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不是说他做的辣酱、蒸茄干运出去卖,也能卖很贵咯?
府城街上确实热闹,富人权贵也多,一条街,谢宁已经遇到两次轿子了,前后两壮汉担着,边儿上还跟着个仆人在地上走。
双人抬的轿子没有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坐着的人,穿着绸缎,蚕丝的光泽抓人眼球,脖子上戴着玉珠子,脚上鞋还勾勒了金丝线。
谢宁扫了眼,便去看别的热闹,同时心里惊讶,原来相比柴火要自己买的镇上,府城是什么都可以卖钱!
这摊儿卖黄豆酱的,一口大缸里装着咸酱,来买的人递着碗,摊主用竹筒勺子舀上打满一碗,那人接回碗放回篮子里,用白色棉布的盖上就走了。
还有抱着或牵着小孩儿的,站在一个大海碗面前,原来是搅搅糖,两根竹签子下去转几圈稠稠的糖浆,甜甜的很受孩童喜欢。
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有很多都是村里或镇上的百姓自己做,自给自足。但是在府城,只要勤快肯干,好像什么都是能卖钱的。
周寂年见谢宁直勾勾地盯着吃的,便想带人去吃好的,“饿不饿?前面有家烤鸭店,可要?”
谢宁点点头,“要,吃完去菜市,小竹篮还没满呢。”
在外面花钱吃饭,他就不喜欢吃家常菜,肉类炖煮炒焖他都可以自己做,且更是自家人的口味。所以出门,他就喜欢吃些他不会做的美食,寂年很了解他。
烤鸭店的室内装潢正是谢宁喜欢的酒楼样式,一楼堂食,二楼包间。
见宁郎转着脑袋四处打量,周寂年索性去牵着他走。
“二位贵人,这边请。”小二穿着方便干活的短衫长裤,领了他俩去靠墙的桌子坐下。
“我给二位报下菜,咱家招牌金陵烤鸭,您要是爱喝汤,有菌子煲鸭汤……”
谢宁只想要吃烤的鸭子,点了金陵烤鸭,那小二接着说道:“咱家烤鸭都肥,鸭架剔下来熬的有汤。您只二位,怕吃不完,再点个小炒就行,不够吃您二位再点。”
最后点了道糖醋鱼、清炒时蔬,小二去后厨报菜,马上就有人来上了茶水。
桌边没人了,谢宁才道:“难怪这个烤鸭店出名,真替我们省。”
周寂年帮他挽袖子,也开口称赞,“这家店先是烤鸭为特色,再是讲究为特点,做吃食生意,味道好又实在,自然就出名了。”
谢宁点了点头,烤鸭等的有些久,店家还送了碟子炒花生米,要知道外面买一碟子都要三文钱呢。
等烤鸭上桌了,谢宁才知道,为什么小二说怕他们吃不完。
一大盘片好的烤鸭肉,一海碗的鸭架汤,一大碟烤鸭酱,白葱丝,青瓜丝,一盘垒起来的面皮儿,一道招牌菜就快摆满桌子了。
薄的几乎透明的荷叶饼卷上葱丝和青瓜丝,再加上肥瘦相间的烤鸭肉,抹上咸香的酱,鸭皮酥鸭肉嫩,谢宁吃的很满足。
坐在一楼堂食,还能顺便看看别桌都点些什么,得知桌桌必点的就是金陵烤鸭,看来这招牌名不虚传。
谢宁也开始在给自己的目标想招牌,不如他开一家全鱼宴?招牌是烤鱼?
肚子溜圆提着一篮子菜和吃的,两人回了家。
林锦白天也随丈夫去雇了两个仆人,一个汉子叫石头,一个姑娘绿禾。
“这买的什么?”林锦结果儿夫郎递来的篮子。
谢宁把菜抱出去,留了即食的在篮子里,“胡食,贪稀奇买的,爹尝尝。”
爹爹喜欢吃葡萄干,父亲喜欢吃胡饼,以前种田,所以喜欢吃这些实在耐嚼的东西。
……
下午谢宁就跑去灶房张罗晚饭了,他买了鱼,打算做烤鱼。
他最幸运的一点就是,但凡他有一丁点想法,周寂年百分之百的支持,站在他身后排除万难支撑他。
有人给撑腰给打气可太重要了,周寂年给了谢宁底气,他不怕失败敢去尝试。
谢宁把鱼处理干净,整头整尾的抹了盐和椒,鱼肚子里塞满了姜片、葱段和香料,然后烧炭架在火盆上烤。
谁知道他守着火盆烤来烤去,鱼就是不熟,鱼表面都焦黑了,气得他只好唤了绿禾帮着烧火,重新调佐料做鱼炖豆腐。
不想这先烤再煮的鱼,更是好吃,豆腐更是香辣入味。
谢宁见家人都爱吃,他亲哥还舀了汤汁拌饭,便说道:“明日我再做一次,爹,你帮我多想些口味,我要开一家全鱼宴大酒楼!”
