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白给自己在东京的最后四个星期重新调整了时间安排,学校的事情基本已经处理完毕,只等学位授予仪式,其他要办的手续也不多。
俞白审视了一下其自己的个人用品一个行李箱就能装完。其他的物品只能送人或者卖二手店了。对俞白来说最重要的行李之一还有书,一部分珍藏的原版书打包好,打算先寄回国。一部分边只能送人或者捐赠出去了。
俞白把所有要处理的东西都列了一张清单,注明可以上门提走的时间,拍好照片,发到在留学生的大群里。
“我要图一的两本书。”
\"师兄好,可以先预定吗?我想要那张小桌子。\"
“洗衣机和冰箱都直接送?”
“师兄是要回国了吗?”
“书好多,我都想要,图4 图8图9,我先预定了,大家不要跟我抢。”
“.....................”
这个群是W大的留学生几年前建的,几乎包括了W大去东京上学的所有留学生。一开始旨在让W的学生互帮互助,互通有无,解决些□□,租房,交友问题。后来慢慢其他来自国内其他大学,也在东京留学的人也慢慢加人了。
俞白除了刚到东京那会,问几个Z大政策问题,几乎没有在这个四百多人的群发过言。本能以为没有几个人回复或者要这些东西,殊不知当他发出去十分钟已经被叮叮当当的(@Eric白)惊诧到了。
“我终于有机会可以加男神的微信了。”
“@Eric白也通过一下我的好友申请。”
“男神这是要回国了吗?”
“没有人要那套锅吗?那我定了。”
“羡慕还在东京的人....,我也想要Eric的书”
只是群里的聊天,聊着聊着不知道什么歪楼了,画风突变。
“原来你们都认识俞白,难道只有我没有见过吗?”
“兄弟你不是W大的吧?”
“我也久闻大名。”
“俞白在我们W校是公认的校草,自从他去了日本,这校草的位置一直空悬啊。”
“或说可以和覃远师兄一较高下的,目前只有俞白了。”
“覃远师兄又是谁?”
“我们W的同传大神。”
“覃师兄就是我的人生目标。”
“这位姐妹我建议你换个目标吧。”
“上图上图”
“上图+1”
“+2”
“上图+10086”
.................
作为聊天的中心人物,俞白此刻捏着手机瞠目结舌,不知道是该说什么,努力在回想自己是不是在W大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或得过什么奖让别人都记住他了。
而且突然把他和覃远拉出来比较,这就更让人意想不到了。群成员的名字都是真实的中文或者英文名,这些人看起来不但认识他,还知道挺多的。俞白思索再说,除了一两个和他同年级的他知道,其他人左看右看,还是觉得眼生。
他们还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几张覃远的图片马上就发出来了。
有一张是覃远得奖的照片,俞白心想,这张我也有。再往下看一张,是覃远上课时的照片,应该是班上的同学抓拍的,“这张我没有。”俞白按长按保存本地想相册。还有一张,覃远在图书馆看书被偷拍的侧面照片,俞白也没有,继续存。
“你们明目张胆地发覃师兄的照片,有胆量!”
“为啥这么说,他又不知道。”
“知道真相的人笑而不语。”
“哇,真的帅。”
“妈呀,我为什么今天才知道群里有这么帅的人。”
“他在群里?”
“应该不在.....”
\"覃师兄才不会和我们一般见识。\"
\"我先声明,照片可不是我偷拍的,都是在学校表白墙上存的图。\"
“那Eric白滴图图呢,在线卑微求图”
“你们都当本人不在吗?\"覃远冷不丁的发了个信息出来,俞白吓得手抖了一下,“kao,我怎么都不知道覃远在这个群...........”
Mathew远:\"好了啊,照片就别乱发了。\"
“好的。”
“好的,师兄”
“不对啊,师兄你什么时候入了这个群,我们怎么都不知道。”
“这不是日本的留学生群吗?”
“................”
