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三国]兴汉(三国同人)——剑鸣如歌

时间:2021-07-31 08:32:49  作者:剑鸣如歌
  为了粮食增长的长远大计,他必须想办法将这伙山越势力全部灭掉!
 
 
第69章 (捉虫)
  凌寒将所有部下召集起来,商量讨伐山越一事。
  听说山越袭粮之后,孙策立即出列道:“末将请战!”
  凌寒看向他:“伯符可有良计?”
  孙策道:“末将也曾听闻过山越势力。他们在扬州存在多年,官府却奈何他们不得。可在末将看来,这些人不过是躲躲藏藏的跳梁小丑罢了。只是从来没有人认真地对付过他们,所以才能上窜下跳。”
  “只要率大军逐一扫荡山壑,要不了几日,必能荡平山越。”
  凌寒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是不赞同的。
  此时的孙策,还没有过山地作战的经历,所以才会有如此想法。
  自己眼下倒不缺兵,可光靠精兵良将是不足够的。
  历史上,孙策便携大军扫荡过山越势力。
  算不上失败,可也的确没能取得太大的胜果。
  有了被大军扫荡的经历之后,对方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坚决避免正面作战。
  结果就是持续多年的缠缠绵绵。
  周瑜出言反驳道:“我军并不熟悉西南部的山地,大军进山,非但行军困难,且极易受到埋伏。再者,不提前摸清对方营寨所藏之处,贸然出兵围剿,若是不能够取得很大的优势,便等同于失败。他们有了提防之后,日后想要进攻便更加困难。”
  孙策想了想,道:“依公瑾的说法,我们若是想痛击他们一番,只能想法子将他们引出来了?”
  周瑜道:“这恐怕也不容易。据我所知,九江郡西南部的山越头领名为严白虎,他手底下的山贼及异人,多达两万余人。而昨日前来抢粮的不过三千人。即使我军将这三千人全数杀掉,也无济于事,同样会加大他们的警惕之心。”
  嗯?听到周瑜的话,凌寒感觉有些奇怪。
  昨天听说这件事以后,他直接以为来抢粮食的是祖郎,因为豫章郡是祖郎控制的地盘。
  严白虎的势力……怎么会跟祖郎的势力在同一个郡?
  历史上,他们不分别是很出名的两个山越头子吗?
  不过,凌寒转念又想到:连王允的美人计,都疑似因为蝴蝶效应而失败。
  严白虎和祖郎搞在一起,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不再纠结此事。
  桥蕤拧眉道:“按公瑾的说法,我们是没办法剿灭掉山越人了?”
  周瑜道:“的确很难。”
  他看向凌寒,抱拳道:“瑜以为,山越之患,不过苔藓之疾,殿下不必过于放在心上。只需在秋收时节拨出少量士兵,保护各地百姓与耕地。如若山越来袭,那少量士兵可凭装备的优势拖延时机,等待大军支援。”
  周瑜的话也有些道理。
  历史上的江东之所以跟山越缠缠绵绵数十年,是因为山越有能力威胁到江东的政权。
  且攻下山越,可以获得大量的劳动力与后备兵源。
  现在却完全不一样。
  那么,真的要对他们放任不管吗?
  按照周瑜的建议,确实可以有效保护粮食。
  山越势力几乎没有多少铁器,他们出来的最大目标也是抢粮,或者连带着再抢走一些正在耕地的普通百姓。
  秋收时,只要在每处大的田地,派一队甲兵驻守。一旦发现山越人,立刻报信通知周围的甲兵,同时坚守阵地。
  这种情况下,冲出来的山越人很难将粮食打包带走。
  从大局来看,没有问题。
  最多就是第一处被山越势力瞄上的那块地,甲兵阻拦不及,粮食被抢,百姓被抓。
  每年只有区区几次,损失不会大。
  话虽如此,但——
  有条野狗躲在暗处,时刻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你,想找到机会从你这里抢走一些东西。
  尤其是,那些原本高高兴兴开了荒的百姓,想着自己可以就此过上幸福生活。
  结果,下一刻便有可能面临被杀或是被掠走的危险局面。
  凌寒只要想想,就觉得无法容忍。他在昨天想要剿灭山越的时候,心里便隐约萌发出一个主意。
  但并不确定这个主意是否可行。
  毕竟,历史上的江东,实在耗费了太久的年月,才平定山越。
  “本王有个想法。”
  思索片刻,凌寒还是提了出来:“以苦肉计配上诈降,攻破山越。”
  不错,正是与三国演义中周瑜所采取的计策相似,不过目的却有所不同。
  “苦肉计配上诈降?”
