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他希望这个荒唐的游戏能时间长一点。
预备铃响,他们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沈听澜把江诉声给的五百块钱仔细夹在《边城》的书页里,那一页写着:
“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第19章 你的江江
这几天降温,大风卷着细小的沙子,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沈听澜衣服穿少了,冻得直流鼻涕。他有带感冒药,吃了几天,更严重了。周末的时候,死活不愿意起床,江诉声叫了三遍才肯睁眼。他从床上一坐起来,就感觉头疼得发昏,四肢沉甸甸的没力气。
沈听澜记得今天还要坐车去隔壁学校考试,慢慢吞吞的钻出被窝,像蜗牛钻出了壳。
其他人都去洗漱,宿舍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江诉声坐到沈听澜床边,伸手摸了下他的额头,确定他没发烧后松了一口气,脱下自己的外套扔给沈听澜:“你穿我的。”
“你呢?”
“我穿你的呗,反正咱俩衣服差不多大小。你今天去考试,我没办法跟你一块儿,你穿我的衣服,四舍五入,等于我陪你一起去了。”
“你从哪学来的油腔滑调?”沈听澜嘴上嫌弃,但是手反应得比脑子快,说着就把江诉声的外套披在了身上。这件外套是黑色的,看着沉,穿上后却意外地轻。柔软的面料上残存着另一个人的体温,温柔得像水一样。
“怎么油腔滑调了?”江诉声拿起沈听澜的外套穿好,凑过去悄声说,“你不是我男朋友吗?”
“那你先让开,你男朋友要下炕了,别挡着。”沈听澜弯腰去系鞋带。
江诉声蹲下来,伸手戳戳那件黑色外套的衣兜:“有东西给你,等你上车之后再看。”
宿舍里没有开灯,光线昏沉沉的。沈听澜系好鞋带,左手搭在膝上,右手托着腮瞧江诉声。江诉声也在这时候抬起眼,两人目光相碰,如同两股充满活力的水流相融,不分彼此,一起奔向远方更宽阔的江河。
忽然有风从外面吹进来,紧掩着的两副窗帘瞬间飘起,晨曦趁机跃进屋子,映亮了他们的脸容。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不说话,便十分美好。
“老江!澜哥!你们还洗不洗脸了?一会迟到了别怪兄弟没提醒!”杨晏端着个脸盆跑进门,猝不及防地撞见这幅场景,愣了几秒,“不是?两位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猜谜吗?”
“没干什么。”江诉声急忙站起身,拿上洗漱用品往外走。
“没干什么。”沈听澜跟在他身后。
杨晏打量了他们两个一会,又喊:“等会儿,你们衣服怎么还换着穿了?”
“他衣服暖和,我感冒了。”沈听澜敷衍一句。
“嗯,我衣服暖和,他感冒了。”江诉声附和。
杨晏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满脸疑惑地看着他们出了宿舍门。
周日不用跑操,大部分学生都在老老实实背书。教室里头的空气不流通,闷得沈听澜有点透不过气。他一个喷嚏没打出来,鼻头突然“发酸,憋出好几行眼泪。
沈听澜从小感冒就爱流眼泪,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头几天上课时把数学老师吓一跳,还以为他做不出题急哭了,后来解释好久才说清楚。
这一下,沈听澜感觉更难受,越发想睡觉。然而抬头就是老师,闭眼就是一棍,只能熬着。他和李煦还有老八要去隔壁中学考试,需要早走,三个人提前去了食堂吃饭。
外面还刮着风,像小针一样扎在人的皮肤上,沈听澜缩缩脖子,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李煦见他脸色难看,关切问:“沈听澜,你不舒服吗?”
沈听澜感觉脑子里像塞了一团浆糊,两次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他缓缓神,拍了下李煦的肩膀,说:“还好。”
“你好啥好,脸色跟萝卜缨子一样。”老八拉着沈听澜往医务室的方向走,“煦哥,麻烦你帮我们俩买点吃的,我带他去医务室看看,别考试考一半,人厥过去了。”
“谢谢。”沈听澜有些不好意思。
李煦往前跑了几步,又回头:“豆浆成吗?”
