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回了国。
餐桌上忽然有人聊到PD-1药物的价格战,胡见君又语重心长强调了一遍:“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今天各国学者在会议上分享交流科研成果,没有国界,明天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产品,就以国家为界,展开价格斗争。”
有个流行病学的博导附和说:“像国外那两个,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免疫药,O药、K药,最初一年要30多万,有多少人吃得起?”
同行的药理学博士说:“没办法,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研发成本太高了。
抗癌药物的研发,分临床前的研究和临床的试验,前后长达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需要几十亿的资金投入。
一家药企的研发阶段,十有八.九是亏损状态,只能靠不断画大饼,去和投资者拿钱续命。
那研发成功了,申请专利了,有机会垄断市场,在专利保护期内,为了保证回本和挣钱,还不得拼命提高价格?
再加上进口的关税、人力、物力七七八八算起来,不就成了天价药。”
药物价格高,在于研发成本高,而非原料价格高。
张跃说:“要不是我们国内自己研发的药进了医保,国外的也没那么快降下来。”
O药、K药进入中国市场的那年,国产PD-1药物上市,打响了价格反击的第一枪,后续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医保。
进口药企公司明面上没有降价,但为了争夺中国市场,采取了买药赠药政策,变相降价。
随后,随着国产pd1药物不断上市,进口药从最初的一年30万,到如今降到一年10万以下。
没有人不会生病,不是每个普通家庭,都能承受几十万的高昂医疗费用,当重疾降临,有药没钱治,是再绝望不过的一件事。
有国产药对抗,国产药进医保,就会倒逼进口药降价,或也争取降价进医保。
胡见君说:“落后就要挨打,不仅是国家层面,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我们没有自己的药,国产的原研药站不起来,市场被国际医药巨头垄断,那我们国家的医药永远要被卡脖子,永远受制于人。”
免疫治疗药物背后的价格战,是中国医药崛起的一个缩影,是中国首次和国际医药巨头在创新药领域的正面交锋。
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局面之后,中国成了全球pd1药物售价最低的国家,背后受益的是成百上千万个癌症患者家庭。
张跃说:“说实话,目前国产药的副作用比较多,这类药进了医保,占据了市场,副作用小的好药被迫退出市场,是不是有点劣币驱良币了?”
胡见君指了指碗里的米饭:“不这样做,普通老百姓连药都用不起、买不上,哪里还谈得上用好药?就像我小时候,能吃饱就谢天谢地,□□那个年代,树皮都啃过,哪里像现在的你们,还要追求吃得好?
全国有14亿人口,医保的钱就这么一点,每次超额,还不是医生自己倒贴钱。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群众利益为先,医保,医保,要保障的是多数人,国家要让多数人用得起药,其次才是让多数人用上更好的药。
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鱼与熊掌目前不可兼得,未来怎么兼得?怎么让老百姓用上更好的药?是你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张跃顿时感觉受到了鼓舞,又变成了崇拜的星星眼:“胡副,我会努力的!”
“你?你别带着你师姐打游戏就行了。”有个同科室的医生笑道,“前几天我在值班室睡觉,就听见外面有人打啊杀的,吓得我以为医闹了,冲出去一看,师姐弟俩排排坐打游戏,姿势都一模一样!”说着后背还靠到椅子上,模仿了一遍张跃的表情动作。
众人哈哈大笑,胡见君也跟着微笑,道:“听到没,不要玩物丧志。”
简清和张跃连连点头,老一辈的导师们又就着刚才胡见君的话题,开始忆苦思甜,说小时候读书、吃饭有多不容易,教导年轻人要吃苦耐劳、刻苦钻研。
随行的年轻人听了一肚子大道理,回到酒店,打开文献,发奋不到三分钟,看剧的看剧,水群的水群,煲电话粥的煲电话粥。
鹿饮溪给简清发了条信息过去,说:【简医生,后天就是下个月了。】
两人约好下个月见面的。
简清回复说:【行程改变,要先去一趟H市。】
从H市回去,就是直接上班了,得再过几天,才能去大学城那边。
鹿饮溪那边没回了。
几个年轻人在没有领导的小群里吐槽领导忽然改变行程,回国后没有假期,不能陪对象,对象都生气了,不知道怎么哄才好。
简清看了,屏蔽群消息,面无表情想这有什么好生气?都成年了谁还能天天黏着谁?这样的对象不要也罢。
鹿饮溪好几分钟没回消息。
简清等了会儿,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她也生气了?
