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稍一思忖,林教授关教授他们这一批知识份子,过两年应该会陆续平反回城。他只是悄悄划一块地给林教授做实验而已,应该没什么问题。
林教授见顾立春有所触动,便急忙保证道:“小顾同志,你放心,我会尽量小心,不给你惹麻烦。你们五场的林子这么大,人又少,看护不到也属正常嘛。万一被人发现,你就往我身上推。就说是我偷偷地做实验,你们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关教授一脸担忧地看着老伴,欲言又止。
顾立春说道:“你想得还挺周到。你们两位是不是看好地方了?”
林教授不好意思地笑笑:“是看好了,在最南边的红山上,你们的人很少往那边去。”
顾立春对吴胖道:“你找个机会跟南边的护林员调换一下位置。”吴胖点头答应。
林教授和关教授在红山上,悄摸摸地进行矮化果树实验。他需要什么资料和东西,会留张纸条给吴胖,让他转交给顾立春,顾立春再想办法采买,让吴胖上工时带回去。
顾立春是忙得脚不沾地,他每天早出晚归,或是骑自行车,或是开一辆破拖拉机,背着个黄挎包四处转悠,时不时地停下来写写画画,有时遇到五场的职工和家属还会停下来聊几句。
白天到处跑,晚上回来要么上夜校,要么自己看书学习。
他这样忙碌,连五场新调来的供销科科长来的欢迎会都错过了。
事后,顾立春问赵高,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高憋了一会儿,答道:“那家伙叫吕进步,挺年轻的,也就二十五六岁吧,浑身充满锐气。顾哥,这人不太好弄。”
顾立春笑道:“不好弄,咱先不弄,咱们干实事的人。”
赵高凑上来问道:“你最近在忙什么呢?天天出去跑。”
顾立春故作神秘,“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跑了几天后,顾立春便奋笔疾书,写了一份计划书。
里面提出以为粮为纲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牧副林渔业一起发展。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近期计划,长期计划包括在兴建蓄水池,种植果树,种防护林等。近期计划主要有三点,一是在沼泽地水域种藕,充分利用水域资源,丰富职工餐桌;二是要利用芦苇荡那边芦苇和茅草茂盛的特点,大力发展草编副业,像席子、帘盖、篮子、草帽等等,既要发展生活用品,还可以发展工艺品;三是鹅鸭在五场适应良好,明年春天可大量养殖,同时设专人管理。
顾立春写好计划先拿给齐科看,齐科匆匆翻过一遍,淡声说道:“咱们五场的人太少了,农牧科的职工更少,既要看护林子,又要管养猪场,还要收苜蓿,摊子太大忙不过来。小顾,做事要讲究一个稳当,不能太冒进。”
顾立春道:“齐科,我的计划中只有第一项现在需要人手,其他的都可错后。我查了一下,七月初还能种藕,正好秋冬时节收获,草编的事可以等到秋天再说。我先跟你商量一下,你不反对,我再拿给邓场和朱书记过目。”
齐科慢慢地说道:“我保留我的意见。”就是不同意的意思。
顾立春的心不禁微微一沉,以前的齐科虽然不喜欢出头,行事风格谨慎稳当,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可是今天多少有些反常。
齐科接着又慢条斯理地说道:“小顾,你招的这个科员小赵,不太顶用啊。稿子不会写,材料看得马马虎虎,老梁一个顶三个,整天脚不沾地,不能什么都推给老梁。”
顾立春感觉齐科现在的情况,有点类似于“鲶鱼效应”,他搅乱了农牧科平静的生存环境,也激起了一向佛系懒政的齐科的斗志。
顾立春想了想目前的情况,看来是一山不能容二虎,至于以前为什么齐科能容他。他猜测是齐科觉得他太年轻,暂时威胁不到自己。
想到这里,顾立春面带微笑:“齐科,赵高是个新人,写稿子看材料当然比不了梁科员。可他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说他积极性高,年轻体力好,跑外勤合适。咱们当干部的,要最大化地发掘员工的优点,不能只看他的缺点,毕竟人无完人。”
说完这番话,顾立春拿起计划书,站起身说道:“齐科的意见我明白了,我拿过去给邓场和朱书记过目,看看他们二位怎么说。”
齐科见他丝毫没把自己的意见放在眼里,脸色不由得一沉。顾立春假装没看见,转身离开。
以前的他还是十分给齐科这个直属上级面子的,可是看他这态度,不太想了。他自己懒政求稳就罢了,还不想让别人做事,一点胸襟都没有。
