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公孙策与包拯(历史同人)——千棵树

时间:2020-08-16 05:49:00  作者:千棵树
  “这风好冷啊。”白玉堂忍不住搓搓手臂,无端端的怎么起了冷风呢?
  公孙策下意识的看向包拯,包拯只是勾了一下嘴角,抬手拍了拍公孙策的背部,“时候不早了,回去歇息了。”
  公孙策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
  ——罢了,不管上辈子还是此时,能否看见冤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蒙冤的人得以昭雪,求取公道的人能得偿所愿。
  ******
  而在翌日,展昭带着老赵头抓来了丁克兄弟,丁克兄弟被抓的时候还很茫然,直到在开堂审案,在一干证据——乌盆,李浩的金子,买给妻儿的东西,以及李浩的印章面前,丁克兄弟还想否认杀人罪行,却不想,展昭还带来了另一个差点被害的商人,在这个因为跳崖而侥幸活命的商人指控之下,丁克兄弟终于认罪。
  结束了乌盆案,公孙策去了书行买了几本书,送给了李浩的儿子。一如前世,鼓励李浩的儿子好好读书。
  “公孙先生,你说包大人到底有没有看见我爹?”李浩的儿子突兀的问着。
  在送李浩的妻儿回乡的时候,没想到,李浩的儿子会这么问。
  公孙策有些意外,这和上辈子可不一样。
  “我不知道。”公孙策想了想,蹲下,看着李浩儿子严肃的小脸蛋,很认真的回答道,“我跟随包大人多年,每次每个案子,他都是查人找证据,以及推理,他查的非常仔细,也很严密,他曾说过,人命大于天,公道自在人心,真相才是最重要的。我从未见过死去的冤魂,包大人也从未告诉过我,他有没有见过。”
  李浩的儿子茫然的点头,“那,就是没有了?”语气里带着几分失望。
  “不,那也不一定。”公孙策摇头说道。
  李浩的儿子眨眼,“我不明白。”
  “因为我没有百分百的确定,这世间没有冤魂的存在,所以,我不能说,这世间没有冤魂。”公孙策认真的说着,“事实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没有亲眼见过,你就否认冤魂的存在,那你就有失偏颇了。”
  李浩的儿子恍然,“哦,我明白了。”
  公孙策欣慰的笑了,拍拍李浩儿子的头,“回去后,好好读书。”
  “嗯!”李浩儿子重重点头。
  目送李浩儿子离去,公孙策站了许久,才慢慢的转身,看向在他身后的妙龄女子——小风筝。
  “公孙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小风筝柔声问着。
  “好。”公孙策看着小风筝,轻轻点头。
  在城门口的茶馆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坐下,点上一壶茶,公孙策端起茶壶,给对坐的小风筝倒了一杯。
  “或许是我的错觉,总觉得与公孙公子不是第一次见面。”小风筝端起茶杯,凝视着公孙策,轻声的说着,“公孙公子给我的感觉非常熟悉。”
  公孙策端茶的手一顿,随即垂下眼帘,开口说着,“或许在某个地方,姑娘曾经见过在下。”
  小风筝一笑,“也许吧。”
  “姑娘是受何人所请?”公孙策转开话题,直接问道。
  ——他可记得,上辈子的小风筝是为着天芒而来,那么这次呢,无端的出现在他和包拯身侧,定然也是为了天芒吧?只是,应该或许,还有某人的指示?
  小风筝眨了眨眼,侧头顽皮一笑,“公孙公子怎的就认定是有人请我来呢?”
  “因为这世间巧合的事虽有,但有很多巧合不过是人为罢了。”公孙策说着,看向小风筝,“姑娘,我既然已经知晓,你也不必掩饰。有话直说吧。”
  小风筝盯着公孙策良久,才轻轻一叹,“有人请我来加入你们,跟着你们去边关走一趟。”
  公孙策眉头微皱,果然如此,上一世小风筝跟着他们也不是偶然的吧。
  “姑娘,我已知晓,此事待我与包大人商议后再回复姑娘。”公孙策站起身,拱手说道。
  小风筝一愣,似乎很意外,“公子的意思是?”