周寂年也多吃了些,自从家里养了这条小鱼,几乎顿顿吃水产,他记忆力都好了不少。而且这烤鱼炖菜确实美味,肉质鲜嫩,一丝鱼腥都不见,口感香辣有层次。
听小夫郎这样说,笑着调侃,“全鱼宴?胃口不小。”
林锦给了‘不行’的亲儿子一个眼神,哄着最近的金宝贝,“大酒楼啊?好,宁郎有抱负,爹给你支支招儿。”
他也盼着家里多赚些银子,有了家业,也好从周家旁支过继个娃儿,不亏待了人家。
之后周老三家,连接着吃了四五天的烤鱼,香辣烤鱼、剁椒烤鱼、酱香烤鱼和蒜香烤鱼,前二者辣香,后二者咸香。
离乡试还有整整一年,周寂年也不着急,白天带着石头上街看铺面,两夫夫分工合作。
荷花盛开的六月底,周寂年回了趟大井村。水稻养鱼收成很好,鱼类疏松了土壤,免去了周四丰耕地的辛劳;又节省了土地、肥料等;鱼将水面上的摇蚊幼虫吃掉,还保护了水稻。
最终实现鱼和水稻双丰收。
周寂年是秀才可以面见县太爷,表明了情况后,带着县太爷去大井村看了收成,写了详细的水稻养鱼小手册。
县太爷走了一圈水稻,命官差打捞了肥嘟嘟的鱼来看,称赞不已,“周案首实乃我清水镇之福啊,本官马上将此农耕法子交代下去。”
又指着这亩水稻说:“若能如此般光景,那真是大丰收,届时本官上报朝廷,定能予你封赏。”
“我祖上辈辈农耕,能让农户们丰收,是学生应该做的。”周寂年谦虚。
一旁的大井村村长也因此大受表扬,送走了县太爷之后,村长留了周寂年用晚饭。他心情很是激动,若今秋大丰收,他大井村将会是周边最富有的村子,他身为村长,怎么也会有个荣誉在身。
如今村里人聚在一起就要讨论上一二,“你说这读书人怎就这般厉害?能文能下地的,这书里当真有黄金屋?”
“嗤……那也不是人人都能捞着黄金,老周家三个读书人呐,你再看另两个。”
“所以说成家立业,老一辈有道理的。”
“还是人家谢家宁哥儿旺夫啊……”
这家家户户都夸赞周寂年,可把老周家酸坏了,周老大和周老六两家吵起来了!
理由是啥?两家都想去给周寂年做书童,周温书和周寂年两人岁数相仿,做书童倒也不是不行。
这周六丰三十好几的人了,也想跟着周寂年上府学蹭书读,可是他已考了秀才,肯定是落不下脸伺候他侄子的,这可如何是好?
周寂年喝了几杯酒意思意思,倒没醉,村长送他出门,就被叔伯家的给堵在了门口。
周寂年果断装醉,硬是拉着村长,把他送进了老丈人谢大树家。
就这样,第二天一早,还是被堵在了谢家院门口。
周寂年借岳丈家的院子,和叔伯家说清楚,“温书大哥还未成家,这入府学再耽搁了,恐坏了人生大事。伯母莫慌,还是给温书大哥说门亲事,我也是与宁郎成了亲,才转了运。”
他这话说的像是谦虚,其实气坏了周大媳,那谢宁一开始就该是她儿子的,这一通变故……可惜了,如村民说的一样,谢宁真的旺夫啊!
周大媳窝火,脸上笑不住,嘴上求不下去了,转身出了谢家院子去找媒婆了。
周六媳可开心了,以为他家丈夫能跟去府学了,“可不是么!寂年啊,你六叔成家了不怕耽搁,我这就回去给你六叔收拾包袱。”
周寂年不紧不慢地说:“六叔母速去,马车巳时三刻到,我就得去镇上了。”
他胸有成竹,他六叔绝对不会委屈自己给他这个侄子做书童,所以他何不大大方方的应下?
不出他所料,周老六两口子又吵上了,自从去年周寂年说在书上学到的蒸茄干秘方,周六媳就百般瞧不上自家夫君,从娘家被接回来之后腰板就硬气了。可惜她一个妇道人家,也没学到些什么本事,只能是听见什么好就钻什么空子。
这导致她这半年来,闹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笑话,周六丰也是烦躁的不行,以前媳妇儿话说嘴碎,可是他不理就没事儿了,现如今,不理还不行,不理就闹他!
以前酱壶倒了他看一眼就罢了,现如今被逼的都去扶起来了!他堂堂一个读书人,唉,一提他就心酸。
“你侄子也是个读书人,人家又是精厨艺又是下田地的,还考了案首!你呢?做书童怎地了?他是你侄子,他还真敢使唤你不成?!”周六媳急的抹眼泪。
“妇道人家!我堂堂一介秀才!去给秀才做书童?这像什么话?”周六丰也怒气满满。
“秀才怎地了?你天天坐在书房里,口口声声要考举人老爷,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你!女子难养,我不与你说。”周六丰一甩袖子要赶她出去。
周六丰自小就看着几个哥哥顶着日头种田耕地,苦心劳力,一开始他确实是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一年年的考一年年的落榜让他知道,功名不是这么好考的!