跃上心头的第一个想法是:要怎么解释?
简清重新划拉到小群,解除屏蔽,看群里的人怎么出主意哄人。
又过了一分钟,她收到鹿饮溪回复的信息:【我回来了,刚刚突然被拉去客串个背影了!喔喔,没事,那就晚几天见,H市还很冷,记得买件厚点的衣服穿。】
简清回复了一个“好”,再次屏蔽群聊。
作者有话要说: 免疫治疗、pd1和pdl-1在第6 章有科普过喔~
*小剧场
简·双标·清:爱生气的,不要也罢
鹿·爱生气·饮溪:(迟迟不回复信息……)
简·双标·清:(打开群聊,学习哄人经验)
*
参考资料:
1.文献
[1]张建忠. 群雄逐鹿PD-1单抗[N]. 医药经济报,2019-01-31(F02).
2.其他(券商报告、网页)
[1]粤开医药专题研究系列四:从PD-1(L1)单抗创新药看我国创新药企突围之路;作者:李志新
[2]恒瑞医药深度报告:全球视野下的创新工匠;来源:东吴研究所
[3]国产PD-1的内卷:价格战、囚徒困境和消失的千亿市场;作者:吴靖
第61章 纹身
*
医疗剧, 国内国外都有个通病,演员爱把白大褂扣子解开,当风衣穿。
某个男演员刚结束一场拍摄, 坐在一旁的安若素站起来, 说:“你这白大褂不扣扣子,放现实医院,肯定是会被骂的。”
她在医院实习时, 曾看到有个实习生模仿电视剧,敞开白大褂, 走路带着风,天地任我行,被路过的院感主任抓到, 劈头盖脸一通训,训成了鹌鹑。
男演员拿出一面镜子, 左照右照, 拨了拨头发, 满不在乎:“姐, 拍电视剧而已, 又不是纪录片,放心,观众会理解的。再说这条已经过了, 导演也没喊卡啊。”
B组的导演是制片人的侄子,今年二十八岁, 在戏中也有个总务科职员的角色。
这些天只顾着给自己加戏,哪里管医生上班时到底会不会解开扣子当风衣穿?
安若素揉了揉太阳穴,叹了一声气,没再说什么。
简晏今天又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探班。
因为安若素的缘故, 她来得很勤快。
每次来了,还会去逗一下鹿饮溪。
逗的次数多了,回到酒店房间,安若素忍不住问简晏:“你看上那个小姑娘了?”
小姑娘在一众女演员中,属于相貌清纯、气质干净那一挂,确实讨人喜欢。
简晏坐在床尾,望着安若素,未语先笑:“好大的醋味。”
又说:“乳臭未干的小孩,入不了我的眼。”
她那个不争气的妹妹才看得上。
安若素走过去,俯身环住她的脖颈,亲了一下她的脸颊:“圈里那么多年轻美貌的小姑娘,简总要是心动了,也是情有可原。”
“安安,我说不入眼,就是不入眼。”简晏顺势搂住她的腰,手臂稍一使力,两人身体贴上,滚到在床榻。
安若素初入行时,是个连署名权都没有的枪手,住几百块钱一个月的地下室,每天都在写稿,每一份稿子上都写上别人的名字。
某天,某个业内资深人士请她去一家高档会所,说愿意带她正式入行,收她为徒,从此剧本上、电视上都写上她的名字。
她信以为真,去了后,被人一杯一杯的灌酒,上下其手。
她挣扎地跑出来,躲在厕所里哭。
一个漂亮的女人出现在她身边,手里夹着一支烟,似笑非笑打量她。
她泪眼朦胧抬头看。
两两对视,女人俯下身子,吐出一个烟圈砸她脸上,问:哭什么?
她一五一十讲了经过。
女人拿纸巾替她擦眼泪,带着三分酒气递出一张名片:我后台更硬,以后跟着我,好不好?
烟雾缭绕间,她被女人的美貌晃了眼,鬼迷心窍点了头。
那时,她是没有名字的枪手,简晏是被发配到小公司的副总经理。
后来,她成了业内的金牌编剧,简晏把小公司做成大公司,也做掉了几个兄妹手足,成了简家名正言顺的接班人。
安若素躺在简晏身下,转移话题,问:“你上次说,要给我找的指导医生呢?”
