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非常明显,曲熊只勾搭了赵老爹的女人,可是钱师爷却谋夺了赵家的财产。
李天已经安排好,今天晚上就抓了钱师爷和李素儿带到府城去问罪,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跟此案没有牵扯的人做旁证,赵霁就想到族叔赵珲。
赵珲跟赵老爹将将在五服内,实际上血缘已经很远了。赵老爹出事的事情,赵珲虽然没有鼎力相助,至少帮着前后跑腿传话,打探消息,最后埋葬赵老爹的时候也出了力。至少比肖娘子娘家弟弟闭门不见的要好。
李天带着人埋伏抓人去了,现在只留了一个叫做王小七的跟着赵霁,扮成他的随从。赵霁带着王小七敲响了赵珲家的门,开门的是赵珲的婆娘,人称张大姑儿。
赵珲家虽然住在县城,但也不富裕,全凭手艺,平时在一间酒楼当厨子为生,他婆娘也不能闲着,每日挎着小篮子在县城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珠花红绳。
这张大姑儿不是坏人,但是走街串巷久了,难免沾上些江湖习气,看到门外的赵霁衣着光鲜,还带着随从,立马满脸堆笑道,“大少爷出门一趟,发达了啊。”
赵珲跟赵老爹虽然有点沾亲,但是赵霁家富裕,赵珲家只能勉强度日,所以赵珲两口子之前都是称呼赵霁大少爷。
张大姑儿习惯性的笑了两声,随后又想起赵家的官司,怕惹麻烦,赶紧拉着赵霁进了屋。
虽然张大姑儿叫他大少爷,但赵霁终究是晚辈,不能不知礼数,进屋之后叫了一声,“婶娘。”
张大姑儿应了声,让家里的大女儿去泡油茶来给赵霁吃,她自己去摸火镰出来点油灯。此时已经傍晚,一般平民舍不得耗油,早就吃了晚饭准备睡觉了,他们家也不例外,只是碗还没有洗完,赵霁就上门来了。
虽然张大姑儿很热情的招待着,但赵霁却不想在这间黑咕隆冬只有一盏油灯的屋子里多待,他也就没有绕弯子,直接拿了十两银子出来,说是让赵珲去府城作证的辛苦费。
张大姑儿拿了银子,连忙用牙咬了咬,看见一排牙印儿,笑嘻嘻的愈加奉承着赵霁,“大少爷,我看您从小就不是一般人,如今真是一飞冲天了,连县太爷说扳倒就扳倒了。”
她心里其实还在打鼓,害怕赵珲帮忙作证,最后会遭殃,但是银子实在是可爱,到了她手里,她也不愿意拿出来了,连忙打发了小儿子去把赵珲叫回家。
赵霁听出了张大姑儿的担忧,安抚道,“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只是我去京城后,就听说大理寺查了三江县令贪赃枉法的案子,拘捕的命令都已经下来了,只是我走的快,先赶回三江县。我们家的仇人是曲熊,县令的案子跟曲熊关系不大,我要赶在前头给我爹翻案。”
燕云开要给曲家治罪轻而易举,所谓拘捕县令曲文英的文书,现在就在赵霁身上,但是他要给赵老爹翻案,还有赵霁原身的一条性命,都是曲熊做的孽,可不能轻饶了他。
可是曲熊不是官员,刑部没法直接审理他的案子,所以赵霁只能先到府城告曲熊为争夺他人奴婢,杀人害命。
现在知道钱师爷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之后,还有暗中谋夺赵家家产的行为,赵霁当然也不打算放过他。等回府城之后,再让李天拿刑部的公文,让府衙派人抓捕三江县令。
趁着等人的功夫,张大姑儿让他说了一些京城的见闻,赵霁虽然说的很谦虚,但是老江湖张大姑儿知道,不吹嘘的,往往才是有真本事的,她已经认定赵霁一步登天了。
