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皇上,此时涉及国本,难道您要让子孙后代看这场闹剧吗?”又有一个大臣出列跪下。
“皇上明鉴,此事需要快刀斩乱麻!”丞相稳坐钓鱼台,在一干大臣表明态度后不慌不忙的请皇帝下旨,大臣们更是跟着丞相脚步呼啦啦跪了一地。
“这——好吧,传朕旨意,令赵贵速速回京,不得延误。”
消息传到后宫,贵妃失手打翻了茶杯,暗恨哥哥行事怎会如此拖后腿。教他省钱的法子都是民间惯用的伎俩,怎么到了他这偏偏出了问题呢。贵妃坐立不安,小皇子也跟着嚎啕大哭,让贵妃烦上加烦,要不是为了自己的计划,她非要让这个小畜生永远闭嘴不可。
至于这掺假的手段是怎么翻车的,还要归于赵贵的贪婪。他见掺假的回报如此可观,那些灾民更是有口粮食就不错了,于是从原来的三分假到五分,再到七分,随着他扣留的银子越来越多,胃口也越来越大,最后连一丝敬畏之心也无。在小人的吹捧下更是满脑子我妹妹是贵妃,我儿子是未来皇帝,我这个天王老子怕什么。直到这条谕令下来将他劈醒,这才惊觉现在朝廷并不是他和贵妃的一言堂,皇帝也不能一意孤行,朝中大臣多的是看他赵家不爽之人。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赵贵如同惊弓之雀一般回到京城。皇帝迫于朝臣和舆论压力将他关进天牢等待三司会审。
“皇上,这是怎么了,哥哥为何一进京就进了天牢。他自小身子骨弱可怎么受得了。”皇帝本想来看看儿子,结果一进屋就看到贵妃哭哭啼啼,近日的焦虑让贵妃难得显了老态,这让本就在老臣那受气、心里憋火的皇帝第一次没了哄人的心思,甚至心里忿忿不平,这赵贵比他还滋润,在外面女人不断,他在宫里只能守着贵妃,多看别的女人一眼都要不得安生。
眼见哭泣打动不了皇帝,贵妃也很有眼色收放自如,改走温柔小意路线。“皇上,你消消气,哥哥做错了什么你尽管骂他,臣妾绝不偏袒。”
“呵,他做的好事,侵吞了数目如此之多的银两不说还让沿途官员为他安排女人夜夜笙歌,真是好大的排场。”
“这——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他们都是一些刁民,指不定是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呢?”
“哼,朕同你说,这次证据确凿,一个馒头里面少得可怜,七成都是麦麸,那些老臣在朝上就差指着朕的鼻子骂了,你让朕的脸面往哪搁。”
第125章 蓝颜薄命的小太监(16)
“皇上,你就算不为臣妾想想也为皇儿想想啊,如果他的舅舅判了刑,日后人家会怎么想晟儿。”
提到儿子,皇帝的神情果然走了松动。晟儿以后是要当太子的,将他舅舅抓起来确实影响不好。贵妃见皇上神情有所松动,再接再励道:“今年南方灾民颇多,朝廷经费不够,哥哥他往面里掺麦麸也是无奈之举。”
“你以为这理由就能堵住悠悠众口吗?朝臣信吗?百姓信吗?”
“皇上,现在当务之急是止住民间暴乱,不让有些人借机生事。他们要一个公道,咱们就给他一个理由。朝廷赈灾本就是出于好心,灾民们那么多不说还坐享其成,朝廷哪能供应得上,重量的同时质当然就跟不上了。如此一来,他们再继续生事,就是暴民的不对了。”
皇帝一听,这也是个法子,现在暴民犯上作乱才是迫在眉睫的事,一旦处理不好可真要对不起列祖列宗了。只不过对于贵妃能想到这法子,“你老实说,赵贵有这胆子是不是你出的主意。”少了滤镜,皇帝看贵妃所为也有了不同的解读。所说以前的贵妃是放在面上的蠢毒,那现在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阴毒。
“皇上你这也太冤枉臣妾了,臣妾在宫中衣食不缺,何至于此。”贵妃撒娇卖痴,心里暗恼自己大意露了本性。
“那如果暴乱不平,贵妃你看谁出面解决比较合适啊?”