“她不愿意来,我给你找了个新的,下个星期就来,我让助理把他的联系方式发给你,以后有问题,直接问他,姓褚,好像叫褚宴。”
简晏原以为简清为了鹿饮溪,会巴不得进剧组朝夕相处,不料她竟直截了当拒绝说没时间。
幸好院方领导推荐了另一位青年才俊,说在休假,闲着也是闲着,正好送进剧组来当个专业指导。
安若素推开压在身上的人:“我今天有些头痛,不想那个。”
简晏点了点安若素的额头:“这是什么话,我来找你难道就为了干那种事么?就不能和你互诉衷情?”
她调整了一下位置,半坐起身,让安若素躺在自己的大腿上,替她揉按太阳穴,又问:“怎么总头痛?”
安若素说:“偏头痛,老毛病了,也许是用脑用多了。”
“限你这个月内去医院检查,我会给你安排医生。”
“嗯,剧组这个月14、15号,刚好要去附一采景,到时顺便查查看。”
“别太操心剧组的事,你交出了剧本,工作就完成了百分之九十。”
“好。”揉按的力道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安若素躺在简晏的大腿上,昏昏欲睡,“说起来,你不是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六妹,上次听你说,你去教育妹妹不要玩弄小姑娘的感情,说的就是她吧?”
简晏道:“就是她,上次和你说的疯子也是她。她在附一工作。你说,我要是把她玩弄小姑娘的事,捅到她单位去,她会不会发疯?”
她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他人的痛苦之上。
她的妹妹总一副波澜不惊的冰块脸模样,越是这样的人,露出痛苦的面目,越让她开心。
睡意被这句话驱散,安若素睁开眼,握住简晏的手腕,认真劝说:“别去招惹人家,再怎么样,她也是你的妹妹,现在威胁不到你什么。”
她总担心简晏坏事做尽,最终落得一个孤家寡人、不得好死的下场。
简晏低头亲吻安若素的额,温柔道:“说说而已,不会做的,我那个妹妹,也是个心眼小的,我捅她一刀,她会直接来找我拼命。”
安若素重新闭上眼睛,躺在她腿上,继续劝说:“少做点坏事。”
“你这话就不对了,我每年都登顶慈善榜榜一。”
安若素扑哧一笑:“大善人。”
简晏毫不客气应下:“哎。”
“你那个六妹多大了?”
“我想想……”简晏回忆了会儿,说,“嗯,好像是11月份生的,29周岁,过了年,虚岁30了。”说到这,她的语气带上了一丝怀念的色彩,“当年她被我爸领回家时,又瘦又小,像一颗小豆芽菜,现在长得比我还高,样貌也好看,以后她在医院混不下去了,我就赏她一碗影视行业的饭吃。”
安若素轻轻捏了一下她的大腿:“怎么连自己妹妹都咒……30了,结婚了么?”
“不婚主义者。”
“你爸也同意?没给她安排联姻?”
他们这些家庭的人,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要以家族利益为先,子女的婚姻,是强强联手的筹码。
简晏在24岁时被安排和某个家族的长子结婚,到30岁时,才有能力摆脱家族的束缚,选择离婚。
简晏:“安排了,她不去,老头也拿她没办法。”
安若素问:“为什么?”
简晏:“她年龄小,老头对她妈有亏欠,偏心她,财产都想多分给她一点。
她是我们这一辈里,唯一一个敢和家里叫板的,从小书念得好,现在事业也混得不错,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名望不会输给老头。
老头呢,你也知道,以前是个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一步步当官当上了副市长,政策一变,又下海做生意去了。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他骨子里还是想要家里能出个知识分子,最好是有人从商,有人走仕途,有人做学问。”
安若素:“走仕途还行,做学问可没你们继承家业挣得多,要吃亏的。”
简晏:“她不在乎,随她去,她现在已经是他们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了,上次我请她回来帮我,她也不肯。”
安若素好奇:“你们家给她走关系了?”
简晏:“那没有。几年前,F国爆发传染病,死了好多人,她不怕死,报名参加援外医疗队,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待了15个月。活着回来了,就是一纸文件下来,特批直升。”
“也算是富贵险中求了。”
“那时,老头从她导师那里听说她报名援外的事,又听跨国分公司驻F国的员工说,那地方传染病多,治安又差,晚上睡觉经常有枪声穿过来、子弹打穿玻璃,黄种人被歧视,最容易遭抢劫……可把他吓坏了,我那个妹妹美貌天仙,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万一给乱七八糟的人糟蹋了,得生不如死啊——老头立马派了几个保镖过去保护,结果被我给拦截了。”
56/105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