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就快去吧,我这边也不急。离午时还有一会儿呢,赶着弄好就成。实在不成下午再弄也好。”水泽嘱咐两句,带着小翠就去查库房,把自己预备给二房的东西都挑出来。
“你去请二太太过来,就说我在这儿查库房。”随手指了个丫头让她过去,水泽先让人开了新库房预备放东西。
......
众人都在忙着,但皇宫却被一封加急奏折搅动了个天翻地覆。说是辽东那边遭了雪灾,几个县都被大雪笼着,雪下到腰上去了。
皇帝紧急叫来诸位阁老和六部尚书一起商讨赈灾,幸好这些年种了不少新稻。库房里还有不少粮食能直接送过去赈灾,不然怕是要乱了。
第70章 赈灾
今日本已开过朝会,但皇帝急召六部尚书后他们却没拿出什么什么办法。不得已皇帝又让人通知下去,三品以上官员一起到殿内开小朝会。
御书房内的几位尚书还在争吵。任谁都知道,这样的天灾过后可能会有伴随而来的暴动、瘟疫。
户部尚书简直要哭了,这几年户部库房倒是多了许多粮食,足以满足赈灾需求。但是雪灾还需要朝廷发下御寒衣物,还要准备好药物,更别提还要为兵部准备银两。
兵部尚书正在吹胡子瞪眼和户部尚书吵嚷,嫌弃户部拿出来的银子少。吏部尚书让人调来名册找到受灾县的父母官,还在与皇帝分说这些人的考核。工部尚书还在和户部扯皮说还需要购置木料的银子,得想办法安置灾民......
满殿都是几个人嘈杂的声音,礼部和刑部见缝插针说上几句显得合群一些。皇帝头都大了,感觉有几百只鸭子在耳边聒噪。
心里也很得意,虽然自己的这些老臣有些许瑕疵,但在大事上是没的说的。讨论来讨论去,中心问题只有一个:没钱。
这些年虽然国泰民安,不需要大额支出赈灾,但零零碎碎需要户部拨款的也不少。再加上层层克扣下来,户部的银子还真不多。
户部尚书也是欲哭无泪,谁能想到风调雨顺这么些年怎么就突然遭灾了呢,想到昨日理国公还借走十万两银子就心直抽抽。
各部的衙门距离皇帝并不算远,皇帝一让人通知就紧赶慢赶的到金銮殿里等着皇帝过来。皇帝也没摆架子,步伐匆匆进殿坐下。
“德全儿,你把辽宁送来的奏章念一遍,再给各位爱卿传阅一下。”大太监听了就站出来,手捧奏折大声念。
“臣等向北而拜,戚戚然伤悲。今辽东下辖三水县、共县、保县等地遇暴雪,雪过人腰。百姓屋顶、牲畜、粮食尽皆遭灾,损失惨重。幸得往年亦有大雪,天气寒冷,百姓柴火、衣物大多够用。望陛下怜悯百姓,着人救灾,臣等顿首叩谢。建武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官员们议论纷纷,往年辽东那边都有大雪,偏偏今年却是暴雪,直接成灾了。若是局面尚可控制,恐怕这些父母官也不会联名上折。
他们这些人都是跟着各自的老大走,只看着尚书阁老们如何建议即可。当着众多人的面,几人也都恢复平和,把自己的想法再复述一遍。
皇帝耐着性子听完后,灌了一口茶水问:“诸位爱卿还有何妙计?”
大皇子出列,“父皇,雪灾后恐有□□。儿愿领兵护送粮草前往坐镇,以防暴动。”
皇帝沉默不语,自己的长子于军事上颇有才干,前些年也随着镇北大将军在边关历练,刚回来没多久。但他已有兵权,他麾下士兵还在北部回不来。若是再增兵给他...
扫视一眼站在殿内的其他人,“先搁置,你刚刚回来该休息几天。”
太子有自知之明,他武艺不错,却没有领兵打仗的经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父皇不会允许他过去的。这尊贵的身份给了他许多,也剥夺了许多。
站在前排的几个武将年纪都比较大了,只有贾赦看着最年轻。再说还是皇帝的女婿,关系又近一层。
贾赦察觉到皇帝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果断出列。“陛下,臣承蒙陛下不弃位列于此,愿领兵押送粮草前往赈灾。”
皇帝有些欣慰,“爱卿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你身上有武爵,朕不必再封武官。着安国公贾赦,领兵三千前往辽宁赈灾。”
贾赦与兵部尚书一起出列,“谨遵陛下旨意。”
“户部尚书,你即刻点清库存罗列物资。按照四县情况安排赈灾,尽多勿少。”
“臣领命。”
“工部,你派遣工匠随军队一起前往。木料、布匹等就近调用。”
“臣领命。”
...
