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负意(古代架空)——三道

时间:2021-04-22 12:50:51  作者:三道
 
 
第26章
月朗星稀,北风起。
遥遥望去,大殿亮如白昼,烛火在黑暗中摇曳着,似翩翩起舞的蝶。
不曾走近就能听见大殿里传出来的歌舞声,陈景屿与蔡怡挨着夜色走,手上端着玉盘,垂着脑袋,跟普通的宫侍没有什么两样。
待接近大殿,蔡怡将事先准备的令牌拿出来,侍卫见了令牌放行,他二人便绕到大殿的最后方去,一路没有人怀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陈景屿是头一回来到殿前,虽说他对权势并不上心,但此刻位于南朝权力最中心,还是难掩好奇之心,四处打量起来,他与蔡怡隐在最角落,不打眼看,谁都不会注意这两个宫侍。
一进大殿,蔡怡就迫不及待将目光放在宾客之中,陈景屿能感受到她的紧张,因为她一直抓着陈景屿的袖口,指尖微微发着抖。
陈景屿也将视线投向李知元的位置。
他站在最末端,从这儿望去,李知元遥不可及。
这是陈景屿头一回见到朝堂上的李知元——皇服加身,玉冠束发,手中执瓷杯,眼波流转间,将世间万物容纳眼底,有掌控全局之魄力,偏生他的神情又是那样风轻云淡,似乎只要他轻动手指,一切便如同他手中的牵线木偶,按照他的戏码往下演。
原来,在朝堂上的李知元,是这副模样。
陈景屿看得痴迷,忽的,蔡怡抓住他袖口的力度猛地一紧。
他转头看身侧的少女,见她目光闪烁,直直瞧着大殿左侧案桌上的身影。
陈景屿端详起黎允来,几年前,他便知晓黎允虽为武将,却生得是清风霁月般的儒雅,今夜他穿一身月牙白,在北荒三年,他肤色晒深了些,似田野里的小麦,越发显得英气,说是英气,倒也不全然,未立功前,曾有人打趣他男身女相,过分的秀气,后来,黎允战胜归来,便无人敢再调侃他。
如今再瞧来,他依旧是五官精巧,雌雄莫辨的俊俏。
蔡怡目不转睛地看着阔别三年的身影,很快眼底就沁出了湿度,她紧咬着唇,想笑又想哭的模样,看着叫人怜惜。
陈景屿感慨蔡卓棒打鸳鸯的无情,又同情蔡怡嫁给了不爱之人。
只是物是人非,难以挽回。
蔡怡只能是李知元的皇后,而黎允终有一天也会有自己的归属。
擦肩而过,此生难再聚。
正当陈景屿觉得不应该多逗留时,大殿歌舞散去,响起一道爽朗的声音,“本王初到南朝,早闻南朝地大物博,美人无数,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目光落在在大殿前方的案桌上,陈景屿有一瞬的惊讶,他瞧着这人有些眼熟,几年前曾在李知迎身边见过,原来这便是东胡二王子拓跋陵。
客套话恭维话李知元听得多了,此时也卖了拓跋陵一个面子,笑道,“东胡地域辽阔,英雄如云,朕亦心生向往。”
趁着他们二人谈话,陈景屿低声道,“娘娘,该走了。”
蔡怡依依不舍地不肯收回视线,央求陈景屿,“再待一会,就一会儿,不会出事的。”
陈景屿眉头微微蹙起,他当然明白蔡怡的执念,可现下情况特殊,难保不会节外生枝,但见蔡怡实在舍不得,他也无法,只得道,“最多半刻,我们就走。”
蔡怡朝他露出个感激的笑容。
“不瞒陛下,其实本王此番前来,是有事相求。”
“二王子直说便是。”
大殿只听得他们你一言我一语,陈景屿离得远也听得清晰。
“本王受故人相托,斗胆向陛下讨要一个人。”
“何人?”
不知为何,陈景屿眉心狠狠一跳。
“知府同知之子,陈景屿。”
此言一出,满座喧哗。
众所周知,陈景屿曾是李知元的发妻,李知元登基之后便不见了踪影,不知道的以为陈景屿已经被秘密处死,少数知晓隐情的便知晓如今住在太极宫那位就是昔日七皇子妃,这拓跋陵语出惊人,竟向南朝天子讨要发妻,何等胆大包天?
蔡怡虽把心思都放在黎允身上,但乍一听陈景屿的名字,还是吓了一跳,连忙看向陈景屿,只见陈景屿眉紧拢,不知在想些什么。
陈景屿也不知拓跋陵何出此言,他口中的故人,非李知迎莫属,难不成,李知迎死前,还与拓跋陵密谋过什么?
