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穿越重生)——凔溟

时间:2020-08-04 09:25:04  作者:凔溟
  魏县令虽然只是个小县令,但消息也是有的,外头把顺王传成三头六臂,能耐通天的大神仙,但也知道,他实际年龄不过二十,再看这人通身气派,除了顺王还有谁有这等气势?
  魏县令脚下一软,屁股也坐不住了,圆滚滚地滚到地上。
  李煦关切地问道:“魏大人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那边师爷已经查看过了,茶盘是金丝楠木没错,但是不是最上等他不知道,反正他没见过,茶杯也是紫砂没错,工艺超群,肉眼可见的超质量,要说它价值连城他是信的。
  把这个消息回复给魏县令,魏县令哪还有疑虑,确定这个年轻公子就是顺王无疑了。老天爷啊,他到底得罪了什么样的人物。
  不对,他从头到尾也没做什么吧?做错事的是祁二郎和他儿子啊,关他什么事呢?
  魏县令从地上爬起来,偷偷瞥了一眼李煦,然后屁股沾着椅子边坐下来,声音颤抖地说:“既然已经确认质量,那就照价赔偿吧。”他说完还问了李煦的意见:“您觉得该出多少价合适呢?”
  他这一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的态度让祁二郎彻底傻了,激动地喊道:“大人!”
  “放肆!”魏县令指着他咆哮道:“谁允许你私自插嘴的,来人,掌嘴二十。”真是灾星啊,亲儿子舍不得打,这祁二郎真是打死都不能解气。
  “啪啪啪!”的响声伴随着痛呼声传遍客栈,祁夫人被人强拉着捂住嘴,发出急促的呜咽声。
  李煦皱起眉头,他一点也不喜欢这种惩罚,不过也没多说什么,等执行完刑罚,他又说:“本公子不是永州人,要这客栈无用,你们三日内筹集到一千两银,这件事就算完结了。”
  一……一千两?在场的人都听呆了,就那么一套泡茶的工具居然要一千两,果真是大宝贝啊。
  在老百姓眼中,一百两就是大数目了,一千两是他们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这家客栈虽然在永州算是最好的,但客流量并不大,也不知这辈子赚到一千两没有。
  魏县令抖了抖圆浑的身体,命令道:“三日后本官会亲自上门收钱,你们回去通知祁老爷,此事就这么定了。”
  李煦听完领着人走了,魏县令见状赶紧追上去,“李公子,请稍等。”
  “魏大人还有何事?”
  “不不,是这样的,您是外地来的,既然不住这家客栈了,不如到下官家中小住几日如何?”
  李煦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魏大人真是好客啊。”
  “应当的应当的,相逢即是缘。”
  李煦一点也不想到他家住,不过去看看也好,“那就叨扰大人了,还请带路。”
  走了一段,贺遵小声问:“王爷,他是看出您的身份了?”
  “八成,不过不要紧,先看看他想做什么再说。”
  “就咱们三人去,太冒险了。”贺遵并不赞同李煦住进魏县令家中,那可算是深入虎穴了。
  不过这姓魏的也不算什么老虎,顶多是只张牙舞爪的胖猫。
  魏县令并不住在县衙,魏府虽然算不上豪华,但也是座五进的大宅院,这样的大宅子可以养几百号人,可一个小小的县令,是用什么养这么多人呢!
  李煦被安置在一个单独的院落里,院子里有池塘有小桥,有假山有回廊,竟然比他在寇府住的西苑还别致,他忍不住赞道:“好地方啊,住着肯定舒服。”
  魏县令不知头顶悬刀,讨好地说:“这是府上招待贵客的院落,刚打扫出来的。”
  “那多谢魏大人了,这里风景甚好。”
  住在魏府的第一天,李煦宾至如归,吃的好住得好,还有几位貌美的婢女在身边伺候着,李煦没有拒绝,而是留着人套话。
  从这群婢女口中,李煦得知这位魏县令家中有十三位小妾,正妻前两年病逝了,只留下一个嫡子,就是那位助纣为虐的县令公子,其余小妾全都没能给他生个一儿半女,这也是魏县令宠溺儿子的原因,没办法,就这么一棵独苗,不得宠上天啊。
  夜里,李煦睡得正香,突然感觉地面晃动起来,他倏地睁开眼睛,就见贺遵推门冲了进来,老七紧随身后,显然也是警醒的人。
  李煦坐起来,双手撑在床上,依旧能感受到轻微的晃动,他震惊地问:“地震了?”
  贺遵二话不说,将李煦的外衣披在他身上,然后抱起他往外跑,等他们跑到一处空旷的院子,发现四周都有人尖叫。
  李煦莫名,这震感并不强烈,魏府建的结实,也没看到哪里发生地裂和房屋倒塌,这些人叫什么?
