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进男频搞基建(穿越重生)——封玖

时间:2021-06-19 09:54:32  作者:封玖
  如果自己也拥有盛国那样富饶的土地,他也可以治理好!
  颂罕却反问:“大王啊,如果你是当年的庆王世子,你能成为现在的盛国皇帝吗?”
  他的话,仿佛一瓢冷水,浇得乌帖木整个人透心凉。
  是啊,他怎么忘了,楼喻一开始也只是毫无权势的藩王世子,他甚至连知府都不能得罪。
  乌帖木闭了闭眼,睁开后已是一片沧桑。
  “我这就回复盛国朝廷,就说祸首已经受到惩罚,我部愿意进行赔偿,希望能够重开互市。”
  收到阿骨突部的回文,楼喻不由笑了。
  “看来乌帖木暂时还不打算打仗。”
  倒是有自知之明。
  霍延替他剥了一颗荔枝,喂到他嘴边,“他理智尚存,其他人未必。”
  楼喻就着他的手咬了一口,汁水饱满,清甜可口,不禁弯起眸子。
  “好甜,你也吃。”
  这是从南方运来的,全程用冰保存,得益于发达高效的物流体系,荔枝还算得上新鲜。
  霍延低首扣住他后脑。
  片刻后,哑声道:“确实很甜。”
  楼喻:“……”
  某人年纪越大,反而越浪。
  “乌帖木能统一北境,还是有些手段的,他目前应该还能压住那些人。”
  霍延继续给他喂荔枝,漫不经心道:“阿喻可要继续互市?”
  “再等等吧,我也不是没脾气的。”
  霍延目露宠溺:“好。”
  事情看似就这么揭过去了,但两人心里都清楚,北境总有一天压制不住他们的贪婪。
  大盛虽不愿发生战争,但并不惧怕战争。
  只是,北境何时会犯边,谁也无法预测。
  楼喻叹口气:“不知那两个小家伙现在怎么样了。”
  远洋航行计划启动后,他就让楼茝和楼固参与其中。
  这个计划的准备工作非常繁琐,远洋航行本身就是一个大工程,其中涉及很多部门。
  财政部需要做出预算,工部需要招募工匠建造船舶,吏部需要组织参与航行的人员,礼部要挑选擅长外交和外语的官吏,兵部要提供武器军备,农部要准备粮食,等等等等。
  楼喻为了锻炼两小,便让他们在各部门中待上一段时间。
  一是为了让他们深入了解部门运作模式;二是为了让他们增长更多见识;三是培养他们对远航计划的认同感;四是观察他们的言行,锻炼他们的能力。
  他这番举动,朝堂上下还能猜不出他的深意?
  这是在培养继承人啊!
  当然,在大多数人眼中,如果陛下一直没有子嗣,瑞亲王就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至于荣乐长公主,应该会跟靖平长公主一样,成为朝廷的女官吧。
  此时,工部正在开会,楼茝和楼固均列席。
  吕攸说道:“经统计,目前战船已有九十艘,粮船二十八艘,马船三十艘,坐船二十九艘,估计再过一个月,咱们的任务就能完成了。”
  “吕尚书,我听舅舅说,从沧州港到海盗据点,他们花了一个月的工夫,若是去了那些远洋国家,岂非更久?”楼茝小脸严肃问道。
  吕攸知晓两人懂得多,不会只将他们当成小孩子看,遂颔首道:“确实如此,殿下有何疑虑?”
  “要是行船速度能更快点就好了。”
  吕攸自豪笑道:“咱们大盛的船已经是最快的了。”
  楼固默默在本子上记下几个字:如何加快行船速度。
  既然烟花都能不靠风力冲上天空,为何行船还得必须依靠风力呢?
  阿姐提出的这个问题倒是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第一百二十七章 
  楼茝和楼固在衙门的表现, 都会有人汇报给楼喻。
  听闻楼茝的话后,他忍不住笑起来,对霍延道:“她倒是敢想。”
  话音刚落, 楼茝和楼固就抱着笔记本来找他。
  “阿兄, 霍阿兄。”
  两小正正经经地行了晚辈礼。
  比起三年前, 楼茝活泼的性子收敛了一些,楼固则更加惜字如金了。
  楼喻招招手, 楼茝立刻拉着楼固凑到他跟前, 露出濡慕的神情。
  虽然在外头她是威风凛凛的长公主, 可在阿兄面前, 她只是个妹妹呀!
