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刚说同意他俩的事呢,他倒不客气,就巴巴地喊起“娘”来了,跟何君那温和羞涩的性格完全不一样。
但相同的就是他俩都是好人品,不敢说万里挑一,至少也是百里挑一的好儿郎。
现在入冬了,天气也越来越冷,何君身体单薄些,体质弱一些,一不小心着了风寒,景文就心疼的不得了。
他瞅见何君就算有些头痛,发热,咳嗽,也要去菜地查看,知道他操心自己好不容易搞好的菜园、果园,于是景文再三勒令他哪都不准去,他劝慰何君。
“现在果蔬生意和衣服生意都做的有声有色,包括我们的蜜饯跟青果鲜也卖的相当好。
而且有童涛这些好帮手,又雇了那么多帮工,哪还需要你这么操心?
看看,就是你太操心了,太劳累了,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这就病了吧?
这几天你就在家躺着,我叫娘炖几副汤药给你喝。”
何君无法,只得窝在家里三天,硬喝了几天苦苦的中药。
第107章 美丽的七彩野山鸡【一更】
直到第四天,喝了药汤,晚上也发了几身汗,才感觉到身体轻松了好多。
偏偏今天太阳高照,日头特别足,何君在家里再也窝不住了,便想着出门走走。
小容儿可逮着机会了,总是黏在何君身边玩。
他见何君要走出院门忙不迭地跑上去,拉着何君的手撒着娇。
“三哥哥,哦不,大嫂,你也带我去玩,好不好?”
何君见这小容儿,一会儿三哥哥,一会儿又大嫂地叫,估计这小容儿已经习惯了叫三哥哥,一时半会改不过来了,便摇摇头,好笑地刮了刮他的鼻子。
“容儿,既然叫惯三哥哥了,以后就还叫三哥哥吧,我这就带你出去玩。”
小容儿兴高采烈地牵着何君的手出门了。
何君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又往月鸣岭那条路去了,等走了一段路才反应过来,这确实是走习惯了,走着走着都会往这边来。
得了,反正现在身体也好了,干脆就带小容儿过去玩玩吧。
小容儿瞅见路边不知被谁丢弃的一张花花绿绿的年画,他见到那画上的颜色很漂亮,便过去捡起来看。
画上是一个胖胖的年画娃娃,娃娃双手举着寿桃,胸前还有很多牡丹花。
小容儿把画举起来给何君看,指着年画上四个大字问何君。
“三哥哥,这娃娃真好玩,这上面四个字,念什么?”
何君看着那四个大字念出来:“福寿双全。”
容儿当然听不懂这四个字的意思,但他学着何君读出这四个字。
“夫、搜、算、圈。”
这小容儿一结结巴巴念出来,可把何君逗笑了,何君正想纠正小容儿的读音。
却勐然想到一件事,就是容儿今年也有六岁了,却一直在家玩,也没人教他识字念书。
他现在连一个字都还认不到。
一想到这,何君心里开始有些不舒服起来。
现在家里做生意也挣了些银子,可却忽略了容儿。
在大地方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容儿这个年龄可能都已经进私塾学堂了。
可鹅湾村这么大,竟然没有一个私塾学堂。
何君记得以前十岁的时候,被舅舅郑辉接过去的那几年,鹅湾村好像还办过几年学堂。
舅舅也让他上过几年学堂,他现在会写字,也能念一些书,都是那几年学来的,只是舅妈苏红舍不得钱,便强硬地命令何君不准再去念了。
后来他也会在闲暇时候,自己多去认些字,多读些书。
可是这么多年鹅湾村怎么又不办学堂了呢?
他一直跟外界接触不多,所认到的人更是不多,因而他也不知道学堂这里头的事。
他寻思着回去要同景文以及徐慧芝他们商量商量小容儿的念书问题。
想到这何君似乎去游玩的心都冲淡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利用闲暇时间教小容儿认认字,读读书。
何君正在暗自思索,小容儿忽然手指前方,用很兴奋的声音说道。
“哇,那鸡真好看,三哥哥,你快看。”
何君顺着小容儿手指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一个猎户,他手上有一个大网兜,网里是他捉住的三四只野山鸡。
这三四只野山鸡不同于普通的山鸡,羽毛非常的漂亮。
颈部有白色颈环,身上的羽毛七彩斑斓,显得非常的华丽高雅。
小容儿顿时不走了,在那个猎户旁边蹲下来看他网兜里的野山鸡。
何君也被这几只美丽的野山鸡给吸引住了,便也站在一旁暗自欣赏。
那猎户本身就是经常上山狩猎,捉一些兔子、麋鹿、野鸡等去县里卖的。
他看着旁边一大一小俩人,好像对自己手上这网里的野山鸡很感兴趣,便询问何君。
“这位小哥,我这四只野山鸡,可是刚活捉的,你看这毛色漂亮吧?
