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国舅爷(古代架空)——公路飞行

时间:2020-06-01 09:58:19  作者:公路飞行
  李明堂摇头。
  “今上龙体欠安,怕是快了,新君即将即位。”
  李明堂诧异,“什么?这么快?我果然是好久不回京城,完全不知道。那你这次来……”
  “梁后被废,牵连甚广,现在趁着新君即位,梁家自然想翻盘,所以我回来跟你借点儿兵用用,你下面还有多少人马?”
  “三关总兵下辖十几万众,不过我能调动的不及十分之一,我能给你八千,不,一万人。”
  “够了。”常清河点点头,“先说好了,这是要掉脑袋的差事,我看你在这里吃香的喝辣的,炕上还有暖被窝的,你要是不愿意掺合这事,我绝不逼你。”
  李明堂知道他这个人,常清河当然不会逼他,他直接宰了他,取而代之。
  “你说吧,要我做些什么?”
  “我带了兵符来,假的。由你出面做东,今日晚宴与三关总兵会面,他愿意听从调遣自然好,不愿意就杀了,明日调八千先锋营誓师,即刻开拔西向京城。其他人留守兵营,听候调遣。”
  李明堂吞了吞口水,“三关总兵下面带着不少卫士,你确定他识破兵符是假的以后,你能杀掉他?”
  常清河飞过来一个眼刀:“所以我说,这是掉脑袋的差事。”
  “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我原先留给你的人,都还在吗?”常清河报了几个名字。
  李明堂道:“在,只是各处值守,彼此相隔几百里地。”
  常清河道,“现下营里的几个马上叫过来,我要派差事给他们,另外的几个也招他们回营,三天内办好,不,我给你两天。”
  常清河这命令似的口吻,让李明堂抖了个机灵,“是。”
  “君子以义,小人以利,你我都算不得君子,虚的话我不给你说了,一旦成事,你我便是禁中嫡系,日后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李明堂把胸一挺,头一抬,“我跟你之间,不是义,更不是利,你知道是什么?”
  常清河一脸嫌弃,“快别这么肉麻了,爱恨情仇,最后都是落到一个仇字,你要那么说,我还真不放心把事情都交给你去办。”
  “我跟你没仇,倒是你对我有恩,你让我上刀山下油锅我也去。”
  常清河叹气,突然话锋一转,“你屋里头那个,跟你好了多久?”
  “……”
  “好好对人家。”常清河放下茶盏,抖了抖披风,又抖出一身披星戴月的霜寒,转身踱到门外,“你也去忙吧,我到各处转转,见见那些老部下。”
  “等等!”李明堂叫住他,“你是有几天没睡了,眼睛里都要出血了。你在我这里躺一躺,我去通知他们,知道你来了,他们肯定高兴,大伙儿晚上正好一起聚一聚吃个饭,那三关总兵京里调来没多久,军令不出大帐,上赶着巴结我呢。”
  常清河看了看凌乱的床铺,“在你这里躺?我宁可去跟小兵卒子挤。”
  李明堂“啧”了一声,“都这个时候了,还嫌弃?你什么时候成讲究人了?”说罢走过去将床褥子被头一起卷了抱起,“罢了,真是欠你的。箱子里还有一张御寒的虎皮,你拿出来垫了,我这就出去张罗晚宴。”
  待李明堂出门,常清河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他抬起屋角箱盖看看,没闻出不好的味道,便扯了虎皮裘衾之类的御寒衣物在床上草草铺了,也没洗漱,几乎倒头就睡过去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醒来的时候常清河一个手刀切过去,差点把正拍他脸的李明堂打个命丧当场。
  李明堂吓得退后三步,吞了吞口水道:“是我,是我!”
