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三国同人)——帝休

时间:2020-11-28 10:18:05  作者:帝休
  看完病,两人被黄忠送至大门口。
  略过黄忠不绝于口的彩虹屁,两人坐上马车。
  糜荏道:“伤寒是各州流行的疫病,死亡率又是极高,先生可有根治之法?”
  张仲景眼带复杂,叹了口气:“伤寒有诸多病症,需要对症下药。今日运气好正好碰上能解开的一种,其他还要再做研究。”
  先帝末年起,大汉各地爆发诸多天灾人祸,伤寒疫病在百姓之中肆意横行,死伤无数。张仲景见过伤寒的爆发,所以与他的老师一直在研究这种疫病的克制之法。
  只可惜至于如今收获甚微。
  糜荏安抚了两句,思索道:“仲景先生今岁过年可有去处?”
  见张仲景表示就在家中渡过,糜荏又笑道:“若是不嫌弃,一起来糜府吃个午饭吧。”
  张仲景受宠若惊,自然应下。
  这日傍晚张仲景又为黄叙施针,等人醒来后喂了药,给了米汤。三日后,成功止泻,可以吃下简单的米粥肉糜。又三日,总算养回些许力气,可以下地了。
  黄忠无以为报,最终决定对糜荏献上自己的忠诚,对张仲景献上性命。
  由此,糜荏收到第一位武将的投靠。
  不禁感叹,古人就是这般淳朴。
  时光在紧张的氛围中荏苒不留。
  黄叙病愈时,已至腊月二十五,即将过年。
  许是被赵忠之死刺激,刘宏近来生了一场大病。这些日子缠绵病榻,没有玩闹的心思。糜荏每日探病与他说说话,刘宏愈发觉得慰贴。
  因为年关将至,朝廷最终决定于大年初三出征,这段时间一直在调度兵马,至腊月二十八终于集结完毕。受战事的阴影笼罩,街上百姓来去匆匆,面上少有喜悦。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朝廷宴请百官。刘宏的病一直没好,这次宴会便只出现了一下,很快回去房中歇息。
  百官逮着糜荏敬酒,幸好如今地位非凡无人敢灌他,否则还真得被抬回去不可。
  翌日除夕,朝廷放了年假,先前约好一起过年的张仲景带着家人与礼物到访。
  张仲景已经成亲,带着他的妻子、儿女一同到访。他的老师年迈,家人大多在乱世之中遇难,如今与张仲景住在一起,认作义亲。
  他的女儿今年八岁,与糜莜正好能说上话,两人拉着手躲到一旁交谈。
  其余人干巴巴待在一起也是无趣,糜荏便提议大家一起包娇耳吃。
  张仲景愣了:“可这娇耳是给患者吃的啊。”
  得糜荏支持,他赠娇耳的慈善事业做得很大。现在城中百姓都知道有个名叫张仲景的大夫,心善且医术高超。吃两口他的免费娇耳汤,就能浑身暖上至少半个时辰!
  糜荏笑道:“先生裹得馅料是药材,我们却可以裹些羊肉糜、白菜、香菇……不就可以给寻常人吃了吗?”
  众人闻言,茅塞顿开。
  于是令庖厨剁了馅料、调了料,擀了面皮包成娇耳状,煮熟再吃。众人分别尝了一个,都觉美味异常。
  许是新鲜劲上头,大家包的有点多。糜荏瞧着一时半会也吃不完,便命侍从取走他与糜莜包的那几十个,送去荀府。
  小半个时辰后,荀彧收到装满娇耳的食盒。
  他打开食盒,听着门房介绍这娇耳的食用方法。见红木食盒上层放着一碟白白胖胖的娇耳,便下意识伸手戳了戳。等指尖触及到一点冰凉与柔软,他才回神,攸地笑了。
  荀爽见状奇怪道:“文若,这是何物?”
  荀彧笑吟吟的令门房送去给庖厨烹煮,“是子苏的一点心意。”
  除夕这一日,年味总算将开战的阴影冲淡些许。从早上开始,“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响彻天地,欢笑声飞入千家万户。至于深夜,依然不绝于耳。
  张仲景一家在用过午膳之后告辞,回府守岁。糜荏与糜莜给爹娘的牌位上了香、磕了头后,再叫上管家,三人一起斗地主消耗时间。
  他们没有赌钱,就是输的人要被贴上纸条。糜荏运气好又会算牌,起初笑看自家小妹与管家把纸条贴的满脸都是。后来两人起了坏心,也不管自己会不会输使劲给对方喂牌,终于让糜荏也体会了一把被纸条贴满的感觉。
  他哭笑不得地屈指敲了敲糜莜的脑袋:“你啊你,真是个小机灵鬼。”
  逗得糜莜得意大笑。
  年初一,糜荏收到官吏们送来的拜年礼。因为实在太多,礼物堆满了整个院落。还有官吏听说他枕边无人,突发奇想送了两个美人给他。
  糜荏瞧着那两名含苞待放的美人,微笑道:“两位可曾识字?”
