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心悦诚服,大改往日冷淡,围绕着这对主仆狂吹彩虹屁。
很多时候常年守在军营中的武将都很单纯,他们看轻一个人时懒得虚与委蛇,承认一个人时却也异常热情。而糜荏与黄忠这般不仅有神力还有准头的人,承担得起他们的热情。
至于原先就对糜荏热情的王辉,这会反而难掩诡异面色,被挤出众人包围之外。
大家何进当下提拔黄忠为千户长,可领兵千人;至于糜荏,何进不敢轻易做主,只将此事去信天子。
天子听说后异常欣喜,不顾原尚书台一方势力反对,任命糜荏为都尉兼国师丞,地位等同曹操、董卓等驻守外围关卡的将领。
听得十常侍吐血三升,却依旧只能无能狂怒。
……顺便还写了几封信,将那王辉骂的狗血淋头,要他赶紧安排把糜荏给暗杀了!
收到信的王辉差点就要破口大骂了。
军营之中众目睽睽之下要他暗杀一个监军兼国师?十常侍什么脑子!!
这被糜荏玩死也是自找的好吗!!
比试引发的结果暂且不表,总之这会糜荏在众人眼中散发着夺目光芒,自然百般追捧。
糜荏的态度却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温和从容,引得众人万般感叹。
还只是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啊!他们二十一岁时又在干什么?有人家一分地位吗?
众人感慨万千。
他们簇拥着糜荏,不知不觉便跟着人挪动脚步,等到回过神来时已至糜荏营帐前。
见众人回过神来准备告退,糜荏阻止道:“诸位请留步,本国师丞有一件东西要给诸位瞧瞧,请诸位随我来。”
于是等众人迈入营帐中,终于看见中央那需要一人张开手臂才能抱起的木质“花盆”。
他们惊讶地瞧着花盆中,瞧着上头铺着的一层砂石,以及被做出的简单山川、河流、草地、城池……
有眼尖的将士惊叫道:“这竟是钜鹿地形图!”
“这确实是钜鹿地形图,”糜荏肯定了他的猜测。“此物名为沙盘,上头各色旗帜为我军与敌军。”
“吾曾听闻秦皇在修建陵墓时,于墓中堆建了一个巨大的山河社稷模型,上头砌有高山、丘陵、城池,江河等物;而当年光武帝征伐隗嚣,大将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二者结合,便是这沙盘的由来。”
糜荏简略介绍了沙盘,便见何进与众将士不由自主地走到沙盘前,无师自通地演练起来。
“何大将军,如今三位中郎将正在去往讨伐黄巾军的路上,先前他们说过最终应当会住兵于此。”
“原先觉得三位中郎将挑选的地方正好,可这‘沙盘’上看来,却并非如此啊。”
“末将倒是觉得我军应当在此处设下埋伏,或许就能一举攻破下曲阳。”
“……”
一众武将当下开始对阵。直至许久之后,方才有人醒悟道:“咱们忘记糜国师丞了!”
糜荏这会正在喝茶,听罢此言微笑道:“无碍。”
一众武将恭恭敬敬行了大礼:
“多谢糜国师丞为我等做出这沙盘!”
“末将见您年纪轻轻,原以为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恐怕不会再懂得行军打仗,却是末将有失偏颇了!”
“原来您前些日子要杂物是做此大用,末将却还以为您用以养花弄草,真是羞愧啊!”
糜荏惊讶地看了说话的将士一眼,无奈失笑:“本国师丞便是再不知好歹,也不至于在营帐中养花种草吧?”
那武将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这,这个……这是王辉告诉末将的,末将想他与您走得近,便、便信了……”
糜荏愈发诧异,半晌释然笑道:“原来如此,想来王将军只是不明白沙盘用处。这没什么的,大家千万不要责怪他。”
众将军当下表示:“好,都听您的!不过王老哥啊,您下次可别再弄错啦!你自己不懂也就罢了,引我等误会国师丞那就不好啦!”
王辉听得这番话语,一阵气短,差点就当场撅了过去。
有将士瞧着他青红交加的脸色,回味过来了。
不仅是这沙盘,还有方才射箭时暗示国师丞手腕受伤呢。他便私下提醒荀攸:“荀先生,末将觉得这位王辉似乎有些古怪,您要不多留意一番?”
荀攸眼中滑过一点惊讶。
他注视着这名将士,将他的好意记在心底,认真行了一礼:“多谢李将军,在下省得,会提醒主公的。”
翌日,驻守在外围的都尉们也都听说了这件事,纷纷派遣偏将回来查看“沙盘”。等学会之后,各自做起沙盘,时常于营帐中布阵推演战局。
众都尉对此惊叹不已,纷纷庆幸糜荏是清流一派,是他们的同僚,否则作为对手还真是异常可怕。
又三日,军队收到五大车麻袋。麻袋里头装了一种白色的石头,据说是糜国师丞钦点要的,引得一众将士好奇不已:糜国师丞这是又带来什么好东西了呀?