  她很自然地撒着娇:“阿兄,今天吕尚书说还有一个月船就能造好,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出海扬威啦!”
  楼喻笑道:“不错。”
  “可是阿兄, 我和阿弟都觉得出海要好长好长时间, 说不定好几年船都回不来。”
  楼喻问:“那该怎么办?”
  “回来的路上,阿弟跟我说,他觉得船可以行得更快。”
  楼喻和霍延对视一眼,挑眉看向楼固,饶有兴味地问:“那阿固认为,船怎么才能行得更快呢?”
  楼固抿抿唇,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烟花能快速冲到天上, 如果运用同样的原理,那股力道能不能将船推着快速前行呢?”
  楼喻想了想, 问:“可是烟花只能飞到固定的高度,而且只是昙花一现,要想推着船在水上行进,则需要持续不断的动力, 这样的动力从何而来?”
  楼固:“……”
  十岁的小少年不由皱起眉头,这个问题他答不上来。
  楼喻继续引导:“你们以前参观过工厂,工厂的水力机械运用的是源源不断的水流之力,行船用的是风力,水力和风力几乎都是生生不息的,若是想要不借助自然之力,咱们得提供足够的动力。”
  楼茝不由问:“咱们能造出这样的动力吗?”
  “为什么不能?”楼喻笑道,“你们都见过煮茶,茶水沸腾时壶盖会稍稍往上顶,这是为什么?”
  两小:“……”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明明没有风也有没有水流,为什么会动呢?
  就连霍延都忍不住蹙眉。
  阿喻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明明是一些寻常的旁人不会多想的事,他却往往一针见血,让人忍不住深入探究。
  见三人都被自己难住,楼喻不禁失笑道:“暂时想不出来没关系,咱们去寿康宫用膳罢。”
  楼固默默在本子上记下一行字:壶盖顶动的原因。
  时光转眼消逝,很快,远航计划筹备完毕,所有人业已就位,等待圣令。
  江波是水师总督,他虽不亲自参与远航,但他这段时间一直在京城开堂授课,给那些即将参与远航的人讲述航行的经验。
  船队起航的前一晚,他受邀与元铭一起入宫参加家宴。
  宴后,众人聊起远航这个话题。
  谈及人员安排时,元铭忽道:“说起这次指挥战船的赵将军,他与陛下还有些缘分呢。”
  楼喻惊讶:“什么缘分?”
  他似乎从未见过这位赵恪将军。
  其余人也都好奇地等着回答。
  元铭笑了笑,“臣也是听他说的。他说他出身青石盐场,少时曾受过陛下的一糖之恩,陛下还救了他的母亲。”
  楼喻只去过一次青石盐场,那时候他还是庆王世子呢。
  时间太过久远,他的记忆已然有些模糊了。
  “我记得,”霍延转首看他,眸色温柔宁静,“他父亲叫赵双四,他本名赵小狗,后改名为赵恪。当时他因体弱晕倒在地,陛下往他嘴里塞了一颗糖。陛下又可怜他娘病重,借了他家银子治病。”
  他说得这般具体,楼喻瞬间想起来了。
  “原来是他啊!”
  这些事对楼喻来说微不足道,但对赵恪一家却是天大的恩情。
  后来,郭濂倒台,庆州在楼喻的治理下越来越好,赵恪便入了学院读书。
  他立志要永远追随心中的光明,希望将来学有所成,报效楼喻。
  遂改名为赵恪,誓要恪守信念。
  少年从小生活在海边,熟悉水性,学成后便选择加入水师,之前在清剿海盗一事上,立下不少功劳。
  听闻这些事,楼喻倍感欣慰。
  当年困弱无助的小少年,如今已经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真好。
  霍延心中同样复杂难言。
  赵恪的经历,让他想到了自己。
  若非眼前这人,或许很多人的命运都会与现在截然不同。
  纵观这些年大盛的变化,以霍延的敏锐,自然能猜测出“没有楼喻”后的走向。
  朝政紊乱,政庞土裂,以他“罪奴”的身份,最有可能的就是加入叛军。
  因为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可不管结果如何,届时他们都看不到现在的盛世繁荣之景。
  他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后怕,忍不住在桌下牵住楼喻的手。
  楼喻侧首疑惑看他,这是怎么了?
  眼见霍延神情有异,楼喻便带他一起回了养心殿。
  “怎么了?”