此事皇帝心中早有腹稿,此时一条条安排下去也不显得慌乱。念着皇族定要出一个人过去抚慰民心,特意选了素日里不争不抢淡泊的四皇子过去。
又想到自己的四皇子都已大婚还未封爵说不过去,当朝封他为忠敬郡王,赐郡王府。四皇子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父皇可算是想起他了。
前往受灾地区着实不是好差事,冰天雪地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只能寄希望于贾赦能保护好自己,带去的衣物足够御寒才好。
散朝之后身负皇命的众人就开始准备,贾赦会和第一批物资一起出发。贾赦去兵部拿下授印,在兵部侍郎的带领下,贾赦前往京郊大营提三千兵力。
贾赦前些年未成亲时时常在军营,自然也有一些自己看好的人。这么些年过去少说也有几个人升任百户长,正是可用的人。
军营守备把人都集起来方便贾赦挑选。这边总共三万士兵,要十中取一并不十分困难。虽说都不是边关的精兵良将,但带出去赈灾是够用的。
时间紧急没工夫细挑,只拿了名册先勾选了几个熟悉的百户,百户下面的兵自然也归贾赦。又召来几人让他们推人上来,这不是什么要命的差事,也不用过多顾虑。
不一会儿三千人就齐备,贾赦让人拿好自己的装备,把三千人安置好就待在军营。让来福赶回府里与水泽说,把他的东西外出要带的东西备好。
水泽正在与王氏盘库房分家产,听了这话迅速回想起在雪天要带的东西,让莺歌去办。这边的库房盘到一半了不能随意脱身,幸好是明日才出发,他还有时间在最后看一下。
王氏有些眼色,“嫂子,我们这边也不急当盘这个,不如先去忙大哥的事儿就好,国事要紧啊。”
“把这个库房先盘完吧,弄到一半不好脱身,免得明日更加忙乱。咱们继续就好,莺歌也是知道事有经历的,我一会儿过去再瞧瞧就好。”
两人也不再闲聊,紧张的把这个库房盘完,让人把二房的东西搬到新库房去。还有两个库房没盘完,等明日贾赦走了之后接着盘就好。
莺歌已经把大致用的厚衣服、手套、干粮等准备好,就等着水泽过来决定还需要带什么额外的东西。
贾代善在朝上知道贾赦没工夫准备,家里人也不知事,就把随自己上过战场的亲兵四海派过去。莺歌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把东西备好,不然一个姑娘家还真不知道上战场要带些什么。
水泽瞧着似乎也没什么可增减的,就让人把自己压箱底的一件男式狐裘大衣翻出来给贾赦带上。这还是当年皇宫里赏下的好东西,他们这边的天气用不上就没给贾赦。
贾赦好久没去过军营,这里有些人他瞧着眼生很多。他们也是要相互磨合的,一群大老粗增进感情的最好方式就是比武。
原本有些人瞧着他面皮白就觉得是个小白脸,虽然有研发水稻的功劳在他们不会轻视,但如果没真本事还是当个吉祥物好。这可是人命关天,他们不敢把自己的命交给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
对贾赦很熟悉的人看着同僚初生牛犊不怕虎,掩盖着满眼的幸灾乐祸,让同僚们去碰个钉子以后就听话了。
当初他们也是被贾赦一拳一拳打服的,一想到这些自持武力的同僚要被揍的满地找牙就高兴。在没人提醒的情况下,近几年才入兵营的彪形大汉们兴致勃勃的要给贾赦一个下马威。
当然,被贾赦三招之内拿住之后的不敢相信的表情也很有趣,一时之间很是震慑住他们。再看贾赦展示射箭、马术,比试后没有不心服口服的。
兵部侍郎瞧着贾赦把局面稳定下来松了一口气,这边稳了这场赈灾基本会平安无事。灾民看到军队过来也是不敢硬来的。
兵部侍郎开心的回去复命,自小长在将门的自然比他厉害。别的他也管不着,上级的事情那里是他能做主的。
周阁老有心想要在里面做做手脚,分配些老弱病残给贾赦也得看时机啊。再说贾赦一个国公,他要自己做主挑人还有谁敢拒绝不成?