  “王爷,是否要先离开永州?”谁也说不好之后还会不会更强烈的地震。
  李煦摇摇头,“不能离开,天还未亮,到处都漆黑一片,与其在路上乱闯,不如先在这里等等,而且震感不强,应该无碍。”
  这一夜,注定很多人都睡不着,魏县令一整晚不知道躲在哪里,反正没在李煦面前出现过。
  他们三人就在院子中央席地而躺,还好是大夏天,随便盖件衣服也能睡,就是蚊子多了点。
  后半夜有过两次程度差不多的地震,李煦也没睡着,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他让老七去打探消息,他则坐在草地上想事情。
  “王爷不必担忧,这种事历朝历代都避免不了,只要没有大的人员伤亡,就算有心人散播谣言,也煽动不了百姓。”
  李煦明白他的意思,古代知识落后,很多人会把天灾归咎于当政者的不仁,历史上甚至有皇帝因为日食而写罪己书的。
  “不,本王只是担心震源处,也不知是哪。”永州还好,大多数房子都是石头建造,足够稳,轻微的地震伤不到人,但如果是茅草屋,那真是随便刮个风都得倒一倒。
  ******
  离永州不远的地方,寇骁睡到一半是被东西砸醒的,还以为遇到了敌袭,结果睁开眼就看到屋顶掉了下来。
  他们夜宿在山林里,这里有几座简易的草棚,应该是百姓上山打猎时休息用的,虽然破破烂烂,好歹有个屋顶,寇骁便与赵刚几位将领休息在这里。
  “将军,不好,是地龙翻身。”赵刚惊叫道。
  他们都能感觉到身边的树木在摇晃,人扶着树才没跌倒,这样的摇晃持续了很久,有石块和根系不深的小树倒塌下来,大家只能尽量避开。
  等地动山摇的感觉过去,寇骁把县令叫来问:“上杭县经常发生这种事吗?”
  县令被吓破了胆,畏畏缩缩地回答:“不……这是第一次吧。”他甚至都不知道地龙翻身是这样的感觉。
  “那你们可真倒霉。”寇骁等到天亮,见大家都安好,松了口气,“走吧,再去找找,看看还有没有活口。”
  他已经带人在南阳镇周边走了三天了,沿着那条长长的泥石河流一直走,试图找到几口活口问问情况,可是没有,一个人都没有,除了在河流中露出的建筑残骸,证明这里曾经住过人,他们连栋完整的房子都没瞧见。
  这几座破茅屋还是因为在山上才幸免于难。
  这天,有人发现了一具尸体,尸体两条腿露在泥石外面,其余都被掩埋,寇骁命人挖出来,但早已面目全非,有了第一就有第二,沿途发现了不少这样的尸体。
  男女老少都有,很显然,就是这里的住户了,寇骁对比了这几天看到的画面,知道他们之前走过的地方肯定也有尸体,只是被泥石掩埋才没被发现。
  “算一算咱们走了多远的路,这一条线大概有多少村镇包含其中。”寇骁吩咐县令和县衙的几位大人,让他们给出个资料。
  但这活并不好干,有个还算勤勉的官员只记得南阳镇有多少个村子,但这些村子是如何分布的他根本不知。
  就在寇骁想杀人的时候,大地突然震动起来,两侧的山峰肉眼可见的摇晃着,紧接着,有大块泥石带着树木从山上滚落下来,落在了他们前方十丈远的地方。
  寇骁四处张望,指了个方向大声喊道:“后撤往后撤!”这地方三面环山,曾经的河流已经完全被泥石覆盖,但好歹有个出路。
  一千多人拼了命地往回跑,这时候正规军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哪怕面临生命威胁,队伍依然井然有序,大家脸上带着焦急恐惧之类的身躯,但一声也没吭,反观县衙的几位大人和随从,吓得屁滚尿流,惊慌地四处逃散,最后还是被寇家军一个个拎回来,跟着队伍跑才没掉队。
  这次的地震没有维持太久,寇骁他们跑了半个时辰就感觉不到震感了,但问题随之而来路没了,他们之前刚走过的路已经被泥土掩埋,眼前只有一大堆土。
  “这边的山是怎么回事,怎么说塌就塌?”寇骁气极,他回去一定要问问李煦,能不能拿水泥把山糊一糊,免得它脆弱的跟纸糊的一样。
  其实山多的地方基本都这样,路几乎都是沿着山修的,而且路又陡又窄,加上没有合理的选址,很多路段都是修在危险地段,泥土松软又缺少植被的地方多下几天雨,或者来个地震不就得塌。
  寇骁大手一挥,“挖吧。”也不用找其他路了,他们这么多人,手上都带着工具,挖路比找路快。
  ******
  魏府里,李煦摸着肚子问:“这魏县令家是怎么回事,不吃早餐的吗?”他饿的肚子都快痉挛了。
  贺遵耳力好,能听出府里有些乱,可能上上下下都还没回过神来,不过更大的可能是魏县令把他们给忘了。
  老七从墙头翻进来,焦急地说:“王爷,听说上杭县那边动的更厉害,有人从那边过来,说房屋倒塌了不少,但县衙里能做主的都被寇将军带走了,如今县城乱成一锅粥了。”
  李煦一听这话,神色愣了片刻,“怎么又是上杭县?”他此刻的想法和寇骁不谋而合,这上杭县也太倒霉了吧!
