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的脸都绿了,满京城的谁不知道忠孝王府的侧妃压在正妃头上。可偏偏那是娘娘的亲侄女,有娘娘护着侧妃甄氏,正妃只能暂避锋芒。
即使如此,侧妃得了便宜还卖乖,恨不得天天参加夫人们的宴会炫耀。在府里也不尊嫡妻,也不知道给京城添了多少笑话。
这一刀子插在管家心里让他难受的紧,不敢与公主辩驳,只看着贾赦等他拿主意。这次人都送上门了,他就不相信贾赦会不心动。
即使当着公主的面儿不敢收,回头私底下送过去养在外面也是使得的。管家自信满满的看向贾赦,“不过是个端茶倒水凑趣儿的女人,能给了国公爷也是她的福分。”
水泽有些生气,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管家竟然还是要送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人有问题。对着下面跪着低着头的女人说:“抬起头来。”
水泽看了一眼后脸色难看,贾赦察觉到不对劲也看过去。这个瘦马长得有四分像水泽,只是比起水泽的浑身气势,她是温柔如水、满身书卷气的女子。
贾赦面色冰冷,盯着管家沉声问道:“你家王爷这是什么意思?找了个上不得台面的女人过来想干嘛?”
管家一时语塞,他也没料到公主会和贾赦在一起,更没料到公主会和贾赦一起出来见。人都出来了他也不敢让人走,只能赌一把水泽不会发现。
贾赦有些不屑的看了管家一眼,“我身边大多是些小厮,不留外来的女人的。但也确实少了丫鬟,把她留下来你可以走了。”
贾赦不敢把与水泽有几分相似的女人送回去,也不敢说什么让郡王自己受用。万一被人发现了水泽的名声就会一落千丈,更别提他自己也觉得恶心。
管家知道这女子怕是讨不了好,最轻也是剃了头发做姑子。要是水泽气性再大些,恐怕她连命都保不住。
前些年京城里就出了件事儿,与今天也有些相似。
京城里一个侍郎家的姑娘外出时不小心给人看了容貌,结果有个混迹烟花场地的纨绔子弟说红玉楼的头牌与这小姐有几分相似。
这下可不得了了,不少纨绔子弟闻风而动,都到红玉楼去长见识。老鸨又被人收买,很是宣扬了一番。不少有些闲钱的人都过来,专要这个头牌,说要尝尝官家小姐的滋味。
结果好好的姑娘家名声被毁的一干二净,家里人不得已就把人送走了。但姑娘家脸皮薄,一时想不开就拿了根绳子上吊了。
事后说起来也是唏嘘,不少人家都敲了警钟,轻易不肯让自己姑娘在外漏了容貌。若是家里有人发现不干不净的女子女眷长得相似,就会偷偷先一步处理掉。
贾赦当年还是大理寺少卿,有心想为姑娘讨回公道。然而一是想着家族的其他姑娘,不愿意递状纸。二是最先挑头儿的纨绔子弟家里势大,侍郎也不愿意以卵击石。
这样的案件向来讲究‘民不举,官不究’,亲属不肯递状纸,贾赦再有心也是无力。况且说到底是流言害人,即使把人抓了也惩罚不了。
管家不甘的离开,水泽和贾赦瞧着跪在地上的女人。那女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整个人瑟瑟发抖,不停的流汗。
水泽开口道:“你是哪里人?原来是做什么的?”
女子磕磕巴巴的回答道:“奴家是扬州人,原是被香玉楼妈妈养在宅子里的。后来有人来采买,奴就到了王府里。”
水泽看向贾赦,有些犹豫该怎么办才好。依照他的想法,这女子最好直接送到庙里做姑子,不然日后也搅出祸事来就不好了。
但贾赦一向是个有原则的人,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自己狠毒自私。只能先问问贾赦的意见,他并不想在这种小事上和贾赦起矛盾。
贾赦有些疑惑水泽不处理,反而看向自己。稍微一想就明白水泽的想法,不由得失笑。淡淡的看着跪着的女子,贾赦说:“来福,把她送到后面的庵堂里去,让她跟着老师傅。”
那女子自知无法反抗,又庆幸这家人还有些善心,就顺从的跟着来福到庵堂去。虽说吃斋念佛不是她的本意,但为了保命也只能如此。
看着水泽有些惊异的目光,贾赦刮了下水泽的鼻子。“我在你心里得是什么样儿啊,嗯?竟然都不敢自己处理了?”
水泽撒娇的抱住贾赦的手臂,“这谁也没办法,我也不可能放过这么一个和我相似的烟花女子在外。若是良家女还好说,偏偏是这样的。”
水泽歪歪头,“我还以为你要把她放走或者留在府里配人,没想到你直接把人弄到庵堂去了,这可不像你的作风。”
贾赦笑了笑:“我向来也是帮亲不帮理的,一个和你相像的烟花女子就是个巨大的隐患,不把她放眼皮子底下我是不放心的。”
帮水泽理了理领口,“我在你眼里有这么...烂好心不成?虽说她也很是无辜,但你是最重要的。对她来说把她放在庵堂吃斋念佛说不得还更和她心意。”
水泽倒是没想到贾赦会这样说,他偶尔会觉得贾赦就像木偶一样专注于刑律。即使还有些人情味儿,却从来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从没想到还有看到贾赦破例的这一天。
...
