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个侍卫是为了保护这个孩子,故意多加了一岁,据尧轩所说,其实他来京都已有一年多,一直都住在他外祖孙焕之的家里,为了查出真相,这些年来孙尚书一直再收集多方证据,不过收效不大,而这一年来孙尚书除了和尧轩在一起分析他所得的证据,更多的是教导他很多朝堂的纷纷扰扰以及所有皇亲大臣的情况,这还真让我小看了孙尚书。”
“这么看来王爷也在为当年的事找证据吧?”谢武问道,谢飞不可信的看了哥哥一眼。
舒郡王看了一眼谢武,笑道:
“想不到谢二公子如此聪慧,确实,我虽然不打管事,但是母后对我和我的母妃都很好,几个嫡出的弟弟们也很照顾我,从来都是恭恭敬敬的一声声皇兄叫着,短短时间却一下子没了两个弟弟,你不知道我当时有多痛,而父皇的处理又是让我有多失望,所以这些年我也暗中寻找证据。”
“那么王爷,您找到了什么有利证据了吗?”
“确实,那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三弟妹自杀后,我去收拾三弟的宅邸,无意中发现了三弟妹的遗书,在遗书里提到他的父亲,当时的礼部尚书李在石利用职务之便,贪墨了很多外邦所进贡的物品和钱财,居为己用或者送入三弟府邸,其实三弟常年跟随定国公薛琮驻守在西南,府里只有三弟妹一人,三弟妹就擅自留下了这些物品,而二弟就在追查此事,很是为难,好像让二弟妹去劝说过三弟妹,没想到这个礼部尚书起了歹念,开始计划要让太子之位易主,可是没想到是这个结果,三弟妹自觉有罪,害了太子一家,而三弟自尽也有这部分原因,于是投河自尽了,当时我找到这份遗书的时候父皇已病入膏肓,下了遗诏,于是我找到了宰辅陈秉璋,让他逼李在石回家荣养以保全三弟和三弟妹的名誉,没想到这位礼部尚书回家途中被人截杀,又是一家满门,凶手是谁?至今未破案。”
“除了这个,王爷还查到了什么?”
“那就是你们的堂兄,我的六弟宝郡王李明漾,他是无辜的,他是被你父亲连累了,正是你们家的侍卫去先太子府里杀的人,这事六弟并不知情,这是我多次去皇觉观找六弟恳谈之后,他才告诉我的。”
听到这里,两兄弟惊得站了什么,不敢相信的互相看了看,又看向了王爷,就见王爷摆了摆手,让他们坐下,谢飞的脸阴沉着,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两位先别急,让我把话说完,去太子府杀人就是是你们家的侍卫,但是这件事不但六弟不知道,谢侯爷也是不知情的,最起码是事后才知道此事,据六弟所说,确实有人向谢侯爷借了你们家的侍卫,但没告诉侯爷所为何事,然而诡谲的是是谁能从谢侯爷手里接到这些侍卫?而谢侯爷为什么就是严守秘密,不告诉任何人,甚至六弟都没问出来?据我所知侯爷基本上在西北,和朝里的大臣交往都不是很多,可是这都是我从六弟那里听来,确实没什么证据,但是我相信。”
“那么王爷是否将这些告诉玄王爷?”谢武问道。
“当然,我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他了,我告诉过你们他对你们父子相当推崇,但我不知道他现在是怎么想侯爷的?他没告诉我,不过他倒是说如果你们来找我,可以告诉你们一切。”
“他让我们闭门谢客,别和任何朝臣交集,静等,为什么?”谢飞阴着脸,小声的问道。
“你是在保全你们兄弟,保全你们全家,就像他也和我说别掺和进去,继续在家饮酒赏曲一样,不想让我受到牵连。”
“那他怎么办?他为什么说他现在是别人手中的刀?”谢飞继续问道,谢武疑惑的看着他。
王爷一听一愣,想了半天,突然站起来说道:
“遭了,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冒险?他身世一揭露,不就把自己当成靶子了吗?”
“王爷怎么说?”谢飞急忙站起来,冲向前问道。
第16章
李尧轩在朝堂上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后,就向皇帝请旨,要去给自己的父王母妃跪陵七天以表孝心,皇上却只许了三天。第一天,李尧轩在自己父母的陵前整整跪倒亥时,他在那里放声大哭,王英在旁陪跪,也是伤心不已,一宿无事;第二天,依旧如此,但到了将近午时时,突然想起了刀剑声,有人喊了一声:“有刺客。”,李尧轩提剑冲出了房间,王英走过来护着他,说道:
“穿着同样的夜行衣。”
李尧轩二话没说,冲了出去,禁军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在挥剑刺杀着那些黑衣人,于是连忙冲了过去,打上这个人的剑,这个人一看是他,连忙说道:
“是我,木子。”
李尧轩恨恨的看着他说道:
“打的就是你,跟着我往后面退。”
谢飞不明就里,只好跟着他退到一个房间里,小声的说道;
“你来干什么?你这是找死,知道吗?”