  “若是包大人同意,姑娘后日就跟着我们启程吧。”
  公孙策说罢,转身便朝茶馆门口走去,却不想一个转身,就见包拯静静的站在茶馆门口看着他。
 
 
第128章 
  “所以,你想让小风筝跟着我们一起去?”包拯的声音有些暗沉,面无表情的盯着公孙策。
  ——那个叫小风筝的,应该把风筝的线给剪了才对。
  “不,我并不认为小风筝跟着我们去好。她的目的并不单纯。”公孙策一脸严肃的分析着,心头却是想着,看包拯这脸色,从茶馆回来了就一直没啥好脸色,果然包拯和小风筝八字犯冲,他可不想再因为小风筝而和包拯吵架了。
  包拯的脸色稍微缓和下来,低沉的声音慢慢说着,“她背后的人应该不是那位也不是跑去游山玩水的那两人。”
  “是清河县那边的?”公孙策立即反应过来。
  “那些人看来也是知道了天芒的消息。”包拯若有所思的说道。
  嗯?天芒?
  “天芒?”公孙策惊讶,至今为止,他们只知道三大神器,天芒还得等包拯解开了三大神器之谜才能知道,怎么现在包拯知道了?包拯什么时候解谜的?
  “圣上派人给我送来了一张纸,说是三大神器上的题字,问我能否看出什么,如果不能的话,圣上打算再让东瀛送来三大神器。”包拯说着,拿起案桌上的纸条递给公孙策,“我刚好看出点门道,本想找你一起看看。”
  ——没想到的是,却看见阿策和那个小风筝喝茶……
  阿策还给那小风筝——倒!茶!
  公孙策接过,看着纸条上那些熟悉的文字,半晌,才抬头看向默默盯着他的包拯,“包拯,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后日吧。”包拯说着,走向靠窗的圆桌,看了眼桌上的茶具,漫不经心的开口,“阿策,过来喝茶。”
  公孙策回过神,应了一声,走到圆桌旁,接过包拯递来的茶杯,慢慢的喝着,一边想着,果然那个谜其实挺容易解开的,果然那个时候,不管是哪一方都已经知道了天芒的秘密……然后,这次,希望若水姑娘能够好好活着。
  刚喝完,嗯?公孙策看了眼包拯淡定递来的茶。
  好吧,他也是有些口渴了。接过,继续喝。
  嗯?第三杯?
  好吧。他喝。
  第四杯?
  第五杯?
  公孙策皱着眉头,挡住包拯递来的茶杯,“你在生气?”想了想,公孙策看向包拯,“我和小风筝只是喝了茶。”
  又没有半夜看星星,聊人生,包拯生什么气。
  包拯站起身,盯着公孙策,目光暗沉,“我不高兴。”
  ——他就是无法忍受阿策和别的女子单独一起,哪怕只是喝茶聊天。
  公孙策愣了愣,上辈子包拯和小风筝八字不合,但也只是不和他说话,这样直白的表示,也就这辈子……这辈子,他好像挖掘出了包拯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模样……
  这样想着,公孙策有些无奈的轻叹一口气,“好,以后我不与任何人单独喝茶。”
  包拯扬了扬眉,对公孙策的这番回答并不意外,以阿策的脾气,若是在心里以他包拯为重,那么,他便会事事以他为重,以他为先。
  ——阿策这样的脾气,真的会让人忍不住越来越贪心的想要索取更多……
  包拯突然伸手,拽过公孙策,扣在怀里,死死的抱着。
  这是距狸猫案后的第一次这样的亲密的举止……
  公孙策呆了呆,往日里的那些种种浮上心头,前世今生,浮光掠影般从脑海里闪过,有些往日茫然的突然就清晰了,有些困惑的突然就领悟了……然后突然间不合时宜的想起,还好,门关着。还好,这个午后时分,没人会来找包大人,也没有人会来找公孙先生……
  ——又一个不合时宜的是,果然之前就不该和包拯同床共睡……
  ——好像上辈子包拯也曾这样抱过他,好像是一次生病,发着高烧?
  “阿策,你我之间不可再有第三人。”包拯抱着公孙策,低沉的声音一字一字的说着,带着隐隐的决然和渴求。
  公孙策静默了许久,才慢慢的伸出双手轻轻的拥住包拯。
  不需要再说什么了。
  公孙策垂下眼帘,心头一点点的就安定了下来,就这样吧,他与包拯前生今世,本就是携手共度,相濡以沫。
  “一直都没有第三人的啊。”公孙策想了想,还是轻声说着。
  包拯低笑,那倒也是。
  ——就是那些女子,庞飞燕也好,小风筝也罢,看着公孙策的眼神总让人烦躁。
  ******
  入夜时分,小风筝低着头站在中年男子跟前,她的身后是胖乎乎的舔着笑脸的老者。
  “这,这事也不能怪我们吧,那包拯和公孙策的警惕性太高了,要不,我们明日就启程,帮您把天芒拿回来?”老者弯着腰,讨好的笑着,眼神却露出了几分畏惧和厌恶。
  中年男子冷哼一声,开口说道,“我说过,若是能够获得公孙策或者包拯任何一人的信任,并留在他们身边,那么,天芒就是酬劳。若是不能,被他们识破,那么,你们也就没有活着的价值。”
  老者脸色一变,颤颤开口,“能不能能不能……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中年男子没有说话,只是看向低着头的小风筝,眯了眯眼,“你好像一点都不惊讶?”
