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三国同人)——帝休

时间:2020-11-28 10:18:05  作者:帝休
  糜荏的到来在荀爽的意料之外,想了想又能理解。
  毕竟这人如今与他们文若在一起,也是要跟着唤他伯父的。
  他看着糜荏,心中感慨万千。
  虽然糜荏所图不小,手段亦正亦邪,还拐走了他的侄儿……但荀爽知道,现在能救天下人的,只有眼前这个年轻人。
  在家国大义面前,一个人的情与爱倒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荀爽郑重地对着他行了一个大礼:“此去一别,恐怕再也不能见面。希望糜国师您能坚守本心,还天下一个太平,令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漂亮好听的话于糜荏而言,随时随刻都能轻松说出。可面对这般郑重的荀爽,他喉中纵使有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出他的感叹。
  他终究是对着荀爽行了一个大礼,沉声道:“荏必不负众望。”
  这不仅是对荀爽,更是对荀氏一族,以及所有支持他事业、为他效力的门客,乃至对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承诺。
  回答他的是荀爽欣慰的笑容。
  他地拍了拍糜荏的肩膀,而后转身回房整理行礼了。
  糜荏又与荀表说了会话,才辞别荀府。
  他离去前,荀彧忽然唤住了他:“子苏。”
  他快步走到糜荏身边:“我想陪着世父,一同归去颍川。”
  糜荏微不可觉地顿了顿。
  他侧头凝视荀彧,眼中浮现出诧异神色:“这么突然?”
  不是好好的跟着管家处理他的产业么,怎么忽然就想要回去颍川了?总不至于是荀爽对他说了什么吧?
  这位老人惯来信守承诺,不会轻易失信于人。
  荀彧思索道:“确实是有些突然。”
  “不过我再三思索,想要为子苏招揽更多的门客,单独世父恐怕不行。”他解释道,“一则世父不像我一样,能与年轻门客多做交流;二则世父不知子苏打算,恐怕无法说服更多的人一同前往徐州。”
  他却不一样。
  他曾与糜荏一同畅想未来,并与他一点点深思熟虑规划蓝图。他熟知这对于想要成功立业的年轻人来说会有怎样的吸引力,而这是荀爽发挥不出来的。
  再说荀爽年纪大了,他也不能放任荀爽一家一家登门拜访,劝说当地有才之士。这种抛开脸面、还需要体力的活,还是由他来做才好。
  糜荏听罢解释,知道自己被说服了。
  “好吧,”他负手一叹,“文若且去吧。”
  “我在京洛等你回来便是了。”
 
 
第五十一章 
  荀彧离去后的第六日, 豫州大军归朝。
  天子大喜,设宴款待将士。翌日论功行赏,所有人官进一阶。何进、皇甫嵩、朱隽、糜荏又各自被封侯爵。
  除此之外, 糜荏代替卢植为左中郎将。卢植虽被平反, 却只是复任为尚书。
  于是糜荏进谏刘宏:“陛下, 冀州与豫州的黄巾军虽已被镇压, 但还有小部分依旧活跃在徐州等地。微臣担心家乡父老, 想请您派遣一位才德兼备的大将,前往镇守徐州。”
  刘宏觉得这话说的很有道理:“那朕便派蹇硕过去, 爱卿意下如何如何?”
  蹇硕身居小黄门, 原是张让麾下。这次刘宏要寻民间高人, 便是他找来了这五人, 这段时间很得刘宏欢心。
  糜荏摇首:“蹇常侍确实不错, 只是微臣觉得不如派遣一位能力出众的将军前往徐州,为徐州牧。”
  武帝刘彻将天下划分为十三州, 设十三州部,每部设一位刺史, 汉成帝刘骜将刺史改为州牧,后来时废时置。
  如今的徐州还没有徐州牧, 倒也不是不可以设立。
  刘宏疑惑道:“那爱卿希望朕派何人前往呢?”
  糜荏道:“微臣觉得卢植将军非常合适。”
  刘宏皱眉:“卢植?”
  “是,卢植将军对您忠心耿耿, 又深谋远虑, 臣能攻下广宗, 全靠卢植将军先前挖掘的沟壑。若非是被奸人左丰陷害, 董卓也不至于兵败广宗。”
  刘宏转念一想, 点头:“听爱卿这般一说, 似乎有些道理……”
  这种事情对于他而言算不上什么大事, 谁做徐州牧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也乐得给糜荏这个面子。
  他很快做了决断:“行吧,朕就依爱卿之言,遣卢植去当那徐州牧便是了!”
