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与曾经一样,让包拯任职开封?或者,寻找天芒?但如今,随着庞太师和庞统的离开,庞家势力已经渐渐消退,那天芒不过是虚无的传说,何须再找?
公孙策越想越是心焦,也不知怎么就去了那么久?虽然那位算是仁厚之君,但毕竟包拯涉及了皇室机密……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公孙策撑起伞,慢慢的穿过院子,走向大门。
******
马车哒哒哒的缓缓行驶在铺满青石的街上。
包拯掀起帘子看了眼外头,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匆匆而过,这雨虽然有些弱了,但秋雨,到底有些凉。
“包大人,圣上说了,包大人在京城并无住所,开封府后的那所院子,包大人就住下吧。虽然有些简陋,但也是圣上的一片心意。”笑眯眯的赵公公看着包拯说道,语气有些热络。
包拯微微点头,拱手朝天做了个礼,随后才朝赵公公说道,“待诸事安定,还请公公不要嫌弃,务必前来喝茶。”
“哈哈哈,一定一定。”
……
包拯又掀起车帘,这次,却是看见厚重的雨帘中,模模糊糊的,却又十分清晰的身影,天青色衣衫,瘦削的,撑着伞的,即便看不清也一定是微微扬起嘴角轻笑的样子。
包拯本来有些焦灼的心悄悄的安定了,但又不由的拧眉,雨这么大,怎的在这里等?
好不容易马车停下,客套了几句,包拯目送马车走远,便急忙转身,快步朝正迎他而来的公孙策走去。
“雨那么大,怎的不在屋里等我?”包拯黑着脸,接过公孙策的伞,便忙揽着他朝里走去。
肩膀有些湿湿的。这笨蛋,在雨里等了多久?
公孙策还未来得及开口,便被包拯揽住带回屋里,他有些发蒙,但很快便反应过来,看着包拯阴沉的侧脸,他嘴角的笑容更深了。
待到了屋里,公孙策便被包拯不由分说的推去换了衣服,换好衣服出来后,就被塞了一杯姜茶,公孙策有些哭笑不得。
——他真的没有那么弱呀。
罢了,公孙策无奈的喝下姜茶,他知道,灵光寺那次是吓到了包拯。
“可是给你定了差事?”喝完姜茶,公孙策便出声问道。
“圣上让我执掌开封。”包拯低声道。
公孙策端茶的手一顿,果然是执掌开封呀。
“这样也好。”公孙策说着,抬眼看向包拯,见包拯拧眉似乎有些顾虑,“可是其中还有什么隐情?”
“赵悔背后的那些人定会再掀风波,开封不是一个安全之地。”包拯说着,看向公孙策,他倒是不怕,只是若是阿策跟着他,他就必须考虑考虑。
“不管何处,哪里有十分安全之地?”公孙策扬起嘴角,笑了起来。
“虎狼之地也无所惧,只是,阿策……”包拯顿了顿,凝视着公孙策,低声道,“我怕我不能护你周全。”
公孙策一愣,随即皱起眉头,盯着包拯,“包拯,我无需你护我。”他公孙策何须他人保护?
“我知道,但——”
“你在哪,我便在哪。”
——他早有所言,包大人在哪,他公孙策便在哪。
包拯心头震动了,看着公孙策肃然的脸色,即便阿策所言的这句话,或许没有他所期待的情意,但,如此……甚好。
“等雨停了,我们去府衙看看,圣上还赐下了一所院子,就在府衙之后,你看看到时候还需要收拾什么。”包拯一边说着,一边慢慢起身,走到公孙策身侧,迎着公孙策疑惑的眼神,故作淡定的用指尖轻轻的抚了抚公孙策的额头,“此事不急,待雨停再说。”
“……”公孙策看向外头,好像……雨停了?
******
下了整整一天的大雨终于停了。黄昏时分,绿油油的叶子滴落下来的雨珠砸在地上,滴答滴答作响。
“明日我们去府衙?”公孙策放下碗筷,看向还在闷声吃饭的包拯。
包拯点头,既然接了旨意,早晚都得去。
“包大哥,你真的要留在开封了吗?”展昭略带兴奋的问道
“是啊,明日可是要准备搬家的事了。”公孙策笑道。
白玉堂有些怏怏不乐,他家可是在陷空岛……而且距离大哥来接他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小白,卢芳大侠说过几天来接你回去。”公孙策看向白玉堂,笑眯眯说道,“不过我说你正跟着我读书,可能得再待一个月。”
白玉堂眼睛一下亮了起来,“公孙大哥你说得是真的吗?”