时间一晃而过,果然,在不到两个月后贾代善和贾赦就入宫面圣。皇帝把边关的加急奏折给召集来的武将们看,大家看过之后都沉默不语。
皇帝岁数已经大了,此时看到这样一封战报血压直接拉满,险些没晕过去。要知道,大多数战役都不会选择冰天雪地的时候,这次完全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整整四千士兵啊!第一战就被人打成这个样子,这怎么能挡得住那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呢?想到那些戎狄曾打到过京城,皇帝属实有些惊怒。
环顾一番,他还是属意曾在西北多年的贾代善,以及文治武功样样出彩的贾赦。父子二人同上战场也是一段佳话,而贾府还有自己女儿在,不必太过担忧。
没有直接决定,皇帝命人召集群臣后在朝堂上询问,看能否再找出更合适的人选。然而商议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皇帝不得已只能下旨。
以贾代善为征北大元帅,忠勇郡王为副元帅,贾赦为左军将军,牛继宗为右军将军。四人中只有贾赦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但皇帝相信贾赦的能力。
再加上他本就是二品大员,以武爵来说他又是超品,若是让贾赦去做三四品的武官才是笑话。索性贾赦本身的能力也足够,即使没有经验也有身边的副将帮衬。
都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但如今已然来不及。贾代善等人即刻出发,从大营中调取兵力后又到沿途省府调兵。
而户部也在皇帝的催促下,以极快的速度把粮草装车,让兵部的军需官送往边关。军需官苦着脸每天都在赶行程,终于落后大军一步后抵达边关。
此时的军营正在操练,自从他们征集够三十万兵力后就暂且停下脚步,不足的兵力等日后慢慢补上即可。
这三十万人是从邻近各省调过来的,已经有了些基础,只是还不适应在北方的干燥寒冷,水土不服病倒的有不少。
贾赦不敢耽搁,命军医熬药全力救治士兵,也暂时放缓了训练计划。等士兵们差不多适应过来之后,贾赦才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此次战役的四个大将中,贾代善与自己是同一阵营。忠勇郡王说是来打仗的,实际上也有些监视的意思。而牛继宗与贾赦的关系还不错,暂且算得上中立。
牛继宗也已经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曾经在西方战场上立下大功。此次出征老将不宜多,便挑了同样年轻的牛继宗作为右军将军。
有贾代善在,皇帝并不担心一群年轻人刹不住车,也有信心能打赢这一场战争。
自从那一次挑衅后,戎狄抢到了足够的食物后就暂时龟缩起来,此时大军与戎狄并没有碰面。然而军队里的氛围还是很紧张,一日不见敌人就心里发慌。
原本的老兵编入征北军,他们也负责教导士兵们戎狄人的弱点、对战方法。这些都是很实用的对战技巧,有了这个士兵们活下来的把握就大一分。
第78章 开打前
在戎狄大军安静了数天后,他们便分成小股袭击在外巡逻的军队。这几日下来他们也有了不少伤亡,然而骑兵本就难以应对,他们打游击让人烦躁的紧。
贾代善和贾赦亲自去军医营探望伤员,几个受伤比较轻的正坐在小凳子上让人包扎。军医营看元帅和将军过来纷纷行礼。
贾代善面色肃然的进了营帐,几个伤比较重的从床上挣扎起来,被贾赦的亲兵按下去了。贾代善赞许的看了贾赦一眼,站到床边。
“他们的伤可有好转?”贾代善看了一眼面上发烧的伤员,询问侍立在一旁的军医。
军医叹了口气,这样的情况军营里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伤员一旦开始发热,少有熬过去的,高热不退就悄无声息的去了。
“元帅,这...今晚子时之前如果退烧了就好了,现下人已经被烧糊涂了。李大壮钱二狗都断了胳膊,今晚熬不过去就...”