  常清河定了定神,自嘲道:“多年不在军中,人都变钝了,竟是你拍我都拍不醒。”
  李明堂在他身旁坐下,安慰道:“比之当年你我刚刚相识之时,自然是功力大不如前,只是如今你不是别人府内豢养的鹰犬死士,不靠以命相搏讨生活,武艺下降在所难免。你大概不记得了,那时候你还是我的属下,我当你不过是个身手不错的军户,靠的是足智多谋,头脑机灵,直到有一次我亲眼见你杀人。正赶上兵荒马乱,七王相斗的年月,我不是没见过阵前杀敌的场面,然而活生生的人被刀枪所伤,满头满脸的血,口鼻冒着血泡和唾液死去的样子,仿佛骡马。只有你出手的时候与旁人不一样,手起刀落干净利索,你不砍脑袋,更不剁人手脚,总是一招毙命,死在你手下的人我觉得运气挺好的,把杀人当成一项手艺活,跟别的工匠雕花刻字一般,大概也只有你了。”
  常清河回头看看,发现李明堂竟还有一丝怀念过去,他自己是一点也不怀念那段时光,简直可以用不堪回首形容。为了复命,甚至有时候仅仅为了活命,要把自己的精气神维持到一丝不苟的程度,半点不能松懈,睡梦中都是醒着一半。
  “你去给我找一套官服来,我原先那身已经丢了,拨几个面生的人给我充场面,去禀告那位三关总兵杨大人,就说我到了,让他亲自来接我。”
  李明堂早有准备,他也不唤下人过来帮忙,亲自抖开包袱,里面是指挥使大人的官服,上面穿金绣银衣饰华丽,常清河本就长得威风凛凛,这身衣服一穿上,顿时整个人仿佛是画中走出来的门神天将一般。
  李明堂多年以来习惯了由旁人伺候,乍一下又成了伺候人的,不知怎么的,一身松乏的骨头突然全抖擞起来。
  封腰的尺寸刚刚好,李明堂忍不住道:“我还怕多年不见你胖出个将军肚来。”
  常清河被人评价了腰腹,换成旁人要闹个脸红,他却心下不免有些得意,只不好说为的梁玄琛,也不能放任自己胖出个肚子来。
  准备妥当以后,常清河带着佩刀下楼,与新拨到他身边的几名卫士打了照面,又将明日出发的人马粮草做了一番部署。
  他此来,是以换防练兵为名,那位三关总兵杨大人仍然顶着三关总兵的名头,只完全给架空了,常清河的人常清河的兵,只听常清河的号令,这么多年能镇守辽东抵御外敌,靠的不是李明堂,靠的是多年以来常清河带兵打仗养成的血性。若是这位杨大人当个乖乖听话,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杨大人自然好,若是横加干涉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便是图穷而匕首现的局面了。
  李明堂紧紧跟在常清河身后,但见他腰间佩刀刀鞘锃亮,从刀尖至刀柄都仿佛散发出嗜血的气息,一时间只觉得心间暗潮汹涌,跌宕起伏,澎湃不息。
 
 
第82章 血印禅寺
  梁玄琛带着韩允漴去的地方是一处逼仄的小楼,穿过曲曲折折的弄堂,在一处荒僻的街巷深处,竟有一座小庙。韩允漴生平去过的庙宇不多,但是好歹也算见识过皇家供奉香火的地方,别的不说,光是在南宫思过时长住的鸡鸣寺,基本包揽了几片山头,大雄宝殿巍峨庄严,寺内香火旺盛。他平日听禅上课并不去主殿,而是在后山专门为奕王殿下新置了宅子,便是那一处宅子也是有楼有阁,还有专门读书练功的院落,是以见到这么玲珑的宅子竟是一座庙,他觉得还挺新奇的。
  寺庙蜗居在一座桥堍边,香火也不旺,约摸是靠附近街坊接济度日。门洞上方写着“血印寺”三字,看着仿佛就不很吉利,禅门半开,只见里面一名小沙弥不过七八岁光景,尚处于心智未开的年纪,蹲在楼前空地上和附近的孩子一起逗蛐蛐玩。
  梁玄琛只凭院中的笑闹声已分辨出一二,朗声道:“慧根,师父在屋里吗?”
  那小光头喜道:“木先生,你怎么来了?”说罢打发了其他小孩,收起他的蛐蛐,过来迎接梁玄琛,“师父昨日还提起你了,说是好久没有你的消息。”
  “缘何就提起我来?”梁玄琛伸出手去,准确地摸到了对方的光头。
  “就……我也不记得了。”他老老实实回答,又往后一瞅,“这个哥哥面生,是你儿子吗?”
  梁玄琛苦笑,“亲戚家的。”
  慧根将二人领至后堂,这是一间小小禅房,看样子吃饭打坐念经休息睡觉全在这里了,两张简炕上方坐着一位形容枯槁的老和尚,此时还歪在一边打盹,屋里的味道也不大好闻,那檀香似乎是为了盖住后面茅厕的若有若无的骚味,然而无论如何又没能盖住。
  梁玄琛抽抽鼻子,笑骂:“慧根又在墙根下乱撒尿了?”
  慧根撅了嘴,埋怨茅厕远,恭桶又太大,凭师徒二人使不上力气抬出去,自然一直弃之不用了。
  慧根将师父好一阵拍打,才弄醒了老和尚,睁着一双昏黄惺忪的睡眼,这位法号一明的大师好半天才如梦初醒,“哎哟,稀客,稀客!慧根,快快给二位施主上茶。”
  三人在席上盘腿而坐,小和尚颠颠儿跑出去泡茶,一会儿折返时,只见他拖着茶盘晃晃悠悠地端来三碗茶水,茶撒了一半不说,那茶杯看着也不是很洁净的样子。梁玄琛横竖看不见,端起茶便喝,韩允漴见那最劣质的粗茶,叶儿棍儿浮浮沉沉漂在水里,就不是很有喝的欲望,只搁在一旁。
  寒暄一番之后,韩允漴算是明白了,这小小寺庙里,只得师徒二人。
  小孩子坐不住,慧根一会儿被问起功课,就找由头跑掉了,屋里便只剩下三人。
  “大师,我此番带了人过来,是给二位引见引见。一直想过来的,之前耽搁了,想着择日不如撞日,便冒冒失失来了,万望大师见谅。”
  一明道:“哪里哪里,相识既是缘分。若是你木先生要引见的,必是贵客了。”
  梁玄琛道:“也算不得贵客,不过是晚辈后生罢了。”说罢让韩允漴上前行礼。
  韩允漴不好自报家门,便只说了自己的表字,连姓都省了,那一明老得都瞧不出岁数的样子,一口牙也稀疏了,到底见过世面,有与梁玄琛是旧识,便也没多问,只向着他点点头,随便夸了几句后生可畏,风华正茂之类的。
  “我这位亲戚家的孩子身世颇为坎坷,如今又遭逢家变,这些日子我思来想去,怕他走到穷途末路那一步,若是我都保不住他了,也只有大师这里能给他提供一处安身之所了。”
  “木先生高看了。”一明谦虚道。
  “大师可千万不要推辞,我这算是不情之请,只不知大师届时愿不愿意收留他?”
