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太平长安(古代架空)——盐盐yany

时间:2021-01-04 11:02:25  作者:盐盐yany
  张君一梗脖子:“没有。”
  “就陆小六尸体失踪被村民说是让山神娘娘勾去做了伥鬼那个。”
  张君眼里眸光一动,收了动作边往回走边道:“没印象,什么伥鬼,什么娘娘,没听说过。”
  “张大人,张大人……”苏岑急忙上前拽住张君袖子,“最后一个问题,陈光禄陈大人致仕之后去了哪里?”
  张君停了步子,凝眉看了他良久,最后幽幽叹了口气,“你跟他可真像。”
  “我们这些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你还年轻,新科状元,又有人赏识,前途不可限量,不要拘泥在一个地方,要往前看。”
  张君在苏岑肩上拍了拍,才背着手慢慢进了后殿,长叹一声:“太像了啊。”
  苏岑:“……”
  所以呢?人到底去了哪儿啊?
 
 
第60章 死劾
  看着张君看似随意、实则逃也似的进了自己书房,苏岑站在原地凝眉沉思,这个案子果然有问题。
  一提到陆家庄张君神色就变了,再后来他说到伥鬼和山神娘娘时张君脸上那一瞬间恐惧的神色几乎无从隐藏,他明显记得那个案子,却又因为什么原因不愿开口。在那个村子里到底有什么是让见惯了穷山恶水的张大人也心生厉寒的?
  那陈光禄后来的致仕以及失踪会不会也跟这个案子有关?
  苏岑边想边进了后殿,这个时辰已经有人到了,将各地上报的案子分门别类归纳好,苏岑进去时正听见有人抱怨:“一个案子接连上了三四封了,真是裤裆里撒盐――闲得蛋疼,就不能体谅体谅我们这些在京中的,每日给他们核实这些案子得费多少心思。”
  苏岑轻咳一声,那人立即噤了声,面露窘色叫了一声“苏大人”。
  入京半年苏岑也懂了不少人情世故,轻轻一笑问道:“哪里的案子这么惹人厌?”
  那人立时松了一口气,把折子放桌上笑道:“扬州那边过来的,三天两头就送上来一封,都是一样的东西,也不知搞什么名堂。”
  苏岑搬了一沓案子过来,又把那人刚放下的折子拿起来翻了翻,随手放在自己那沓上面,道:“我也瞧瞧到底是什么名堂。”
  苏岑原本打算就在后殿看来着,但又实在不喜欢有人在他身旁转来转去交头接耳,还是把东西抱回了书房里。先开窗透气,把宋建成的兰花都搬到阳光下,苏岑始才伸了个懒腰,给自己泡上茶。
  宋建成这些兰花娇贵的很,冷不得热不得,旱不得涝不得,苏岑甚至觉得宋建成当初留下这些兰花就是来折腾他的。人家留下的东西,又是个活物,总不好给养死了。但世上这么多花花草草,养什么不好,偏偏是兰花,搞得他天天得当大爷伺候着,跟伺候李释似的。
  这想法一出来苏岑不禁笑了,李释那副性子,可不就跟这些兰花似的。孤高又傲慢,凡事都得小心伺候着,逆不得呛不得,一不小心忤逆了圣意这基本就下不了床了。
  苏岑红着脸清了清嗓子,拿着水壶小心翼翼地给兰花浇了水。
  等回到桌案前摊开案子,兰香随风而入,香远益清,与袅袅茶韵交相辉映,倒也别有一番意境。
  第一件案子正是那人说的闲得蛋疼的那个,苏大人正襟危坐,倒要看看是不是真有这么惹人厌。
  一字一句看到最后,苏岑眉头一蹙,往前翻看了一眼上折子的人。
  扬州长史封一鸣。
  不会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新人吧?
  但上州长史好歹算个从五品的官了,如今朝廷又都是科举录仕,做到长史这个位子的怎么说都得是个进士,总不至于连封上疏都写不好吧?
  但这封折子纵观始终,思维混乱,浩浩汤汤一大篇总而言之就是在驿道发生了一起命案,死了一个人,人名地名全都语焉不详,破案过程更是没有,最后一句话带过:疑似仇杀。
  难怪有人要骂,这种案子怎么给他复核登记在册?
