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二十多个人里选十五个人出来,肯定不能靠关系,林夏至和卫夫郎商量了之后,定下了三个考量标准。
首先是要看人品,不能什么歪冬裂枣都往豆坊里边放,结果过来报名的人都没有坏心眼,一个人都没有刷下去,这让他们松了口气。
人品过了关就得看手上的动作,在豆坊做工讲究的是动作麻利又要心细,有些人虽然动作麻利但是粗心大意,或者活做的细致但手脚不快,这两类都不能进豆坊。
这一个考核标准涮下来了六个人,只剩下十八个人了。
最后一条其实不能算做考量的标准,因为剩下的十八个人林夏至和卫夫郎准备都安排进豆坊做工。
最后一条是看他们会不会识字算数,结果只有一个十六岁的哥儿会,他叫林成云,刚好是第一间豆坊管事的弟弟。
两人都是林五叔公的直系,家里边从小就让汉子去学堂,汉子们从学堂学了东西回来就交给自家的哥儿。
以前有些人家笑话他们教云哥儿识字没用,毕竟最终哥儿会嫁出去。
林五叔公就告诉家里人,他们的哥儿识字怎么没有用,其他不说,就是在嫁人的时候都能因为会识字算数相看更好的人家,没想到还没等云哥儿出嫁,他会识字算数就派上了用场。
林夏至和林成云单独谈了一会儿,觉得他是个可以培养的,便暂时任命他为管事,负责第三间作坊的一应事宜。
林成云在管理作坊上有任何疑惑都可以去里正家找卫夫郎或者林家找林夏至。
因为云哥儿从小就识字,他的眼界比林家村的其他哥儿开阔不少,林夏至想培养他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哥儿。
腐竹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林夏至便给卫夫郎提了个意见,让在豆坊上工的人就在豆坊吃午饭,吃了午饭之后休息半个时辰,下午接着做活。如此一来能节约不少时间,也能安置多招的几个夫郎,他们就专门负责做饭。
林夏至的这个提议经过开会讨论之后通过,豆坊的福利又增加了一项。
得知这个消息,那些没有报名的哥儿和夫郎后悔得不行。在豆坊上工的人简直成了村民第二羡慕的人。第一羡慕的人,依旧是能够在林家批发豆腐出去卖的那一批。
学堂在四月十九才终于建好,有点像一个大大的四合院,学堂的设计是里正和族老们根据林夏至的意见一起讨论出来的。
林家村的学堂分成三个区域,一是授课先生们居住的房子,一共修了四套;二是食堂和活动室,在最外面,三是教学区,在中间。
教学区占地面积最大,又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 分是启蒙适合六到九岁的孩子,教孩子们认字算数。第二个部分的屋子用来学习技能,经过启蒙之后可以发现孩子到底适不适合继续读书,那些在学习上没有天分的孩子就让他们学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可以请账房先生来给孩子们说一说如何做账,请木匠、泥瓦匠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来村里授课,掌握一门手艺之后出去好找活干。第三个部分是重中之重,那些有学习天分的孩子就在这里继续读书准备考科举。
教孩子们一门技艺里正一开始不理解,但是他没有直接提出来问,反而回去自己私下和夫郎一起琢磨,越琢磨越觉得这个安排好。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读书考科举,有些人他就是对读书没兴趣,你把他拘在学堂里读圣贤书并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林夏至还想过让哥儿也来学堂学习,除了识字,还可以学其他的,比如刺绣。
只是最后他没有说出口,一下改变大家的想法不容易,等以后林家村发展更好了再提。
这段时间里,林家主屋出了个不算大事的大事,林小雪有了身孕,已经两个多月了。
算算日子应该是他回林家村之前就有了,只是那个时候没有怀孕的征兆,没有被大家发现。
这段日子他心情不好导致胃口不好,人又消瘦了些,前几天吃东西老吐,才请了胡郎中过去给他看看。
说起来孙家老二把林小雪送回林家村时承诺的孙老头消气就来接他,然而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孙家老二一直没有来。
有了身孕那可不得了,林小雪一下子就有了底气,托人带了话给孙家说她怀上了,看孙家要不要接他回去。
林小雪自从知道自己怀了孩子之后胃口大开,这几天是吃得好睡得好,人又养回来了些,只是看着还是比以前更瘦弱。
他担心整日擦粉对孩子不好,把他日日都要用的白粉停了,眉毛和嘴唇也没有化,反而有种不施粉黛的病美人感觉。
当孙家老二亲自来林家村接她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林小雪,心里有些觉得对不住夫郎,对林小雪比以前还好了。
林小雪知道自己之前闹那一次把夫家的人得罪了,回去后也没有耍脾气。
孙家二老心里的对林小雪的气经过这么长时间已经消了不少,在得知他怀孕后剩下那点很快不见,天天对着林小雪嘘寒问暖,生怕还在他肚子里的小孙孙不舒服,这样以来孙家倒是和乐融融。
第109章 买田种豆
林夏至和卫夫郎一起在豆坊那边忙活了半个月,等林成云差不多能够自己单独管事之后,他们就把豆坊的事放手交给他。
这时候林夏至那边拿到的种子已经发芽,并且长到手掌高了,光靠几片嫩叶子,林夏至依旧不能判断出种子是什么品种,金手指的描述从“发芽中”转变为“成长中”,也没能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
这几天,林虎子突然提了个意见,他觉得自家地有些少,想要再买一些回来?