  糜荏躬身谢恩。
  将卢植送去徐州是他的一点私心,这位老人刚正不阿,能力出众,在朝中得不到重用。不如放到徐州去,不仅可以在这几年为他守着徐州,将来还可以与他的老师一起颐养天年。
  如今他虽然人在京洛,但此地势力错综复杂,他反而颇受掣肘,因此一直将大本营安置在徐州。
  等到战事一起,他自然要以徐州为根据地,慢慢向周遭铺开。
  他固然也希望和平演变,平静无伤地就将天下转变为他想要的模样。但纵观历史,这是不可能的。
  每一场变革都会动摇一部分人的利益,背后伴随的主旋律是永恒不变的血流与战争。从来只有两方博弈,没有共赢与和平。
  一人之力阻止不了天下大乱,抑或者说其实糜荏也在等待着,用一场战争打破汉室这腐朽的格局,重建一个属于他的天下。
  谈完此事,糜荏告退。
  刘宏一把拉住了他,干瘦的脸颊上挤出一个诡异的笑容:“爱卿,你在外奔波许久,回来后又一直忙于农事,已有好久没有陪朕一起玩乐啊!”
  受九月那场大病影响,他又瘦了不少。原先富态的身体变得干枯,尤其是脸上瘦得只剩一层皮,松弛的眼皮耷拉在颧骨上……明明才二十七、八岁,却比普通四十岁的人更浑浊苍老。
  即便如今身体大致好了,病根却留下来了,时不时就会咳嗽一声,想要恢复原本的样子还需要精心调养。
  糜荏想了想:“陛下是想打牌吗?”
  “欸,打牌有什么好玩的?”大概是因为身体原因,刘宏的手脚近来时常冰凉。他紧紧攥着糜荏的手腕,贪婪地汲取这一点温暖。
  他神神秘秘地在糜荏耳畔道,“朕准备修炼仙术,寻找仙人!”
  糜荏听得如此荒谬的言论,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反应,而是略显疑惑道:“法术?仙人?”
  他知道这必然是宫中剩下的三个“高人”做的孽。
  五日前,刘宏将养着的五位高人遣散了其中两人。因为那两人要他谨言慎行,遵守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不说戒酒戒色,就连肉都不给他吃!
  刘宏起初还觉得好玩想要试试,但大病初愈的身体怎么经得起这样折腾,饿了几天总算受不了了。又听得他们还在耳边念叨什么“收心求静”、“养精固本”,生理心理双重折磨下终于忍不住把人给赶了出去。
  而这两人,正巧是糜荏打听过后确认品性没有问,且对于修身养性有一定研究的世外高人。
  只是刘宏这个人早已习惯了各种阿谀奉承,对于需要吃苦不能享乐的事,就算告诉他能活一百岁也坚持不到三天。
  至于剩下三人,身上各有案底,皆被暗中压下。他们并不像前两人那样规劝天子,而是任由天子吃喝玩乐,如今竟然劝说天子服用他们炼制的仙丹。
  刘宏屏退左右,桀桀怪笑起来:“嘿嘿嘿嘿嘿——这可是高人炼出来的好东西,平常人朕连看都不给他们看一眼!但是爱卿不一样,朕特意留了一些,爱卿今日便与朕一起来服用这仙丹灵药吧!”
  他干瘦的脸上怪笑着,说不出来的诡异,献宝似的从床头取来一个白玉瓷瓶。让糜荏摊开掌心,然后从瓶中倒了一些白色粉末在他手上。
  “快吃啊,爱卿,”他仰着头往自己嘴里倒这种粉末,浑浊发黄的眼珠子却目不转睛地紧紧盯着糜荏,“快吃吧,吃了你就能看到仙人啦!”
  糜荏迟疑道:“陛下,此仙丹灵药既然入口,可曾令太医检查安全与否?”
  “朕都服用好几日了,没见什么问题啊,爱卿是不信任高人还是不信任朕。”刘宏烦不胜烦地挥挥手,转而又嘻嘻笑了,继续催促道,“爱卿快吃吧!”
  糜荏依言浅尝一点。
  而后在天子嘿嘿嘿大笑中收起手掌,仰头将手拢在口边,吃下这所谓的“仙丹”。
  但其实并没有。
  文人雅士大多身着深衣大袖,习惯在做某些动作时以袖遮面,既显风雅又不会失礼。糜荏便用了这个动作,将白/粉全部洒入衣袖。
  刘宏没有看到他的小动作,抚掌大笑:“好好好,如今吃了仙丹,爱卿很快便能与朕同登极乐哈哈哈哈。”
  很快又给糜荏倒了一些,自己则将剩下的吃完。
  不一会儿,刘宏面上神色莫名兴奋癫狂起来。他不断在房中走来走去,明明是十月初冬,他竟很快走出一身大汗,甚至燥热难忍地脱去身上衣物!
  “好舒服啊……啊,好热、好热啊!”他畅快大叫着,淋漓大汗之下,面目比方才确实好看些许,眼中炯然,光彩照人。
  他胡乱大叫着:“啊——仙人,朕看见了仙人!”
