?原著里的燕王不是如此傲慢的人。
燕王会不会因弟弟抄策论挨打的事,迁怒于他?
韩皎心下惴惴,面上却愈发冷然倨傲。
以谋士之身,求见燕王,韩皎年纪比燕王还小一岁,本就没什么说服力,如果再表现得谦恭怯懦,燕王怕是会完全看扁他。
宁可失礼,也不能显出青涩之态,韩皎下定决心,便撞着胆子打断燕王看文书,颔首施礼:“翰林院韩皎,参见燕王。”
燕王没想到这小子敢打断他看书,第一回合,竟然让这小子气势占了上风,燕王冷笑一声,将文书放回案几,转过身,目光威严看向身后的少年。
韩皎气定神闲,迎上燕王的目光,心中登时一惊。
倒不是被燕王的气势震慑,而是……这家伙怎么长得跟谢夺完全不像?
身高倒是看不出差距,两人应该都在一米八五上下,燕王更高一点,谢夺今年刚满十六岁,估计过两年还会长高一点,兄弟俩身材比例倒是挺接近,都是宽肩窄腰大长腿,就是长得不像。
细细对比的话,兄弟俩这高鼻深目的轮廓,都有皇帝的影子在,就是五官风格差别挺大,谢夺是小白脸那类型的精致漫画少年风,燕王谢广却是硬朗锋利款的硬汉风。
怪不得两人的死忠粉群体性别不一样,男主不愧是宅男心目中的完美硬汉长相,非常符合韩皎的审美标准。
“为什么要参见本王?”燕王冷厉的目光里浮起一丝戏谑:“该等本王亲自登门去拜访你才是。”
韩皎一愣。
燕王何出此言?韩皎颔首回答:“殿下说笑了,臣不敢当。”
“不敢?你还有不敢当的时候?”燕王冷笑一声:“部堂大人寿宴那晚,你不就在院子里等着权贵去攀附你呢么?”
韩皎平静注视着燕王,不明白这个奇奇怪怪的男主想表达什么。
燕王记仇的张开双手,对韩皎笑道:“你看看,本王在你眼里,算得上权贵么?”
韩皎:“……”
这男主怎么回事?会不会说人话?
燕王看出韩皎眼里的茫然,顿时更憋气了。
这小子居然敢把他彻彻底底给忘了!
这么一来,就不方便寻仇了,毕竟那晚的事,这小庶吉士都没当回事,燕王如果主动提起,就显得小肚鸡肠,只能忍气吞声,冷冷揶揄道:“杨大人说,你有计策献给本王?”
“回殿下,杨大人记错了,微臣没说是计策。”
燕王心中暗笑,这小子居然也知道怯场,到了他面前就不敢逞能了,轻笑一声,漫不经心道:“不是计策也无碍,有什么想法,简要的说了吧。”
“不是计策,也不是想法,准确的说,微臣要献的,是奇策。”
“啊?”燕王猝不及防。
第一次相见时的无措再次重演了,万万没想到,这小子还是成功打乱了他的节奏,思维速度直接碾压赶超,反客为主。
“此奇策关乎杀良冒功案。”韩皎再一次领跑全局,成功让燕王跟不上趟。
燕王怔愣许久,才回过神,蹙眉道:“你怎么会知道这桩密案?”
“家父在大理寺任职,参与审理此案。”
“这么说,你父亲给你泄露了朝廷机密?”
“没有,是微臣在书房中无意间看见了案卷审讯录。”
燕王笑道:“好啊,你这是窃取朝廷机密,跑本王这自首来了?”
韩皎毫无惧色,坦然回答:“审讯录中,那名罪将有恃无恐,竟有意攀扯殿下!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臣不能坐视赵亮血口喷人,让我大楚之嗣君含冤受辱,固冒死来献奇策,惟愿为殿下洗脱冤屈,待臣让那奸贼赵亮伏法,再领窃密之罪。”
燕王再一次不争气地被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的翰林院进士给说懵了,回过神时,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意。
这小子狂归狂,但对事情的机要抓得非常准。
韩皎每一次出口,都能直指要害,轻重缓急相当明确,而且话说得极有担当,面对质问,也没有先急着为自己的错处开脱,而是以燕王之忧为首要,这让燕王有些感动。
虽然心里对这小子很有些不满,燕王此刻也拿出几分诚意,细细打量韩皎。
“你有办法洗清我跟赵亮那厮的牵连?”
“是。”
“说来听一听。”
韩皎颔首道:“首先,臣请殿下调来近五年辽东边关各部军饷调动分配的全部账目记录,容臣查验。”
燕王闻言,眼里刚显露的一点希望又暗淡下去,“你要这些账目作甚?想以贪墨之罪论处赵亮?这个对策,早有人替你想到了。就是不想替赵亮压下如此丧心病狂的恶行,本王才迟迟不允许更改罪名。”
14/109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