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起渊抓着手中的小锄头,给云家的花圃翻土,一边翻,一边道:“男主一日不死,危机便一日不除。”
从宛脊背一凉,问:“你的目标是男主?”
还以为她安分了,没想到她想对主角团下手了?!
“钟造虽是人渣,平日里对妻女也多为厌恶,但他既然有意让我离开洛阳,又怎会忽然让人以纵火烧田之罪抓捕我呢?所以后面的事不是他所为,而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你怀疑男主干的?”
“嗯哼,他自然不希望我有机会帮石玄明,更不希望钟造日后被石玄明拉拢,所以他一方面对我出手,阻止土豆的推广,想借此打压石玄明,另一方面也绝了石玄明拉拢钟造的心思。甚至,抓了我,还能趁机要挟我为他做事。”
从宛无话可说。以男主那深沉的心思来看,干得出这种一箭三雕的事。
她又问:“那你躲在这儿,便能解决问题?”
钟起渊摇头:“不能,但我住在云家,不是更方便你监视我吗?”
从宛:“……”
她没见过有人赶着上来被监视的。
没弄懂钟起渊的真正目的,干脆由着她去了。
但过了两日,石玄明来当说客,说服钟起渊回去栽培土豆,从宛才知道,她是故意在云家等着的石玄明上门的呢!
没办法,经钟家的事这么一闹,石洪也留意到了土豆这种作物。
只是钟起渊躲在云家栽花,那田里的土豆便没人管了,平日打理农田的人对土豆的习性压根不了解。
意识到这田里必须要由钟起渊来打理后,石洪便让石玄明赶紧想办法解决此事,后者便紧赶慢赶地来请她回去了。
石玄明知道自己当初说要保她无忧的诺言没有兑现,因为他忙着跟石玄微别苗头,又因不够重视钟起渊,以至于事情发生了好几日,他才收到消息。
虽然事情最后都解决了,可他失信于人,惹了钟起渊不悦,自然该弥补。
面对有真才实学,有本事的人,他父亲都能做到礼贤下士,他为何不行?故而放下身段去给一介女流之辈、一个小小的道士道歉,他将之视为一种磨练。
钟起渊没有拿乔,借坡下驴回了家。
她不是什么名士,也没有才学之名在外,石玄明虽看重土豆,可土豆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她在别人眼里没有让人三顾茅庐的价值,若是太高傲,怕是会适得其反。
她只是有些不舍,临别时对云母道:“那花圃的花种撒下了,我却未能亲眼看着它们生根发芽,实在是可惜。”
从宛:“……”
说的什么鬼话?
云母信了她的鬼话,道:“你与宛娘年纪相仿志趣相投,这花圃里的花,宛娘会替你照看的,你与令堂、令妹可常来看看。”
从宛问:“娘是打哪儿看出我跟她志趣相投的?”
云母道:“你俩不是天天待一块儿嘛?她种花你也在旁边看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
从宛一脸猪肝色。
哪里是她跑去看钟起渊种花,是钟起渊跑到她面前种花好吧?钟起渊住自己隔壁,看上了院子里的那片花圃就捣腾了起来,自己不过是日常待在院子里晒太阳罢了!
云母又说:“再说了,你以前在望仙乡,不也是日日往人家家里、田里去?可见你们志趣相投方能相处融洽。”
从宛对云母这个感人的逻辑无言以对。
——
石玄明让人送钟起渊跟孟氏、钟初鸢回去,并且还“说服”了她们租住的宅子的原主人,将宅子卖给她们。
钟起渊她们之前就有打算在灵山脚下置办宅邸,不过一时半会儿没有合适的房子出售,又发生了后来的事情,这事便耽搁了。
石玄明此番为了赔罪,便主动让人将这件事办妥了。
他本想直接赠送一座宅子给钟起渊,可属官说,孟氏母女身份敏感尴尬,他给人家送宅子,指不定会有心思龌龊的人编排他与孟氏母女,或许还会给石玄微攻讦的机会。
最后他便作罢了。
宅子比起钟造眼下住的府邸小许多,只有两进,可胜在环境优美:前有潺潺溪流,后面不远是风景秀丽的灵山,周围还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有一望无际的田野,与错落的村庄。
更为重要的是,钟起渊的那几十亩田就离这儿不远,那些受雇于石玄明的农户也都居住在周围,便于钟起渊调遣。
重新安置下来后,钟初鸢才有闲心去感慨:“天下男人多薄幸。”
孟氏怕她因此而畏惧婚姻,便道:“天下不全是你阿耶那么薄情寡义的男人。”
钟初鸢似乎并不难过:“不管是与不是,跟我都没多大关系,反正我是下定决心要修道的了。我的志向,娘不是早便知道了吗?”