第二日一早,贾赦就带着三千士兵押送户部筹集的第一批物资出发了。水泽早早带着人出城等在十里亭,目送车队远去。
贾赦看到等候的水泽不便说话,只与水泽对视一眼就分开视线。望着贾赦的背影水泽小跑几步想追上去,被莺歌和张嬷嬷扶住。
“太太快别去,咱们等在这儿已经是不得了的了。再追上去不是给御史弹劾老爷的机会吗?咱们老爷福大命大,又是天南海北走过来的,您放宽心才好。”
张嬷嬷年纪已经大了,这次说什么也要跟过来瞧着贾赦离开。离家远游和领兵外出到底是不一样的,她想着自己养大的孩子就这么离开也是忧心。
自己婆母原是老太太身边伺候的,她在世时也曾说过当年国公爷外出打仗时的情况。想着也是心焦,但府里还有一堆事,可不能在这里一直耗下去。
水泽在莺歌和张嬷嬷的劝导下回府,心里下定决心。这只是贾赦领兵作战的第一次,以后还会有无数次。他不甘心永远留在后方等待,所幸历史上也有人以公主之身领兵掌权。
不过是效仿平昭阳公主旧事,百官不会反对太过。不过现在贾琏还太小离不开人,还要等公公彻底离职才好操作。
第71章 到达
贾赦一路押送物资往东北方向走,原本在京城只是小雪,越是向北就越是寒冷,雪也越来越大。
幸好朝廷准备的厚衣物是按着边关士兵来准备的,虽说耗费银钱更多,也不至于让士兵们被冻僵无法走动。
贾赦也明白为什么皇帝会容忍这些臣子了,虽说在某些方面有瑕疵,但办事能力是一等一的。换做是他恐怕也舍不得把这些臣子赶出去,新来的说不定还比不上这些老臣。
当初来送信的人是在雪灾第一天就赶往京城,而且他们是一个驿站换一个人接替着来。仗着当时雪层不厚以及对路段的熟悉才能在短时间内把灾情报向京城。
换成他们也只能顺着官道一路走,每天轮流派出一队士兵提前清除路障积雪。再加上沿途驿站的人手帮忙,他们的行进速度不算很慢。
等到即将进入辽宁地区时,前方的斥候突然来报:“报!大人,前方积雪太深,冰层太厚,我们的人实在铲不开了。”
贾赦勒马,“带我过去看看。杨副将,你仍带着人慢些往前就好,我去去就来。”
“属下领命。”杨千户接下命令就骑马往队伍中间走,他要为军队领路。
贾赦随着斥候到前方去不过两里路,就瞧见士兵们在吭哧吭哧的使劲铲雪。老天爷赏脸,现在并没有下雪,为他们减少许多麻烦。
士兵们见到贾赦过来纷纷让开,贾赦随手拿起一把铁锹试着铲雪。他的力气比较大,用了五分力把一小片儿雪铲开。
周围的士兵看贾赦轻松的就铲开又是惊讶又是佩服,但也更加犯愁。怕贾赦以为他们这些人偷懒不好好干活,万一被打板子了在这天气可是要死人的。
“我力气比你们大好多,即使这样也才铲开一点儿。这冰层太硬了,单纯铲开估计行不通,咱们也没有这么多人手和时间。”贾赦有些无奈。
望着另一边的官道有些难办,“你们驿站的长官呢?这边应该有存的沙土,我们加快时间铺上一层沙土防滑即可。时间不等人,越快越好。”
驿站的人出列,“大人,我们驿站存的土该是只够铺完这一小段,等到下一站只能找他们要了。”
“好,这就足够了。刘百户,带着你的人一起过去抬沙土,动作快点儿。”贾赦急速吩咐刘百户,大部队距离这里不过两里路,不久就要到了。
“属下领命。”刘百户带着自己的士兵跟着驿站的人过去,剩下的十几个人就加速把冰层上面的浮雪扫走,以免一会儿上层雪化开沙土也不顶用。
贾赦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扫到一个士兵的眼睛时才突然想起来。他们一路走过来只有这一段路是只有雪,其他的好赖有些松树沙土地一类。
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能达到将近95%,直视雪地就如同直视阳光一样。而他们这些铲雪的士兵不得不一直盯着雪,这么长时间下来眼睛都是红的。
“来人,通知下去先别扫雪了,赶紧下去让下一队过来替换。”贾赦让身边的传令兵把人都叫回来。
等人集齐,贾赦皱了皱眉,“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暴雪,没有经验。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及时汇报才对,一个个眼睛跟兔子一样,是不想要眼睛了吗?”
一个百户有些犹豫,“我们也只是眼睛有些红了一直流泪,之前的兄弟们也有这种情况,歇一晚上就好了。”
“行了,先别说这个。你们把深色衣服撕下来系在眼镜上蒙住,虽有些不清晰也是能看清路的。你们现在就返回,下一队过来时也要这样做。”
等一行人离开,贾赦瞧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雪,明明是眼前的实景,想起的却是红楼中贾家的那一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贾家的破败绝不仅仅是因为掺和夺嫡以及后代子孙不出息,也许还有连年天灾再加上百姓暴动。
贾家文字辈因为夺嫡已经开始退出京城权贵圈的上层,成了贾母口中的“中等人家”。上皇尚在,即使是看在贾代善的遗泽上也不会再针对贾家。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尚有三斤钉。贾家实在过不下去回老家也是过得下去的,怎么也不会真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如今看着眼前的暴雪,贾赦心中有些许明悟。
单以辽宁来说,虽说往年都是寒冷天气早有准备,但这般暴雪说不得加固过的屋子也会倒塌。况且暴雪第一天来的毫无预兆,不少百姓都被冻死家中。
而对于活下来的百姓来说,原本预备一月的物资可能仅仅半月就不够用。若是不及时补充定会死在家里,若是这样的天气出门,可能直接遇到意外没了。
42/61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