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信想起研究所里接待他们的那些研究员,个个一身书卷气,无不毕业或在读于一流的院校。
他们可能一夜之间就让历史翻页,当然更有可能无声无息,无名无姓地在各种研究中奉献一生,把寄托着希望的成果累积郑重地传递给下一位。
“我只不过是这条路上的铺路石之一,可只要我一天没被碾碎,我就要尽到我铺路的责任。”片刻的安静后,君洋道,“曾经,我也把每次训练和演习当做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但是现在,这才是此时此刻,为这个时代,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
道理都是对的,严明信也都懂,甚至恨不得鼓鼓掌。
只是君洋说的话,他听完心里按下葫芦起了瓢,怎么又有另一种别扭?
他完全无意识地脱口而出:“好好儿的也没人碾碎你。”
君洋站在桌边,手还按在盛隔夜茶的盖杯上,一言不发。
严明信心生好奇:“哎?有谁把你怎么样了吗?”
他睡了太久,空袭的事是战斗结束后当天当时立刻就扯明白了?还是中间经过了什么委屈?
现场那么多人呢,巧得是还一个人长了一张嘴,嘿!
真有些不太好说。
严明信忽然发觉,君洋意味不明的笑容更让他安心。
是揶揄他的也好,是害他窘迫下不来台也罢,还让他胡思乱想的……他都认了,至少说明天下太平,这个人还有闲情逸致放闲屁。
他掀开被子下了床,凑上前好声好气地问:“英雄,谁让您受委屈了吗?”
一大早还是挺冷的,二所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明确,从不讨好在这儿住的人,空调全然是个摆设。
君洋睨得严明信快打喷嚏了,这才大赦天下地“哎”了一声,朝他沙发上一坐,慵懒地靠在沙发背上,阴阳怪气:“我没委屈啊,是有人三天两头地惦记着要回自己军区,人家心里委屈啊。没办法,山海关就是不留人呗,天天车接车送地陪着、嘘寒问暖的,都不值钱啊,人家不往心里去啊,我跟人家说话还得‘注意点儿’呢。”
严明信:“……”
“别说了,兄弟。是不是要下楼吃饭?”严明信穿衣动作迅速,“吃完饭我开车,您坐着!”
第17章
航天导弹既然能瞄准一颗卫星,理论上来说,也具备瞄准其他卫星的实力;既然有不怕暴露的发射基地,那么不难推测,我方应当还有万无一失的二手准备——倘若导弹先发制人,在没有更高技术手段的情况下想要进行拦截,纯粹白日做梦。
经过航天导弹一事后,D区统治者据说大病了一场,原本某些说一不二的强势政策从此只字不提,韬光养晦。
——严明信所在部队过去常在几个空军基地之间辗转,由于训练具有一定保密性质,所以他们接收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不能随心所欲拿起手机就联网冲浪,故而对这些事只是断断续续略有耳闻,再加上也没人组织大家伙儿对这事儿展开深刻的研究学习,他看完了便抛诸脑后,只记得个囫囵大概。
现在把这些事串在一起想想:国王高高在上一辈子,如今老态龙钟,导弹又架在脖子上,这他还能安然入睡,不担惊受怕吗?
吓着吓着,再吓出个三长两短,D区岂不是要换天了?
自古以来,改朝换代都是国之大事,尤其是这些世袭王位的国家。老子在的时候一个个俯首帖耳,老子快不行了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稍有不慎,就是一场天下大乱。
老国王如日中天时早已立下或名正言顺、或众望所归的王储,可顺位排不到的人也未必就能心悦诚服。也许人家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呢?也许人家就想着刀尖舔血一把,成王败寇呢?
同样是心怀不轨,这些人具体做出什么举动不一而足,要由主子的智商和团队水平共同决定。严明信记得历史上似乎是有能一举翻身的,但更多是蠢得令人目瞪口呆的,偏偏这些人通常钱权兼备,又处于特殊社会体制下——如果他们之中有人想集结几架飞机或与某些势力暗中勾结借个几架,可能还真有这个本事。
从地理条件上来看,能满足行动需求的机场屈指可数;从社会背景上看,D区简直当仁不让啊!
这是纯粹的客观分析,绝对不是因某人金口玉言为这个猜测先背了书。虽然对方的图谋严明信尚且没想出个所以然,但他已忍不住对D区的风云变幻唏嘘不已,越想越觉得君洋言之有理,令人拍案叫绝!
