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靖国公也是痴心妄想,人家国师大人根本不愿意收下靖国公府的赌注,即便靖国公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听到国师拒绝的时候,陶夭夭心里是快意的,随后又开始担忧起自己的未来了。
至于赵霁,那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
陶夭夭的担忧没有持续两天,靖国公对她的命运就有了新的安排。靖国公投靠国师不成,自然只能倒向董太后。董太后的女儿安乐长公主有一个儿子,名叫申屠嘉,今年十六岁,尚未娶妻。
靖国公这次同样不打算有光明正大的手段,他要陶夭夭趁着申屠嘉陪公主到城外真武观上香的时候,跟申屠嘉偶遇。
可是陶夭夭乘着马车出城,根本没有到达真武观就被人掳走了。坐了一天的船,然后被带到一座荒山之上的宅子里,这里有人守卫,有丫鬟婆子伺候,陶夭夭倒是没有受到什么虐待,等了两天,有人来到这座宅子里,是陶夭夭的表兄,现任辅国公次子杨现。
杨现将陶夭夭视为笼中之鸟,自然不介意告诉陶夭夭,他因为爱而不得,于是伙同陶夭夭的庶妹绑架她的经过。
可是二十三岁的杨现早已娶妻生子,他所谓的爱慕,陶夭夭不敢苟同。
陶夭夭是聪明人,没有当场反抗,只是要求沐浴更衣。杨现当时很得意,便同意了她的请求,洗澡的时候,她又不让人跟着,这当然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水花响到一半,陶夭夭娇声娇气道,“表哥,我的头发被那些狗奴才弄脏了,你能帮我洗洗吗。”
这种要求,杨现怎么可能拒绝,身边人也不可能跟着讨没趣。结果杨现一靠近浴桶,就被陶夭夭用碎油盏刺瞎了一只眼睛。
陶夭夭挟持着杨现逃了出来,但是拖着一个大男人不方便根本走不远,而且杨现失血过多,真的快死了,人死了,就连当人质的价值都没有了。陶夭夭被人追到山坡边上,本以为死路一条,却远远看到荒山边上的官道上有一辆马车远远的跑过来。
咬咬牙,她丢开杨现,抱着头从山坡上滚了下来。硬撑到马车靠近,她大声喊着救命。可是她越来越冷,直到失去了意识,她以为她会死,不过死前能拉住杨现垫背,她也觉得很值得。
然而她并没有死,还见到了赵霁,难道是上天怜悯她的痴心吗,或许是死前的梦境。
然后她又看到燕云开,临死前都不愿意给她一个美梦吗,她这一生过得实在太糟糕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雪 2瓶;依依然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三十六章
陶夭夭害怕燕云开误会, 下意识的想要跟靖国公府撇清关系。然而赵霁就在旁边,她不想让赵霁知道她的遭遇,终究有所隐瞒。
陶夭夭的说辞是, 因为不满靖国公为她安排的婚事, 只身逃出京城, 不幸在途中遭遇了盗匪, 又在逃跑途中摔伤了自己,劫匪看到有人来, 四散逃了,这才被赵霁他们所救。并且一再保证,她事先绝对不知道燕云开的行踪,一切都只是巧合。
燕云开身居高位,阅人无数, 不可能被陶夭夭的三言两语骗了。这话别说燕云开不相信,就连赵霁也不大相信。
因为他们遇见陶夭夭的时候, 她身边并没有车马,此地距离建安城有四百多里,她一个大小姐不可能徒步走这么远。
如果她真的遇到的劫匪,胆敢在官道上抢劫车马, 肯定人数众多, 还必须在路上设下陷阱,赵霁根据陶夭夭的伤口判断,她当时刚受伤几分钟,陷阱不可能凭空消失, 如此嚣张的劫匪, 也不可能放过同样只有一辆马车的他们。
赵霁觉得他都能听出不对劲,燕云开不可能不知道, 这位靖国公府小姐跟燕云开传过绯闻,不知道燕云开该如何应对。