  他本是世间少见的美男子,又是风华正茂时,只是往那一站就将大多美人们衬得黯然失色。
  见两人红着脸点头,他唤来自己的万能管家。令其将部分超过底线的礼物退回,再安排两人去合适的位置干活。
  这个时代女子的地位低微,退回去也不过是叫他们的主人迁怒,抑或再行送人。不如留下培训些许时日,再派到合适的岗位工作。
  反正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
  年初二时,他宴请麾下门客。
  该交代的都已交代过了,此战黄忠不必多说,他会带走荀攸,留下钟繇、任嘏、何颙、荀彧四人。做这个安排,主要是他目前不需要这么多人同行,以及后四人目前更适合留守京洛。
  天子向来不管事。十常侍被他整的元气大伤,短期内恐怕恢复不到原先地位;十常侍被罢免的突然,尚书台权利被瓜分,中常侍吕强等人抓住机会上位;前不久他又劝天子废除党锢之祸,引有志之士回朝……
  如今朝中权势制衡,已然形成一个微妙的,短暂的稳定局面。
  是以此次出征将后方交给他们,他很放心。
  至于荀彧,他擅长的是战略布局后方统筹,只是如今尚显年轻,需要战争磨炼。
  等到平定豫州之后,糜荏会带领所有门客的族人迁往徐州朐县,那里正是他的大本营。
  毫不夸张地说,糜氏作为朐县豪强,糜荏在那儿的布置远胜京洛。
  至于颍川、南阳、汝南,这豫州三郡中孕育出不少士族,可以说为大汉培育了至少50%的人才,是极为重要的必争之地。
  众人亦对此毫无异议。他们饮酒畅谈着,所有人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糜荏环顾众人。
  现在人是少了点,不过等到回来的时候,应该能壮大一些。
  一个时辰之后,宴会结束。糜荏将众人送上马车,只等他们各自回府好好睡一觉,以待明日出征。
  糜荏送别几人,回首凝视荀彧。
  春寒料峭里,青年披着白裘大氅,露出一张清俊非凡的脸旁,一如既往温润如玉。
  他轻敛着瞳眸,事实上从宴会结束起他便有些神思不属,大约是在担心他在家乡的亲族。
  糜荏心念微动。
  他伸手拂去青年肩膀上飘落的雪子:“不必担心,你的族人不会出事。”
  “等我归来,文若。”
  荀彧愣了一下。
  原先昏惑的天幕在这个时候忽然变得阳光晴朗起来,让人一见便觉雀跃与舒适。于是他随着心情微勾唇角,轻轻点了点头。
  糜荏也跟着扬起唇角。
  唯独是有什么人正在不依不饶地盯着他,如芒在背,难以忽略。
  他沉默了一下。
  转头对上正用炯炯目光凝视着他、期待他说些什么的任嘏,糜荏:“……”
 
 
第四十章 
  光和七年大年初三, 朝廷出兵征讨黄巾军。
  先前张宝自尽于狱中,刘宏又命人将马义元车裂于洛阳,将张宝的尸首悬挂于洛阳城门口三日三夜, 以示警戒。
  京洛城中黄巾军线人见之大骇,连夜收拾好行囊想要逃去外郡。但因行色匆忙, 不少人败露被抓。仅有几名幸运者逃出洛阳,去信通知张角。
  于是等到朝廷出兵时,张角也已知晓此事。他心中慌乱, 但时至今日早已无法回头, 干脆心一横去信各郡渠帅。
  等朝廷出兵时,黄巾军的三十六方渠帅已接到信件,毫不犹豫揭竿而起!
  他们早在去年秋季选定祭天目标,收到信件后纷纷按照约定,领兵围杀各郡县的贪官污吏。冀中黄巾军生擒当地皇族;南阳黄巾军斩杀太守, 围攻宛城;汝南黄巾军于召陵击败太守;广阳黄巾军击杀幽州刺史……【1】
  不到半个月时间, 黄巾军各方渠帅完全控制东、南、北三方,对京洛形成包围之势。
  朝廷闻之,人心惶惶, 难掩忧虑。
  为镇压黄巾军,朝廷经过商议后,暂且制定了出兵方案:
  令大将军何进统率左、右羽林军屯兵洛阳, 并调取八万精兵进驻洛阳外围的函谷、广成, 伊阙等八大军事关隘,拱卫京师;
  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隽领五万余士兵, 出征讨伐颍川的黄巾军;
  北中郎将卢植领率北军五校士, 以及六万余士兵负责冀州北部战线, 与张角周旋。
  其余譬如曹操、董卓、袁绍、孙坚等人, 全部为以上四者从将,等候主将下令。
  至于糜荏,他是例外。
  从身份上来讲,他不是将士,勉强算得上军师。实际上……他是镇守军队的吉祥物。
  何进怕张角使用妖术对付他们,故而请求糜荏随军;天子见张宝如此邪门,被劝说之后答应了;将领们见糜荏只是随军不干涉他们行驶,也就对此无异议。
  毕竟打仗自古拼的都是主将的能力、兵马的强度,天时地利等等因素。饶是糜荏懂得非凡之术,也不至于影响整个战场。
  至于糜荏若是想要上前线,那么第一个不答应的就会是他们。
  ——且不提这位天师究竟是否有领兵的素养,可是当今天子的心头宝啊,万一受点伤什么的,天子大怒之下,他们难免会受到牵连被天子惩罚。
  糜荏对此早有预料。
  他并不担心,从容待在营帐中翻阅兵法,等待良机。
  同行的荀攸担心他心生不悦,进言道:“主公不必担心,您现在虽然没有领兵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很快就会来临。”
  糜荏微挑浓眉:“公达为何这般说?”