来了洛阳后,钟初鸢并不曾被洛阳的纸醉金迷生活所迷了眼,她每日所做的事与在望仙乡时无异。
但洛阳的百姓对她十分陌生,没人找她看妇科病,因此她便将这部分时间腾出来看书,不仅看医书,也看道教的一些堪舆之术。
孟氏担忧她太沉浸于修道而做出有损自己身心之事,她道:“娘,我有分寸。我不炼丹,也不寻求长生之道,更不会尝试辟谷,或是去学巫蛊之术。”
她追求的不过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同时汲取知识,探寻医理罢了。
孟氏叹气:“可是娘已经与钟造和离了,你随娘生活,等你老了,谁来照顾你?”
钟初鸢倒也乐观:“这简单,我再收几个弟子,将来我‘飞升’了,他们替我处理后事就成了。”
孟氏一噎,看钟起渊,后者颔首:“这个主意不错。”
钟初鸢跟她唠嗑:“姐姐你不是不打算收徒嘛?”
“我是没有这个打算,但我的身后事不劳旁人操心。”
钟初鸢心想,她姐姐虽然出色,但脾气不大好,性子又倔,有时候还很冷酷,肯定教不好弟子,所以还是自己多收几个弟子,也替姐姐送终,哦不,送温暖吧!
在钟初鸢产生收徒的念头没多久,便真有了合适的人选出现。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钟初鸢在灵山生活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循例到灵山去勘探地形,结果在山脚下的坟地周围听到了婴孩的啼哭声。
一般人在坟地听见婴孩啼哭,心里难免会发毛。可钟初鸢跟钟起渊做了不少法事,得知了许多灵异的手段竟能用科学来解释,她渐渐地就不相信鬼神之说了。故而听到婴孩啼哭后,她便上前查看。
结果发现了一个坟堆旁被挖了一个坑,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孩就躺在坑里哭,身上还盖了一些泥。可见原本有人打算活埋了这婴孩的,但不知何故,只埋了一半就跑了。
钟初鸢只看一眼便断定这是女婴,毕竟杀女婴的现象不要太常见了。
太平时期,都有虐杀女婴的情况,更遑论乱世了。百姓活不下去,首先要保住的便是香火(男丁)。女婴会成为累赘,因此要么扔到尿桶溺死,要么挖个坑埋了,怕麻烦的直接扔路旁。
钟初鸢听婴孩的哭声有些孱弱,想必已经饿了许多时日了。她没多想,将她抱起来,撩开那老旧粗糙的襁褓一看——果然是女婴。
她抱着女婴回家,路上问养羊的人家要了碗羊奶,回家蒸煮一番后,才喂给了女婴喝。
孟氏被她突然抱回来一个孩子的举动吓到了,问她:“这孩子哪儿来的?”
钟初鸢一边喂奶一边解释。
而如何安置这个孩子,她在回来的路上也已经想好了:“既然让我捡到她,那说明我与她有缘,干脆就收她为我的首席弟子吧!”
孟氏:“……”
她没有反对,主要是她们暂时不缺钱,而她平日闲来无事,正好可以体验一下含饴弄孙的滋味。
至于婴孩夭折率太高了怎么办?且不说有钟起渊,就连钟初鸢都是专攻儿科、妇产科的,这个问题不大。要是连她们都没办法,那也是天意。
钟起渊都不得不感慨:气运之子果然是主神的宠儿,想收弟子,就有现成的孩子送上门。
从宛也从系统那儿收到了消息,当即寻了个由头过来她们这儿看是什么样的幸运儿能成为气运之子的养女兼弟子。
那孩子很小的一只,连从宛这般纤瘦的人抱着她都能感觉到她的幼小。她的肌肤还有些发黄,便问钟初鸢:“她可是有黄疸?”
钟初鸢道:“有,不过不严重。她还小,不能用烈性的药方,因此每日都只能在喂她吃奶后喂几口药汤。”
从宛的指尖点了点她的小脸蛋,问:“那起名字了吗?”
“娘说孩子太小,不能起大名,怕压不住,小名则叫燕儿。”
多了这个孩子,家里总算是热闹了许多。而且从宛发现带娃最多的不是养母兼师长的钟初鸢,也不是孟氏,而是钟起渊。
钟初鸢喂了羊奶后,喂药汤的工作便总得钟起渊来,只有她喂,小家伙才肯乖乖喝药汤。加上钟起渊如今不研究草药了,那些田地又无需她耕作,她闲暇的时间很多,久而久之,钟初鸢与孟氏便将带娃重任交给了她。
从宛来时,见她一脸麻木地摇着婴儿床哄小家伙睡觉,便直乐:“你也有今天啊?!”