  “从我们接下这桩买卖开始,我们就别无选择。”小风筝仰起头,看向中年男子,神色冰冷带着几分嗤笑,“不管事成与否,你都没有想过让我们继续活着。”
  中年男子笑了,点头,“不错,你很聪明。”
  “而现在,你还不想让我们死。”小风筝继续说着,“你还想让我们为你做事?”
  “公孙策是个突破口,他们就要启程去找天芒了,你若是能让包拯和公孙策反目成仇,那我就让你多活几年。”中年男子缓缓的说着。
  小风筝微微点头,转身便朝外走去,“好,我试试。”
  那老者见小风筝离开了,忙也跟了上去。
  “这,这事怎么办啊?”老者追着问道。
  “没事,死不了。”小风筝一脸漠然的说着。
  老者张了张嘴,又长叹一声,不再说话。他们真是倒霉,无端端的就被那人给抓来做了这么一笔生意!
  *******
  “圣上那边会安排人过来暂管几日,赵班头,你还需带领兄弟们多加巡视,来接管的大人不论是谁都需恭敬对待。”包拯肃然交代着。
  赵班头忙鞠躬拱手应下。
  “大人也万事小心。”赵班头恭敬说着,瞥了眼背负双手微笑看着的公孙策,小声说着,“大人还得看好公孙先生。”
  包拯有些意外,但随即平静点头,“那是自然。”
  赵班头看着并肩而行,渐行渐远的包拯和公孙策呐呐说着,“真得看好了啊,公孙先生长得好看,就是认路的本事太差劲了!……”
  ——在府衙里都能找不到路,真是太差劲了!
  而慢慢离开开封城的四人——
  “刚刚赵班头和你说什么?”公孙策好奇问道。
  “没什么,让我们万事小心罢了。”包拯淡淡说着,至于“看好公孙先生”的话语,就没必要让公孙策知道了,以免增加他的负担。
  “对了,公孙大哥,来暂时接管开封府的,真是那位黄大人吗?”展昭跑到公孙策跟前问道。
  “是啊。”公孙策笑道,“圣上这次可真是选对人了。”
  ——那位黄史官总算可以出来品尝人间烟火了。
  总是待在书库里修史可真是浪费人才。
  “那位黄什么大人拽拽的,让他来暂管开封府,他能管的来吗?”白玉堂表示很怀疑。
  ——可别把开封府给整乱了。他和展昭废了好大力气,才把那群懒骨头给整好的。
  “不用担心,有赵班头在。他会帮助黄大人的。”包拯说着,拍拍白玉堂的头,“你确定不回家?”
  白玉堂使劲摇头,“不回不回不回……”
  “好了,别再摇头了。”展昭忍不住上前抓住白玉堂的头,“包大哥又不会赶你走。”
  公孙策一听,和包拯对视一眼。他们是不会赶白玉堂走,但天芒事了,白玉堂必定得回。
  包拯挑眉,拍了拍展昭的头,“该赶路了。”
 
 
第129章 天芒1
  如果按照上辈子的路程,他们应该是一路慢悠悠的朝边关前进,顺便破几个案子,结识几个人,但他们并没有按照前世的路线行进,而是一路沿着官道,停歇在驿站,马不停蹄。这么赶路的原因也是拜如今在边关的某位筒子所赐。
  他们一启程,飞鸽传书就一封接着一封。
  内容都是催促他们赶紧赶路,最好早一天到达边关。
  这样的飞鸽传书,公孙策莫名觉得不对劲,但包拯什么话都不说,只是绷着脸,加紧赶路。
  而这日,金黄色的阳光洒落下来,如同流水一般,公孙策看着不远处的和驿站官员闲聊的包拯,在又接了信鸽之后,包拯便去喝驿站的官员闲聊了起来。
  “公孙大哥,包大哥在做什么?”展昭很疑惑,包大哥可不是那种没事会和你唠嗑的人,一般会这么和人唠嗑,不是和案子有关,就是有什么特殊的缘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