可是不考了去种地,他又不愿意,多累呀!为了逃避现实生活的艰难,他只能钻死在读书考功名的路上,这样既不用种地,又不用干家务活,一天天的看看话本发发美梦,偶尔参加个文人宴吃香喝辣,左拥右抱,多快活?
“周六丰!你是要逼死我呀!这个家吃喝哪项不费银子?虽说你是个秀才,免了徭役,可是雇人种田不花银子吗?咱家哪还有进项?明年还吃不吃了?”
周六媳说完狠狠甩开周六丰推她出门的手,发泼大喊。
她真的太难了,洗衣烧饭带儿子伺候婆婆,逢节日还要拴着儿子做点小买卖去卖,这世道她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养家的办法?
她现在才知道,婆婆以前不分家是对的,不分家他们家占了天大的便宜,可是也被他丈夫劝分了,这下家里上下全靠她一介女流撑着。
“那就把地卖了,无人耕种,留着也是长草。”周六丰只能用一家之主的身份压媳妇儿了。
“你再无理取闹,家法伺候。”
周奶奶在旁边听着,第一次没有站在小儿子这一边,分家之后她日子过的苦多了。
她也是第一次知道,考个秀才没甚了不起的,老六不是廪生,没有廪银可领,除了受邀主持邻里乡亲婚丧嫁娶,和起草文书赚点铜钱外,除非开个私塾谋个馆收几个学生,才能赚些束脩钱。
可惜分家那事,村里人都觉得周六丰在亲大哥出事的时候闹分家,不地道,是以也没什么人愿意请他。
她苦啊,苦起来才知道儿媳的苦。
……
周寂年坐马车回了镇上,又在四叔家里过了一夜,第二日收了四叔交上来的铺子营收,又请了那位熟识的车夫小六吃饭。
和四叔还有车夫小六商议好,月底运鱼来府城,每个月运一次。小六自然是同意的,他可以趁着休息日运鱼,赚的钱全是他自己的,这一项收入能顶他跑半个月的工钱。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0-05 18:59:28~2020-10-06 19:23: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是酒肆啊、Evil丶、Natsuhi、天空透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雨似白 95瓶;晨椿争一宵、Danny78 10瓶;锦朝 9瓶;藍轩?靈兒 6瓶;楼兰月瑾、雅涵、19911997、青灯、林然、多多王子 5瓶;雲雲、顾兰兮 2瓶;夜灵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上秋七月, 等周寂年再回到府城,谢宁立刻就定下了铺子,一下子花去不少积蓄。
剩下的银子, 谢宁去订了长方形的烤鱼盘、小炭炉、桌椅和碗筷等等开铺要用的。
周寂年的廪银也给了他拿去收了茄瓜和辣椒,赶着日子做了蒸茄干和辣酱, 上街上支摊卖钱。
城里人没吃过取做素肉干的食物, 占着新鲜物什, 谢宁倒是小赚了一笔, 生了钱来赶在七月底全鱼宴开业了。
也是两层酒楼格局, 一楼堂食, 二楼包厢, 红红火火的装饰,大门口挂着鱼灯。
牌匾上‘全鱼宴’三个大字,周寂年写, 制匾铺子描, 名字前后两条胖乎乎的鲤鱼, 可爱又招财。
酒楼里每一根柱子都写了字,这是谢宁要求的,鼓励百姓读书识字,吃读书的苦,享知识带来的福。
邀请了酒楼周边的掌柜来吃烤鱼,跑堂的先端了炭炉上桌, 在端着装着烤鱼的长方形烤盘架上去,不用人在外面吆喝, 那香味儿飘了几条街。
谢宁和爹爹忙碌着,提前腌了鱼去烤,又配好了各个口味的佐料, 厨子只需要加工,即可端出去上菜了。
府城有钱人也多,围着味儿就来尝鲜了。
“上最香的鱼,有什么酒?”一位胖胖的老爷带了几个朋友坐下点菜。
“最香的便是香辣烤鱼了,味重辛辣,还有那蒜香烤鱼,咸香美味。”小二给介绍着。
“那这两条都上,有什么酒?”老爷很是豪气。
谢宁大掌柜只给配了茶,还真就没想起酒这一茬。
还好这个小二机灵,马上回答:“那我先去后厨给您报菜,赶早些给您上鱼宴,酒不着急,打了就能端来。”
那老爷子一听能早些上鱼,也抓紧让小二去,掏了几个铜钱,“可,你倒是聪明,赏了。”
那小二千恩万谢,收了铜钱忙去找谢掌柜,“掌柜的,贵人要酒,咱这没备啊……”
被谢宁邀请吃烤鱼的恰巧就有那酒窖的掌柜,招了那小二就说:“去我铺子打便是,甜的有米酒和黄酒,辣的烧刀子,贵的竹叶青。”
谢宁忙吩咐人去打酒,对着酒掌柜道谢。
28/77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