又听说夏老太和肖娘子都很好,赵霁还在京城买了房子,张大姑儿眼睛打转,招来女儿赵杏儿,“大少爷,你看你们家缺不缺使唤丫头,我们家杏儿十四岁了,正是干活儿的好年纪,她手脚勤快,咱们又是亲戚,你让他跟你回去伺候老太太两年,将来帮她在京城找个婆家,也就吃穿不愁了。”
赵霁笑着说,“婶娘这也舍得,要是杏儿妹妹去了京城,怕是很难再回家了。”
第三十八章
赵霁知道, 当初赵珲帮助埋葬赵老爹的尸体,对赵家是有恩的。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发达之后,帮扶提拔亲族也是常理, 如果赵老爹还在世, 赵珲的儿子要到赵家药铺当伙计学徒, 赵老爹都不可能拒绝。
张大姑儿提出这样的要求, 并不算冒犯。但是赵霁却并不想招亲戚上家里帮佣,有一个燕云开安排的密探彩蝶就已经够麻烦了, 像这种关系户,平时说话轻了重了都不合适。
彩蝶虽然麻烦,还不用发愁给她找婆家,赵杏儿还要操心找婆家,他觉得自己担不起这份责任。相比之下, 他更愿意给他们家一笔钱。
当张大姑儿因为将来难以见面而为难的时候,赵霁接着说, “不如这样吧,我刚好要去府城,到时候帮杏儿妹妹打一套宝石头面,买上全堂的家具当嫁妆, 再给一百两银子压箱底。凭着这副嫁妆, 婶娘大可以在乡间寻一个有功名的年轻秀才当女婿。母女俩可以时常见面,女婿将来要是能考上举人,杏儿妹妹也就出头了。”
赵霁这话张大姑儿听了非常动心,正当张大姑儿跟赵霁说话的时候, 赵珲就跟着他的小儿子回家来了。在赵霁说要帮赵杏儿置办嫁妆的时候, 赵珲就走到门口了。
由于十岁的小儿子赵江已经把赵霁发达的事情告诉了赵珲,他并不会拒绝赵霁的资助, 只想躲在门后听听赵霁打算出多少钱。
因为这年头儿,大户人家嫁丫鬟,都会陪嫁许多的嫁妆,临街有一个小子就是娶了一位知府家里的丫鬟,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嫁妆丰厚的很,那小子拿了钱直接开了一间油盐铺子。
徽州府文风昌盛,常有考取功名,在外做官的人家。而这些有了出息的人,衣锦还乡后,惠及乡里的方式就是开办学堂,免费供族里的小孩儿读书。赵霁没有开办学堂,也没有购置大片土地作为家族的祭田,以赵珲的见识来看,都不算十分的发达。
赵珲家住的是木楼,本来隔音效果就不好,赵珲在门外偷听,王小七早就发现了他,王小七本想告诉赵霁,赵珲也听的差不多了,直接推门进来,老远就对赵霁作揖道,“大少爷回来啦。”
按照原身的记忆,住在后街的赵珲比赵老爹的年纪小两岁,今年也才三十二岁,可是赵珲的头发都花白了,显得苍老的很,明明是个厨师,却长得干瘦干瘦的,一点儿也不符合厨师肥头大耳的形象。
因为赵珲干活的酒楼,东家太精明,买多少肉,多少菜都是有数的,根本不允许偷吃,就连泔水都要收起来养猪,每天只给他们干活儿的人吃些不值钱的,快坏掉的素菜,一个月只吃两顿肉,他怎么可能胖得起来。
可是这家酒楼给的工钱高啊,再加上张大姑儿平常卖零碎的一点钱,他们家还要供赵江读书呢,不要求他考功名,要是能读到十五岁,将来送去当帐房也是一条出路,就算只能当伙计,也可以慢慢熬成掌柜。
赵珲本人只读了两年私塾,字都认不全,后来当了厨子,也只是卖卖傻力气,他希望他儿子能比他混的好一些。
坐定之后,赵珲就笑着对赵霁说,他刚刚在门外已经听到了赵霁要给赵杏儿办嫁妆的事情,脸上挂着的笑容倒显得很实诚。
这时候赵杏儿已经躲到楼上去了,赵珲一边对赵霁千恩万谢,一面唤女儿下来给赵霁磕头,赵霁刚刚推拒了两声,赵杏儿已经砰砰给他磕头了,他也就受了礼。
赵霁到这个世界也有一个多月了,不是自己需要给别人下跪,就是别人要给他磕头,刚开始心里非常别扭,现在多少也习惯了点儿,也就没有太过挣扎了。