“你何时见过你公孙大哥说假话?”包拯放下碗筷,看向白玉堂,目光有些严厉,“所以你接下来一个月每日完成五篇大字,背书一篇。”
白玉堂想也不想的点头,有些兴奋,“好!”
“展昭也是一样。”
“包大哥,我会好好读书的。”展昭认真说着。
包拯点头,待公孙策起身,两人便先行离开了。两人一走,展昭就卷起袖子,开始收拾碗筷,今日轮到他了。
********
“庞统应该是知道你会执掌开封。”公孙策突兀的开口。
“他来找我喝酒,每次都必谈开封的风土人情,又岂会不知?”包拯说着,语气平静,“只怕这也是八贤王和庞太师的意思。”
“也不知这两位在谋划什么……”公孙策轻叹一声,说是远离朝局,可庞太师的势力盘根复杂,留下了一个庞统,一个庞妃,庞家的势力还在影响着朝局。
“这些无需再多想。”包拯拍拍公孙策的肩膀,做好眼前的事,不管谋划什么,眼下也不关他们的事。
“嗯……那我们明儿个去看看?”公孙策看向包拯,眼睛亮亮的,曾经住了那么久的院子,他可是也想念得很。
包拯看着公孙策眼睛发亮的模样,不由柔声道,“好。”
说罢,便掏出一叠银票递给公孙策。
“哪来的?”公孙策疑惑接过。
“圣上赏的,八贤王的管家送的。”包拯说着,又摸出一叠银票,“还有庞统捎来的,说是买字的钱。”
“买字?”
“他说我的名声连在边关都能听到了,我的字应该值很多钱,便要我写几个字卖他。”包拯淡淡说着。
公孙策一时间有些哑然。
半晌,才开口,“你写了?”
“写了什么?”
“筒子”
“……”
待走到厢房门口,公孙策扬了扬手里的银票,问道,“都给我了?”
“嗯。”
“那便是我的了。”公孙策弯了弯眉眼。
“我的,便是你的。”包拯低声说道。
第125章 开封事2
大雨过后的几日,天空晴朗,此时已经入秋了,但还有些许炎热恋恋不舍大地。
转眼间,开封府衙已经新官上任一个多月了。
与在端州一样,包大人清理累积的案件,雷厉风行,顺势整顿府衙,一班捕快在两个小孩的手里哭爹喊娘的日日练武。
如同今日一样,公孙策走过前院,看着老捕快陪着笑脸的对着白玉堂说话,便不由笑了起来,与上辈子一样,老赵头还是那么滑头,明明对整个开封的三教九流了如指掌,人也精明得很,偏偏就是懒散不爱练武,不过二十出头,就被人喊老赵了。
“公孙先生!!”老赵头眼尖,看见公孙策,立马眼睛大亮,迅疾的冲到了公孙策跟前,然后不由分说的鞠躬,深深作揖。
“赵班头,你这是做什么?”公孙策笑眯眯的看着老赵头。这是要让自己求情?
“公孙先生,麻烦跟白公子说一下,我真的不是故意晚睡的啊,能不能就不加罚了?”老赵头苦着脸说道。
“这可不好办,小白做事向来认真,要不,你跟包大人求个情?”公孙策说着,微笑的侧身绕过老赵头,“这时辰可不早了,赵班头抓紧时间吧。”
老赵头张了张嘴,看着公孙策飘然而去,脸上更加愁苦了,公孙先生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好说话啊。
其他事情上,公孙策都好说话,但唯独训练捕快这头,包拯是叮嘱过他的,不可求情。上辈子就是这样,这辈子,公孙策也打算听包大人的。捕快们武功好了,遇到事情,才能有更好的机会活下来。
公孙策进了正堂的后厅,平日里,包拯便是在这里办公。
而此刻,包拯正盯着手里的信笺若有所思。
“怎么了?”公孙策看向包拯手里的信笺问道。
“是庞统,他说边关某城的日落之景甚美。”包拯说着,放下信笺,看向公孙策,“他约我一个月后去那看看。”
公孙策先是一愣,随即皱起眉头,边关之地?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天芒,还有日落之景?上辈子的边关,咸池,肖若水,小蛮,柴郡主……以及,旅途中曾经遇到过的小风筝……
不知小风筝这辈子的身体如何?是否还是那般精怪?若是可以,他希望能够治好小风筝,但却还是不要与他有太多牵扯为好。
——他可不愿因为小风筝,再与包拯冷战了。
“阿策?”包拯见公孙策神色茫然起来,又想起梦境了?皱起眉头,起身,轻轻揽住公孙策,低唤几声,“阿策,不许再想!”