他不知道君洋有没有思考到这一步,心急火燎地想找个没人的地方跟君洋探讨探讨。
晚上九点多,山海关上空满天的星星眨眼睛,看见一个渺小的人类从芝麻大的楼里出来。
它们不懂他为什么三步并作两步跳下台阶,不懂他为什么奔跑,就像它们不懂为什么有人在黑夜中航行与巡逻,也不懂自己为什么要围着月亮一圈圈地转。
他跑得很快,拉开车门的动作却很轻,因为借着路灯温柔的指引,他看到君洋放平了座椅,正躺着休息。
开门的车顶灯让君洋皱了眉,随后抬起手搭在眼上,遮挡住那并不刺眼的光线,微微张着嘴。
严明信偏头一看,问:“你耳朵上沾的什么?”
说话间,他伸手去捉那个白色的小不点,不料指尖刚刚触碰,人家便敏锐地侧脸,避了开来。
君洋抬手摸索,将那个不起眼的小东西捏起。借着车内的顶灯,他睁开眼,用指尖捻了一下:“哦,没什么,可能是取模的时候留下的吧——要研究构造,总得有个模型才行,听说他们有了点新的思路。”
严明信:“你难受吗?”
“这个?”君洋挤了一点笑容,缓缓说道,“不难受,根本没感觉,几分钟就好了。是刚才……噪音也按来源和频率分成很多种,我们正在排查对方使用的是什么方法造成的干扰,刚才在里面我……有点想吐,着急出来,没来得及清理干净。”
他摸了摸耳朵,轻轻地说:“见笑了。”
过分的礼貌有时不是素质使然,是明确的拒人千里的信号——当人的身体处于高度排外的状态中时,可能害怕触碰、光、声甚至气味的刺激,防备心理空前。
严明信在抗荷训练中也有过类似的体会,但他不知道常规进行高强度抗荷,能承受5个G以上加力的飞行员,在训练过神经的耐受性之后,会因为什么样的刺激而“想吐”?
他回头看看研究所的方向,犹豫要不要找人来看看他。
君洋喃喃道:“你小点声说话,我看我还能不能听见。”
“……”严明信感觉自己的心脏和喉咙霎时被无形的大手擭紧了。
历史的车轮何其沉重,行经之处无不是千秋兴亡,将这样的轨迹使命系于某一个人的身上,肉.体凡胎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君洋就躺在他眼前,胸口微微起伏。
他脑海中是无端又无边的悲壮,恨不能分摊这一刻的痛苦。
君洋忽然道:“我听到了。”
严明信轻轻地说:“见鬼了吧你,我还没说话呢。”
“这次真听见了。”君洋闭着眼,勉强笑笑,“等等我啊,我休息一会儿就好。”
依严明信的经验和以他对君洋的了解看,这实在不像一时半会儿能休息好的症状。
楼前的路灯一水儿地亮着,还停在院里的汽车们和花草树木一道兀自睡着,小楼有上百扇窗户,每一扇的灯光或明或暗——整个世界井然有序,这天底下,除他之外,可能再没第二个人知道君洋的现况。
严明信忧愁地说:“你看着不太舒服啊。”
“这算什么。”君洋不以为意,微微一顿,又道,“不过躺得是有点儿不太舒服,拿你胳膊来垫一下,我躺会。”
严明信二话不说,将座椅向后一推,依言弯腰将手臂伸了过去,君洋分明没有睁眼,却默契地一错身,正正躺在他手臂上,姿势像榫卯结构一样契合。
严明信手臂托了个大脑袋,心想,怎么这么轻啊。
还没过五秒钟,君洋把头一偏,笑着说:“拿走吧,没用。”
严明信一下明白了:那人是绷着劲儿呢,根本没有真的躺上来。
他动也不动,说:“没事,你躺着。你这样的,我能举你两个知道不?我还怕你压是怎么的?”
听了这话,君洋身体的排外状态似乎解除了。严明信感觉得到手臂上的重量在一点一点试探性地增加,最后,那人终于踏踏实实地躺在了上面。
他向外看去,车的另一侧是花坛,黑灯瞎火的,而他耳边是君洋低低的笑声,只在胸腔和嗓子眼一带打转。奇怪的是,这次他不但没觉得毛骨悚然,反倒还发现君洋的牙齿整齐,又很白。
原谅他从前真的没注意到这一点,究其原因,大约一是他没从这样的角度、这样的距离看过这人,二是君洋的话不太多,没说透的往往都藏在眼神里,让人不敢移开眼,怕错过了重大消息。
知道君洋不舒服,他很注意,轻声细语地说:“我昏迷的时候不是做了个梦吗?那天你说我们旅长来看我了,我回去想了想,我好像也梦见他了。”
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梦里的“连队指导员”的长相似乎和他们旅长渐渐重合,是旅长年轻时的模样。
“……”君洋整个人凝固了一瞬,笑声戛然而止。
他面无表情地说:“不可能。”
“真的。”严明信回忆道,“我梦见我和他一起出任务,在一块儿吃饭,吃饭的时候我还给他倒了一杯酒。他喝了,喝完就骂我。对,我好像也梦见我以前的同学了,我们在教室里坐着,就像……”
“枯桃海事培训中心”这样的地方,怎么会有那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那分明正是他记忆中奉天军校里的某间教室!那些擦肩而过的人,也是他曾经熟悉的面孔!