  杨真眼睛放亮:“殿下说的是什么意思?”
  凌寒缓缓道:“本王会选出一名将领,重责他三十军棍,用以伪造本王与他不和的迹象。之后,由这名将领带着部分纪灵的俘兵,一起投奔山越。”
  “本王会配合他,在山越人那里立下功劳,来获取严白虎的信任。”
  “山越之所以难以拔除,是因为熟悉山地,狡兔十窟。只要能摸清他们所有营寨的位置,再率大军同时出击,不给他们转移营寨的机会。”
  “若是可以成功,便有希望短时间内平定严白虎的势力。”
  一口气说完自己的计划。
  顿了顿,凌寒环顾道:“诸位以为如何?”
  杨真道:“殿下此计甚是精妙!”
  完全是发自内心、不掺杂违心恭维的言论。
  不过,凌寒完全当没听见。
  说是在问所有人,主要还是希望征询周瑜的意见。
  周瑜指出来:“此计即便成功,损失也未必会比放任不管要小。”
  凌寒未语,但不说话显然也是一种态度。
  见状,周瑜明白了长沙王殿下的选择。
  他开始细细分析道:“此计欲成,关键在于获取严白虎的信任。一则,需挑选合适的人。除了被重责三十军棍以外,他必须还有背叛殿下的天然理由,同时又在事实上对殿下绝对效忠。二则,是帮助这名将领立功。若是功劳太小,很难成为严白虎的心腹;若是功劳过大,又容易引起对方的怀疑。”
  “公瑾说得不错。”
  既然周瑜也认为是可以成功的,凌寒便道:“首先是选人——”
  他望向底下站着的所有将领。
  心中其实已经有一个人选。但这件事,必须要由对方主动领命。
  这是一个需要冒很大危险的任务。
  与此同时,在接受任务前,对方要先挨板子。接受命令后的一段时间内,还要背负骂名。
  这样的任务,如果自己直接下令交给某人,未免有些不妥。
  孙策身后,黄盖出列道:“末将愿前去诈降严白虎!”
  凌寒眉毛一挑,这倒是很巧。
  可惜,对方并不适合。
  凌寒道:“黄老将军乃是文台将军的旧属。现如今,伯符效忠于本王,黄老将军有什么理由背叛呢?”
  闻言,孙策欲张口。
  可转念一想,自己也完全没有背叛殿下的理由哇。
  大堂内一时寂静。
  众人纷纷开始思索,自己能否想得出背叛长沙王殿下的理由。
  许久,太史慈出列道:“末将愿往。只是,此事还需刘繇大人的配合。”
  众人纷纷望向他。
  在场除了杨真赵云以外,其他人甚至并不认识太史慈。
  太史慈跟随凌寒以来,既没有显露出什么本领,也没有被交代过做某件事情。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很没有存在感。
  等的就是你。
  凌寒看着他道:“子义,此去诈降,一旦事败,即便武艺非凡,也必会死无葬身之地。你可想好了?”
  太史慈跪地道:“末将跟随殿下,至今未曾立下寸功。庸碌一生,并非末将所愿。故敢请殿下将此次诈降之事交于末将,末将必不会负殿下所托!”
  凌寒颔首道:“既如此,本王便将这项任务交给你。”
  太史慈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之所以效忠自己,一则是因为刘繇选择了投诚,二则自己曾间接地救过他的母亲。
  有恩于太史慈之母一事,严白虎是不可能知道的。
  只要刘繇那边配合,向山越势力透露,他是出于无奈才选择投降,并且直到现在也坚持将丹阳郡的军政大权紧握在手里。
  如此一来,太史慈就有了天然的背叛理由。
  作为刘繇的旧将,自己得到太史慈以后,从未启用过他。
  那么,在一次争执过后,太史慈怂恿俘兵,脱离长沙王,就完全站得住脚了。
  凌寒道:“人选已定,接下来就是如何立功。”
  这需要好好地演一场戏。
  现如今,大量士兵驻守在城外的田地附近。
  这不是长久之计,不过这么做以后,山越势力一时之间的确无法抢夺粮食了。
  想让太史慈帮助山越立下功劳,无疑就是抢到大量的粮食。
  但总不能硬生生直接就抢走了。
  如果不想真刀真枪干一场,流血牺牲,凌寒就得提前调走某一处田地的驻军。
  可突然调走某一处的驻军,本身就很可疑。
  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使严白虎相信,自己经过权衡,不得不选择这么做。
  而太史慈凭借对九江的熟悉,抓准时机,夺走粮食。
  周瑜出声询问道:“不知在殿下心中,最多能接受多少粮食当作诱饵呢?”