再看李知元,面色也是一沉,但也只是一瞬,便又挂上清浅笑容,“朕竟不知二王子与陈大人还有交情,只是,”他顿了顿,音色低沉,“他如今有要务在身,待改日再与二王子相聚。”
拓跋陵爽朗大笑,“那本王便等着,还望陛下早日安排。”
陈景屿心中不安,拉着蔡怡要从大殿的偏门出去,蔡怡此时也知晓孰轻孰重,跟在陈景屿身后。
两人各怀心思,难免有些茫然,未曾见到偏门有宫侍端着酒壶走进来。
迎面撞了个满怀,酒壶和方盘哐的一声掉落在地,随之往下坠的,还有陈景屿的心。
若是宴会正有歌舞,无人会注意这声响,偏生此时大殿因为李知元和拓跋陵的谈话正处于一种怪异的寂静,这一声响就如同惊天雷,将所有宾客的目光都引了过来。
大太监急忙要谢罪,一眼就瞧到了蔡怡,蔡怡还没来得及让他不要声张,大太监就连忙跪了下去,“皇后娘娘!”
陈景屿忍不住地叹了一声,果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殿中朝臣面面相觑,殿首的李知元目光落到远处,一眼就认出了陈景屿纤瘦的背影,面色突变,猛然站了起来。
蔡怡这时想走都走不了,只得慢慢转过身,她不敢看李知元,讪笑道,“本宫......待着无聊,索性出来走走。”
当朝国母,乔装打扮成太监出来走走,可真是一桩大谈资。
李知元语气含怒,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急躁,“来人,护送皇后娘娘回宫。”
陈景屿自始至终不敢转身,只留给大殿朝臣一个侧脸。
就当他们要离去时,拓跋陵忽然拔高声量,“等等。”
陈景屿心惊肉跳。
果真,听见拓跋陵不确定地询问,“皇后娘娘身边的小太监,可否抬起头给本王瞧瞧?”
蔡怡抓紧了陈景屿的手,正想为陈景屿打掩护,李知元不容置疑地下令,“即刻护送娘娘回宫,否则,杀无赦。”
拓跋陵若有所思地看了李知元一眼,在李知元眼里瞧见了杀机,不由一笑,“本王只是觉得,娘娘身侧之人,很像本王一个故交。”
陈景屿已经与蔡怡出了偏门,听不见大殿里头在说什么。
他被外头的北风一吹,禁不住地,打了个寒颤。
作者有话说:
众所周知,越觉得没事就越会有事~
可以猜猜蔡怡和黎允那条线
 
 
第27章
李知元带着一身寒气走近太极宫时,见到的便是陈景屿倚靠在床榻上微微皱着眉发呆的模样。
他走得近了,陈景屿才察觉他的到来,闻到他身上萦绕不去的酒气,眉头蹙得更紧。
拓跋陵的出现,打乱了二人好不容易归于平静的心。
李知元坐到床边,抓住陈景屿的手裹在掌心,像是累极,也不说话,只是将脑袋与陈景屿的靠在了一起。
陈景屿感受到李知元指头的凉意,瑟缩了下,还是任由他握着,他瞧李知元没有要开口的意思,犹犹豫豫主动搭腔,“我不认识拓跋陵,顶多,算是打过照面。”
李知元不合时宜地提起李知迎,“他和三哥是旧交。”
语气虽波澜无惊,但还是在陈景屿心里掀起不小浪花。
无论何时提到李知迎,都是给他二人加上一道枷锁。
陈景屿顿感些微无助,缓慢地眨了眨眼,从鼻腔里发出嗯的一声。
他当然体谅李知元的戒备,毕竟曾被白眼狼咬过一口,谨慎些总归是妥当的,可他确有那么点难过,整个人酸酸涩涩的,如同泡过的梅子。
李知元裹着他的手,凑得越紧,酒气就从陈景屿鼻尖里钻进去。
“他来做什么呢?”李知元喃喃地问。
陈景屿并不能给他答案。
可李知元却又一连抛出好些个问题。
“为什么要见你?”
“三哥,是三哥让他来的吗?”
陈景屿侧目,对上李知元水光潋滟的眼,果真是喝多了,眼底竟然没有平时半分的凌厉。
他不敢再看这样的李知元,怕一不小心泄露自己的心意,正想偏过头去,李知元却突然捧住他的脸,直勾勾地瞧他,“你要跟他走吗,你会跟他走吗?”
陈景屿心底像是被什么柔软的爪子踩了一下,于是摇了摇头。
李知元不满于此,又连连追问,“朕要你回答。”
陈景屿这回张了张嘴,声音很轻亦很坚定,“我不会。”
李知元似是醉糊涂了,伸手牢牢抱住陈景屿的腰,整个人都栽在了陈景屿的怀里,语气黏糊糊的,又显得那么不容置疑,“朕不会让你走,任何人来,都不能带走你。”
陈景屿有一瞬间的错觉,以为从前的李知元回来了,但心里清楚,不过是因为酒意使得李知元一时意乱情迷,他珍惜这一刻,愿意陪着李知元做一场清醒梦。
“我不会走的,知元。”
最后二字敲在幽静的夜里,也敲开了属于二人往事的大门。
李知元死死捞着陈景屿,反复地说,“不准走,否则就罚你......”
