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门赵喜又被迫挂了几个香囊和香帕,忽略同行的人揶揄的目光跟他们道别。
“你不回去还要去哪?”说话的人长得很普通,是厨房烧火的伙夫,跟赵喜不在一个厨房。这人也是探子,赵雪阳安排过来带着他的。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光线昏暗,天上已是一片绀青色。店铺都关门了,街上只有零星几个人,都是住在这边的。赵喜脸上挂着笑容,回到:“我想去看看还有没有烧鹅卖,今天突然想的不行。”
众人点点头,本来就不算熟悉,招呼过后就分道了。看他年纪小还好心提醒:“时间不早了,买完了早些回去,这段时间宵禁严。”
只有那带着他的探子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赞同,但还是没有说什么。
他们分开后赵喜站在原地犹疑了一会儿,他没想做什么,只是想在外面耽搁一会儿,想着万一有点什么消息的途径。李云家住的太远太偏,几乎在城区的边缘,就算是夜里发生什么惊变他都不知道。
只是这么贸然在外晃悠万一给人看到了怎么办,毕竟他时常在赵雪阳身边,这张脸还是很有辨识度的。
终究害怕给赵雪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赵喜还是按捺住了蠢蠢欲动的心思,顺着记忆的路买了只烧鹅提着回家了。
赵云的家在城东边缘的一个小弄堂里,赵喜提着烧鹅刚进家门口,屋里没有灯光,安静异常,一墙之隔后还能隐隐听见隔壁人家的小孩在吵闹。
他的神经瞬间紧绷,面对着面前黑漆漆的屋子,里面仿佛有看不见的东西在窥伺着他。
房内的心跳声很大,但是呼吸却越发的轻,赵喜背对着门,手上紧紧抓着门栓,屏住呼吸感受着不远处的另一道沉稳的呼吸声。
烧鹅的香气萦绕在鼻尖,却没有令他分神。
黑暗中有动静响起,很快,一声轻轻地喘气声:“呼——”
屋内亮起了轻悠悠的火光,一个熟悉的人坐在了不远处的凳子上。
赵喜身体放松下来,黄色的火光在他的眼里亮的惊人。“赵鸢?!”
赵鸢坐在那里,还是往常的一身粗布短褐,一直腿盘在椅子上,对他笑了笑。
“情况有变,世子命我来接你回去。”
赵喜提着烧鹅走去,坐在另一边,赵鸢是赵雪阳最亲近的属下,他的话赵喜自是不疑有他。
“烧鹅有点凉了,”他说,一边在橱柜里找出个大碗将烧鹅乘放进去。回头问他:“那我们什么时候走?真正的李云什么时候回来呢?”
“这你不用操心,”他说。“我就传个消息,今夜子时你想办法自己回来。”
赵喜:“那你……”
赵鸢道:“我还有别的任务,而且我们两人也不如一人方便。”说着起身往外面走。
他身手很好,行走间脚步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赵喜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以赵鸢的身手,只要他不想,或者稍微遮掩一下,他之前根本就不可能听见他的动静,更何况那么大、都能被他察觉的呼吸声!
赵鸢似有所感,走到门口回头正好对上他圆圆的充满探究的眼睛,毫无歉意的一笑,“对不住吓到你了。”说罢转身就走了。
赵喜都没看清他是往外走还是上了房顶。
合着这人故意逗他呢!
第九十七章 肥家了!
夜已深,屋子里安静极了。房中没有点灯,小小的窄屋内只有一张小木床,上面空荡荡的。被褥叠得很整齐,没有人动过的样子。而原本应该睡在床上的赵喜正坐在靠墙的桌边。
他面前放着一个大瓷盅,里面是整只烧鹅,他两只手油乎乎的撕着烧鹅吃,一边发着楞出神。
他好奇是出了什么变故赵雪阳要让他回去,偏偏之前赵鸢也没留下什么有用的消息。3他琢磨着小说里剧情。按理说这里都没赵雪阳啥事了,现在很多事情都变了,可控的不可控的事态都影响不了剧情的走向,他只能从时间线上看问题了。
原著中这个时间大概是宁王落马的时候了,那是没有淮阳的情况下,如果赵雪阳一点事都没有,那老二和老三说不准还要斗段时间。
书内多是围绕着男女主的感情线描写的,赵喜在誊写剧情时候特意捋了一遍,费力想想,还真有相关的情节。
晋王落马后晋王妃怀着皇孙,太后这时候带着她借口出宫礼佛,是准备联合安京世家,并且许诺了接管淮阳的总督准备控制了安京,随后控制皇帝写让位诏书给小皇孙的。
可惜计划被女主识破,带着荣王府的人闯进去破坏了他们的计划,晋王妃又在生产时难产而死,小皇孙混乱中不知道被谁带走,下落不明。
这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副本,为的主要是突出女主的聪明勇敢,顺带解决了这件事。
手中的烧鹅已经凉透了,赵喜砸吧了一下嘴,觉得有些咸口,但是坐着不想动。
这个情节其实还有一个跟他息息相关的关键点。
被太后许了许多好处的淮阳总督不就是因为暂时接管了淮阳的权利,安京皇权分散、对于淮阳的控制力薄弱才能够起了野心想跟太后联手进一步把持超纲吗?如今淮阳王好好的,哪里就轮得到他呢?!