“臣妾以为当属太子。太子乃一国储君,自小聪慧过人,代表皇上出面也能表明皇上的爱民之心,再合适不过了”贵妃边说边看皇帝脸色,见他喜怒难辨就点到即止。
皇帝觑着眼看了贵妃一眼,不置可否,只专注逗弄起小儿子。贵妃也摸不准皇帝的想法,直到第二日早朝传来消息,皇帝下旨令太子速速前往南方平乱,贵妃这才松了口气。
同一时间,淑妃也在宫里得了消息,没想到这贵妃还真是个九命猫妖,这样都能全身而退,有个皇子就这么重要吗,那为什么那么多夭折的皇子得不到皇帝庇佑。
“娘娘,看来揭发赵家侵吞赈灾款的事也伤不了贵妃根基,反而害得太子受累。”
“太子的事算本宫欠他一回,你告诉父亲,若是太子平乱有何需要务必满足。”淑妃对太子的感官很复杂,一面觉得太子愚钝,皇后还是输了自己一筹,另一面又恨其不争,不像皇后亲子。想当初皇后入宫分薄了皇上对她的宠爱,她不是不嫉恨,但是皇后为人光明磊落,便是其他嫔妃腹中的皇子也关照有加,她自叹弗如,阖宫上下即使有不喜欢皇后的也挑不出一点毛病。如果不是入了宫,她是希望有个像皇后一般的姐妹的,但现在,她们都是后宫的牺牲品。此次让太子背了黑锅,是她理亏。
“是,奴婢这就把消息递出去。”嬷嬷说完,颇有几分欲言又止的看着淑妃。
“嬷嬷,有什么话尽管说,你就像本宫的母亲一般。”淑妃生母早逝,一直是嬷嬷照顾长大,她们之间的感情自是不必说。
“小姐,太子丧母,又同贵妃不睦,您为何不借此机会将太子拉到咱们这来,以后您也算有个依靠。”淑妃早些年流产伤了身子,这么些年一直未有身孕,后来贵妃椒房独宠,怀孕就更像个笑话了。
“嬷嬷,你是知道我的,我才不要靠着皇后给我活路。”听到嬷嬷唤自己小姐,淑妃软了神色,但拉拢太子她是决计不会做的。嬷嬷听后叹了口气,这后宫之中尽是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七日后,京城的圣旨到了太子手中,接过圣旨的太子神色晦暗不明。不是没想过会有如此结果,但皇帝当真不顾及父子亲情,太子的心情还是五味杂陈的。
“妈的,皇帝是疯了么,这不明摆着让太子给姓赵的擦屁股!”一个暴脾气的将领看着圣旨最先发声。
“太子,此行凶险,咱们一定要想好万全之策。”太子的幕僚们也一脸担忧。
“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皇上可有说给太子拨哪些人马和物资?”李锦熙示意大伙冷静,转头询问太子。
“并无。”太子沉声说出两个字,但在场的人都听得出太子平静下的怒火。
“太子,事到如今还是先修书一封给皇上,就称因为朝廷未拨兵马补给,太子只能自行筹备,还望海涵。”李锦熙说着自己的看法,众人觉得可行,反正急的是皇帝,就不信他能坐得住。
于是太子修书一封让信使带回,全文由李锦熙主笔,各位幕僚润色,务必让人读过之后都知道皇帝是个王八蛋。事情也确实如此,回信在送达京师后被当朝朗读,皇帝只听出太子在跟他卖惨,而大臣们则暗地里吐槽皇帝无耻,让儿子给假国舅背锅不说,还要让真国舅跟着贴人贴钱,要放在别人身上早被打个半死了,先皇当年是把孩子扔了把胎盘养大了吧。
“这太子,还跟朕哭上穷了。”皇帝不满的嘟囔两句,得到不少朝臣没点B数的眼神。
“陛下,老臣觉得太子说的不无道理,即便沈将军是他的亲舅舅,但将军首先是臣子,没有您的命令如何敢随意行事。”
“那朕就给太子调动之权总可以吧。”
“非也。沈将军驻守的乃边疆要塞,今年寒冬,蛮夷也不好过,一旦他们侵犯我国,沈将军又不在边疆,岂不是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皇帝也是知道那些蛮夷厉害的,若非沈家世代镇守边疆,恐怕皇帝的位置早就换个人来做了。
“那丞相所见该如何是好?”