幸好,他因为治好了皇帝的病,虽然不想当御医,但是争取到了见官不跪的好处,这其实不是太大的赏赐,毕竟有秀才功名,就可以见官不跪了。只要不进宫找没趣,他这辈子应该只需要祭拜祖先的时候,才需要下跪了。
赵珲知道赵霁要让他去府城做证的事情,就像他可以毫不愧疚的接受赵霁给女儿办嫁妆一样,作为族亲,他认为帮忙打官司也是当仁不让的事情,甚至提议赵霁跟他去乡下赵家村多找几个族亲。
但是赵霁拒绝了,赵珲和赵老爹的祖上是一支,但是乡下的赵家村跟他们两家又隔得比较远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搬到城里这一支,人口一直发展不起来,最多也就只有三家人,从前赵老爹的父亲还有一个弟弟,可惜这位叔公无子嗣,家产都让赵老爹这个亲侄儿继承了,赵珲倒是没得着什么。那个赵家村,可是一村子的人都姓赵,赵霁不想跟他们有太深的牵扯,就像赵霁不想让赵杏儿去京城一样。
所以赵霁对赵珲说,“叔,我们今晚就要赶夜路去府城,去乡下来不及了,你稍微收拾一下,我们就走吧。”
赵珲应了声,也不拖沓,连忙回房间,换了一身最好的细布衣裳。没过多久,门外有马车的声音,又有人敲门,“赵公子,都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
三江县不是战略要地,县城没有修城墙,赵霁带着两辆马车,趁着夜色出了城,跟本没有惊动任何人。
现在是月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条细缝,赵霁带着赵珲坐前面一辆马车,李天也坐在这辆车上,王小七负责驾车,黑灯瞎火的,也不知道他怎么看路,反正速度一点儿也不慢,只能说真不愧是斥候出身吗。
后面一辆车装着被打晕的李素儿和钱师爷,后面也有两名护卫。另外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拿着抓捕曲文英的文书调兵去了,还有一个负责盯着曲熊。
这些都是李天安排的,他说曲熊毕竟是武举人,要是他发现事情不对,提前跑掉的话,再想要抓到他可就不容易了。
凌晨时分,马车到了徽州府城外,府城有城墙,现在还没有开城门,赵霁他们也不急着进城,李天让王小七把马车驾驶到官道旁边的小路上,停稳之后,让王小七继续守着赵霁。
李天到了后面那辆车,让两个护卫把钱师爷和李素儿一起拖到旁边的树林子里,过了一个小时,李天他们又把李素儿和钱师爷拖了出来,这时候这一男一女都是醒着的,但是她们看向李天的眼神都非常的恐惧,虽然嘴巴是堵着的,但是他们连一点呜咽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此时已经天光大亮,赵霁终于看清了李素儿他们的样子。
虽然形容狼狈,但是二十出头的李素儿正是最娇艳的年纪,她样貌秀美,皮肤白皙。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他的好身材。此时她衣衫凌乱,前凸后翘,腰细腿直的好身材更加显露无疑,难怪赵老爹和曲熊都被她迷的神魂颠倒。
如果按照赵霁的想法,李素儿虽然生性风流,又破坏人家的婚姻,宅斗手段高明,曾经欺负过肖娘子,但是罪不至死。
在迫害赵家这件事里,李素儿最多算个从犯。因为直接害死赵老爹的人是曲熊,赵家的财产又落到了钱师爷手里。
可是按照大晋的法律,李素儿是逃奴,勾结外人,谋害主家,应该被腰斩。就连谋财害命的钱师爷也只需要斩首。腰斩和斩首虽然都是是死刑,可是腰斩却是一个缓慢的死亡过程,非常的折磨人,也震慑人。
不过赵霁当然不会去反对律令,将李素儿押到知府衙门后,衙门依法判决,他也不会有反对意见。