覃远一出现先就把大家注意转移了,叽叽喳喳地围着覃远问个不停。
“前两天才加的。”覃远回到,“来要找个人。”
“怪不得。”俞白心想,自己平时都没有留意这个群的群消息,也不知道来找谁,应该也不是自己。
“需要帮忙吗?”
“找到了吗?”
“我可以帮忙,真的,师兄看我。”
Mathew远:已经找到了,谢谢大家。
“好的。”
关于俞白照片的话题就自然到此为止了,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俞白也赶紧把需要上门拿书的,预定了其他东西的人,一一加了微信。
俞白想了想,也给覃远发了个信息,
俞白:我都不知道你在这个群里。
覃远:前两天才加的。
俞白:人找到了吗?
覃远:找到了。
俞白:哦,那就好。
覃远:你傻啊,我找的就是你。
俞白:你不是有我微信了吗?
覃远:你那些书都不要了吗?
俞白:太重了,只留了十来本,其他都处理了。
覃远:还有一些其他东西到时候都打包寄回来吧。
一想俞白用过的一些东西送给了别人,覃远心中只觉得酸,他恨不得把俞白那公寓的东西原封不动全部搬回来。
俞白:邮费很贵的,有些东西回国再买就行了。不过确实要寄一些东西回去,我现在租房的地方还没定,暂时就先写你家的地址了。
覃远:阿白,和我不要这么客气好吗?
覃远也知道俞白性子看起来温和好亲近,实质冷漠冷清一点都不愿意欠别人人情,但是他只希望自己会是那个例外。自己还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俞白:哦.....好。
俞白突然想起自己刚才的问题,
“你是怎么加了那个留学生群的。”
“这群是我朋友建的。”
“这么巧。”
“嗯。回国了介绍你认识。”
“哦。”
“不过你不想见也没有关系。”
“没有,想见的。”
俞白心想,你的朋友,你的一切,我没有参与的那个世界,我都想要知道。
“阿白”
“怎么了?”
“想你了。”
俞白看着这三个字,似乎能听到这三个字的声音,也能想到覃远凝望着自己说这句话的神情,头一回带着羞涩的笑容在手机上缓缓打出了三个字,“我也是。”
这就是谈恋爱吗?
第26章
老话说,正月十五以前都是年。覃远在家陪爸妈过完初三便回到自己在云景园的房子。覃远生于北京,长于北京,除了家人,长辈需要去拜年,还有几年没见的同学朋友约着出去聚会吃饭。
即便身体素质相当好的覃远也直感叹,这比他工作还累。覃远难得清闲一天,打算哪都不去,在家整理他的露天阳台。
在俞白上次说喜欢种各种植物和花后,覃远便上了心,打算把这个空置的露台改造成一个小花园。但是他对于园艺这一块确实不大擅长。
他年前前后断断续续收集了些不同品种的绿植和花,有不同品种的月季,海棠,紫藤,也有小小的可爱多肉。有些已经种下,还有更多的放在玻璃房里,也有些在露台直接放着。覃远看着这些植物颇为发愁。
本来想改造好后,等俞白第一次来家里,就可以给他一个惊喜,现在看来,只好放弃那这个念头了。覃远自暴自弃地对着露台的各种手足无措的小植物们拍了几个小视频,发给了俞白。
并发了一个无奈的表情,”这些要怎么办?“
“你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植物?”俞白对这个楼台的印象,还是覃远之前发过一次照片,当时空空的。
“就这段时间。”
“你要先把阳台划分好区域,什么地方种什么,再买啊。”
“大致划分了一下,那现在该怎么办?”
“等天暖一点再种吧,耐寒的没关系,不耐寒的还是先让他们呆在玻璃房里。”
“三月份再种可以吗?”
“可以了。”
“那等你回来种。”
“这时候我该说啥?”俞白回到。
覃远克制不住笑意,嘴角也往上勾,“这时候你该说,荣幸之至。”
“哦,那可真是太荣幸了,谢谢您咧。”俞白回到。
“你忍心看这些可爱的植物无处安置的样子吗?我怕自己不小心把它们都养死了。”
“你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嗯,这个是我一向的优点。”
“那我该夸你吗?”