顾立春去找邓场,正好与一个身材健壮、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迎面相遇。
对方停下脚步,打量着顾立春,主动伸出手:“顾立春同志你好,我是吕进步,新来的供销科科长。”
顾立春回握了一下吕进步的手,微笑点头:“你好,吕科长,欢迎来到五分场,以后大家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吕科长也回之以笑容,他本想继续交谈下去,当面估量一下顾立春这个对手,可惜顾立春还有事情要办,回他一句:“回聊,我去找邓场汇报工作。”
第77章 顾飞刀和吕进步
顾立春进去时, 邓场正在看文件,他打了声招呼把计划书递上去。邓场放下手头的工作,接过计划书认真地翻看了一会儿, 说道:“计划看上去没什么问题, 特别是近期计划可实施性很高。”
顾立春趁势说道:“人手的事, 我来安排。只是藕种的事, 还需要邓场帮忙协调。”
“咱们五场也有供销科了, 他们就是负责各项物资调配的。”
顾立春想了想, 便答道:“刚才我见到新来的吕科长了, 一会儿就去找他。”
提起吕科, 邓场不由得多看了顾立春一眼, 不动声色地道:“吕科长是总场派下来协助咱们工作的, 你要多支持他的工作,尽量多团结他。”尽量团结, 如果团结不了,那就不团结了。这种话不能明说,只能点到为止。
顾立春道拿着计划书去找朱书记,结果人不在, 陈洁说他去总场学习了。
顾立春只好又返回农牧科办公室。
齐科正坐着看报喝茶, 他以前也是这样,三张报纸四杯茶是每天的标配。科里最忙的是梁科员和他,以前还有个陈洁。
看到顾立春回来, 梁科员朝他笑了笑,算是打招呼。
齐科慢吞吞地问道:“小顾, 邓场和朱书记对你那份计划怎么看?”
顾立春道:“邓场没意见,朱书记去总场学习了,明天再拿给他看。”
齐科顿了一下, 又慢声细语道:“我看不如这样,正好明天咱们有个小会,你把计划书拿到会上,听听大家的意见。”
顾立春不知他是何用意,他决定静观其变,说道:“好的,齐科,明天到会上说。”
顾立春想着今天没什么事了,就收拾了一下办公桌,把资料归置好,抽屉上锁,背着黄挎包出了办公室。当上干部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时间相对自由许多。特别是他们农牧科,有各种外勤要跑,留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多。
顾立春一离开,齐科对意味深长地对梁科员说道:“老梁,小顾毕竟太年轻,以前当个干事的时候挺好,有干劲有冲劲。”后面的话,他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梁科员眉头一蹙,他察觉到,从顾立春要提副科的那段时间开始,办公室里的气氛就不对劲了。
唉,以前多好啊,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把又穷又边缘的农牧科发展成五场进步最大的科室。
不过,齐科说话他也不能不回应,便嗯嗯啊啊地回应一番。
顾立春骑着自行车,追着小风正往猪场赶去。
从场办去猪场的路有好几条,顾立春比较喜欢走这条林荫路,道路宽阔笔直,人少,树多,荫凉幽静。他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想着事情。
他人一到养猪场,孙厚玉便笑嘻嘻地迎上来,“顾哥,刚才有几个职工来反映情况,你不在,我替你接待了他们。”
顾立春好奇地问道:“他们反映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他们说农场里闲地、隙地太多了,路边、屋边、河边,各种边边角角的,光咱五场就得几十上百亩地。荒着也荒着,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种”
顾立春他们村里也是有自留地的,按理农场也应该有啊,便问道:“场里应该允许每家都有自留地吧?”
孙厚道:“自留地是有的,每家半亩,可是大家伙看着好多闲地还是觉得可惜,想种又怕有人批判,就来问问情况。”
顾立春本来想说什么,转念一想,正好考考孙厚玉,便故意问道:“那你说这事应该怎么办比较好?”
孙厚玉早有想法,一听顾立春有考他的意思,便赶紧说道:“顾哥,我是这么想的,这几年形势比前几年宽松了,这些地荒着也是荒着,毕竟边边角角的,东一块西一块的,机器也不好弄,农场又嫌少,倒是分给那些家属们种比较方便,当然也不能白种。我建议种地的产出,个人留小头,上交给国家和农场大头。顾哥你若是能办成这事,你以后在群众中的威信就更高了,想干点什么,也好办是不?”