  凌寒思索片刻,道:“不计数量。”
  众人闻之大惊。
  显然,如果按周瑜先前的说法,是不会损失太多粮食的。
  可殿下为了能够歼灭山越,却付出多少损失都愿意。
  凌寒解释道:“扬州还远没到粮食不够的地步。从本王的意愿来说,粮食可以不断播种,失去再多本王都能容忍。但百姓不断被杀或是被抢,哪怕每次只有几个人,本王亦无法接受。”
  “从大局来说,为了取信严白虎而付出的粮食,无论损失有多大,都只是九江一郡的损失。若是我军能够以雷霆之势,将这股扬州最大的山越势力迅速歼灭,再对其他的山越势力进行招安,他们就很有可能不战而降。”
  凌寒斩钉截铁道:“故,此事无需再议。严白虎既然敢带人来抢本王的粮食,本王就一定要将他灭掉。”
 
 
第70章 
  群山环抱,林木掩映。
  一条宽约数丈的河流延伸而过,没有人知道它最终流向何方。
  这条河流,乃是驻扎在附近的五千名山越人的取水之处。
  同时,这里也是通往山内营寨的必经之路。
  两名山贼模样的人,驻守在河流的南侧。
  正值盛夏,即便是山林中,天气也有几分闷热。
  二人摘了片不知是什么树的宽大叶子,当作蒲扇使用,驱赶这股炎气。
  值守此地实在是无聊。
  其中一人捣捣同伴的胳膊:“哎,听说了没?二当家昨日是受了伤回来的。”
  “真的假的?”对方显然并不知情:“二当家每次出去抢东西,身上都是穿了铜铁的。这也能受伤吗?”
  “骗你干什么?好像是被一个人远远地一箭给射到了。”
  为了加强可信度,他补充道:“我昨天在寨子里值守,亲眼看到二当家被搀下马。几乎都走不了路了。”
  同伴倒吸一口凉气:“穿着铜铁还能被箭射得这么严重?”
  他回答道:“听说是被长沙王的一个部下射伤的。”
  “又是那位长沙王!”
  同伴愤怒道:“要不是因为他,咱们现在也不需要让女人都去种地了。”
  “是啊。城里的人不给咱们东西就算了,现在出去抢东西也不好抢了。这下子连二当家都受伤了,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听说城里的人日子变得好过了。他们现在种地都能用铁农具,交粮食只交两成就行,其他都是自己的。”
  同伴听了猛地张大嘴巴,显然,这个消息比二当家受伤更加令人难以置信。
  “嘘!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你可别乱传,要是被大当家听到可就糟了。”
  同伴点点头,正想说点儿什么。
  这个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窸窸簌簌的声音。
  二人立刻噤声,变得警惕起来。
  其中一人更是靠近身旁的一处草丛,随时准备钻进去,然后抄小路返回营寨报信。
  另一人大喝一声:“谁在那里!”
  身为河流的看守者,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如果自己死于敌人偷袭,而同伴因为自己的掩护成功将消息传回去。
  那么,自己的儿子就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顾。
  “别紧张,我没有恶意。”
  丛林中钻出来一位身形高大、面相英武的男人。
  这个男人看起来相当不好惹,不过细细一看,他的腿脚好像有点问题,走起路来瘸瘸拐拐的。
  让人心生疑惑的同时,也放下了几分戒心。
  对方道:“麻烦二位替我传报一声。”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史慈。
  太史慈按照凌寒与周瑜事先商议好的词,几乎一字不差地复述给两位看门的山贼听。
  听完以后,先前那位准备钻进丛林的山贼对同伴道:“我去禀报大当家的,你在这里看着他!”
  “好。”
  半个时辰后,山越大营。
  这一处大营,乃是严白虎最常住的一座营寨,共驻扎着五千名山越人。
  其中,有四千人为强壮的男人。另外的一千人则是女人和孩子。
  此时此刻,严白虎正站在中央营帐,同他的手下黄乱商议弟弟受伤一事。
  严白虎拧着眉道:“我弟弟身着铁甲,竟然也被射伤,而且当时与敌方足足隔着一里地。这实在不得不令我感到忧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