豆腐已经全部交给豆腐房那边做,酸菜、泡菜、豆腐脑和粉条这几样又有钱氏和赵南帮忙,林承祖平时处理的事多,还没什么感觉,林虎子这边就能明显觉得家里的活少了。
就他一个人空闲了下来,一天天没事做。
家里除了两亩水田和两亩旱田活不多,就算林虎子再怎么精耕细作,也一会儿就能做完。
林虎子自己纠结了好几天之后,终于开口和李秀商量这件事。
现如今林家的事情基本上都要商量着来,全家开会,李秀在知道林虎子买地的想法之后就找上了林夏至。
李秀本以为林夏至会不让买地,毕竟耕地赚不了多少钱,家里如今主要是做生意,林虎子要是回去种地的话,能帮忙的人就少了。
没想到林夏至在听李秀说了之后居然同意了,而且还大手笔的说要买就买十亩。
林夏至觉得家里现在有耕牛可以帮忙,既然林虎子觉得自己一天到晚闲着没事做难受,多买几亩地也未尝不可。
现在已经过了种水稻的时间,村里也没有谁家卖水田,买水田没有必要。
四月份差不多可以种豆子了,村子里还有不少荒着的旱田,正好在村头不远,一大片连着的差不多有十一二亩,林夏至和林虎子商量之后决定把那些旱田都买下来。
十几年前,景国新出了一条规定,不按照人头收税,按照田产来,鼓励村民开荒。
有人种植的田产要交田税,但是村民主动开荒的田能够免三年税,这是为了鼓励大家多开荒地。
这样一来,有些既想种地又不想交税的人,就想出了开荒逃避田税的法子,开出来荒田只种三年,三年之后另外换地方开荒。
这个办法确实能够避免田税,但是开荒的田都不够肥沃,种出来的东西收成也不好,日子久了之后,村里适合开荒的地开发完了,大家就能老老实实选几块肥沃的田,交田税。
由此村里荒下来的旱田却不少,越放着越荒,其实已经和周围的荒地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是它们在官府的记录中依旧是田地。
林夏至让林虎子去找村子把那一片田给买下来,普通的旱田是十两银子一亩,像这种荒废了好些年的旱田能便宜一些,里正做主,八两银子一亩卖给了林家。
田地的数量不少,可以拿的跑路费就更多,官府的衙役们来得也快,在打点充分的情况下,林家两天就拿到了那些旱田的地契,原本量出来是十二亩半,最后只算了十二亩,只花了一百两就拿到手。
这些地契全写的是李秀的名字,拿到手后李秀还有些惊讶,怎么一下买这么多,夏哥儿什么时候对种地有兴趣了?
现在家里的黄豆需求量很高,金手指又可以选种,何不让林虎子试着种一些高产的黄豆?以后不管是自己家种,还是把种子拿出去卖,都可以。
家里买了这么多地,林虎子一下干劲十足,天刚亮吃过早餐便拉着老黄牛出门耕地,生活变得非常充实,再也不喊闲。
别的村民都笑话他,说林家如今这么有钱,怎么他作为林家的老爷还亲自出来耕地。
林虎子不以为意,家里的生意他一直都没经手,总感觉做生意风险大,要是能多种些地,他心里更踏实。
作为老实人,林虎子一向不会和人分辨,别人说他,他就笑呵呵的应承,倒是让那些想要套话的人找不着门路,怀疑林虎子不像表面那样憨实。
十二亩地就算有黄牛帮忙,翻地需要的时间也不少,何况林夏至还让林虎子把这些地翻三遍,田里头的杂草要彻底根除,还要浇足够的肥料,以保证之后种豆子的收成。
前前后后忙活了十几天,林夏至才觉得差不多了,让林虎子开始准备移植豆苗。
以前,大家种豆子和种水稻一样,就是把豆子直接撒在地里,等豆苗发出来之后再看有没有没长出来的,这时候再补种上去。
实际上,豆子可以直接把种子撒在土里等它自然生长,也可以先培育一段时间,等长出苗后再移植。
既然林夏至是想自己种一些产量更高的黄豆,他当然选择的是先培育再移植的办法。
好在之前种水稻就已经让林虎子催过一次芽,种豆子的办法也差不了太多,不用林夏至多说,林虎这就已经把豆苗准备得差不多了。
这一次林夏至同样让林虎子多准备了豆苗,他等豆苗长出来之后只挑选了金手指备注高产的豆苗种下去。
提前育苗的方法应该在景国普及开,就算其他人不能像林夏至一样挑选出更好的种子,也能够减少种植时间的同时增加种子发芽率,提高产量。
等豆子全部种下去,已经到了四月底,林虎子这个冬天好不容易养白可一点的皮肤,再次晒得黝黑。
这时候,林家春耕种下去的水稻已经开始结穗。