贾代善和贾赦都有些沉默,骑兵着实不好对付,打了人就直接撤。而他们的士兵比不上这些人的骑术,体格也没有他们健壮,常常是吃亏的。
就在今天上午,军队巡逻时就遇上戎狄的人,一行二十人七个人活着回来,三个重伤四个轻伤。
就这还只是其中一支队伍,前几日也有不少没回来的。贾代善吩咐要照顾好这些重伤员,不能因为人受伤了就扔下不管。
营帐里的人都有些难受,他们军营里的人多,是不会人人相熟的。但大家都是背井离乡来到此地,见到有人重伤也不免得物伤其类。
要说他们真有多想保家卫国参军的才是笑话,不过是每家必须出成年男子服兵役罢了。他们这样的人上了战场就是贱命一条。
遇到了好将军还能得些好装备好药。不幸遇到了贪财的,克扣粮饷还是小事,在生死关头直接拉去埋了也是有的。
贾代善二十年前就曾在西北大营中任职,军中颇有一些老兵很是信服他。他也没有辜负士兵们的期望,按时发放粮草银钱,从没有贪污克扣。
贾代善等军医把轻伤员的伤口包扎好后把伤员叫出来,打算好好了解一番他们遭遇的戎狄人的情况。
他们也知道贾代善单独召见是为了什么,再加上面对大元帅总是敬畏的。不敢趁机谄媚,只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贾代善手扶着树,五十六岁的人了还是很精神,不见半分疲态。敲了敲树干,贾代善温声嘱咐他们早日养好伤,还命人送来赏钱。
等人谢恩后贾代善就带着贾赦回到主帐,让人把军中的将军副将参谋们都叫过来。等人到齐了贾代善让亲兵把舆图取出来,让人围着一起看。
“你们看,最近几日外出巡逻的士兵斥候分别在石滩、回望坡、天沟三处频繁遇到骑兵。这三处地方,石滩一览无余,回望坡和天沟是天然的险地。
这些地方距离我们不过二十余里,纵马疾驰不过一上午就能到。我曾与他们的主帅可丹交过手,他是个厉害人物。当年若不是王族内部夺位纷争,我也不会抓住机会大胜。
可丹最擅长游击,他麾下的人都喜欢速战速决,打完就带着东西跑,滑不溜的。偶有失败,也要把粮食物资一并损毁,轻装骑马离开。
这次该是想要把我们引出来才小动作不断,估计早就在那里布下天罗地网等我们钻套子了。你们看看舆图,他们最可能在哪里驻兵。”
贾赦看着舆图皱着眉,这三处地方隔的不远,而且一处石滩一览无余,两处天险又是埋伏的好地方。
如今军中已经有了流言,说元帅贾代善年老怯战,面对骑兵的多次挑衅也不出击。可目前这情况,若是真的回应了挑衅才是要命。
他们如今寻不到戎狄大军驻扎的地方,要去寻仇自然是要去这三个地方找。这样一来也就进了敌军的圈套,到时候敌暗我明,损失定然惨重。但现在大军迟迟不动,军心不稳也让人头痛。
身为皇长子的忠勇郡王没有多想,直接开口道:“元帅,既然他们暂且不出来,我们就增加巡逻队的人数再配上好马,暂且拖住敌军,正好也为士兵们争取时间。”
右军将军牛继宗脾气稍微火爆一点儿,开口道:“但这样下去也不行,我们一直有伤亡,却连敌军的影子都摸不到,这样下去士兵们肯定心怀不满。”
贾代善看向没有开口的贾赦,贾赦注意到贾代善的眼神,开口道:“他们大军定然在三地附近,你们看,回望坡在两地之间,而回望坡往后三十里是个山谷。
但天沟处有山林,也不排除他们化整为零隐藏在山林里。他们更熟悉地形,等我们的人过去恐怕也是有来无回。”
贾代善仔细看了贾赦所指两地点头赞同,“按照地形以及远近来看,这两地确实极有可能。但我们要过去必定要经过三地,他们肯定已经备好陷阱就等我们进去了。”
牛继宗锤了下桌子,“打不行不打也不行,我们该怎么办?”
常年在西北驻扎的镇北将军也有些头痛,他们正面和戎狄作战是不虚的。可偏偏那些人都学聪明了,每次都仗着马膘肥体壮抢劫了就跑。
贾赦摇摇头,“我们还是继续等下去吧。他们上次抢的是站村、林村,算算日子粮草应该也不够了。最多五日他们就会大批再次劫掠,不愁逮不到他们。”
贾代善略一思索,又听了其余几位副将以及参谋的话,决定就按照贾赦说的来。又召来军需官统计物资数目,一行人制定好粗略的作战计划才散了。
果不其然,在他们缩小巡查范围,增加巡查人手后伤亡下降很多。增派出去的斥候也把消息陆续传回来,在五十里处的山谷有大量戎狄人生活的痕迹。
贾赦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整个征北大军都做好了作战准备,军营里士兵训练的情绪高涨,都惦记着即将到来的战争。
战场对他们来说不是个好去处,但对于百姓来说,既然已经到了这里自然要想法子攒军功。若是有办法收缴一些战利品就更好了。
战争的到来不可避免,他们只能尽可能增强锻炼增加保命机会。对他们来说,在贾代善大元帅麾下做事好歹不用担心药材粮饷,只要活着从战场上下来,生存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四日后,前方斥候传回消息,大批戎狄人往松华关赶来。
贾代善和忠勇郡王拿着千里望,此时能隐约看见敌军的旗帜。千里望是一种独眼望远镜,虽然名为‘千里’,实际上只能看到十里以内。
松华关前方并没有适合军队作战的地方,他们知道戎狄此次来应该是想攻城。松华关易守难攻,戎狄却还是不死心,希望能攻破此官一路长驱到达京师。
47/61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