“你夸的话,我肯定不会反对的。”
“那你可真棒!”一向思辨敏捷的俞白自认为每次斗嘴输给覃远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脸皮没有他厚。
“我回去帮你弄,你在这之前记得给它们浇水就行了。”
“不知道多少天浇一次?”
“.........”俞白觉得自己又掉进一个无底的坑里面了,直接想甩一句,“不懂你还买!”但是人家都已经买了。
“原来你也有不擅长的事情。”
“不着急,以后你还会发现更多。”
俞白在那头捏着手机埋头笑的不可自抑,他总是有本事一本正经说着段子,或者抱怨起一些小事就像说相声似的,可真是的太有趣了。俞白觉得认识覃远以来笑的次数比过去十年加起来还多,情绪最近也没有陷入莫名的周期性抑郁的状态了。
只是覃远今天想要清净一天的想法也要落空了,覃远刚把阳台的花浇好水,好友陈汝然就直接来电话了。很多同行过年也并未闲着,陈汝然,刘为,周俊这几个人竟然难得要齐聚北京。
覃远回国后,[四剑客]其他三个人,只有陈汝然是覃远高中大学同学兼搭档。而且周俊是江苏人,刘为是天津人,本来今年难得两人都回老家过年了。几个大忙人能同时在北京一聚也让覃远很期待。
“去哪吃,我请客。”覃远问道。
“你家吧,自己弄点什么打火锅就好。”
“行,就我们四个人吧?”
“五个。”
“?还有谁?”
“到时你就知道了。”
“哦,行,我一会买菜去。”覃远想了一下,估计是陈汝然的女朋友,也就不多问了,。
陈汝然是覃远从高中到大学一路同校的同学,兼好友,后来再成为了工作的搭档。刘为,周俊,都比覃远大了一届,覃远是在W大的时候和他们相识,毕业后四人都主要在欧洲工作,一来一往成为了至交好友。
云景园的房子是覃远前两年买的,装修好后,一直空着,这次回来才搬过来住。
因此刘为,周俊两人都是第一次上覃远新家来,反而先到了覃远家。陈汝然虽然也同在欧洲,不过回国跑的最勤快的就是他了,也只有他来过覃远这里。陈汝然对吃饭,聚会一向最积极,是四个人中的活跃分子,今天出乎意料地来的最迟。
“你这日子过得很不错啊。”刘为一边喝着覃远给他跑的茶,一边环视房子的布局布置。
“还行。”覃远笑了笑说到。
“这是我们俩的红包,恭贺你的乔迁之喜。”
“喲,那就谢谢你们了。”覃远笑着说到,毫不客气地双手接过红包。
“你这一回国,连泡茶的手艺都好。”刘为感叹道。
“说得好像你懂茶似的”周俊插嘴道。
“虽然我喝起来都一个样,但是看覃远的手势动作看着就像茶艺师傅似的,我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挺专业的。”
“嗯,最近是有稍微学了一下。”覃远解释到。
“茶不错,你这房子更不错”周俊点头说到,“咱参观一下。”
“Help yourself(自便)”覃远说到。
“你还整了个专门的健身房。”刘为说到
“嗯,你也知道,不运动不行啊。”覃远说到。
“那倒是。就拿今年底来说,一个会完了接着下一个,我真感觉有点吃不消。“刘为说。
“工作节奏控制一下。”覃远说到。
“说到工作,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周俊问道。
“什么怎么想?”
“怎么想着做笔译?”不难怪周俊这么问,笔译工作的薪酬一直都是偏低。
而且覃远现在同传圈子里已经有了知名度,为数不多的顶级同传之一,比他和刘为还要好,覃远博览群书,功底扎实。要翻译文学作品必然就要减少很多同传的工作时间,放着好好的钱不赚?
“我并没有不干同传,只是这个阶段想停一下,减缓一下工作节奏,就类似于gap year(间隔年)。”覃远想了一下解释道。
21/30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