别人家的水稻才刚刚长到膝盖,现在可没人敢再传谣言林家会法术,只能看着林家的水稻长势好,自己在心里羡慕。
里正在大家心思浮躁的放出话来,说是如果今年林家的水稻种得成功,明年全村人都可以向他们家学习,争取大家都把水稻种得又好又多。
此外林夏至还有一点没有告诉里正,他们家的水稻在收获了第一轮之后还会再种一轮下去。
这件事还没有开始做,林夏至就没有提前说,免得太过惊世骇俗惹人非议。
同时,小舅么那边的肉鸡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喂养,体重已经达到五斤可以出笼,个个毛色油亮,精神抖擞,一看就是一只好鸡。
除了肉鸡,养着准备用来下蛋的母鸡已经有几只开始陆续下蛋了,剩下的最多再过十来天也能跟着下蛋。
小舅么那边的鸡长大了,李茂就给林家稍了两只肉鸡、一筐鸡蛋过来。
林夏至嫌那两只鸡大早上喔喔叫个不停,让人不能睡清醒,第二天就让钱氏把它们宰了,做成红烧鸡,送来的鸡蛋一些煮了白水蛋,一些做了鸡蛋羹。
林家以前日子没现在好的时候还在后院养了一些鸡,后来林夏至嫌它们又吵又臭,豆腐房边是做吃食的,也不能养鸡,就把家里的鸡通通宰了吃,想吃鸡或者鸡蛋了就去村里买,手上拿着银子不怕买不到东西。
这一次做出来的鸡肉,不知道是不是李秀的心理作用,他总觉得弟么那边送来的鸡肉味道更好,不止是鸡肉,鸡蛋的蛋黄颜色又深又大,做出来的鸡蛋羹似乎也更鲜美。
李秀把这个疑惑提了出来,林夏至也有这样的感觉,他认为应该是鸡和鸡蛋确实更好,毕竟这些鸡天天都吃的高蛋白,又是豆渣又是地龙,这样养出来的能不好吃吗?
李家的肉鸡能够出笼,林夏至觉得他们家的鸡味道好,便让林承祖推荐给了聚福楼。
聚福楼的厨子做了一顿鸡肉给程闻柳和侗掌柜吃,两人当即就拍板,定下来李家的鸡,每天送五只到聚福楼。
李家可拿不出来那么多鸡,程闻柳在了解情况后,不得不把数量降低到每天两只,并且催促林承祖转告李家,让他们多养一些鸡。
李家养的母鸡再过十来天可以大批量地下蛋,程闻柳得知后,让林承祖把鸡蛋也拿给他们尝一尝,若是味道好,连鸡蛋给他们一并包圆,而且价格和鸡肉一样,均比市面上的高半成。
这个消息可把李茂和钱英给高兴坏了,鸡是养好了,要是找不到买主就得赔在自己手上,他们已经担心了好几天了,现在总算能放下心。
李家前段日子卖豆腐挣了钱,已经修了新房子,因为还没有分家,李茂和李勤两兄弟还是住在一起,但是因为李勤家没有钱,李老么就让他签了一张借条,表示他是借了弟弟二十两银子修房。
其实李勤夫夫俩现在已经比以前勤快很多了,因为他们田里的水稻长得快,村里人都羡慕,让他们很有成就感,下地不用李老么催。而且看着弟弟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勤心里也着急,生怕阿么让他们分了家后跟着弟弟过。
签了一张二十两银子的借条,夫夫二人心里有危机感,侍弄田地更勤快了。
这时候,程家的商队从北边带回来了新东西,那个东西圆圆的,长得和红薯有些像,听北边的人说是外国流传进来的,和红薯一样能够填饱肚子,也又能放很久。
第110章 所谓土豆
林夏至听到说又有新的东西给他送过来,赶快过去看,这一次程家送过来的作物,金手指依旧不认识,但林夏至认识,这分明是以前土豆!
拿到土豆林夏至高兴坏了,土豆可比红薯更种,产量还特别高,吃法多样,简直就是为穷苦百姓们量身定制的主食之一。
程家的人遇到土豆的时候,那个商人听信别人的话买了很多土豆回来,可是景国人都不认识土豆,全部都囤在他手里都快烂了,把这个商人急得上火,听到说程家的人要买,干脆一千斤土豆全部成本价卖。
程家的人想着便宜,还真就把那一千斤土豆给买了,放了半个船舱。
拿到土豆的当天,林夏至就和林虎子一起又去买了五亩旱地,这一次林夏至专门挑了五亩不怎么肥沃的沙地。
林虎子不知道林夏至这个为什么要买这种不肥沃的地,林夏至也没有给他解释,因为他也说不清楚。
只知道种土豆的地不用太肥,最好是沙土种植。
43/251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