这段剧情其实并不精彩。纪家孤注一掷联合安京各大家族,甚至割肉让利给他们,再联合一个只是看着有实权实际也刚刚上位连淮阳底子都没摸清的淮阳总督。这么漏洞百出的计谋,赵喜看的时候没抱什么期望,人家作者也没写得多有难度,就是给主角练练手顺带出去一个祸根罢了。
但是如果换成赵雪阳和淮阳王来,会不会有不一样呢?
口里实在咸得受不了了,烧鹅还剩半只。屋内做饭的屋子里有一个石缸,赵喜慢吞吞地起身去舀水喝,自言自语地抱怨。
“咸死了,又油。”全然忘了之前买回来提在手里闻着都流口水的馋香。
喝了水就回到桌边坐着,他不敢坐床上,一挨床就怕不小心睡过去了。毕竟白天是真的做了一天的活儿,累的不行。他只好坐着愣神,期待时间快点过去。
愣着愣着,支着手肘慢慢打起了瞌睡。
外头安静的街道远远传来几声敲梆子的声音,打更人的声音穿过几条街传过来,赵喜坐在屋子里打瞌睡,慢慢就醒了。
他一个机灵做起来,嘴边湿乎乎的。刚张着嘴睡着了,就容易流口水。
他错过了打更人报的时辰,连忙支起耳朵听他还报不报。
一般都是要敲三次的,距离比较远,赵喜听见他了锣声。
“咚——咚咚!”一快两慢。
他打了个哈欠,放松下来。现在三更天了,再有一个小时才能回去。醒了之后他再也没心思睡觉了,起身在屋里焦躁的踱步。
时间很快就到了,他估摸着差不多时间了,刚好外头响起了有官兵巡逻而过的声音。
安京的官兵之前都是按着规律,每隔一段时间走过一条街,这两天估计要更加频繁一些。如果贸然出去很有可能会不期然跟他们撞上,但是刚离开的话短时间内他可以准确的避开他们。
赵喜最后喝了口水,轻轻推开门走了出去。外面出去就是小巷子,转个弯就到了大街上,他小心翼翼的贴着墙根走,探出头还能看见走远了的巡逻官兵的身影。
刚好与世子
第是相反的方向。
一路上没有什么差池,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赵喜就顺利到达了府邸侧门,刚走到门口,一个身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高高的院墙上。
阿月没有可以隐藏,赵喜
第一时间感到压迫感,抬头就看见他。
阿月一身黑衣,作为刺客头发非常短,多余的在脑后编成了一股细细的辫子。苍白的脸色配上黑衣在黑夜里格外的显眼。
“阿月!”赵喜小声道,他进不去门。
阿月蹲下身,极窄的墙面被他如履平地般,像一只安静的鬼枭。他将手里的刀鞘往下伸,示意赵喜抓住。
赵喜抓着刀鞘的另一头,被阿月直接带了上去。
稳稳落到院子里,熟悉的环境让他瞬间有了归属感,心也安定下来了。
“世子呢?”
“在书房里。”阿月指了指书房,他想了想又补充道:“世子一直在等你,刚临时接到了一封密函。”
“好的。”赵喜笑了笑,看了他一眼。
在他印象里阿月典型的人狠话不多,做事靠谱为人低调,是绝对不会多说一个不相关的字眼的。还多此一举的解释赵雪阳不在这里的原因。
低头理了理衣摆,提步往那边走。
门后面亮着灯,外面放着一只木屐,赵喜推开门进去,里头的人听到了动静。
“小喜子!”赵雪阳正坐在案边读信,立马放下信纸站起身。“路上可还安全?”
赵喜走过去,心里头也高兴,明明才两天没见,因为心里一直担心他的状况,总觉得他好像有些憔悴了。
“没事。一路过来都很顺利。”他站在他面前,仰着头任由他瞧着自己的模样。“你还好吧?”