这可不是普通的野山鸡,这是很难得一见的七彩山鸡,而且它的肉味非常的鲜美,若你喜欢,我就直接卖给你,咋样?”
何君还未说话,小容儿却高兴地拍起手掌来。
“好哇,好哇,我可喜欢这几只鸡了,太好看了,三哥哥,我们把它们买下来吧。”
何君原先见小容儿这么喜欢,便早有此意。
“这四只野山鸡怎么卖?”
“这七彩山鸡很难捉到,这一只就有三斤多重,三百文一只,四只刚好就是一两银子二百文。
若这位小哥四只全要了,我就给你算便宜点,四只一起一两银子,怎么样划算吧?”
“行,这四只我都买了。”
这猎户一听何君全要了,就特别高兴,因为才刚捉到的野鸡立马就被人买下了,还不用费功夫送到县里去卖,当时就喜笑颜开。
“这小哥也是爽快人,得嘞,山鸡您拿好了,这四只刚好配对的,两只公的,两只母的。”
何君付了银子,提起装着四只山鸡的网兜。
小容儿在旁边看着心痒痒的,时不时伸出小手摸一摸网兜里山鸡的羽毛。
买了这四只美丽的野山鸡,小容儿也无心去玩了,就一直嚷着让何君回家。
因为他回去想把这野山鸡抱出来好摸摸它们美丽的羽毛。
最后何君一手牵着小容儿,另一只手拎着四只野山鸡回了家。
一进前院,小容儿就伸手去抓出一只野山鸡来玩。
但这野山鸡毕竟是野货,小容儿刚抓出一只来,那野山鸡却非常灵活,从小容儿的手上跳出来,拍拍翅膀就在院里乱飞乱跳的。
搞得何君与小容儿在院子里追着野山鸡,愣是跑了好几圈才抓住。
这下小容儿不敢莽撞了,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
何君在家里寻了原来装鸡装鸭的大木笼子。
把这四只野山鸡一股脑的装进了那个大木笼。
小容儿则蹲在一旁,仔细地看。
他盯着那野山鸡漂亮的尾毛对何君说:“三哥哥,这山鸡尾巴上的毛真好看,啥时把那毛弄几根下来给我做鸡毛毽。”
何君刚要说话,景文、童涛、谷清从月鸣岭回来了。
谷清自从上次夜晚,被景行又无意中按到死穴后,然后被景行使劲搂着……实际上是挟制着他一起睡了一晚之后。
他近段时间倒安分许多了,也不太去景行那里烦扰他了。
虽然二人关系并未有太多的改善,但总不至于一见面就剑拔弩张、火星四射了。
三人一见这野山鸡,也被野山鸡美丽的羽毛给吸引住了。
童涛:“哟,何君,你哪弄来的这么好看的山鸡?”
“这是刚才我带容儿出去玩了会儿,路上碰到一个猎户,他猎到了这四只山鸡,我见小容儿非常喜欢,便把它们全买下来了。”
景文一听便知这何君肯定在家里呆不住了,又出去走动了。
今天天气虽好,但外面还是很寒冷,他怕何君身体没好透,出去又担心他会着凉,便说他。
“瞧瞧你,我不是再三叮嘱你了吗,你就爱往外乱跑,你这风寒都没有好全,万一又着凉,可有的受了。
若你风寒加重了,你不晓得我会很担心的吗?”
童涛装出一副受不了的样子,边走边笑着说:“哇,真受不了你俩你侬我侬的样子,我还是早点撤吧,就不妨碍你俩了。”
小容儿依旧恋恋不舍地蹲在笼子旁,不断地拿手去摸那野山鸡身上漂亮的羽毛。
“它羽毛真好看,我从没看过这么好看的鸡。”
谷清:“普通的野山鸡很多,这七彩野山鸡却很少见,竟然被那猎户一口气活捉了四只,何君,这野山鸡养养还挺有意思的。”
何君笑笑:“确实,这么漂亮的山鸡,可不能让娘给拿去炖汤了,就冲小容儿这么喜欢,得把它们养下去。”
谷清“嗯”了一声,然后有些意兴索然的又朝门外走去了。
何君有些奇怪这么晚了谷清会去哪?