  一明道:“你知道这血印寺的寺名因何而得来吗?”
  梁玄琛微微一笑,“这自然是知道的。”
  一明道:“我是问这位后生家的,你可知道?”
  韩允漴一脸茫然,老老实实地摇头。
  老和尚颤巍巍地起身,将韩允漴引到床前,抬手一指,“你可看见那石柱了?”
  韩允漴点点头,“看到了。”
  “这血印寺建寺之时便有这石柱,名头比这寺名还早。当年太-祖皇帝还未建功立业,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有一位姑娘被强盗掳来丢在这寺庙里,寺庙里的老和尚见她可怜,便趁着强盗不备时将姑娘放跑。然而黑灯瞎火,又是乱世,姑娘的家很远,她怎么回得去?老和尚便指点了她一个安全之处藏匿起来,自己尚不及藏身时,强盗便回来了。后来老和尚被绑在这石柱上,被活活打死,血水透染,也没有说出姑娘的藏身之处。姑娘因此得以脱身,又后来匪乱除去,国泰民安,这姑娘便回到这里重修了寺庙,还将寺名改为如今的‘血印’二字。”
  韩允漴若有所思,“大师,这老和尚与姑娘非亲非故?”
  “非亲非故。”
  “非亲非故,为什么要舍命救那位姑娘呢?”
  一明道:“出家人慈悲为怀,佛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老和尚看来,这姑娘是他必须救的。”
  韩允漴点点头,“我在书里也读过很多舍身取义的故事。不瞒您说,小时候我跟着我娘在边关上是开黑店的,杀人越货的事虽然没亲手做过,却见得太多了,被杀的人是不分好坏的,也从未听说过舍身取义。”
  一明道:“人乃万物之灵,杀人舔血只为一己私利,活着又与牲畜何异?做一只长命的畜生还是做那万物之灵,其实全凭你自己的选择。”
  韩允漴低头思索。
  梁玄琛并不插话,他长吁一口气,缓缓走到窗前,高高的圆窗上有阳光漏进来,他看不见,却能感觉到些微的暖意,侧耳细听,远处是孩子们的嬉笑声,再远处,街巷偶有鸡鸣狗吠,男女笑骂,是一派市井繁荣的景象。
  这一场三人清谈从早至晚,间中慧根去外面化缘一番,讨得了几张饼子,几枚果点,师徒甥舅便坐一起就着茶饮随便吃了。韩允漴经过刚刚的一番,也不去计较干不干净,横竖当年自己在西北跟着老娘开黑店时,吃的喝的还不如这里干净。
  吃完以后,一明又从枕头底下掏出一个鸡蛋塞给小徒弟,“没什么好招待的,只这鸡蛋每日里给他留一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跟着我吃斋念佛也不行,你们俩的不曾预备,便只能看着他吃了。”
  梁玄琛忙道:“大师要给,我们甥舅也不好意思接。”
  一明道:“木先生说笑了,您是贵人,自然也不在意这些小事。”
  及至夜幕低垂,梁玄琛听听外面的动静,知道时候不早,便起身与一明告辞,带着韩允漴退出血印寺。
  甥舅二人在夜色中行走,梁玄琛道:“带你去血印寺,是想着若有万一,你走到穷途末路,这里可暂且容身一时。此处只我一人知道,再无旁人。”
  “舅舅,你是怎么与这位一明大师相识的?”
  梁玄琛道:“机缘巧合。”
  “那位大师高寿几何?”
  梁玄琛想了想,“我不记得了,他自己都未必记得,我只知道他和太-祖皇帝差不多的年纪,算来都有百岁高龄了吧。他也曾经是叱诧风云了不得的人物,只是他们那时候有很多不得已之处,后来皈依佛门出家出世的不少。南宫迁都以前我便认识他了,一生虽也只得数面之缘,对他倒是十分倾佩的,每每相遇都很谈得来。”
  韩允漴心中猜了个七八分,想来那一明大师当年便是与太-祖皇帝势均力敌之人,只后来成王败寇,剩一盏青灯,一尊古佛罢了。即便如此,梁玄琛对待一明,也是毕恭毕敬,以晚辈自居,连身边带着的韩允漴都一笔带过了身世。可想当年,那些荣光岁月,金戈铁马的日子,该当何等壮怀激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