“啥都行。”
医务室距离教学楼不算太远,这大清早的门还锁着。老八用力敲了几下门板,一个医生打扮的青年从里头走出来。青年披了件白大褂,敞着怀,露出里面花花绿绿的薄毛衣。他脚上一双塑料拖鞋,没穿袜子,整个人就是一个大写的“困”字。
瞧着像个庸医。
青年瞧瞧老八,又瞧瞧沈听澜:“王泽辰,你又找我开请假条?学校说了,不允许学生借看病的名义,在我这睡大觉。一个你,一个江诉声,都重点观察对象。”
“正事,我同学感冒了。”
“那进来说。”青年这才让出门口,让沈听澜坐到桌子边上,简单地询问检查一下,给他一支水温度计,“你试试,我估计是有点发烧。”
沈听澜接过那支冰凉的温度计,贴身夹好。这个过程中他一直都很安静,闻着这间小屋里的淡淡消毒水味发呆。
“澜哥,”老八唤他一声,轻轻说,“要是太难受的话,跟老师说说别出去了吧,也不是什么太重要的考试。”
沈听澜闻言回过神,调笑着回答:“我呀,从小学习就差。这次转学来滨海之前,我姥姥说,‘哎呀澜澜,我听人家讲,我们江苏的卷子都难。你这去了北方,会不会一下子学习就好起来啦?到时候考个大奖状回来,姥姥给你把大奖状裱到墙上。’
“没准我这一发烧,思路清晰,下笔如有神助。给我姥姥考个大奖状回去裱着,她一个七十岁老太太,说不准一高兴,坐起来跳段广场舞。”
老八也跟着笑,一对如毛毛虫的眉毛越发生动。
没多久,李煦拎着煎饼和豆浆跑进来:“怎么样了?”
“低烧,没太大事。”沈听澜取出温度计看了眼,把它还给青年,“开点药吧,一会要去考试。”
“行。”青年先拿了些退烧药和消炎药,“不舒服再来找我。”
沈听澜随便喝几口豆浆,吃了药,坐上到隔壁中学的校车。昏昏沉沉之间,还记得江诉声说的话,衣服兜里面有留给他的东西。
兜上有个小小的金属拉链,沈听澜慢慢拉开它,伸进手去,摸到了几块硬硬的巧克力糖,以及一张被叠成方块的信纸。
车窗外头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拿出那张信纸,低下头看。纸是特殊处理过的,散发着好闻的栀子花香气,上书两个江氏狗爬大字——“情书”。
沈听澜被江诉声的小心思逗笑了。
当初江诉声找沈听澜玩“真心话大冒险”时说,那几个坑他的孙子建了一个企鹅群,监督他搞对象。毕竟高二分文理之后,他们都成了不同班级的人,不能常聚。为了防止江诉声偷懒不履行承诺,要求在一起的两个人每天在群里发张合照,以及互相写情书,写得越肉麻越好,由江诉声先写。
这几天江诉声用手机拍了很多和沈听澜的合照,情书一直在酝酿中。
今日可算酝酿出来了。
沈听澜满心好奇,不知道江诉声会写些什么肉麻的话。他生怕他写的东西和从前那篇检讨一样,举的例子全是水泊梁山的好汉,字里行间充满正义,将好好一封情书写成结拜誓词。
他缓缓地打开它。
“你好啊,沈听澜。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诗人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叫做《夜莺与玫瑰》。那里面爱情是比翡翠还珍重,比玛瑙更宝贵的财富。我想成为只对你忠诚的夜莺,为你唱一整晚的歌。也愿意那根荆棘刺进我的心脏,我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爱你。
“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对你产生这样的情感。有个词叫一见钟情,可惜我第一次见你时的方式不对,白浪费了好多时间。还有个词叫日久生情,但是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久,我的单相思倒生了出来。管它呢,大概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
“这是我第一次写情书,我不会写,翻了四五天的资料,写的不好。你别嫌弃我,期待你的回信。兜里还有几块巧克力,榛子夹心的。我听说巧克力能令人感觉到快乐,我给你准备了几块,希望你能快乐。
“你的江江。”
作者有话要说: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便十分美好。——顾城《门前》
“真心话大冒险”群里一共七个人,分别是江诉声,沈听澜,以及江诉声的五个小号。
第20章 你的澜澜
“你的江江。”
沈听澜仔细看着这四个字,它们被浅橘色的阳光照着,一笔一划如同一棵棵才冒头春草,在他心里焕发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沈听澜恍惚觉得自己的头没有那么疼了,这张窄窄的信纸上写的似乎不是肉麻的情话,而是一剂良药的药方子。稍稍地瞧上几眼,管它什么病痛,暂时都感受不到了。