  这种精神状态显然不对,这是服食毒/品的后遗症。
  糜荏的心沉了下去。
  便在这时,刘宏又一次瞧见糜荏,目光定定看了过来。而后忽然朝着糜荏扑了过去:“嘿嘿嘿嘿嘿,美人儿,让朕香——”
  他的话没有说完,面上神色难看至极的糜荏已闪身错开。而后以手为刀劈中刘宏的后颈,将人击晕过去。
  即便失去了意识,刘宏的身体依然下意识地抽搐着,嘴中发出不堪入耳的□□,比之从前更引人憎恶。
  糜荏自然也觉得辣眼睛。
  他从地上拢起一小撮白/粉,用白玉瓷瓶装好。又等了一会,粗暴地将刘宏摇醒。
  刘宏的药性没有彻底从身体里散发出去。他神智不清地从地上爬起来,摊手摊脚坐了片刻,双眼茫然无焦距地看着糜荏。
  而后茫然地打了个长哈欠。
  糜荏适时道:“陛下乏了,微臣告退。”
  乏了……哦,是了,有些累,该睡一会了……刘宏又打了个哈欠,四肢并用爬到床上,神志不清地睡着了。
  糜荏拿着这瓶“仙药”,很快从宫中离开,来到张仲景的医馆。
  经过近一年努力,他在京中名声大显,有不少人慕名过来求医。有时候他与老师忙不过来,便又各自带了两个徒弟。
  听闻糜荏要他辨别药物,忙放下手头事情过来一探究竟。
  他从玉瓶中倒出药粉,先以手指拈起一小撮轻嗅,而后小心吃下一点,面色忽然变得古怪起来。
  他克制不住地用隐晦的眼神去看糜荏,犹豫了一下方才道:“服用此药之后可有症状?还请主公细细说来。”
  糜荏便将刘宏那诡异的表现详细说了一遍。
  张仲景于是确认道:“此药是在下发明的五石散。”
  是的,没错,这东西正是他发明的。里头有五种矿石,按照一定的剂量混合碾磨,再炼制成药。
  糜荏皱眉:“你发明的?有什么作用?”这种药物服食之后状似吸/毒,张仲景发明这个做什么?
  张仲景面色愈发诡异,半晌吞吞吐吐道:“主公……此药,正是用于治疗伤寒的一种药物,不过在下与老师试验发现,此药若是被无病之人吃了,也能让男人大展雄风……”
  顿了顿,他小心翼翼道,“可是有人赠送给主公?”
  他是医师,平等对待任何病人。倘若他的主公有这方面的烦恼,倒也不必讳疾忌医,舍近求远。
  糜荏:“……”
  他面对着张仲景那双充满求知欲又温和包容的眼睛,扯了扯嘴角:“不是我,是有人将此药当做‘仙药’,献给了陛下。”
  听罢糜荏解释,张仲景大惊:“万万不可,此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吸食此药可致瘾性,甚至服食过多亦会有生命危险!”
  糜荏颇觉头疼地按了按额头。
  五石散这种治疗伤寒的药,对于患者来说是救命良药,可性状与毒/品无异,他便命张仲景往后不要给无病痛之人开此药。
  宫中那三人,他会尽快将之除去。至于刘宏,显然已沉溺于吸食五石散的快乐之中,无药可救。
  常言道不作不死,刘宏既然不想活了,只能随他去了。
  十月颍川,道空人渐冷。
  寒风如约而至,屋外落尽枯叶的枝丫孤零零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动荡不安。
  这是荀彧陪着荀爽回到家乡的第二天。
  荀氏八龙名满天下,其中之一的荀爽德才兼备,在族中本就声望极高。又曾位列三公,即便如今辞官回乡,依旧受到不少人的欢迎。族中人甚至大摆宴席,为他接风洗尘。
  荀爽见状,热泪盈眶。
  就连荀彧都心生感慨。他瞧着族人脸上热情、安慰的神色,看着周遭熟悉的一草一木,忽然有些明白为何总说故土难离。
  但颍川乃是四战之地,天下迟早生变,此地会时常受到战乱侵害。正如黄巾军起义,首当其冲的便是冀州与豫州。
  关乎到族人的生命安全,即便再不舍得,该迁的还是得迁。
  荀爽清晰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他与族中兄弟们一同吃完接风宴,便将人都请到宗祠之中,与他们商量迁族之事。
  族中大部分人自然不愿:
  “这好好的,党锢之祸已然解禁,黄巾军也被朝廷打退了,怎么就要迁族?”
  “慈明【荀爽的字】啊,不是我们不相信你。我荀氏一族在此地扎根百年,生于此长于此,怎能因为你几句话就迁出颍川?我们该如何向家里人交代?”
  “是啊,再说为何要迁往朐县?”
  见荀爽只能从颍川地势角度解释他们的问题,而这一又答案难以彻底服众,荀彧出列道:“诸位长辈,晚辈斗胆,有些话想要说。”
  见是族中这位优秀的年轻人有话说,族人愿意安静倾听:“文若且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