正是因为错漏百出,燕云开已经确定,这件事情并不是针对他的阴谋。可是燕云开抱臂站在赵霁身边,心中大为恼火,因为这个陶夭夭每说一句话,都会忍不住去看赵霁,虽然赵霁没有给她任何回应,但这已经足够惹怒燕云开了。
“既然这件事情跟陶家无关,我们还有要事,就麻烦陶小姐在这里等一段时间,等养好伤,我派人送你回靖国公府。”燕云开说完就拉着赵霁走了。
不论陶夭夭为什么说谎,只要把她扣在这里,不让她回京,也别让她跟赵霁接触,对燕云开来说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但是陶夭夭并不愿意遵从燕云开的安排,激动的支起身道,“国师大人准备把我送回靖国公府吗,我逃出来,再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以前有位堂姐跟情人私奔,被抓回去之后,乱棍打死了,对外只宣称病逝。”
她的情况比当初那位堂姐还糟糕,虽然不知道杨现现在状况如何,但他眼睛瞎了一只,失血过多,拖了那么长时间,附近又无名医,只怕活不成了。
当时那么多下人看见,辅国公府追究起来,就算大晋律令不用她偿命,名声也败干净了。一个杀过人的女人,名节有污,靖国公府恐怕也会让她“病逝”,正好还可以给辅国公府一个交代。
陶夭夭激动之下,渐渐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蒋鹤山还在旁边的房间休息,燕云开不想让自己的身份曝露,一点儿怜香惜玉的喝斥道,“小声点,别吵。”
幸好陶夭夭比较识趣,马上闭了嘴。如若她不听劝告,燕云开保准会打晕她。就算暂时没有打晕她,燕云开对陶夭夭也没有太客气,只是冷冷的说,“你们陶家的家务事,我可管不着,能把你送回去,已经是仁至义尽了。”燕云开并不喜欢滥杀无辜,陶夭夭撞到他手里,他还想着把她送回京城,要是其他人,杀人灭口都有可能。
只有赵霁皱紧了眉头,再一次感觉到这个时代的残酷,一个姑娘因为拒绝家族安排的婚姻,就要被打死。虽然陶夭夭还活着,可是她那个堂姐是真的死了。
赵霁终究有些于心不忍,“陶小姐,如果你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的话,也许就不用回靖国公府去了。”他知道,要提高女性地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实现财务自由。
赵霁看了燕云开一眼,虽然燕云开的脸色发沉,但是没有出言阻止,于是他接着说,“如果陶小姐舍不得靖国公府的富贵,或者想借此赖上国师大人,就当我什么也没说。”
虽然有点自私,但是赵霁可不想把自己喜欢的男人拱手让人。即便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感情,也许真被赵青说中了,他就是站着茅坑,不对,燕云开是个抢手的香饽饽。
起先燕云开听到赵霁不让陶夭夭回靖国公府,心里很是不快,结果赵霁让陶夭夭不要赖上他,燕云开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个陶夭夭也许偶然见过赵霁,便产生了恋慕之情,明眼人一望便知。不过根据彩蝶的试探,和赵霁平常的表现,燕云开觉得赵霁可能跟他一样,对女人完全不敢兴趣,陶夭夭这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燕云开一方面幸灾乐祸,一方面想把陶夭夭的眼睛戳瞎。所以燕云开对陶夭夭还是没有什么好脸色,只说了一声,“你好好想想,明天早上给我答复。”
既然是必死无疑的局面,她当然不愿意回京城,只是她暂时想不出谋生的手段,她虽然精通刺绣和琴艺,但是绣娘和乐户,一个是苦工,一个是贱业,她都不想做。