“我们俩谁找死,舒郡王都告诉我了,你这是拿你自己的命当饵。”
“我本来就是饵,但是你如果让他们抓住了,不但侯爷保不住,就连整个谢家都要搭进去,知道吗?”
“怎么会?我是来保护你的。”
“我不用你保护,我告诉过你别卷进来,有人正没借口要杀侯爷和你们全家哪,难道你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让你们父子三人回京述职吗?”
谢飞一愣,问道:
“我不明白。”
“为什么薛忠杰会在西北军里,而不是定国公的西南军?”
“你是说.....”
“遭了,我怎么忘了薛忠杰了。”说到这儿,李尧轩想了好一会儿,谢飞没有打扰他,一柱香的机会,李尧轩说道:“没关系,我有办法了,现在你明白了吧,谢家世代簪缨,侯位世袭已好几代,军功累累,但始终都忠心耿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定国公是从薛琮才起来的,但却从来不服谢家,而且此人不够大度,特别记仇,如果没有太后,薛琮根本不会被封为定国公,现在薛琮正想利用我来治你们谢家的罪,甚至是你们全家,知道吗?如果你被当刺客抓了,你们全家还有命吗?不正坐实了侯爷的罪了吗?”说到这里,李尧轩把谢飞一推,背转过身,继续说道:“我不要你死,我要你好好活着。”
“那么你哪?万一......,你让我怎么活?”
“我已没得选了,有人要杀我,有人利用我,而我那个皇帝叔叔既想利用我又忌惮我,一旦我没用了,恐怕第一个想杀我的就是他了,所以我说忘了我吧。”
“不是忘了你的问题,是我现在不知道还配拥有你的爱吗?我父亲不管怎么样到底是......,我觉的在你我的心里已经无形当中树立起了一个屏障,一个无法逾越的屏障,可是不管怎么样,我只想让你知道我喜欢你,你不了解李尧轩,可我了解木子,但是不管是李尧轩还是木子,你都是我的最爱。”说完,谢飞就要往外走。
“等等,你现在不能走,你一出去就会被抓,一旦被抓就没人会信你的话了,你就躲在这里,估计明天皇帝就会让我回京,我一走,这儿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了,那时候你再走。关于侯爷,你放心,我会想办法救他的,现在还没人知道我和你们认识,这样我一旦替侯爷说话,还有点用。”说完,从橱里拿出一套常服给他:“去换了吧。”
说完李尧轩走出了房间,谢飞就听到他在外面和什么人再说话,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候,李尧轩回来了,说到:
“刺客已经杀的杀,抓的抓了。你什么时候来的?路上可有人看见?”
“我比你早来了一天,应该不会有人看见我。这一晚上我能和你在一起吗?”
李尧轩低下头,小声的说道:
“这儿是我父王母妃的陵墓。”
“对不起。”
不过李尧轩还是走到谢飞面前,抱了抱他,然后迅速离开了房间。
第二天正如李尧轩预料的皇帝下旨,让他尽快离开陵园回京都,谢飞是在他走后的下午才离开陵园回到家里。
李尧轩见到皇帝后才知道所捉的刺客都是死士,被抓后就咬毒自尽了,于是说道:
“陛下,臣有件事想上报。”
“何事?”
“微臣曾在西北为军医,陛下知道微臣曾经在外游历了两年,当时就是在西北军中为军医。”
“是吗?可有什么收获?”
“侯爷对陛下,对我东山国忠心耿耿,所以当微臣跪在父王母妃的陵墓前,似乎感觉到父王当时一片为国之心,陛下,微臣未能承欢膝下,聆听父王的教导,陛下是明君,对于大臣们的功过自是心中有数,微臣对于朝堂涉足不多,因此现在微臣困顿了。”
“哦,困顿什么了?说说看,看朕是不是能帮你解惑。”
“多谢陛下,微臣正有此意聆听陛下的高见,朝廷和仇恨,孰轻孰重?当我在西北的时候,我看见谢侯爷父子为了国家,为了陛下,奋勇杀敌,拓疆辟土,杀的蛮羌人丢盔卸甲,仓皇而逃,他们不畏生死,每每出战都是身先士卒,甚至将性命置之度外,微臣就曾多次救治他们的伤势,可是现在微臣与谢侯有如此的仇恨,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个仇有不得不报,微臣年幼不明就里,陷入了困顿当中,因此当微臣跪在父王陵墓前时,不知该如何办?”
“你能想到这个,朕深感欣慰,现在不是还没有结果吗?谢坤的侍卫所作所为,谢坤知不知道,还未可知,等结果出来以后,朕自会给你解惑,你看如何?”