  殿门一关,霍延紧紧抱住他,俊脸埋进他的颈窝处,嗓音又低又哑。
  “阿喻,幸好有你在。”
  否则他也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最终会如何。
  楼喻笑着拍拍他的背,“说的是赵恪的事,你怎么还伤感起来了?”
  霍延:“……”
  他是被自己的想象吓到了。
  “阿喻,咱们已喝了合卺酒,结了发,还套了玉戒,你不会离开我罢?”
  楼喻失笑,怎么跟个孩子一样?
  “当然不会。”
  霍延越想越觉得恐慌,他总觉得想象中的那条路仿佛是他本应踏足的,只是被眼前这人改了。
  不由抱得更紧。
  楼喻实在无奈,只好边亲边安抚他的情绪,觉得某人年纪越大越不好哄。
  确实不好哄。
  当夜,楼喻揪着被褥,更加坚定了这个论断。
  昭庆十年十月,二百多艘船舶从沧州港出发,扬帆起航。
  船队先后抵达东洋、南洋、西洋等更远的国度,向他们展示了大盛国的强势与威严。
  沿途还碰上了不少海盗团伙,有些海盗团伙主动避开,有些海盗自不量力,便被大盛的水师打得屁滚尿流。
  两百多艘巨船,两万多人的船队,给沿途小国带去了极大的震撼与冲击。
  楼喻要做的,就是这样的威慑。
  “陛下,北境又传来国书,问咱们大盛什么时候重开互市。”
  郎平心情愉悦地奉上国书。
  说是国书,其实就是乌帖木写给楼喻的信。
  自冲突之后,互市已经搁置大半年了,而今快要入冬,想必北境牧民正焦急等着互市过冬吧。
  这已经是第三道国书,再不给面子,恐怕乌帖木都要压不住掠夺的欲望了。
  楼喻遂下令道:“那就重开互市。你告诉他,日后若再发生冲突,朕便没有这么好说话了。”
  郎平恭敬领命。
  收到重开互市的消息,乌帖木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又觉得憋屈。
  三次低声下气的请求,让他颜面扫地。
  若非为了草原能顺利过冬,他也不会做到这个地步。
  偏偏培努还不断说着风凉话。
  “要我说,直接抢不好吗?干什么非要跪着求人?咱们草原勇士的脸都丢尽了!”
  这话他当然不是当面说的,而是背地里跟其他贵族抱怨的。
  流言轻易传入乌帖木耳中。
  乌帖木很清楚,这大半年来,因为盛国的强势,部落里已经有不少人都产生了逆反心理。
  他们认为盛国是在践踏他们的尊严。
  而自己这个骨突王,太过懦弱无能。
  乌帖木苦闷地灌下一壶马奶酒,叫来颂罕。
  “重开互市能让牧民顺利过冬,本王这么做有错吗?”
  颂罕叹道:“没有错。”
  那些传言,他自然也听了一耳朵。
  “本王尽职尽责地为草原打算,就是懦弱无能吗?”
  这些年过去,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四十岁在草原上不算老,但跟部落其他年轻的勇士相比,他的确已经老了。
  颂罕反问:“您自己觉得呢?”
  他很清楚,乌帖木畏惧楼喻。
  盛国有句话,无知者无畏,用来形容培努那群人再合适不过。
  但乌帖木和楼喻打过不少交道,同时深知盛国如今的强大,想要武力夺取,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就是那群无知的人,已经煽动了不少勇士想要跟盛国硬碰硬。
  在这种情况下,乌帖木若是继续不同意,等待他的就只有被篡位。
  北境不像盛国那般尊礼,他们只凭拳头说话。
  乌帖木又灌下一口酒,嗤笑道:“我觉得,他们都是一群蠢货!他们这是在将北境往火坑里推!”
  颂罕想了想,道:“盛国有句话,堵不如疏,大王与其堵住他们的一腔热血,不如让他们发泄出来,顺便浇上一盆冷水。”
  “什么意思?”乌帖木混沌的脑子渐渐转过来,“你是说,他们要想战就给他们战?”
  “不错,”颂罕点点头,“或许见识过盛国的力量,他们就会明白。”
  乌帖木皱眉:“可盛国的国书说,若是再起冲突,互市很有可能会彻底关闭。”
  颂罕眯起眼道:“他们如今这态度,铁定是想大干一场,既然如此,您不妨放任他们生乱,顺便也让他们试试盛国到底如何。”
  他们知道盛国强大,但具体如何强大,从未亲眼见过。
  “颂罕,”乌帖木眸色顿厉,“难道你也想与盛国为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