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谕看见他,总觉得有些面熟,却又说不上来在哪见过。
“哥。”姜沂朝男人挥了挥手,叫了一声。
男人朝这边看来,看见姜沂后笑了笑,神情很是温和,身上的凌厉都收敛了很多。
沈谕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应该就是易玄清跟她说过的,姜沂的堂哥姜晖,也是现在姜家实际的掌控人。
姜晖朝这边走过来后,沈谕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一声好,“哥哥好。”
她这一声哥哥叫出来,姜沂轻笑出声,回头看了沈谕一眼,眼里有些促狭。
姜晖也觉得眼前的这个女孩很有意思,外人见了他,要么就是叫他“姜少爷”,要么就是“姜大哥”,很少有人这样叫他。
沈谕也有些暗自懊恼,不知道是不是被他们笑话了去。
“你新收的妹妹?”姜晖走过来,看了一眼沈谕,朝着姜沂笑道。
“算是吧。”姜沂点点头,解释道:“这是我师妹,马上就是山庄内门弟子了。”
“原来是个女侠客。”姜晖笑了笑,看起来很是爽朗。
沈谕觉得,这样的姜晖看起来很好相处很没架子的样子,给人的感觉比较风趣开明。
“寿宴操办的怎么样了?”姜沂关切地问了一句。
说道寿宴,姜晖按了按眉心,“累哟,来了这么多人,这两天一直在调度人手接待四方来客,忙的晕头转向,我说妹妹啊,你这个甩手掌柜当的......”
“行了行了。”姜沂打断他,“下午我去前院帮你处理处理。”
姜晖也就是打趣地说一说,其实真没想让姜沂去干这些杂活,笑道:“行啦,这些事儿就不麻烦少庄主了,你还是去陪陪爷爷吧。哦,还有我家小恬,她最想你,你不来就哭闹个没完。”
“知道了。”姜沂点点头,在姜晖往前院走时又转身叫住他,指了指沈谕说:“你要是忙不过来,就叫她过去帮你干。”
沈谕:???我不是来蹭吃蹭喝的么?
姜晖摆摆手,笑了笑就继续往前院走了。
过了一条小桥,就到了姜家后院景观最好的一处地方:碧园。
碧园里住着的,就是姜老爷子一家,也是姜家最核心的成员。
姜老爷子有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小女儿,最出色的就是二儿子姜原。
姜晖就是姜沂大伯的儿子,因为姜修身体不好性格又孤僻,姜沂又是山庄的接班人,他自然而然就成了姜家实际上的家主。
进了碧园,不远处的一个亭子里传来了小孩子嬉笑玩闹的声音。
沈谕走进了,果然看见了那天在天易楼门口看见的美妇,她身前就是那个被姜沂抱在怀里的女童。
后来她也从易玄清那里知道了美妇的名字,萧月。
“恬恬,你看谁来啦?”萧月低头叫了叫女童的名字,笑道。
女童立马抬起头来,看见姜沂时双眼放光,扔下手里的物品就往姜沂那跑。
她身后还有个女童,看见姜沂同样两眼放光,跟着叫“恬恬”的女孩屁颠屁颠地跑过去。
“姑姑!”“姐姐!”俩小孩同时叫起来,叽叽喳喳的。
沈谕听得发愣,这怎么还有叫姐姐的?算了,姜家人多,谁知道他们辈分怎么算的。
姜沂蹲下去摸了摸恬恬的脸,又把那个看起来明显比恬恬小的女童抱起来,女童“咯咯”地笑着,一个劲儿地往姜沂怀里钻。
沈谕在旁边看着有些发酸,心里想着,同样是妹妹,师姐你能不能抱抱我?
第26章
陪小孩子嬉闹了一阵,姜沂才开始往碧园深处走。
沈谕犹豫了一下,还是抬腿跟上了。
过了一道拱门后,眼看着左手边就出现了一栋红木色的建筑,比起沈谕在内山住的厢房要宽敞不少,感觉上还要更厚重一点,看上去用的都是最好的木材。
“我娘就住在这里。”姜沂指了指红木厢房,说道。
沈谕会意,知道人家母女俩见面肯定是要说些知心话的,她怎么能没有眼色地凑过去,当即就说:“那师姐你进去吧,我就在这院子里看看,你有什么吩咐就叫我。”
姜沂点点头,在沈谕的注视下没有直接进去,而是走到东边,从厢房外的楼梯上到二楼。
原来姜母是住在二楼的呀,沈谕看着姜沂的身影消失在楼梯上,开始端详这个建筑。
其实一楼比较像厢房,二楼倒是更像是那种阁楼,楼梯建在外面,楼梯旁种着四季常青的树木,即使现在这个时候还绿着,给这个古朴的建筑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可以想象,盛夏的时候,阁楼旁的树木必然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完美地把阁楼隐没在绿茵下,不仅仅遮阴,还很有私密性。
姜母住的地方还挺别出心裁的,沈谕感慨地想。
她也没什么事儿干,就在这偌大的院子里逛起来。
一旁的阁楼上,姜母坐在窗前的软塌上,笑着跟姜沂说话。
她不经意偏头时,余光正好看在蹲在花圃前看花花草草的沈谕,是个她没见过的生人,当即就说道:“这孩子是谁?”