  “走,即刻启程去上杭县。”李煦他们来时坐的马车,此刻肯定要骑马,他直接逮了一名魏府下仆问:“府中可有养马?”
  那下仆知道他是府中贵客,客客气气地回答:“有两匹,一匹是老爷的,一匹是大公子的。”
  “很好,在什么位置,带我们过去。”
  那下仆一听这个要求,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奴不知,您还是去问老爷吧。”马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一般人家家里是不能养马的,魏县令能在家里养两匹马已经非常难得,平日里都不舍得骑,那些照顾马屁的奴仆要是有一丁点差错,都是要重责的。
  李煦没打算征求主人的同意,强压着他指明方向,然后打晕了照顾马屁的奴仆,直接将两匹马骑走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厨房顺走了刚做好的全部早餐,连片菜叶都没给魏府留下。
  等魏县令得知这个消息,又气又恼,而且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猜测,那个年轻人真的是顺王吗?顺王会偷别人家的两匹马吗?
  “大人,追吗?”
  “追个屁,若是他们还敢回来,再一起算账不迟,要是不回来了,不是还有祁家那一千两吗,足够再买两匹马了。”魏县令算盘打的精,如果自己真认错了人,那这几个人最好别出现在永州城里。
 
 
第144章 太丧了
  李煦一路疾驰,只花了半天时间就进了上杭县县城,县城城楼是木质的,下方是土墙,内有高高的塔楼,但仅此而已,此时城楼上没有守城的士兵,城楼上挂着的旗杆也歪倒在一边,看着像是被敌人入侵似的。
  李煦一路神色紧绷,进城后看到杂乱的街道更是不悦,就算县令县丞不在,衙门里总不可能连个文吏都没有,哪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不该让县城栾城这样。
  街道上看不到什么人,街道两旁的屋子看着还好,李煦特意绕了几条路,看到不少地方确实有房子倒塌,房子的主人在空地上哭天喊地,周围的百姓很少,不知是不是出城避难去了。
  李煦特意找了个人问话,得知的消息确实是,不少百姓都到城外的寺庙避难去了,也不知道他们如何断定山中的寺庙一定比城里安全。
  又问了县衙的位置,李煦带着人先去县衙。
  县衙里有人,是个看管仓库的小吏,看到骑马闯入的三个人,神色不悦地说:“大老爷不在,有事改日再来。”
  李煦扫了一眼这破败的县衙,骑着马背上问:“寇将军离开几日了?可有消息传来?”
  那小吏听他提起寇将军,表情立马变得恭敬起来,“已经离开足足五日了,有无消息传来小人便不知了。”
  “其他大人呢?”
  小吏更加慌乱了,“这个小人也不知,您找哪位大人?”
  “衙役呢?”
  “一部分跟着县老爷走了,还有一部分在外头巡视呢。”
  巡视个屁,反正李煦一路过来就没看到有官府的人在维持秩序。
  李煦本来还想先了解地震造成的损失,见他什么都不知,也不问了。“目前衙门里最高品级的长官是哪位?去把人请来。”
  “只有令史大人在,但他家小人并不知晓在哪。”
  李煦一鞭子挥过去,“啪”的一声脆响,小吏身旁的柱子上留下一道鞭痕,对方吓得跪倒在地,支支吾吾地说:“这……这位大人,小人真的不知。那令史大人今晨出城去了,说是要去投靠他岳家避难。”
  “避什么难?谁允许他离开的,这一县城的百姓谁管?”
  “您不知,昨夜地动,而且还不止一次,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严不严重,城里能走的都走了,肯定是没人管的。”
  “那你怎么不走?”
  “卑职卑职无处可去,平日就就住在县衙。”
  李煦跳下马背,老七从他手里接过缰绳,将马儿迁到门外的院子里拴在树干上。院子里也是乱的,大树倒了几棵,地也裂了,看得人心惊胆战。
  他悄悄靠近贺遵,问:“穆大人,您不劝着王爷离开这险地吗?”
  贺遵扫了他一眼,只说:“你去劝着试试看。”王爷能听劝才怪了,何况寇将军还在上杭县下落不明。
  再说了,以王爷爱民如子的性格,肯定是不会不管这里的百姓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