便回头问他。
“你刚刚做活才回来,这又要去哪里?”
谷清脸上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
“这几天都没见着景行,这不我手也痒痒了,想找他练练拳去。”
“那你可悠着点,两人玩玩,可千万别来真格的?”
“行嘞,放心着吧,我心里有数。”
他二人的对话让景文听得有点莫名其妙。
“这谷清跟景行关系这么好的吗?
我咋不知道呢?”
“咳,这人跟人之间,谁好谁不好又咋说得清楚。
也许他俩对脾气呢,是吧?
好了,景文,我有个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啥事,只要是咱媳妇吩咐的事,我景文立马照办。”
“我记起十岁那年,咱鹅湾村还办过学堂,我还去上过几年。
为啥这么多年学堂又不办了呢?”
“这个事问村长,他是最清楚的。
因为以前那个学堂等于是村长出了点钱,然后办起来的。
后来请了几个教书先生,但是村民们都穷,没有谁交的起束修,那些个教书先生也都走了。
再加上咱鹅湾村村民的思想,本来就觉得应该让孩子早点出去找活干,赚钱才是大事儿,哪管他们会不会写字,能不能读书,这些村民都不在意。
久而久之,这学堂就散了。”
“那除了鹅湾村,附近其他几个村都没一个学堂吗?”
第108章 我要办学堂【二更】
“其他村比鹅湾村生活就更差些,至少鹅湾村大,还多少有点田地来耕种。
其他村人多,田地少,就更难赚钱了,百姓们哪还有钱让自个孩子去念书。
所以这附近几个村都没有一个学堂。”
何君听了心里顿时很失望,他没想到这么多村子,竟然没有一个学堂。
那小容儿怎么办,自己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天真可爱的小容儿,以后也会跟那些百姓的孩子一样,早早的就去外面做活挣钱,或者在家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
景文瞅见何君脸色不好,还以为他病未好全,身体不舒服了,便关心地问。
“君,你脸色很差,是不是身上不舒服?赶紧回房间休息吧。
还有你怎么好端端地问起学堂的事来了。”
“哦,我只是觉得应该让小容儿进私塾学堂去学点东西,我不想他一辈子做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
我希望他有学识,有才华,有出息。”
听何君这一席话,景文顿时也沉默了,他这番话也说到自己的心坎里去了。
景文何曾不想让自己的弟弟好好念书,以后也做个有出息的人。
但现在这附近没有学堂,景文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俩人都没做声,过了片刻,景文还是把何君拉回房,让他休息去了。
何君哪睡得着呢。
他是那种心里一有事,就会不停去琢磨的人,不把这事想出个透彻来就不舒服的人。
……这附近几个村一直没学堂可不成,百姓们思想都保守,认为只要会干活,有田种就不愁了。但是真正让人有出息,还是得去学东西,去念书,以后才可以去考功名,才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鹅湾村里的百姓都很穷。
目前来说,还就是张家做衣服,卖菜这两样已经能够稳定地赚银子了……那么自己何不办一个学堂呢?
虽然这个学堂办下去绝对是要自己贴钱的,但为了这些淳朴的孩子们,何君觉得值得。
这纯属何君的临时起意,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顿时兴奋的不能自己。
他立马找到景文跟徐慧芝商量。
不过开始景文还以为何君开玩笑呢,但后头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便知道他不是说笑了。
他也认真考虑起来。
“这为了孩子们的以后着想,真的需要办一个学堂,但这村民都很穷,你就是办起来,他也不一定愿意把孩子送过来。
以前那个学堂就是这样的,村民们不愿意交束修,渐渐的孩子们就不来学了,这些教书先生没有钱,他们也不愿意教了,所以都走了。”
何君不以为意地笑笑。
“我原本想着开这学堂,就不指望他们交钱,我这个纯属是自己自愿的,这些开支都由我们来出。”
徐慧芝虽是一介女流,但却也深明大义。
她也觉得孩子们如果不去念书,真的是会耽误他们一生。
虽然这办学堂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后都是会倒贴钱的,但徐慧芝心里还是很感动于何君有这样的想法,她从心里是非常赞同的。
“何君,你这想法很好,咱村为什么这么一穷二白,就是因为咱村民思想落后,不思进取,只想着老老实实地做活种田。
但他们却不知认字念书是何等重要。
58/103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