姜沂顺着她的目光扭头往下看,转过头来笑了笑,“这是沈谕,今年的外门首席,明年开春就能进内门了。”
姜母点点头,笑了笑,又问道:“你把她带过来的?”
“是。”姜沂点点头。
“这倒是稀罕。”姜母接过姜沂递过来的茶,低头呷了一口,“没见你把哪个弟子带到碧园里过。”
姜沂眼神有些不自在,说道:“她是爹之前跟我说过的一个弟子,很有天赋,内力修习也很勤勉。”
姜母一听就笑了,抬眸看向姜沂说道:“你会因为一个弟子天资聪颖就把她带到碧园里来?想必这孩子很讨你欢心吧。”
姜沂也笑了笑,觉得自己真的是有点傻了,在自己母亲面前,什么小心思不能被看出来?
她也就点点头直说了,“我是挺喜欢她的,就跟我妹妹一样。”
听到她这样说,姜母又转过头向窗外看,说道:“你把她叫上来,我看看多么聪慧的女孩能值得你这般对待。”
“娘,你见她做什么?她一点也不聪慧,胸无城府,很容易被算计。”姜沂无奈地说着,知道自己母亲的性子,还是起身往外走。
沈母笑了笑,看向姜沂的背影说道:“多少年了,第一个来碧园的外人竟然是个女孩,娘能不想看看吗?”
阁楼外的院子里,沈谕还在发挥她的看家本领:拿树枝画画。
她蹲在花圃前,开始画碧园建筑的速写,丝毫没有留意到身后慢慢走近的姜沂。
姜沂走到沈谕身后三步远的时候,顿了顿脚步。
这个时候的沈谕就特别像一个孩子,幼稚又专注,温和又纯真,很难从她身上看出一丝一毫的江湖武者的样子。
姜沂也在想,沈谕真的适合加入内门,卷进风雨飘摇的门派斗争中去么?
她想起来沈谕第一次到沂府的时候,曾对她说会永远拥护师姐,为师姐而战,可是扪心自问,姜沂是不想沈谕跟她有着太多紧密的牵扯的。
那样太危险了,她作为九原山庄未来的庄主,本来就是众矢之的,一旦沈谕卷进来,就永远也没有风平浪静的生活了。
对沈谕来说,最好的,就当一个内门弟子,当一枚利刃或者棋子,最好再跟姜沂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在山庄面临极大危机时才能干干净净地脱身。
毕竟她不像易玄清他们,整个家族都是山庄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就是她自己,她身上没有什么包袱和牵挂。
姜沂也不想成为那个包袱和牵挂。
“沈谕。”低头画画的沈谕听到了背后传来的姜沂温和的声音,转身站起来。
“跟我上去一趟,我娘想见见你。”姜沂笑了笑,说道。
沈谕愣了愣,觉得很不真切,这....这就见姜沂的娘亲了?
她有点紧张,又有点窃喜,问道:“为什么呀?”
“不为什么,可能我爹跟她提及过你,说你是山庄很有潜力的弟子。”姜沂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沈谕这个问题,随口搪塞了一下。
沈谕“哦”了一声,感觉去见姜母的性质一下子就变了,变成了面见庄主夫人。
“可是我现在两手空空,不太合适吧,不能就这样见庄主夫人吧。”沈谕面露羞惭,有些不安地说。
姜沂回头看她一眼,觉得有些好笑,“你想多了吧,你每次来我这可曾带过什么东西?照你的话说,我还是少庄主呢。”
姜沂说的对哦,沈谕面色更窘迫了,走起路来都扭捏了不少。
跟姜沂进了二楼的卧房,沈谕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软塌上的姜母。
临近正午,屋里采光正好,阳光穿过细碎的枝叶在屋里映射下斑驳的光点,窗边的姜母头发上都带着点金色,看上去面容很是柔和,整个人都给人温婉贤淑的感觉。
“你就是沈谕?”姜母抬头看过来,看得沈谕不自觉地站直了起来,手心都在发汗。
“长得倒是英气,看上去很是能干利索,不错,有我们山庄内门弟子的风范。”
“见过夫人。”沈谕恭声说道,字正腔圆的,语气也很正经,认认真真地行了一礼。那恭谨的样子看得站在一旁的姜沂眉毛一挑,心里想着也没见你什么时候对我这么规矩过。
姜母摆摆手,平和地说:“免礼,这些小节就不用在意了,你今天来姜家是姜沂带你来的?”