赵霁觉得李素儿罪不至死,但是在李天他们的心目中,李素儿才是整件事情的祸端,对她这种水性杨花的女人一点儿好脸色都没有,刑讯的时候,当然不会手软。
李天拿着供词,走到赵霁面前,踌躇了一瞬才把供词交给赵霁,同时低声道,“赵公子,令尊人死不能复生,您可要节哀顺变啊。”
他看了赵老爹的供词,才发现李天的表情为什么那么古怪,原来赵老爹是活生生被折磨死的。
他们故意扒光了赵老爹的衣服,不给饭吃。等他生病昏迷之后,又给他穿上衣服,按照正常程序请了大夫,可是等赵老爹睡着之后,又在他的衣服上泼冷水,第二天赵老爹就发高烧死了,身上一点儿伤口都没有。
就算他不是赵老爹的亲子,可是看到这样的恶行,赵霁也气的怒火中烧,这人作恶的时候,正是禽兽不如。
这些折磨死赵老爹的供词,全都来自钱师爷,李素儿没有直接参与杀人,但是她的口供中却还有些别的。
这倒引起了赵霁的注意,他特意指给李天看,曲熊半个月前宴请了魏王的长史,李素儿听到的消息是,魏王听闻曲熊武艺过人,有意招募他为王府宾客。
李天冷笑道,“古时候的贵族都可以招募宾客,但是这个制度早在前朝就废除了。现在王府可没有宾客的职位,只有太子的属官中有宾客。”
赵霁望向李天,“魏王的封地是不是在江南。”
李天点头道,“在赣州以西苏州以北的一片富庶之地,就是魏王的封地。”
赵霁又问道,“国师大人是不是因为察觉到魏王有反心,才有此次的江南之行。”
李天愣了一会儿,想到燕云开私下对他的吩咐,终于还是对赵霁点了头,接着又补充道,“魏王不安分,这跟本不是秘密,如今他越发肆无忌惮,主人的意思是先下手为强。”
“国师大人,能不能站得住大义。”赵霁非常担心,同时也非常偏心的问道。
李天说,“证据多得很,也是这次魏王府太过嚣张,竟然直接杀了我们十三名密探,主人可不是习惯忍气吞声的人,魏王府一定要付出代价。”
李天本来就不好看的脸上,都有些狰狞了。
赵珲就坐在赵霁旁边,简直如坐针毡,刚才李天跟赵霁说话的时候,也没有特意避着他,此时赵珲面色古怪的看看赵霁,又看看李天,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虽然赵霁看起来是有了比他想象中更大的大出息,可是这牵涉到谋反,又要打仗的事情,真是吓坏了赵珲这种只想安稳度日的小老百姓。
赵霁虽然也恐惧战争,但是他更担忧燕云开的安危,心情被分散了,一时间倒还想不起来害怕,更顾不得关心赵珲心里怎么想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资助亲戚是常态,不要觉得主角太大方,或者被占便宜,他给的算很少了。
第三十九章
负责审理曲熊这件案子的官员, 是徽州府通判李年光。
赵霁的状纸递交上去之后,不仅不需要他去打点关系,徽州府的大小官员和名流富商, 全都给他递来了名帖, 还有邀请他去赴宴的请帖。
如果赵霁只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 或者仙道之辈, 当然不会得到这么热情的对待。他被另眼相看的原因,只能是这些消息灵通的上层人士, 已经得知他和国师交好的消息了。
赵霁知道这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自然懒的跟他们周旋,所有的宴请一概回绝了。
但是徽州知府范廉却格外坚持,一再给他递名帖,他不做理会之后, 范廉又递来宴会请帖,他再次回绝之后, 范廉又说家中有人重病,请他救治。
24/57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