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再三叮嘱让他别惹事,与景行好好相处,后脚又去挑事了,早知道就不让他去了。
景文也听到了,他跟那些帮工交代了几句,便与何君急匆匆地赶到景行的木工坊去了。
一到木工坊,就见谷清拦在景行面前,就是不让他走。
景行脸已经黑的不行,不胜其扰,他声音也非常的低沉。
“你是不是闲着没事干?
非要到这里来烦扰我,你再不让开,我可真翻脸了。”
这谷清还真是一个另类的灵虫,他不怒反而得意地笑起来。
“我都说了,我来找你,就是想跟你切磋切磋的。
今天我觉得自己特有力气,我一定能打得过你。
上两次是你运气好,今天咱俩好好干上一架,你不同意,我就一直杵在这儿,看你怎么办?”
何君一见这谷清蛮横不讲理的样子,顿时感觉到头痛又后悔。
……唉,真是悔不当初啊!
干什么当时会一时心软,还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这异于常人的蜂王进了张家的门。
看这蜂王,就算是化作人形,他到底也还是一只灵虫。
就看他所作、所为、所想,还真是“别具一格”。
眼见景行要发火了,他正要伸出手推开谷清。
景文与何君赶快上前,拦在他二人中间。
第110章 七彩野山鸡要抱窝了【二更】
景文心里有点疑惑。
“你俩这是怎么了?
好端端的,怎么吵起架来?
景行,这是怎么回事?”
景行还是一脸怒气,他有点搞不懂,谷清这人为啥喜欢纠缠自己?
难道还是记恨自己上次在月鸣岭山上,把他绑在树上的那件事吗?
自己都已经跟谷清再三解释了,也跟他郑重道过歉了,这谷清咋还是这么小肚鸡肠,一直揪着这事不放呢?
天天喊着吵着要跟自己干架,这人还真是病的不轻。
他脸色一沉:“我跟他有一点点过节,我已经跟他道过歉,但他就是揪着这点破事不放,天天要找我掐架,我不理他,他就一直纠缠着我,我都被他烦透了。
正好你们来了,赶快把这人带走吧,他在这我都没法干活了。”
景文这才反应过来,敢情自己的弟弟跟这谷清原来就有过节。
“我还当有啥子大事呢?
是个男人都得大气一点,何必老是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翻脸呢?
下次可不许这样了,都在一个家里住着,都像兄弟似的,说开了就没事了。”
而何君使劲将谷清拉出门外,带着点恳求的语气。
“哎,谷清小祖宗,你跟景行到底有啥过节?
你干嘛老揪着他不放?
可否看在我何君的面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行不?”
“今天看在你面上,我放他一马。
但我跟他这事,是一定要通过武力解决的,我是一定要跟他好好地干上一架的,这你就甭管了。”
何君无奈地摇摇头,这蜂王若是犯起倔来,也是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主。
偏偏景行也是倔犟的,一犟起来连天王老子都拉不住,这两人还真就天生不对盘。
何君生怕谷清再呆在这里,等下又会跟景行吵起来。
便好说歹说的把他拉走了。
景文则劝景行:“其实我觉得谷清看上去心眼还挺简单的。
他就是要没事找事,可能也是图好玩。
他年纪那么小,我看他顶多十六七岁,你可别跟他一般见识。
你也注意些离他远点,别惹着他。”
“我烦他、躲他都来不及,我都恨不得天天见不着他。
我还会巴巴地上赶着去惹他,只要他不来找我,我就谢天谢地了。”
景文也无奈地笑了,他接着又把准备办学堂,想让景行打制三十八套桌椅的事说了。
景行一听,这办了学堂能让鹅湾村这些穷苦百姓的娃儿有书念了,这可是大好事。
景行对办学堂的事,也是很赞同。
他当即一拍胸脯,保证尽全力在七、八之内就把这些桌椅做好。
果不其然,景行做事就是又快又好。
过了八天,景行与徒弟就把三十八套桌椅做好了。
这些桌椅搬到祠堂里,何君、景文再把那些书、笔墨纸砚一起拿到祠堂。
接着景文去请了二叔公来做教书先生。
二叔公乐呵呵的就来了。
然后景文再让村长通知鹅湾村的百姓,若家有六至十多岁的孩子愿学的都可送来,束修如果交不起的就可以不交,都由张家垫付。
村长通知下去后,第一天包括小容儿只来了八个孩子。
何君还有点奇怪,他原先听娘说大概六到十岁左右的应该有三十多个,怎么这会儿才来了八个?