众人摩拳擦掌,跟着何进前来询问石头的用处。
糜荏解释道:“此物名为生石灰,将之磨成粉撒在圊溷、战场无人清扫的尸首之上,可以防止一些疫病。”
众人闻之大惊:“此物当真如此神奇?”
糜荏颔首。
他这些年间收购不少石矿,不断提升工艺提炼出大批生石灰,完全可以用来防疫。等到将来平定天下,也还能有别的用途。
众人果断信了。何进命人将石头磨成粉,按照糜荏的要求于每日深夜撒入圊溷中。
……
时光在练兵、偶尔的切磋之中飞速度过。
一个半月后,前线送来消息:
随着战火波及,各地纷纷响应。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加入战争,他们为黄巾军送粮、送钱、送武器,不奢求任何回报。甚至还有朝中官吏叛变,给了当地官府巨大的打击。
不出荀攸所料,两军初次交战时朱隽与皇甫嵩被黄巾波才击败,退守长社;
至于卢植,作战时忽如其来下了一场雨,抬着战旗的士兵脚滑被摔倒身亡。于是军心动荡,被张角、张梁夹击,退守天口。
至此,两方战线分别请求何进派兵支援。
朝廷听闻消息,连夜修正出兵方案,下令曹操、袁绍等将士领兵前去支援皇甫嵩与朱隽。
至于卢植一方,朝廷也不敢赌这是巧合抑或妖术,干脆令都尉糜荏领兵前去支援。
于是这年三月十五日,糜荏帅率一万五千精兵前往冀州支援卢植。
四月初,兵至冀州。
此前,糜荏与曹操等人多次于沙盘中演练布阵,早已将一切了然于胸。他决定不与东南方向围困卢植的黄巾军的大部队相抗,转道往天口北方的逢山长谷行军。
途经山谷脚下,忽然听得隔壁县城中传来一阵若有似无的打杀之声。
糜荏抬手,整支军队停下脚步。
前往查看的斥候很快回复道:“回都尉,三千黄巾军正在攻打元氏县。”元氏县便是这个逢山长谷北边的县城。
糜荏便领兵向北,从后方剿灭这支黄巾军。不到半个时辰,击杀其首领,以投降不杀为口号俘虏近两千人,准备观察几日后再将这些人收编入队。
他命黄忠打扫战场,对着元氏县的小城门陷入了沉思。
这县城门残破不堪,看起来遭受过不止一次的冲击,却还能久攻不下,想来城中有能人异士相助。
他只思考了一瞬,便见城门从中打开,一名白衣少年策马而来。
第四十二章
等少年纵马至眼前, 众人才看清他穿的白衣外头还缝着一层银白胸甲,应当曾与黄巾军搏斗过。
他在糜荏身前勒马站定, 下马后行了一礼道:“小子赵云,多谢将军解救元氏县中百姓。”
……赵云?
糜荏上下打量这个少年。见他虽是年少但身姿欣长、容貌俊朗,不由古怪道:“你是元氏县人?”
少年朗声道:“回将军,云乃常山真定人。”
元氏县与真定县都属于常山郡,四个多月前他与兄长随嫂嫂来元氏县探亲,哪曾想正巧遇上黄巾军谋反起事,而冀州遍地受难严重,他们一家人便被困于元氏县中无法回乡。
少年说罢自己的经历,又试探道:“您是朝廷派来救援卢将军的将领吗?”
他不认识糜荏, 但知道这支大军的人数, 定然不是朝廷派来围剿这些边缘黄巾军, 只可能是去救援被围困的卢植。
这个时候, 元氏县县守终于反应过来,匆匆带着人出来迎接糜荏:“下官赵历, 参见将军。将军可要入城稍作歇整?”
糜荏温和道:“不了,一会还要赶路。赵县守,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本将军会上书朝廷说明此事。”
赵历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不苦不苦, 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怎么会不苦,实在太苦了啊!若非这位将军今日路过此地,元氏县就要弹尽粮绝被黄巾军攻下了!
糜荏知道他心情激动,也不怪他失态,重新将目光放回赵云脸上。
见少年眼中透出期待神色, 心下好笑:“怎么, 你还想跟着本将军去救卢将军不成?”
赵云大声道:“正是如此, 将军!”
“可你看起来如此年少,满十五岁了吗?”
少年不卑不亢道:“将军,在下虽虚岁十五,却有一身豪胆,早已将身死置之度外!再说,在下观将如此年轻,应当也才及冠未满二十三岁吧?”