  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还是一无所获,苏岑启笔在后面写下“存疑”二字,把折子单独拎出来放在一旁。
  等到日薄西山,审完了剩余的案子,苏岑伸一伸懒腰,把兰花都搬进室内,锁门下衙,早就把最开始那桩案子忘到九霄云外了。
  苏岑没想到再听到那个名字,竟是在朝会上。
  淮南道监察御史弹劾扬州长史封一鸣贪赃枉法,私下收受私盐贩子贿赂,放纵私盐泛滥,并且证据都给搜罗齐了,等着小天子一句话下来,就可以把人押送大牢了。
  苏岑越听越不对,且不说一个监察御史,小小的从七品,怎么拿到的封一鸣收受贿赂的证据,单这一通言之凿凿的言论也不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能说出来的。
  果不其然,吏部侍郎紧跟着出来补上:“吏部往年绩效审查,这个封一鸣任职几年间确实没什么作为,与其上级扬州刺史关系也不好,两人在不少政事上都持不同意见,且此人目光短浅,遇事瞻前不顾后,扬州地处江南重地,占全国税收的重中之重,封一鸣确实不适合担此重任。”
  苏岑心道果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前面有监察御史将人一踩到底,再由有分量的吏部出来补一脚,不提封一鸣贪赃,反说他能力不够人品不行,最后点出扬州的重要性,那便是无论如何都要将封一鸣赶出扬州去。
  这封一鸣是得罪了朝中哪位人物,这是要把他往死里整啊。
  苏岑不由联想到不久之前封一鸣上的那封折子,当时他只顾着看案情了,并未在意案件发生的地方。
  有道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以烟花风月著称的扬州城,实则还有“雄富冠天下”之名,各地商贾云集,繁华程度甚至不亚于长安城,淮南道的税收扬州自己就占了十之六七,不可谓不厉害。
  苏家世代经商,自然也不会放过这块沃土,苏家经营的茶庄在扬州就有最大的分号,再加之岳家的江宁布庄本家就在那里,大哥如今更是常驻扬州,一心经营分号。
  扬州繁盛不容置疑,却也是多事之地,像最近一直闹的不可开交的官盐私盐之争,扬州就是主战场。
  从监察御史的弹劾看来,封一鸣是有心向着私盐贩子的,若他真是牵涉其中,那之前模棱两可的那件案子真是那么简单吗?
  苏岑不由看了看李释所在的方位,依旧一个俊直的背影岿然不动。他一直知道李释是想着废除榷盐令的,所以才放纵私盐泛滥,以此冲击官盐市场,逼迫那些榷盐商主动放弃榷盐权。那封一鸣私交私盐贩子是由李释授意的吗?如此情景李释保还是不保?
  众所周知官盐是受朝廷保护的,榷盐令也是当初朝廷发布的,而私盐却属违法贩卖,为历朝历代所不容忍。这件事早已不限于一个封一鸣,这是有人拿封一鸣起意逼着李释站队,官盐还是私盐,榷盐商还是私盐贩子,顾全朝廷脸面还是继续一意孤行,苏岑不禁也好奇,李释会怎么选?
  只见李释轻敲椅子扶手的那只手停了停,摸了摸指间扳指,轻轻一笑,道:“说来凑巧,我这里也收到一封奏本,”随手往身后一递,一个郎中立即接过来,李释道:“来,念给大家听听。”
  接了奏折的郎中念道:“臣扬州长史封一鸣冒死进谏……臣弹劾扬州刺史薛直串通都督曹仁、盐铁转运使邱继盛、别驾张鸾、监察御史梁杰兴伙同扬州榷盐商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以权谋私、欺上瞒下等一十六条大罪……天理昭昭,清明不复,臣伏地不起,恳请陛下惩治奸佞,还扬州吏治清明,臣当万死不悔……”
  那侍郎话至最后,语调颤抖,手上奏折几欲落地。
  朝堂上由哗然转为死寂一片。
  封一鸣这封折子已不属普通的弹劾,这是死劾,冒死以谏,不是敌死,便是我亡!
  连苏岑尚且定在原地滞愣了几分,一是为这位封长史的勇气,二则是他所奏的内容,若封一鸣所奏属实,那整个扬州城官场上至刺史下至御史、文官武将岂不是没有一个好人了?
  李释等众人回神之后才问:“诸位怎么看?”
  先前侃侃而谈的大臣们的哑口无言,最后还是吏部侍郎站出来小心翼翼道:“只怕是封一鸣太激进了,他心知自己犯了罪,这便疯狗一般乱咬人,要真像他所说的,那扬州不早就反了?”
  李释点点头,“那就派个人下去查一查,到时候孰是孰非就清楚了。”
  “王爷,”一谏议大夫出列道:“臣早有耳闻封一鸣与刺史薛直不和,这两个人互相攻讦恐怕是因为旧怨。”
  “哦?”李释挑挑眉。
  立马又有人出来道:“臣也有所听闻,封一鸣和薛直同为松江华亭县人,如今又共事一处,政见不合积怨多年,所以才闹到今天这个地步。”
  李释便问:“那依你们看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吏部尚书李琼最后出来打圆场,“即是宿怨所生,那两人参奏便都不能当真,就一人罚他们半年俸禄,让两人握手言和共同造福扬州百姓才是正理啊。”
  “嗯,”李释点点头,“那便允卿所奏。”
  苏岑看着前面稳如泰山的背影不由心生倾佩,借力打力,化力为无形,这人要是离了庙堂投身江湖,估计也得是个一顶一的高手。
  当日下了朝,苏岑刚待走,被人从背后轻轻一拍,略一回头,不禁笑起来:“王爷。”
  李释眼里含笑看着他,问道:“着急回去?”