于是景文推测。
“那些不愿来的,肯定还在观望之中。
他们肯定不相信咱们开这学堂是不收束修的,他们害怕学到中途,又要让他们交束修。”
何君这才反应过来,他想这些村民迟早会明白,自己办这学堂的良苦用心。
果然,这八个孩子上了十多天之后,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十多个孩子,最后学堂有三十个孩子了。
这二叔公果然尽心尽责,短短几十天,就教这些娃们练毛笔字,认字,念书。
那些娃慢慢的就能写出一些简单的字了,也能背诵一些简易的诗词。
村民们看着自家的娃,能认出字,写出字,甚至能背诵诗词,一个个也是心中欢喜。
虽然景文说若家里贫寒,交不出束修的就可不交。
但村民其实都是朴实之人,他们也感动于景文家里能为鹅湾村办这么好的学堂,因而家里有什么就送什么。
有送鸡和鸭的,有送刚臼出的米的,有送玉米、红薯的……
景文一家都让这些百姓不用再送,但百姓们还是很坚持。
村民们一般表达感情都很直接,谁对他们好,他们也会使着劲儿地回报。
这小容儿自从上了学堂,念书兴趣极高。
每次吃完晚饭后,他都会在大家面前背诵一段二叔公教的诗词。
那稚嫩的童声,那摇头晃脑的可爱模样总把大家逗的哈哈大笑。
他还会把每天学到的字拿毛笔写给大家看。
虽然他的毛笔字还是写得歪歪扭扭的,但他能学到东西的那份快乐,还是感染到了家里的每一个人。
这份喜悦让景文与何君觉得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天傍晚,徐慧芝去给鸡窝里的鸡喂食,鸡窝旁边放着那好大的木笼子。
木笼子里面养着的,正是何君上次从猎户手中买来的七彩野山鸡。
每次喂完鸡,徐慧芝也要拿鸡食喂给这些野山鸡吃。
这次她走近木笼准备把鸡食放进笼子里,却无意中瞥见里面有两窝蛋,一窝得有十多个,两窝加起来有二十多个。
徐慧芝面露喜色。
“呀,这何君买来的野山鸡产蛋了,而且一窝有十多只,还挺多。”
徐慧芝赶紧去叫何君他们来看。
听到这美丽的七彩野山鸡生了蛋,一家人都兴致勃勃地跑过来看了。
小容儿最是高兴。
“哇,生了这么多蛋,以后这蛋会不会又有小野鸡出来呀?”
何君注意观察到这两窝蛋,分别生在木笼子的对边。
他记起原来那猎户说这里有两只公,两只母的。
估计是那两只母山鸡都下了蛋。
而且此时这两只母山鸡都卧在蛋上。
徐慧芝养过鸡,养过鸭,她便瞧出来了,这怕是要抱窝了。
“这野山鸡生了这么多蛋,怕是要孵小鸡了。”
童涛又笑着打趣何君。
“哇,何君你这回又赚了,上次买了四只,等过不了多久,四只就要变成二十多只了。
呵呵,这买的可真不亏。
何君,你咋老是这么有眼光?
快,教我几招。”
何君被他说得笑起来。
“这是误打误撞才买到的。
不过这野山鸡一窝就生这么多蛋,那到时候不就有很多漂亮的野山鸡了吗?”
琴儿非常喜欢这些美丽的野山鸡。
“我瞧着这山鸡特别好看,你看它羽毛七彩斑斓的,我感觉这村里那些猎户打的野山鸡都没这么好看。”
这时谷清也走过来看,听见琴儿的话便说:“这七彩野山鸡本身就很少见,一般的那种野山鸡满山里多的去了。
这一下子可得孵出二十多只小鸡出来。
何君你放在这里养,太限制它们生长了,这种七彩野山鸡越圈养,毛色就越暗淡无光。
这个需要放在野外散养的,到时小野鸡孵出来,你试着放到月鸣岭那山上去散养。
到时候那毛色保证养得很漂亮。”
何君还从未想到过把这野山鸡拿去散养,听谷清一说的确提醒了他。
……这点子不错,这七彩野山鸡本来就很少,这一下子就有两窝,到时候就有二十多只,把它们放在山上散养,养大之后,又可以抱窝,到时候不就越来越多了吗?