“不如就应了太子的请求,拨些人马物资给他。”
“这——想必丞相也知道,如今国库空虚——”
“国库空虚不打紧,皇上和赵大人也可慷慨解囊啊,听说赵大人此行收获颇丰呢,不如将功折罪,贵妃也好放安心啊。”
妙,妙啊,不愧是丞相,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大臣们纷纷给丞相点赞,赵贵的狗命不值钱,将钱吐出来才是真理。
第126章 蓝颜薄命的小太监(17)
丞相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笑而不语。
既然皇帝有令,诸位大臣便快速行动起来,省得皇帝出尔反尔。这些当官的不愧是各地选拔的优秀人才,只要有心完成一件事,那真是高效到匪夷所思,连老臣们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一点不见前几日像是要去见先皇的样子。
“蒋大人,这是从赵家查抄的财产,您看看。”属下呈上一份明细。蒋淮随意翻了翻,冷笑一声:“区区侍郎,上任不足半载,却能攒下如数家业,当真是个肥差啊。”下属知道蒋淮在气头上,也不敢吱声。原本这户部侍郎的职位该是蒋淮的好友平鑫的,没成想被赵贵横插一杠子,现在平鑫上任还要给他收拾烂摊子,虽然好友并不生气,但蒋淮就是替他打抱不平。
在赵贵的财产一应盘点入库后,兵部也同意调遣南方各州府驻兵协助。因着朝廷人多势众,灾民们在面对正规军时多多少少有些畏惧,是以两相对峙下形成了微妙的平衡,灾民见军队无意伤害他们,也就不再精神紧绷。那有人就要说了,既然只要军队出面就能起到威慑,为何还要太子出面?原因就出在朝廷对于这次暴乱的预判上,一个不小心就会留下千古骂名,对于他们来说名声坏了比要他性命还严重。
“太子,前面就是江澄县了。”影八堪称人形GPS,因着经常干些打探消息的活对各地情况都很熟悉。此行太子带了五百精兵保障路上安全,好在一路还算风平浪静,有那么几个拦路的也被庞大的队伍实力劝退。
这几天赶路众人在沿途看到不少流民,这些流民神情麻木,衣不遮体,虽然于心不忍但并没有做出救济之举,一来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并不多,二来一旦引起骚乱不利于他们尽快同朝廷兵马会合。
众人紧赶慢赶,在太阳落日之前来到江澄县,在亮明身份后守城士兵放了行,此时已有士兵去通知知县大人及朝廷特使。
“太子殿下,下官见过太子殿下。”还没行到府衙,就见一个穿着官袍的男子气喘吁吁的跑到跟前来,让人好奇他是怎么成为一个灵活的胖子的。据影八的资料,这个知县浑身上下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平平。科举成绩平平,官员考核平平,长相平平,性格平平,既不十分清廉又不鱼肉乡里,平淡无奇到让人很难注意到这个人,是以太子对他并无恶感反而觉得有趣。
“周知县何须如此多礼,听说周知县这几日在开仓放粮,孤该谢谢你才是。”
“哪里哪里,太子过誉了。”周知县一笑,眼睛就眯成一条缝,实则在心里震惊于太子的气势,这太子和传闻中的差距过大啊,难不成军营真的能让人改头换面?瞅了瞅自己的肚子,又看了看太子挺拔健壮的身姿,周知县羡慕得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显得体积小点。
没想到这周知县竟然这么好玩,李锦熙看见周知县的小动作后暗自发笑,这周寿可是未来官场有名的老油条,简直滑不留手,却是对外谈判的一把好手,最擅长把人往沟里带。
因着知道对太子评判有误,周寿收起自己的小聪明打算当一个莫得感情的提线木偶,太子指哪他打哪,顺便有些幸灾乐祸的替那位有些装B的特使默哀。
到了县衙,特使正在门口侯着,努力的从一群人高马大里找了一个清瘦的,上前请安道:“下官参见太子殿下。”话音一落,现场一片寂静,尴尬的气氛在静静蔓延。此时周寿无比庆幸自己当时在十米开外请安,没有暴露自己也分不清太子的事实。
“特使请起。”太子觉得他拜熙熙也不算吃亏,低声叫起,特使这才知道自己喊错了人,赶忙恕罪,心里暗暗埋怨怎么一个下人可以和太子并排骑马,还有这太子和传闻不符啊。
太子懒得理他这些小九九,平乱刻不容缓,匆匆用过晚膳便召集众人开会。落座后,李锦熙有意无意的往周寿那边看,直把周寿看得如坐针毡,这可是太子跟前的红人,难不成自己有哪里得罪了他?太子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也不管熙熙看上周寿的可能合不合理,醋王附体般的斜了周寿一眼,看得周寿暗暗叫苦,更加坐实了自己的猜测。
散了会,看着堵在路上的李锦熙,周寿一脸壮烈。“李大人,下官以前若是有什么得罪您的地方你大人有大量原谅下官吧。”
李锦熙听了噗嗤一笑,“你想什么呢,我只不过看你有些虚胖,想着帮你减减肥罢了。”
减肥?周寿苦着脸,他要是减得下来就不必这么胖了,以前他也试过不少法子,看过不少大夫都收效甚微,因此觉得李锦熙是在逗弄他。
“怎么,你不相信?我也不白给你看病,若是减肥成功你可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这话说得周寿有点心动,这李大人让他有种莫名的好感,大不了被他戏耍一番,就当哄太子开心。“那下官不做大奸大恶之事。”
“你放心,我又没有反社会人格。”知道周寿答应了,李锦熙抓过他的手把了把脉,把周寿弄得满脸通红,他长这么大还从没被这么好看的人碰触过。
“行了,我这就回去拟个药方,你要配合着运动。”
周寿看他这么平易近人,此时已经不怕他了,委屈的说道:“下官也不是没运动过,可就是瘦不下来,简直喝口水都长肉。”
“这你放心,用了我的方子,包你瘦下来。”两人兴高采烈的聊着,全然不知太子已经盯着他们看了半天。磨了磨牙,太子打定主意回房后要好好收拾李锦熙。
等李锦熙轻手轻脚的回房,却发现太子坐在床前幽幽的看着他:“熙熙,和别的男人聊天很开心?”
“当然不是开心,是有趣。周寿这人看着平平其实很有两把刷子,我这也是给你找找人才储备不是。”
看到熙熙就差指天发誓了,太子的心情才明朗起来,越是和熙熙相处就越是患得患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失去他。
69/102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