姜沂目光闪烁了一下,随后她就听见沈谕说:“回夫人,是我自己央求师姐带我来的。今日姜老爷大寿,也是整个山庄的大喜事,我作为山庄的弟子,自然应该前来恭贺一声。”
姜沂瞥了沈谕一眼,这家伙,说的倒是冠冕堂皇的。
姜母点点头,笑道:“你有心了。你师姐待你很不错,以后进了内门,要多多为山庄效力才是,不要辜负你师姐对你的期望。”
“是,夫人。”沈谕点点头,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姜沂觉得这场面也太怪异了,姜母找沈谕来不是为了检阅山庄弟子,沈谕也不是所谓地为了整个山庄的喜事儿而来,结果两个人偏偏在这里逢场作戏。
姜沂知道,自己娘亲最清楚自己的性格,自然是对沈谕百般好奇。沈谕来这里,是衷心恭贺姜家老爷子寿辰的,但更多的还是建立在自己的基础上,因为她能察觉到,沈谕对自己超乎寻常的关心与依赖。
这种关心和依赖,已经到了想窥探她的生活,融入她的生活的地步。
她出面结束了眼前有些尴尬的氛围,领着沈谕下了楼。
“我太紧张了。”沈谕一下到院子里,扭头冲姜沂笑了笑,“师姐你早说要来见你母亲,我就好好打扮打扮再来啊。”
“你紧张个什么?”姜沂无奈地笑笑,“你看看你自己刚才说的,这么正经,我都要怀疑这还是不是我平常见的沈师妹了,你以后见了我也能不能正经一点?”
沈谕走快了两步,走到了姜沂前面,回身笑嘻嘻地说:“我很正经啊,我跟师姐之间,不用那些繁文缛节了吧。”
“我是说你对我正经一点,我不仅仅是你的师姐,还是少庄主。”姜沂稍稍正了正神色,“像上次你深夜跑到我府上那种事,就不要再发生了。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分寸,跟我适当保持距离,不要让人在背后嚼舌根。”
“哦。”沈谕面色上闪过一抹失望,还是点了点头。
“我去看看我爷爷,你就别跟着了,你去外面找萧月,让她带你去用午膳吧。”说完,姜沂转身往碧园最深处走去了,留沈谕自己站在院子里。
她抿了抿唇,抬腿出了碧园。
第27章
再次见到姜沂的时候,就到了晚上的晚宴。
晚宴在定天酒楼举办,基本上整个楼都被五湖四海前来的客人占满了。
而定天酒楼为了筹办这次寿宴,更是已经连着三天没开张了,直到今晚才以一个极为喜庆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沈谕是跟着萧月提前来到定天酒楼的,大概半下午时分,她就已经到了。
到了酒楼就看见姜晖在指挥人有条不紊地筹备着,沈谕走上前,向姜晖讨要了一些活儿来干。
一直干到傍晚,客人们陆陆续续进来了,萧月才过来笑着告诉她,不用干了,剩下的活儿交给下人。
“那我坐哪呢?”沈谕环顾酒楼正堂,又朝楼上的位子看看。
萧月有些为难,看向门口时,正好看见苏家老爷带着苏又夏一行人跨过门槛,当即眉头就舒展开来,“你跟着苏家人坐吧,你跟又夏不是很熟悉么?”
沈谕扭头看到了苏又夏,对方也正好看过来,朝她笑着挥手。
于是她点点头,对萧月说:“是挺熟悉的,那我过去了。”
她过去找到了苏又夏,跟着苏家人往里走。
“我以为今天在这看不见你呢。”苏又夏看见沈谕,很是惊喜的样子,走上前挽着她的胳膊,笑道:“看样子,你早就来啦。”
沈谕心情也不错,跟着苏家人往前坐总比坐在角落里好,她也笑着回道:“对呀,上午就跟着师姐来了,先去了姜家,下午来这里帮着干了一点活。”
山庄几大家族的位子都在最前面,苏家旁边就是易家,再旁边坐着封家。
等易玄清来了,三个人又凑到易苏两家之间的一张小桌上叽叽喳喳了。
聊了都有半个时辰,沈谕往后看,一楼大堂基本上座无虚席,连二楼都开始陆续上客,除了姜晖和其他几个姜家人带着手下招呼着各方来客,就是不见姜老爷子和姜沂的身影。
“老爷子和师姐他们什么时候来啊?”沈谕又朝外面看了看,问道。
易玄清不急不忙地吃着桌上姜家人提供的一些小点,说道:“不急,他们肯定是最后才来。姜老爷子身体不好,从姜家大宅一路过到定天酒楼也挺费事,可能也就形式性地露个脸。寿宴本来也就不是单纯的寿宴,你没看楼上那些各县的商人,不都是在谈着生意。”
17/58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