  荀攸道:“攸听闻黄巾军于各处作乱、击杀州郡官吏,又将缴获的钱财分给麾下将士,正是兴致高涨之时。反观我军,仅有八万训练有素的精兵,其余十万尽是这一月多来招募的新兵。”
  “此番对阵,我军素质与敌军无异;然敌军士气高昂,我军士气低落。是以在下认为黄巾军初战必捷。”
  “黄巾军既胜,三位中郎将必被困于前线,需要军营中偏将领兵前往救援。不出一月主公便可自荐,领兵前往。”
  “公达高见,我亦这般认为。”糜荏闻言抚掌笑道,“能得公达相助,真乃我之幸事。”
  荀攸赧然道:“为主公分忧,本是在下分内之事。”
  这日夜中,大将军何进召开会议商讨部署。
  这是最后的讨论会议,等到明日三位中郎将就要作为前锋领兵出征。而此地作为大后方,随时为前线提供兵马、粮草。
  出军事宜很快被决定下来,何进最后环顾众人道:“诸位,可还有异议?”
  一直被当做摆设的糜荏在此时出列道:“大将军,在下思前想后,认为有一点不大妥当。”
  他在众人注视下,对着诸多将军行了一礼:“黄巾军虽人数众多,但不过只是一帮乌合之众,三位中郎将英武,自然可以领兵逐个击破。”
  “只是陛下命三位将军领招募的新兵前去镇压黄巾军,反而令训练有素的精兵随大将军镇守京洛,三位将军想要击败对方,恐怕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此话说的有理,三位中郎将都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完全没有想到这位糜天师居然会想的这么深远。
  卢植道:“那以糜国师丞之见,当如何安排呢?”
  糜荏谦虚道:“在下以为驻守京师的这八万精兵,不如兵分三路,由大将军与三位将军各带一支队伍。至于新招募的士兵,再留下五万驻守京师,大将军还可以操练一段时日。”
  这个建议还是很合理的,三位中郎将颔首赞同。
  但他的建议还是被归属于原尚书台一方的武将反驳。
  “糜国师丞此言差矣!”
  “京洛乃我大汉皇城,就连陛下都身在京洛,此处何等重要糜国师丞难道不知道吗?”
  “正是如此,何大将军驻守京洛作为我军最后一道防线,自然需要最精锐的兵马!”
  “糜国师丞或许于法术之上颇有建树,但您根本不懂打仗,何必纸上谈兵?”
  在旁未置一词的王姓武将也是无语了。
  糜荏贵为国师丞,他的建议就连天子都会考虑,是他们这些人能激情反驳的吗?再说他根本没有实权,不能影响各武将,朝廷都已决定出兵的方案了,他就是给个建议能咋样?用得着被钓鱼似的,迫不及待跳出来反对吗?
  这是生怕别人忘记他们出身“邪崇”十常侍麾下啊!
  他不得不出列硬着头皮打圆场:“诸位同僚不必如此激动,糜国师丞这般建议只是好意啊。”
  “三位中郎将戎马一生,实力强横。”他憨厚一笑,“末将觉得不管有没有这两万精兵,三位中郎将都能成功拿下黄巾军,诸位说在下对不对?”
  这马屁倒是拍得不动声色,得到了不少武将支持:“王将军说的对!”
  何进果然没有怀疑什么,只当糜荏是担心几位大将军:“糜国师丞所言甚是,不过这是陛下做的安排,本大将军也不好更改啊。”
  卢植、皇甫嵩、朱隽三人便也没有说话。
  于是议会结束。
  等众人走出大将军营帐,卢植叫住了糜荏:“糜国师丞还请留步。”
  “卢中郎将?”糜荏驻步回首,“您唤住在下,可有要事?”
  卢植道:“多谢国师丞方才建议。”
  糜荏谦逊道:“卢中郎将言重,在下未曾帮上什么忙,受之有愧矣。”
  卢植摇头:“有心便是好事。”他知道糜荏是在为他们着想,但很显然朝中大多数人贪生怕死,何进又是平庸之辈,根本不敢让他们带领精兵前去围剿黄巾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