赵雪阳‘嗯’了一声,抓着他的胳膊仔仔细细的瞧着他。赵喜之前冲了个澡换了衣服,不然那一身汗自己都受不了。
赵雪阳看什么心肝宝贝一样仔仔细细的打量,末了将他揽进怀里,很是沉重道:“瘦了……”
赵喜:“……”不存在的。
第九十八章
时间不早了,赵雪阳拉着赵喜在书案边坐下,一边吩咐人看茶。
“不用了,夜里喝浓茶要睡不着了。”赵喜拒绝道。
赵雪阳看了他一眼,转头道:“那就沏一杯花茶吧。”
赵喜砸吧了一下嘴,晚上烧鹅吃了确实咸口,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嘴角,担心没擦干净嘴巴。
对方笑了笑,伸出手拿起桌上的书信,一边说:“宫中刚有消息递出来,说是太后想接晋王妃进宫安胎。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你怎么看?”
十三四岁的小丫鬟端来了一杯香茗放在他们面前,低着头出去了。
都是熟悉的人,赵喜抬头冲她笑了笑,人走了伸手去端杯子。开盖后一股清苦的花香扑鼻而来。“晋王妃出阁前是太后一直养在身边的,最是疼爱她。这种决定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似乎李通之前嘱托我们要照看一下晋王妃来着?”
李通为什么有那个嘱托他一直搞不清楚,两人怎么看都不应该是有瓜葛的样子,而且他人在北边,三翻四次的关注安京的动向,上次天狗能够到淮阳多亏了他。可是这样一个原书里都没有费笔墨描写的人物,好像并不是那么简单。
赵喜摸摸脑袋,嘬了一口手茶,对面赵雪阳看着他,目光有些犹疑。
“怎么了?”他问。
“刚刚也是李通来的消息,说是让我们多留意太后和纪家的动向。”
“……他的消息还挺灵通。”赵喜说。心里确实一咯噔,他提前知道原书的剧情,李通又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呢?
“他是不是还是要我们照顾一下晋王妃?”他不确定的问。
赵雪阳点点头,直接把书信给他看。
赵喜接过来,仔细扫视一遍上面的内容,信不长,仔细捋了一下太后和纪家的思路,竟与小说里的不谋而合。最后顺带提了一句,保护晋王妃的安全。
屋内烛火‘毕波’一声,晃动一下,赵喜的眼眸也晃了一下。
外头只有夏夜的虫鸣,蝉的叫声简直扰人地不行,更加添了一份***。
“李通不应该晓得这么多,”半晌,赵喜缓缓开口,将信纸递回去。“我觉得他有点奇怪,为什么老是关注茗兰郡主的事情。”
这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好像有什么信息就在眼前发出‘你来找我啊’的信号,他却始终被什么干扰了,参不透那一抹玄机。
“茗兰跟四公主是闺阁密友吧?”他突然道。
赵雪阳眨了眨眼,缓慢的摇了摇头。“我知道你的意思,我的人确实在获得了一些陆瑶的消息,但是都没什么实际用处,多是捕风捉影。”
“但是你想想,陆瑶是在北边消失的,差不多就是在镇北军的眼皮子底下,而李通是奉命查探公主的案子,他志不在官场,想必也想办法留在了军中。以前在宫中的时候李通是教一众皇子公主骑射的,应该是熟识的,而他确实跟茗兰郡主没什么交集,唯一相通的就是四公主。”
“你想的很深,”赵雪阳只说,没有对他的观点表现出很赞同。指骨分明的手托着下颌,长长的眼睫垂下一片阴影。“陆瑶在北部,跟李通联系的话却没有回北黎族,那么她的意义是什么呢。”
“事情解释得通啊,齐妃这么多年必定有自己的方式能够打探外面的消息,也是她把宫里的消息传给了四公主,她让李通给了你信息,自己却不亲自出面。在北边,所有人都在找她,没有回黎族的话,很可能就是藏在了镇北军中!”
赵喜呼了口气,眼神发亮。自觉找到了问题的核心点,这一切都能连得上了,而且这么看来的话,四公主和齐妃都是他们的友方。
他们有皇帝的宠爱,但是皇帝一死,这么多年的宠爱就成了他人心中的一根刺,无论是冯贵妃还是惠妃都势必会容不下他们。以前晋王在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异议,晋王没有母妃,她们也不会过得很差。现在晋王一倒台就不得不给自己留后路了。太后和纪家也是这么想的,宫中那两个女人都不是什么善茬,将来无论是谁上位,她们身后的世家必然也会跟着崛起,作为目前安京
第一世家的纪府就算有太后的庇佑也绝对无法独善其身。
赵喜把这些跟赵雪阳商量了一下,觉得李通在北边可能知道的比他们还要多很多东西。
“齐妃还能够往外递出消息,”赵雪阳目光阴鸷,“我的人都无法查探。这么多年竟有如此祸端留在了大周皇宫内。”
赵喜知道这是一个祸端,但是怎么说呢,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个事情。只是
第一次摆在明面上而已。不然他淮阳怎么也跟打听自己家的消息一样在皇宫内安插眼线,这皇宫里真的是表面固若金汤,实际千疮百孔了。
52/62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