陈景屿眼睛酸涩,替他把话说完,“就罚我做你院里的一棵凤凰树,生生世世陪伴着你。”
他把李知元说过的每一个字都记得那么清楚,开心的、难过的、不堪的,最终糅杂在千滋百味的情感之中,凝聚成眼里一滴泪,浇在了李知元的发里。
李知元抬起醉醺醺的眼,又伸手捧陈景屿的脸,深深吻了下去。
陈景屿没有推拒,他尝到了李知元口中淡淡的酒香,只是一瞬,似也要醉了,好在清醒梦醒得也快,他猛然又想起蔡怡——嫁与李知元已非她所愿,又只能再在她的伤口上撒盐。
他推了把李知元,被李知元狠狠攥住了手。
“陈景屿,你到底还在忌惮什么?”饮了酒的李知元终于也显露出几分脾性,他瞪得眼里的水气要落不落,既是不解也是生气,“朕都可以既往不咎,你为何还不肯迈出那一步?”
陈景屿心中掀起万丈波浪,惊愕地看着近在咫尺的李知元。
“是,朕恨你伙同三哥欺瞒朕,也狠你不是真心嫁给朕,更狠两载都捂不热你的心,朕想要让你偿还所有的罪过,也让你知晓什么叫锥心滋味,可是朕做不到......朕打不得你,杀不得你。”
李知元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笑,“折磨你,朕也不好受。”
陈景屿微微发着抖。
“如果不是拓跋陵,朕不会这么快告诉你这些话,可是朕怕一旦朕再将你推离,你就头也不回地跟着拓跋陵远走高飞,你休想,你就算死,也要死在朕的皇陵里,与朕到九泉之下做一对鬼夫妻。”
一语惊天地,拍起千层浪。
陈景屿愕然地与双眼通红的李知元对视,上下唇碰了碰,颤声道,“我以为.....”
“你以为什么?”李知元把他的手抓得极紧,仿佛斧子都劈不开二人,“你以为朕恨透了你,恨不得把你大卸八块五马分尸,你错了,若不是朕心里还有你,你早该在地牢时就没命活了,哪里轮到你现在同朕说这些话。”
陈景屿被无数的巨浪席卷,打得他头昏脑涨,甚至有些难以分辨李知元的话,许久,他才终于抓住李知元话中的重点——李知元心里有他。
他还是从前那般,不如李知元巧舌如簧,只是面色中夹杂着抹不去的喜到底出卖他此时此刻的内心。
他真是以为,李知元恨他入骨。
这些时日,他没有一刻不在煎熬中度过,自责、愧疚逼迫着他把将对李知元不该有的念想尽数藏在心底,可是李知元却告诉他,心里依旧有他。
哪怕他曾经欺瞒、背叛过李知元。
“那日你说,虎符一事,非你所愿,你可听到朕的回答?”
“我信,我信你。”
陈景屿落下滚滚热泪。
他等这个字实在等得太久。
早该解释清的,平添多了误会。
陈景屿埋头无声流泪,被李知元裹进了怀里。
“从前的事,就都忘了吧,陈景屿,我们从头来过。”
李知元把脑袋埋进陈景屿的颈子,温热的液体钻进陈景屿的里衣。
如果早一些互表心意,二人何苦走了这么多弯弯道道。
李知元不会阴差阳错登基,陈景屿也不必遮遮掩掩活在深宫中。
他们本该有明媚前程,却被妒与恨蒙蔽了眼睛。
只是......陈景屿将李知元推离,泪眼依旧,“蔡怡......”
他心里还念着这个可怜的女子。
李知元一怔,终于明白陈景屿心中的顾忌,他不知该喜该悲,这个隐患,是他亲手埋下,如今也该由他亲手除去。
“朕不妨告诉你秘密,”李知元附在陈景屿的耳边,轻声细语,“黎允黎将军,杀敌千百、令北荒闻风丧胆的南朝大英雄,其实是个深藏不露的女娇娥。”
作者有话说:
李知元:没想到吧!
 
 
第28章
陈景屿在几年前接触过黎允,只知晓她不似其他将军一般三大五粗,长得一张雌雄莫辨的俊俏面皮,靠着这张脸,便让京都官家女子魂牵梦萦,说媒的媒人踏破了黎家的大门,皆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调查黎允的那几个月,陈景屿只道黎允不近女色,甚至怀疑她是不是有某方面的隐疾,却没想到,那个百千女子都想下嫁的少年将军,原来是个巾帼英雄。
陈景屿惊得说不出话,半晌才道,“你是如何得知?”
李知元换了个姿势,撑着脑袋瞧陈景屿惊讶的神色,啧道,“这就得问我们的蔡大将军了,你若是想知道,我细细说与你听。”
好奇心乃人之天性,陈景屿亦不例外。
前些年,蔡怡乞巧节外出游玩,她性子跳脱,对万物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见到路边一个中年男人痛打小狗,她见不过眼,不顾丫鬟阻挠非要上去打抱不平,她一个女子,纵然气势再足,也并不能吓唬住男人,男人要上前来打她,也是这时,黎允巡夜路过,瞧见了这一幕,顺手救下了蔡怡。
英雄救美情节书本常有,也如俗本里头说的那般,蔡怡对黎允起了仰慕之心,三番五次在街上拦住巡逻的黎允去路,黎允不堪其扰,躲了好几次都没能躲过,将近一年的时间,两人就这样你找我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