身旁王辉正要大喝一声“放肆”,糜荏已抬手止住了他的话语。
朝廷这会实行兵役制度,要求全国上下二十三岁及以上的男子都要入伍当兵一年。家中有关系的一般去京洛作卫兵,普通百姓到边郡作戍卒,抑或在家乡服役。朝中能当上都尉将军的,也都是二十三岁以上的士族子弟。
糜荏是个例外。
他看了不远处的元氏县城门一眼,见城门上方探出一排脑袋,笑了:“我方才还在想,这元氏县破败不堪,黄巾军久攻不下一定是有高人指点。那个高人是你吗?”
赵云大言不惭地承认了:“倘若将军问的是何人指挥元氏县中百姓与黄巾军周旋,是在下没错!”
他怕糜荏不信,请县守赵历一同描述了他近期的所作所为:他首先以地势劝说赵历此地易守难攻,莫要轻易投降;而后令赵历集结城中豪绅富商,以卢植为由告诉众人朝廷不会放弃冀州,劝说他们捐献粮食给城中百姓,齐心协力渡过难关;最后集结城中青壮年男女,一起制作简易弓箭与棍矛,上阵守城。
多方努力下,元氏县果然没有被黄巾军攻下。
少年说完自己的履历,再次自荐道:“将军,天下大乱,百姓有倒悬之危,云既有一身武艺,又岂能安心苟活于世呢?”
这一席话义薄云天,听得糜荏身后众将士无限感慨。
是啊,家国有难匹夫有责,既有一身本事又怎能安心躲在一隅呢。
荀攸被打动了:“主公,自古英雄出少年,正如甘罗十二为相。赵小公子既有一身本事,带上他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他显然是看上了这颗水灵灵的小白菜,想要替糜荏揽入麾下,好生培养。
黄忠也道:“是啊主公,带上他吧!”他也很喜欢这个有勇有谋的少年。
见大家都为他折服,糜荏退步道:“你家中大人呢?我要与他谈谈。”
赵云的兄长很快来了。
兄长名赵阳,看起来文质彬彬气度不凡,身体却不大健壮。听罢赵云的想法,他拍拍少年的肩膀,叹了口气不舍道:“那便请将军带上舍弟吧。”
他今年二十有五,比赵云年长十岁。八年前父母双亡,是他将这孩子拉扯大的,非常了解他坚强又执着的性格。
赵云本就是积极聪明的少年,这几个月来几次指导元氏县守对抗黄巾军,自然滋生了从军的想法。这会想要跟随糜荏前去救援卢植,或许只是他的一时兴起。但当他说出口时,赵阳便知他已然下定决心。
于是糜荏带上这个半道捡来的少年将军,一道去往天水。
又行半日,入夜时大军已临近天水。见众人疲惫,糜荏下令原地休整,明日再出发。
赵云暂时被安排到荀攸帐下,让荀攸慢慢做思想工作。
反正这孩子才十五岁,就不信用几年时间都拉不到阵营来。
翌日巳时,大军终于抵达天水。
方至山脚,众人便听得城中一片厮杀声。糜荏料定是卢植引兵杀出重围,取出他的长刀大喊道:“诸位将领,快随我前去支援卢将军!”
大军豁然一震,倾轧而去。
糜荏想的并没有错。这个时候卢植早已发现张梁等人鲁莽、不擅作战,已成功用计突破包围圈。只是黄巾军似乎也下了狠心,命人不断围攻卢植,想要不计代价将他斩杀于阵下。
众人围攻不下,本已心生退意。见南方忽然冲来一位面如玉冠却身手非凡的杀神,手持一把古怪长刀,一刺一挑便将他们的头目张燕杀落下马!
这还不停歇,这杀神回手一挥刀又斩杀几人,刀剑更向自己冲来,登时被吓得肝胆俱裂,下意识弃卢植而逃!
顷刻之间,十万黄巾军被两军合击杀的军心溃散!张梁腹背受敌,兵败逃往下曲阳。
这场战争就此结束。
卢植受了点轻伤,但这并无损于他的精气神,瞧见来人十分欣喜:“子苏,竟是你带兵前来!”他走的时候糜荏还是监军,怎么这会就能带兵出征了?
糜荏行了一礼:“是,发生了一点事,晚些弟子再告诉师伯。”
卢植连道三个“好”字,指着一旁散落的一具尸体道:“你杀的这头号人名叫张燕,是叛军中的一个头目,地位不低。”
他朗声笑道:“当时幸好子苏将他杀了,否则我可能就要含恨而终了!”当时情况有些危险,若是没有糜荏相助,他的背后至少要被刺上一刀。
届时还能不能活下去,就是不解之谜了。
33/103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