公孙策回过神,看向包拯,眨了眨眼,才恍然过来,摇头道,“我没事,只是想起了梦境。”
——果然又是梦境。
“不许再想。”包拯拧眉。
“嗯。”公孙策乖巧点头,看向包拯,“你要去吗?”
“旨意很快就会来了,不去也得去了。”包拯说着,带着几分嘲讽,“三大神器的事,果然圣上很在意。”
“三大神器?”公孙策想起清河县的图,不由得皱眉,果然还是无法避开?
“那我也一起去。”公孙策语气坚定的说道。
包拯抬眼看向公孙策,半晌,才慢慢点头,“好。”留下阿策一人在开封,他也不放心,那庞飞燕……以及,暗地里朝他打探公孙策是否定亲的王丞相等等人……
——阿策早就定亲!
包拯面无表情的低头收拾着桌案,一边想着,还是将阿策带在身边为好。
“你在生气,包拯。”公孙策侧头看着包拯,抬手戳了一下包拯的脸颊,包拯生气的时候,好像脸更黑沉了几分。
“嗯。”包拯没有否认,淡淡开口,“庞太师和八贤王估计准备游山玩水去边关了。”
“哦,他们……好像感情很好啊。”公孙策有些感慨,上辈子以为这两人是仇敌呢。
包拯顿住手,看向公孙策,“你觉得他们感情很好?”
“是呀,我看他们应该是知己那般,如我和你一样。”公孙策轻笑着说道。
包拯眼眸深沉了几分,如我和你一样?
——嗯,他们的确如同他与阿策一样。
公孙策在笑说完后,就低头收拾桌案,然后,便看见在桌案上的一纸诉状。
——这是……乌盆?
“今日班头送来的,说有个秀才胡言乱语什么乌盆冤案。”包拯说着,拿过公孙策手上的诉状,随手搁在桌案上,“我打算去看看。”
公孙策哦了一声,上辈子让包拯名震天下的乌盆案已经出现了呀。正是这个乌盆案,让民间有了一个流言——包青天包大人,日断阳,夜审阴。
——包大人是阴间的阎罗王咧!
——包大人的第三只眼可以看见那些东西咧!
——包大人住的地方还关着好多好多那种东西啊……
……
各种流言碎语满天飞,但却也正好长了包拯的名气,多了几分震慑力,好让那些宵小不敢打包大人的主意。也同时,某个方面来说,也给包拯包大人解围。
这阵子好多人都在明里暗里的问他——包大人定亲了么?
这个问题,他不敢回答。
若说无,那些人定会敲锣打鼓的上门求亲,到时候,定会如同上辈子那样,包拯震怒,统统拒绝,然后连续一个月不理他。
若说有,他又怎么能说谎呢?
左右为难之下,他只好闭门不出,假装公务繁忙,连王丞相的棋局,他都拒绝了。
现在好了,乌盆案出现了,很快很快,包大人就会跟上辈子一样,扬名开封了,然后呢,那些来求亲的肯定会退避三舍了。
于是,包拯转头,就迎上了公孙策亮亮的眼睛。
“包拯,我们今天就去如何?”
“去哪?”
“去看看那个乌盆呀。”公孙策弯着眉眼,扬了扬诉状。
包拯忍不住抬手摸了摸公孙策的头,“好。”
******
说来那李浩也是命中劫数,遇到那心狠手辣的丁千兄弟,他曾经问过包拯,是否真的见到了那李浩的魂魄。
包拯但笑不语,只是说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不知道这次包拯又有什么说辞。
“真的是那乌盆有冤情?”公孙策走在包拯身侧,笑问道。
“是否有冤情,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包拯将公孙策轻轻带向里侧,一边回答着。
开封的街巷,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已经任职开封半个月,包拯的黑脸和月牙印记已经在开封百姓中广为流传,因此走在街巷上,时不时的就有人朝包拯作揖做礼。
84/101 首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