何君心里忽然又起了一个新的念头,自己本身就想在那农庄养些小动物,这鸡鸭牛羊虽好,但也太过普通没有特色。
而这七彩野山鸡毛色这么美丽,自己一家人看了都喜欢,更别提其他人了,这似乎又是一个生财的好点子。
把这七彩野山鸡养起来,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农家乐园更增添光彩,还可以把养七彩野山鸡变成一个大业来做。
这谷清的话又让何君想到了很长远的生财之道。
徐慧芝已经把晚饭做好了,她看了看家人少了景文跟景行。
“这景文跟景行咋还不回来,这饭菜都要凉了。”
景文这几天都很忙,原来是二叔公另外要搭出几间屋子出来,景文帮他搭房子去了。
二叔公一直不辞辛劳的在学堂教三十个孩子念书写字。
景文与何君要把束修的钱给二叔公,二叔公硬是不要。
这可让景文与何君更感到心里不安了,觉得还挺亏欠二叔公的。
于是把那些乡亲送的米、面、鸡、鸭、鹅等一股脑地全搬到了二叔公家里去。
然后二叔公家里有什么事,景文就非常积极的去帮忙,来答谢二叔公不遗余力地教这些孩子们。
这会儿这么晚了,景文还没回来,徐慧芝就估计他在那边做活做晚了,二叔公一家人又很客气,肯定留景文在那里用晚饭了。
而景行现在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木工坊做活,第一也是因为接了很多的活。
第二,他不愿意回家的原因就是不愿碰见这谷清。
何君觉得景行跟谷清,两个如此不对盘的人,却硬要挤在一个房间睡,也难怪这景行天天不着家。
第111章 多筑房以后给你们成亲做“青庐”【一更】
自己婆婆家虽然堂屋大,前后院子也很大,那也总共只有这几间睡房。
现在家里人越来越多了,后院又搭了那么大的房间拿来做制衣坊,确实觉得地方不够。
于是何君又起了给婆婆家多搭几间屋子的心思。
于是等景文从二叔公那吃过饭回来后,何君便同徐慧芝、景文商量多搭几间房的事。
“娘,景文,现在咱家又开了制衣坊,家里住的人也多。
我就觉得单单这几间房不够,要不咱家也多扩几间房,你们看咋样?”
景文现在可宝贝他那聪明的媳妇了,他此时一脸都是笑意,语气轻快地回答着。
“这搭房间的事,我还真考虑过,但这段时间太忙就给忘了。
何君你提起来刚好,我觉得咱家现在人多是应该多扩几间房。”
“娘,你觉得咱家再多搭几间房行不?”
徐慧芝想了想,这多搭几间房的事提的还真好。
确实应该早点多扩几间房才行。
这景文跟何君迟早是要成婚,他俩现在住的那屋都不大,刚好扩个大点的房间,给他俩以后做洞房。
还有二儿子景行,以后找了媳妇也要娶上门,也得给他备一个大房间。
两个儿子都要相同对待,可不能厚此薄彼。
另外还有自己的宝贝女儿琴儿,现在她跟童涛好了,而且童涛也同意入赘上门做女婿。
那肯定也得给他俩准备一个大房间。
想到这里,徐慧芝就越觉得这搭房的事,应该马上着手去办了。
以后房子又大又宽敞,自己三个儿女还有女婿、儿媳妇和和美美地住在一个大家庭里,共享天伦之乐,想想都幸福。
“何君这个提议很好,咱家现在人这么多,以后你们三个各自成婚,确实是需要多扩房间的。
我看在咱家东墙边上还有很大的一块地,我寻思着在这东墙旁搭个五间房,每间房都要又大又亮敞才好。
景文这事你可得抓紧办,把景行也喊回来,再找些会做活的帮工过来,尽快就把这房给搭起来。”
徐慧芝拿了一包银两递给景文。
“这些银子拿去支用,要买什么需要的料,还有那些帮工们的工钱,你自己合计着用,尽早把这屋给搭好。”
景文“嗯”地答应了一声,就去景行那商量这搭房屋的事了。
徐慧芝看着何君可是满心满眼的喜欢。
这儿媳妇可真好啊!
又懂事,又乖巧又孝顺,关键他还特聪明,把这生意做的是有声有色的。
她慈爱地拉过何君的手。
“何君,你真是个好孩子,景文这辈子能遇上你,也算是他的福分了。
现在那几间房确实够小的,以后是不适合拿来做洞房,所以我寻思着你现在还未真正过门,就先在这间屋里暂住。
然后我再让景文在东墙那边搭几个大间,也分别给景行、琴儿他们搭两个。
你们都是我徐慧芝的好孩子,所以我都会给你们大房子住,这样以后也住得舒服不是。”
60/103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