  苏岑回道:“昨日买了两坛应季的桂花酿,顾及今日要上朝昨天没敢喝,曲伶儿如今正眼巴巴等着我回去呢。”
  “年纪不大酒瘾不小,”李释背手边走边道:“今日不喝了,陪我去个地方。”
  苏岑皱了皱眉:“可是阿福把下酒菜都备好了。”
  话刚出口苏岑就后悔了,果不其然,李释偏了偏身子,对身后跟着的祁林道:“苏大人心疼他的酒和菜,你去帮苏大人解决了吧,省的他惦念。”
  祁林抱剑称是。
  苏岑欲哭无泪,不让他吃就算了,还让别人去他家吃,大周还有没有王法了?
  此时含元殿外三五个大臣耽耽注视着宁亲王的背影下了龙尾道,为首的吏部尚书李琼问:“不是说扬州都在控制之中了吗?怎么还会有折子出来?”
  吏部侍郎揣着手摇头:“我也纳闷呢,上次让他钻了空子侥幸送出几封折子后,薛直他们如今早就严加布防,上京的驿站层层把关,现在的扬州城别说折子,连只苍蝇也飞不出来,封一鸣的折子到底是怎么送到李释手上的?”
  李琼眯眼打量着那个风姿出尘的背影,冷声道:“我们都被李释耍了。”
  “什么?”
  “根本没有什么封一鸣的折子,是他杜撰了份折子吓唬我们。”
  “这……”谏议大夫一愣,“他怎么知道我们今天要弹劾封一鸣?”
  李琼愤恨地咬咬牙:“这只老狐狸有什么是他猜不到的。”
  “那现在怎么办?”
  “急什么,扬州不是还在我们手里吗?”李琼慢慢踱着步下了龙尾道,“他费了这么大功夫不过就是想捞一把封一鸣,如今也不过是回到原点,一个封一鸣,成不了什么事。就算他真的派钦差下去,在我们只手遮天的扬州城里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第61章 宁弈
  苏岑跟着李释出了宫,一并上了李释车驾。李释说要他陪着,他自然不敢拒绝,只能眼睁睁看着祁林调了头往苏宅方向而去。
  他的桂花酿,他的脆皮烧鹅,他的酒酿丸子……
  苏岑认命地在车里坐好,想起先前朝堂上那件事,不由问道:“那个封一鸣……”
  李释却没有说下去的意思,敲了敲桌案,苏岑这才注意到那里早已备好了一套行头,只听李释道:“换了。”
  苏岑识时务地不再出声,自顾自把衣裳换下来。
  换完了苏岑不禁纳闷,这身行头怎么看怎么像身下人衣裳,不由疑惑:“这是要去哪儿?”
  “去见一个人,”李释道,“对你有好处。”
  等马车停了,苏岑撩起帐门看着外面明晃晃“宁府”两个大字,心下顿然。
  在这世上值得宁亲王亲自登门拜访的人只怕也只有这位了。
  当朝太傅宁羿,四朝重臣,见证了大周从始至今,算是整个大周谁见了都得礼让三分的人物。
  难怪李释说对他有好处,确实凭他的身份只怕进不了这扇大门。
  李释道一声“别多话”,扔了个画筒让苏岑抱着,这才带着人下了车。一进门立即有一个垂髫小童迎上来,嘻嘻笑道:“王爷今日怎么有闲情过来?”
  苏岑不由诧异几分,这么个小毛孩子见了李释竟然不怕,再看李释竟然也没脾气,问道:“老爷子在干嘛?”
  “晌午吃撑了,正在后花园里遛食儿呢。”说完打量了一眼苏岑,又抬头问:“阿林哥哥今日怎么没来?”
  李释道:“祁林有事要忙。”
  忙着饮他的桂花酿呢,苏岑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面上还是恭恭敬敬跟在后头。
  说话间由小童引着来了后花园,宁府这宅子不大,修的却是好生精致,移步换景,颇有禅意。今日暖阳尚好,园子里还有没败的秋菊,转过一处假山,便见一个鹤发老头背身而立,正摆弄着几盆品色尚好的赤金狮子,看着精神倒是不错。
  宁太傅时年八十又四,武德十八年的进士,从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做起,目睹了崇德太子暴毙,经历了永隆宫变,好在他当时入仕尚浅,没在太宗皇帝清理的名单之中,侥幸躲过一劫。之后辅佐李彧二十三年,到永隆末年已官至中书令,也就是当朝右相。等到神宗李巽继位,人已是六十高龄,被李巽赋以太傅之衔继续留朝重用。再到神宗驾崩,小天子继位,这位宁老爷子已是辅佐了四位帝王,为官四十几载,官至封顶,再无可封。
  李释背手上前,吟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如今赋闲在家,老爷子倒是好兴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