要问她现在最想做什么,当然是跟赵霁双宿双栖,就算餐风饮露她也愿意。
可惜燕云开不会只听她一面之词,昨夜派出人手,已经在陶夭夭出事的那座荒山里找到杨现的别院,查明了事实真像。
第二天早上,赵霁没起床之前,燕云开就找到陶夭夭,“杨现死了,京城你确实回不去了。你最好收起对赵霁的小心思,他是我的人。”
这还是燕云开第一次跟别人说这样的话,心情妙不可言。
当赵霁看到陶夭夭的时候,她的脸色黑沉沉的,秉承这医生的职责,赵霁帮陶夭夭检查了一下,伤口愈合的很好,没有发炎的迹象。随后询问道,“陶小姐,昨天的事情你想好了吗。”
陶夭夭继续黑着脸说,“我想好了,我要当绣娘,国师大人答应偷偷送我回京城,不让靖国公府发现。”
赵霁点点头,他怕陶夭夭想不出做什么,好人做到底,昨晚还帮着想了一个点子,虽然陶夭夭已经有了决定,他还是把他的主意说出来,给陶夭夭做参考,“国师大人近来有一个降低印刷成本的法子,你要是能提前写出写小说来,最好通俗直白一点,我可以让他先帮你印刷,到时候大量发行,肯定能赚很多钱。”
他知道这些大小姐的文化素养,比他这种用大白话写点日记都困难的人强很多,所以才提出这样的建议。而且乘着大量印刷的东风,到时候别人的小说卖一两银子,她卖一百个大钱,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陶夭夭肯定稳赚不赔。
第三十七章
赵霁并不知道, 他的一个无意之举,竟然成就了大晋第一女作家。陶夭夭笔名桃夭夭,以爱情小说见长, 以女性为主角, 故事的结局往往是悲剧。由于她写的故事带入感强烈, 不知赚到了多少后宅女子的眼泪, 同时也赚到了金山银山。
四天后,赵霁一行人平安到达徽州府, 三江县正是属于徽州府的管辖,赵霁要为赵老爹翻案,先要到徽州府衙门补办李素儿的丫鬟身契。
补办身契的手续很简单,莫说惊动知府,就连徽州府同知通判这样的佐贰官都不必惊动, 找了一个在衙门当值的文书,少少的花了二两银子, 补办身契的事情就办妥了。
到徽州府之后,燕云开就跟急着去上任的蒋鹤山告别了。保险起见,接下来的行程,燕云开也并不打算让蒋鹤山知道。
蒋鹤山走后, 燕云开又在徽州府多停留了一天, 他趁机私下见了一些手下,抽空处理了一下快马从京城送来的紧急公文。还亲自陪着赵霁去衙门办理文书,他虽然不会跟着赵霁去三江县,但是他已经把三江县的事情安排的妥妥贴贴了, 这让赵霁感觉, 自己只需要回去走走过场就可以了。
燕云开把负责探查赵老爹这件案子的人介绍给赵霁,“这是李天, 他会跟你一起去三江县,有什么事情代办,可以直接吩咐他。”
李天是一个黑瘦的中年男人,一双黑亮的眼睛滴溜溜打转,他用来打探消息的表面身份是一个行商,赵霁看他这副样子,活脱脱一个精明商人。
随着燕云开的介绍,李天很恭敬的对赵霁作揖行礼,赵霁想要回礼,燕云开却按住了他的手,他只能对李天点头示意。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赵霁知道,想要跟燕云开继续发展下去,他必须要适应这些。
蒋鹤山离开后,他们当然不可能继续住在驿站。燕云开就带着他住进了李天在徽州府租的一座两进大院子,这座院子布置的很好,被褥饭食都比驿站精细的多,经过这些天的舟车劳顿,当晚赵霁倒下床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又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大小伙子,年轻了将近十岁还是有些好处的,至少精力丰沛了很多。
他走到外间,看到燕云开早就已经起来了,招呼他一起去前厅吃早饭,今天的早餐种类很多,不过燕云开知道赵霁不喜欢浪费,所以每个品类都只有一块两块的样子,主要都是一些徽州当地的糕点,还有一小碗花生乳。