他又将这封情书慢慢地看了一遍,像是小孩子舍不得吃棒棒糖那样,把糖放进嘴里,又怕它化了,赶紧拿出来。等舌尖上的味道淡了,再嗦两口,来回来去品那一点点甜。
他按照先前的折痕,把信纸重新叠好,放入兜里。接着又拿出一块榛子夹心的巧克力,撕开它的包装,含进嘴里。
初尝是苦的,后面越来越甜。
沈听澜忽然满足起来。
锦文中学和滨海一中相距三个路口,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高二语文组的组长老师领着他们去往了考场。
考场是一个大的阶梯教室,有安装摄像头,每个考生都保持了很远的距离,比初试要正规许多。
沈听澜找到自己的座位,将装有文具的透明文件袋放在桌子左上角。铅笔是江诉声用美工刀帮忙削的,每一根都露着又长又尖的铅笔芯,夹在手指缝里,好像练了九阴白骨爪的周芷若。
沈听澜不知道江诉声为什么要把铅笔削成这个模样。他听完广播里长长的一串考试守则后,拿到了试卷。
不过,他并没有像开始设想的那样,因为发烧而思路清晰、下笔如有神助。这种事件的概率太小,他反应速度比平时慢了不少,一道基础题要思考很久,到收卷时才刚刚把作文写完。
沈听澜收拾好东西站起来,只觉一阵头晕,病得似乎更严重了些。幸好他们不用在锦文中学停留太长时间,很快上车返回一中。
路上,他靠着车窗户,眯着眼睛休息。一只手伸进兜里,去摸江诉声留给他的几块巧克力和小情书,这样总会觉得好受一点。
“沈听澜?”李煦的声音仿佛从很遥远的地方飘过来,他睁开眼睛,发现车已经停在一中的校园门口。
他没有想到这么回来得这么快,一时间愣住了神。
李煦去摸沈听澜的额头,只觉热得烫手,喊来热心肠的老八,一起先送沈听澜去了医务室,再去找安明说明情况。
那瞧着不靠谱的“庸医”穿好了白大褂,左胸处还佩戴上了工牌,上面写着“校医张凯风”。
沈听澜的四肢没什么力气,它们仿佛有了自我意识,不停地向大脑要求休息。他夹着根体温计,坐到了床边。
张凯风注意到沈听澜的文具袋,忽然问:“你是学美术的?铅笔削成这个样子?”
“我不是。”沈听澜好奇地问,“为什么说学美术的会把铅笔削成这样?”
张凯风解释:“画画的时候,会用到铅笔的侧锋,美术生都这么削,好使。看着和锥子一样,扎人准得见血。”
沈听澜记得张凯风提过江诉声的名字,他们好像还挺熟,便说:“这铅笔是江诉声帮着削的。”
“江诉声呀,那不奇怪了。”张凯风脸上露出了然神色,“他家往上三代,全是会画画的。他爸就挺有名,是个画家,一幅画就卖百八十万的。”
沈听澜一直以为“小房东”是个狗大户,没想到竟是搞艺术的。这些江诉声从来都没有提过,他想从张凯风这里知道更多关于江诉声的信息,继续问:“那他为什么不去美术班?”
“人家说了,一中的美术班不行,教不了他。他小时候就爱跟着他爸爸旅游,全国各地到处跑着画画,和学校教出来的学生不太一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在普通班学学文化课。等高二下学期了,再离校出去学。”张凯风慢慢笑,“江诉声志气可大了,要考清华美院,跟他爹做校友。”
沈听澜忽然说:“现在就是高二下学期了。”
张凯风点头:“对,他快离校了,明年高三下学期才会回来。”说着,他向沈听澜伸手,“温度计给我。”
“哦。”沈听澜呆呆地取出水银温度计。
“38°4。”张凯风甩了两下温度计,找出几粒药叫他先吃了,“我给你班主任打个电话,让她开张假条出来。我这就只能开开药,打针输液就得去外面......”
张凯风还在说着话,沈听澜已经不注意听了。药效逐渐上来,他由坐变成了躺,然后又缩进被窝里去。
被窝很暖,他却打了个哆嗦,不由自主地蜷成一团,把被子盖到了脸上。他听到张凯风这名庸医在和安明讲电话,脑子里条件反射般想起他刚才说的那些事情。
原来江诉声是真的想考清华,而且没几个月就要离开,这意味着至少半年,沈听澜都不会再见到他。
沈听澜的一只手还在兜里,指尖不停地摩挲着那张小情书。他把被子往下拉了些,露出脸来看张凯风。他等他挂掉电话后,又张口问,语气透着那么点不甘心:“要是像我这样的也想去学美术呢?”
张凯风说:“可以啊。只要你成绩不好,但也别太差。到时候班主任会找你谈话,让你从音乐、体育、美术里头挑一个学。当然,这事儿全凭自愿,艺术类的录取分数线低,年年都有想曲线救国的学生。不过你听我一句,要是不喜欢美术千万别选,它没那么好学,很累的。我认识好几个美术生,每天画画到凌晨两点都是常事,还特别费钱。”
12/29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