钟起渊瞥了她一眼,眉梢一扬:“她非得要我喂才肯喝药,可见我的魅力之大。”
从宛:“……”
你确定不是你身上的煞气吓到她不敢不听话?
不过相较于煞气,更有可能是钟起渊自身的神力影响。
从宛道:“但你不像是会有耐心带孩子的人,今日着实令我刮目相看。”
是否说明其实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宿主也有了一丝改变呢?比如心里柔软了些,又比如不再像从前那般蔑视所有的生命。
钟起渊一顿,停了手,婴儿床没了晃动,小家伙顿时不乐意起来。
听见她的哭闹,钟起渊却没有反应,从宛赶紧接替她的活,又不解地看了她一眼,却对上她讥笑的目光。
钟起渊:“你说的有道理,谁爱带娃就谁带吧!”
从宛睁大了眼。
不是,一言不合就耍性子是怎么回事?
你是三岁孩子么,说不得半句?
四千多岁的老妖怪装嫩呢?
作者有话要说:从摸鱼:装得还挺、挺可爱的!?
系统:你这滤镜也太厚了。
——
上章没被锁,真是惊喜。因为有时候锁文的理由千奇百怪,比如有一个词“做ai”(ML,不是做AI智能)也会被锁,所以这种光猪描写,也有风险。
———
感谢在2021-03-19 21:17:58~2021-03-20 22:11: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焦糖馬頭 4个;不易、abc、アキラ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你是我眼里的小猩猩 27瓶;走在彩虹下的陽光、碧、我就快想不起你、皮皮 20瓶;厌.、代号:小松鼠 9瓶;伯贡 5瓶;寻旧、q&w 2瓶;伍六柒捌、泽概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7章 宅斗不如种田27
五月盛夏, 烈日炎炎,石玄明正在官署里跟自己的一众幕佐商议着事,说到糟心处, 那些幕佐要么是眉头深皱,要么是愤懑不满, 便连石玄明也唉声叹气起来。
他那两位弟弟随父东征西伐,这不, 此番西伐忠武节度使功成,他那两位弟弟又在父亲面前长了脸。
他虽领命坐镇后方, 主持朝务, 却有诸多声音称老三文韬武略, 颇有魏王之风。只可惜他这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大哥占了嫡长子的身份的优势, 令老三只能屈居他之下。
正郁闷,便有人来报, 道:“大公子,那位钟道长派人来禀报, 说土豆可以收了。”
石玄明眼前一亮,喜悦冲上心头,道:“快让他进来说话!”
传召了报信的人进来,石玄明将方才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 忙道:“走, 我们收土豆去!”
一众人等立马出发,去到那里时, 只见钟起渊一人在田边,石玄明问:“道长,土豆呢?”
钟起渊指了指那几十亩绿油油的田:“这儿呢,挖出来就有了。”
石玄明看看她, 又看看幕佐,再看看她,忽然明白她的意思了,然后让自己的随从赶紧去找锄头:“挖,都给我挖!”
众人:“……”
他们堂堂文人墨客,身份清高,怎能干这种粗活?
等随从挖出第一株土豆苗根茎上的土豆时,他们也激动了:“这一株就结了七八个呢?还有拳头这般大,一人吃一个都能饱了吧?!”
他们觉得这些随从挖得太慢,干脆也主动上手,没看见他们的主子石玄明已经忍不住亲自动手开挖了吗!
挖了一会儿,这些平日就没干过粗活的文人都累坏了,不顾形象地坐在地上喘气。
石玄明也受不了。好在随从找了更多人手来,只半个时辰,便已经挖了好几亩。
“快,我要写信告诉阿耶!”石玄明脸上喜气洋洋。
“先不忙着写信。”钟起渊道。
众人这会儿才想起她还在这边。
“道长可是有什么见解?”
钟起渊道:“土豆是种出来了,可你知道如何吃吗?”
石玄明脸上一僵:“煮着吃?”
“土豆的吃法多样,可做粮食、蔬菜,也可做饲料。关于它作为粮食的吃法,那也有很多种。可水煮,直接吃能填饱肚子,可这口味就不好追求了。还有一种法子,便是将之研磨成粉,既能防止它发芽,又能制成面条,携带比较方便。”
“发芽会如何?”
“发芽便不能吃了,吃了会……”钟起渊顿了下,“会身体不适。”
石玄明一想,行军打仗运一筐筐土豆也不大像样,万一发了芽,那就不能吃了,所以能磨成粉是最好的!
21/109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