其中有一种硬币大小的肉馅儿小酥饼,他非常喜欢,把仅有的两块吃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便指着空碟子对燕云开说,“景和兄,这种小酥饼真是好吃,我一个没忍住,就吃完了,景和兄还没尝到呢,不知道厨房还有没有,要是有的话,就让他们再拿点儿来吧。”
燕云开喝了一口花生乳,勾起嘴角道,“那个是徽州府最出名的黄金酥饼,保儿是徽州府人士,以前没有吃过吗。”
赵霁道,“三江县是乡下地方,我之前的确没吃过府城的黄金酥饼。”反正赵霁的记忆里没有。
燕云开不在意道,“我可是早就尝过了,你全吃完了也无妨。”
赵霁看燕云开脸上似有似无的笑容,就知道燕云开又在戏弄他,分明看出他还想吃,燕云开却根本不提这一茬儿。
他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还不至于为了一口吃食闹情绪。可是他看出燕云开想做戏,也便纵着燕云开,温言讨好道,“景和兄,我还想吃。让厨房再给我拿点来吧。”
过场走完了,燕云开这才吩咐道,“李天,让厨下再拿一盘黄金酥饼来。”
这次端上桌的盘子比小碟子大一些,但是里头装的酥饼也不多,只有六个,燕云开把这些全都放在赵霁面前,但是赵霁还是夹了一个放在燕云开面前的碟子里,然后对燕云开笑笑,燕云开也就没有推拒,夹起那块酥饼吃了。
吃完早餐之后就要分别了,燕云开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赵霁能够感觉出来,燕云开此行非常危险,所以他愿意在临别之前创造一个欢快的气氛。
燕云开接下来的路程要坐船,赵霁本来想送他去码头,但是燕云开只让他送到门口。他也不想这么黏糊,可是内心的担忧和离别的愁绪像野草一样疯长,根本不受他自己的控制。
燕云开在他心里的分量,远远比他自己以为的重。
真到了临行前,两人反而陷入了沉默,赵霁一直默默陪在燕云开身边,似有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
燕云开也知道,再儿女情长下去,就真要英雄气短了,果决道,“你在徽州府等我。”
赵霁看着一副书生打扮的燕云开,那凌厉的气势完全冲破了温和的表象,也冲散了赵霁心里的那点儿离愁别绪,光看气势,他就相信,燕云开这次一定能马到成功,终于展颜道,“景和兄多保重,我在徽州府等你回来。”
燕云开离开后,赵霁也没有在府城多做停留,当天就坐上李天准备的马车,赶往三江县。
这次李天带着五个年轻小伙子,对外说是他的伙计,其实全都是燕云开精心培育的斥候,他们各个武力高强,燕云开让他们跟在赵霁身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赵霁的安全。
原身在三江县城出生,一直长到十六岁,除了最后流亡的阶段,记忆中的场景全都发生在三江县。赵霁来到三江县之后,自然对这里非常熟悉,带着竹编的斗笠偷偷去看了赵家的药房和宅子,最后去了赵家老宅隔壁的族叔赵珲家。
赵家事发是在正月,案子二月份就已经判决了,赵老爹是三月末死的,现在已经七月初,赵家的案子早就尘埃落定。如果不是跟这件案子有牵扯的人,早就把赵家人的事情抛诸脑后了。
根据李天的探查,赵家的药铺现在归县衙的一位钱师爷所有,聘请了坐堂大夫,每天照常经营。
赵家的老宅是夏老太自己卖的,为了买回赵老爹的尸体,找了牙行带人来看房,买主把价格压的很低,但是有现银,当时衙门马上要把赵老爹的尸骨丢去乱坟岗,夏老太只能咬着牙低价卖了房子,钱财全都打点了衙门的官差,可现在赵家的宅子住着钱师爷一家子人。
23/57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