顾立春想了想,这件事不是不能办,是得想个高大上的理由办。到时候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他说道:“说得不错,看得出来,你脑子很灵活。这事,我还得再想想。”
顾立春在猪场呆了一会儿,安排了一下工作后,便又骑车去场办图书室。
农场有几个图书室和报刊阅览室,光五分场就有几个,不过图书不多,里面的几十本书顾立春看完了,笔记也记了好几本。报纸杂志也就那么几份,顾立春是每隔几天就来看看。
图书管理员郭大姐跟顾立春很熟,一见到他就笑着说道:“小顾,你可真是好学,正好今天来了两份新报纸,一本新杂志。”
顾立春笑着道谢,进去看书。图书室里这会没人,他便一次性将要看的书报找齐,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一边看一边飞快地记笔记。一个小时后又把报纸杂志放回原位,跟郭大姐打招呼离开。
顾立春刚走不久,吕进步也进来了,他上来就问郭大姐顾立春都看了哪些报纸和书,自己也找来一一阅读,弄得郭大姐莫名其妙。
第二天早晨,顾立春起来后没有立即去上班,而是闲着围绕着农场家属区转悠,这一看还真看出点问题来了。农场果真是财大气粗,一片一片的地都荒废着,沟渠边,房屋后面,路边,各种边边角角都有空地,这要是都利用上,估计得开发出个几十上百亩地来,这还只是五分场附近,全是推广到全场就更可观。
顾立春看了一圈,骑上自行车去场办上班。他一边骑车一边打腹稿,正想得入神,两个孩子的争执声瓢进了他的耳朵里。
循声望去,见争执的是两个男孩子,其中一个大约十二三岁,长得比较高壮,另一个约有十岁左右,个子瘦小些,高壮的对瘦小的推推搡搡,骂骂咧咧。
顾立春仔细一瞧,那矮个的不就是赵明光吗?高个男孩他不认识。
他快蹬几步,打算上前阻拦。
就在这时,突然从路边的林子出跑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娘,大娘健步如飞,一上来,一把就揪住赵明光的领子,大声吼道:“明光,你怎么又欺负你大宝哥?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大宝跟你不一样,你要让着他。你没长耳朵是吧?”
顾立春一看这情形,气得拳头都硬了。
他飞骑过去,停好自行车,大步走过去,一把拉过赵明光,赵明光看到顾立春是又惊讶又窘迫,他嗫嚅着叫了一声:“立春哥。”
顾立春冲他安抚地一笑,转脸就开始呛老大娘:“大娘,我是目击证人,刚才是这个高个子男孩先动的手,再说了,就算没有目击证人,凡是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他俩的力差距吧?”
大娘斜楞着顾立春,不客气地问道:“你谁啊?”
顾立春道:“我是谁?我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雷□□。”
大娘两道八字眉皱着,嗤笑一声,“雷□□?雷□□会管别人的家务事?我这是在管教我外孙,你哪凉快呆哪儿去。”
外孙?顾立春看看赵明光,赵明光低头说道:“嗯,她是我外婆。”
顾立春也听说过,赵明光是他外婆照料着,但他们搬去半个月了也没见着这位老人家。听人议论说,老太太在家照顾自己的亲孙子呢,偶尔才会过来帮赵明光洗洗衣裳,收拾收拾家务,毕竟外孙哪里比得上亲孙子。
顾立春的脸上流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大娘,原来你老就是明光的外婆,对不起对不起,刚才看那你那凶狠的样子,我还以为是哪个只知道惯孩子,觉悟低又不讲理的家长呢。误会误会。”
赵明光外婆有火发不出:“……”
顾立春看看赵明光和那个一脸不忿的胖男孩,又语重心长地对赵明光说道:“明光,你以后不要再欺负你表哥了。记住了,小的要让着大的。”
赵明光看看外婆那憋得像紫茄子一样的脸,突然有些明白了。
他点点头,答应道:“明白了,立春哥,小的让着大的。”
顾立春长腿一伸跨上自行车,拍拍后座:“走,明光,坐上来,我带你去溜一圈。”
赵明光爽快地答应了,灵活地爬上自行车后座。
赵明光外婆这会儿才缓过来,大声问道:“你是不是那个新搬来的什么顾立春?”
顾立春理都不理她,骑上自行车潇洒离去。
气得老大娘在后面直跳脚。
待骑远了,顾立春才问赵明光:“明光同学,这种事告诉你爸了吗?”
赵明光沉默半晌,才低声说道:“我表哥只有寒暑假才回来,呆一个多月就走了,不用说了。说了我爸跟我外婆吵架,我夹在中间也为难。”
顾立春叹息一声,这孩子早熟得让人心疼,小小年纪就考虑到方方面面。
他想了想又问:“你外婆经常这样对你吗?”
赵明光怕顾立春误会,赶紧解释道:“我外婆对我怎么说呢?还凑和吧。反正跟他亲孙子是不能比的,毕竟我只是外孙。就像我妈也没法跟我舅舅比。”
89/215 首页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