“不可能。”君洋根本不听人说话,再次重重强调,“你记错了。”
谁没事会找人聊做梦啊,这是严明信难得的敞开心扉。
思路一被打断,他皱着眉道:“兄弟,我做的梦,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君洋远远地避开他,坐起了身,将座椅归位,抬着下巴发动了车,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道:“我说你说了算的时候,你才说了算。”
第18章
这天清早,不知是逢年过节还是怎么的,餐厅里一反常态,人还挺多。所幸二所的“设计”虽然“简约”,但新闻节目总是无限量供应,墙上挂了数台电视机。严明信和君洋二人挑了个面朝电视的座位,并排吃着早餐。
才吃到一半,身着淡绿色招待所制服的前台小姐走了过来,礼貌地问候:“打扰一下,请问您是严明信先生吧?”
一屋子这么多人,严明信也不知道她怎么认得这么准,抽了张纸巾擦擦嘴:“是,怎么了?”
“前台有找您的电话,”她说,“是从通信科转过来的,您能过来接一下吗?”
能找到这儿的,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奉天的战友。
大队长开门见山:“明信,准备回来吧!”
严明信一愣:“啊?”
大脑反应最快,在他脑袋里拍案而起,气势磅礴地大声喊叫,说他望眼欲穿了许久,没有322的日子里他度日如年!此刻应该产生“归心似箭”的心情,原地敬一个谁也看不见的礼,并且立即奔赴千里!
可他心里又莫名升起了一点奇异的情愫,小声说:啊,就要回去了么。
严明信问:“真的假的?我这边还有个协助调查的任务呢,怎么办?”
想起他神圣的使命,严明信勾住一截电话线,在手指上缠了一个圈:“是你想我了,想让我回去呢,还是组织喊我回去?”
他背靠着前台,将手肘支在台面上,不经意间一抬眼,正正好瞧见电视里播放的一则新闻。
“事实不容掩盖,沉默只能恶化两国关系。关于该国侵犯蛟龙湾领空的事件,我方已通过大使馆提出强烈抗议,并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
电视上出现了一段电脑制作的画面,简洁明了地指出在D区北部与母亲海南端毗邻处有一座巴掌大的小岛,总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公里。就在这弹丸之地中,有一块难得的平坦区域被修建成了一座军事机场——与民航飞机不同,大部分军机起飞并不需要太长的跑道,只要几百米就足以让一架重约100吨的轰炸机起降。
画面一针见血地绘制出了这队军机的航线:由该岛出发,一路北上,在徘徊绕过部分疑似雷达区域后抵达游龙海峡,并分成了前后两部分,接着气势汹汹地向蛟龙湾笔直挺进。
这段视频并非空穴来风,尽管该机场的机库外观做了反侦察处理,但航天卫星传回的画面已连岛上有几条跑道都拍得一清二楚,另外还有对航行记录仪进行破解分析得出的航线,铁证如山。
这则新闻最后的画面,是山川肃穆间的边境石碑,上面刻着一行字:勿谓言之不预也。
——汹涌奔腾的暗流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中左冲右突,经历了无数冲撞和波诡云谲的起伏,终于冲破了刻意而为的障目泥沙和难登大雅的肮脏勾当,愤然冲出水面。
真相大白。
严明信瞬间清醒,头脑前所未有地冷静,霎时明白了今天餐厅里突然冒出的这许多人是为何而来。
透过落地玻璃,隔着门外的绿化带,他似乎能看到远处有无数支部队正在集结,一扇扇庄严的大门陆续打开,车队隆隆驶出,不知姓名却又拥有同一个名字的战友们正在检查手里的装备。
“当然是真的!你协助的事,领导和山海关军区已经协调好了。”队长在电话另一端说道,“你就在二所等着,我派人过去接你。记住,8点20分,在S5H2区域,有一架运输机飞往奉天国际机场,落地之后先去奉飞,明白了吗!”
严明信再无二话:“明白!”
君洋站在餐厅门口,凝望着早已跳转到评论环节的电视节目,一言不发地看着。
12/63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