“多谢陛下。”
“还有,你在西北为军医时,觉得薛忠杰如何?”
“薛忠杰?这......这,微臣一直和军医和伤病在一起,对薛将军不是很熟。”
“嗯,朕知道了。还有现在你的身份已定,你是不是去见见舒郡王?”
“微臣正有此意,也想得到陛下的认可方好,另外还有四皇叔晖郡王和六皇叔宝郡王。”
“老四还好,老六,他一直在皇觉观,不一定愿意见你,不过你可以让舒郡王去说说,是应该见见他们。”
“多谢陛下,如没什么事,臣告退。”
“去吧。”李尧轩一步步到推出大殿,而皇帝则一直阴郁的盯着他离开。
第17章
西北现在有岳华强暂代帅印,西南有定国公薛琮的二子薛忠柏为帅,西南本是定国公亲自镇守,就像西北是由谢家世代镇守一样,其有二个儿子薛忠杰和薛忠柏,薛忠杰少年时就不学无术,资质平庸,薛琮知道其不堪大用,所以将西南交给天资聪慧,颇有能力的二子薛忠柏以稳固西南的防线和自家的势力。
而且正是由于当时的郢郡王李明煌自尽才成就了薛忠柏现在的位置,后来薛琮摄政主武,就有了将西北也归于自己统辖范围之内,所以派了长子薛忠杰过去建功,为将来他袭爵铺垫,毕竟现在东山国主要的敌人就是蛮羌人,这样薛忠杰能蹭点功绩,可是薛忠柏就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西南的南华国从来不会向东山国挑衅,赵冉只在乎自己国家的内政事务,还有他的男宠,所以现在的定国公就有点想把两个儿子对调,以便薛忠柏将来掌控西北,而这恰恰戳中了皇帝的逆鳞。
现在的皇帝已经政权稳固,慢慢想将军政大权收归在手,而不是任由定国公在掌控,所以就想利用李尧轩替父母报仇的机会,先将已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的四皇兄晖郡王李明拓和户部潘勋为首及工部和吏部的势力打压下去。
另外他也不想杀谢坤,毕竟他也知道谢坤不问朝政,在朝堂上没什么势力,只管西北的战事,可是李尧轩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今天李尧轩的一番话让他感到宽慰,只要谢坤说出谁向他借了侍卫及其他们的阴谋,那么他完全可以赦免他,并将其再派到西北,虽不能为帅,可却能稳固西北,不至于落于定国公的手里。
当然他也想查出当时两个兄长为何而死,又被谁策划所杀,毕竟他们是他的同胞兄长,特别是二皇兄更是对他疼爱有加,所以当他听说二皇兄的孩子还在的时候也不禁感到欣慰,但是过后他又有点害怕,因为如果二皇兄没死继位,李尧轩就有可能是下一位帝君,这对他就隐隐有点威胁的感觉。
李尧轩离开皇宫,坐在马车里想着今天向皇帝表明了自己对谢坤的态度,他知道只要谢坤不是罪大恶极,皇帝就不会杀谢坤,那么谢飞他们就会没事,本来他想向皇帝请求让谢氏兄弟离开京都回到西北,在岳华强手下为将,但是如果这样就表现的太明显了,不但会影响皇帝对他的观感,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他忍住没说,可是有担心谢飞不听他的话而卷入其中,因此他决定先去拜访皇伯伯舒郡王。
“怀瑾,怎么样?没事吧?真是吓了我一跳,知道是谁干的吗?”舒郡王一见面就问道,仔细的查看着李尧轩是否完好。
“皇伯伯,我没事,有禁军和定国公派的人保护,只可惜都是死士,不知何人所为。”
“会不会是谢坤那个老东西家里人?说实话,你让我和谢家兄弟家底,我是有所顾虑的。”
“应该不是,何况杀了我,更坐实了谢坤的罪名,这对他们没什么好处。”
“还有,你这个孩子,你怎么这么冒险?身份一亮表明了就是要为二弟一家查明真相,复仇来了,这不就成了那些人的靶子了吗?我二弟现在就你一个独苗,不行,你不能单独住了,到我府里住,我看哪个不长眼的敢到这儿撒野。”
“可皇伯伯,如果我不当饵,怎么能钓出那些人来哪?”
“不行,你皇伯伯不同意,听我的,住到这儿来,查二弟家的真凶,还有其他办法,你不能再冒险了。”
“多谢皇伯伯,我此次来还有件事,想烦皇伯伯。”
“说,别和你皇伯伯客气。”
“我想见六皇叔,给他请安。”
一听这话,舒郡王不由得一沉,心想:老六那个脾气,不知道是不是想见这个侄子?他总感觉对不起二弟。不过他还是打着保票的说道:
“行,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写信给他,我们去皇觉观住上两天。”
8/13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