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三国]兴汉(三国同人)——剑鸣如歌

时间:2021-07-31 08:32:49  作者:剑鸣如歌
  如周瑜,如桥蕤,就根本不会多问。
  张昭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凌寒静静望着他,问道:“你觉得官府要怎样来赚钱呢?”
  张昭想了想,回答道:“一则,通过打仗抢占领土,从而获得钱粮;二则,从百姓手里收税。”
  凌寒笑道:“子布先生回答得对,却也不对。这第二点,不是从百姓手里收税,而是从百姓手里获得钱粮。”
  张昭皱眉道:“恕下官愚钝。敢问殿下,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若是每一亩土地,收取五成的赋税乃至更多,便没有什么区别。”
  凌寒笑道:“可如果本王只收一成的赋税,那区别就很大了。”
  张昭思索片刻,并不得解,拱手道:“还请殿下示下。”
  凌寒于是缓缓道:“当官府收取五成的赋税,百姓交完赋税以后,剩下的粮食仅仅只够自己生活所需。若是想要再从百姓手里多得一点,那便等同于要他性命,自然不可。”
  “可如果只收一成的赋税,除了生活所需,百姓手里还有着大量的余粮。官府如果还想要钱粮,便可以设法将百姓手里的粮食赚过来。”
  这一点不难理解,张昭立刻便听明白了。
  但他仍然是一头雾水。自古以来,朝廷都是通过赋税来索要百姓手里的粮食。
  不通过增加赋税的方式,如何要过来?
  凌寒于是开始细细解释。
  “现在在开荒期,所以有士兵常驻在森林当中。可将来士兵撤去,难道森林之中不会再出现新的猛兽吗?打虎费是不是应当收一些呢?”
  “同样是因为开荒期,如今农具几乎免费送给百姓使用。等到开荒期结束,尝试过了农具的好,百姓们会不会非常愿意掏钱向官府购买农具呢?九江那里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各式各样的农具,铁矿根本用不完。为了提高劳作效率,扩大生产,百姓有了余粮,会不会尽快购买?”
  “雪花盐为什么只能卖那么便宜?因为一旦贵了,大家根本吃不起。不吃盐就会生病,所以本王不得不降低盐价。等到百姓手里有了粮食,盐价也自然可以恢复一些。本王仍然不会卖得贵,可每个人每日都需要吃盐,只需稍稍提价一点,那就是庞大的财富。”
  “除了盐以外,还有类似的东西。本王前些天在九江已经通过甘蔗制作出了白砂糖,很快就会在扬州全境贩卖。等子布尝过就知道,百姓们有了余粮以后,定会愿意用粮食来购买。”
  “诸如这些,还有许多。如果百姓手里没有钱粮,本王便无法可想。只有他们富足,本王才能赚到钱。”
  “赋税低了,他们就会非常主动地努力劳作,积攒粮食,扬州的整体财富在增加。”
  “本王再借助这样缓和的方式,将财富尽可能地聚拢在官府手中。”
  “如此一来,官府非但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百姓的身体也更健康,活得更长久,更有力气,从而耕种出更多的粮食。良性循环,生生不息。”
  “与此同时,百姓们吃得好玩得好,日子过得快活。为了能够保持这样的生活,若真到了危难关头,他们必会尽一切的努力支持本王。”
  “此外,扬州成为一片乐土,口口相传,也会吸引其他州郡的百姓偷偷潜逃过来,敌消我涨。”
  张昭彻底目瞪口呆。
  他结结巴巴地说:“殿下深谋远虑,下官明白了。”
  难怪。自己先前还不解,这样利弊得失的事情,为何殿下做了,身旁竟没有人劝谏。
  原来是自己愚不可及了。
  说来也是,殿下如此英明,又怎么可能会犯妇人之仁的错误呢?
  送走张昭以后。
  有了九江的经验,庐江开荒并不再需要凌寒前去看着。
  院子里有一片新移植过来的月季,闲来无事,他找了个水桶,亲自动手,为它们浇了浇水。
  长江流域多月季。回庐江府邸时,凌寒在路上见到一丛月季,停下来驻足了片刻。
  之后,便有人送了月季来府上。
  浇完水,凌寒喊了一声:“杨真。”
  杨真立刻从一间屋子里小跑过来:“殿下。”
  “之前都没来得及问你。”
  凌寒道:“你上回同糜姑娘相处得怎么样?”
  杨真面色微赭:“还、还好。”
  凌寒了然地点点头:“那你便去同糜芳商量商量,尽快挑个日子,本王为你们赐婚。”
  想到杨真并没有家人,他又道:“嗯,本王顺便再为你们主个婚吧。”
  杨真一愣,忙道:“殿下,这于礼不合……”
  殿下如此尊贵,哪能为自己这样的人主婚?
  凌寒道:“本王想这样做便这样做,难道谁还能因为这个议论本王?”
  杨真正要开口,凌寒打断他道:“你与糜姑娘成婚。你若是不想要的话,那也要先去同糜芳商量。如今没什么事,你现在就可以去商量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尽快确定日子。”
  杨真只好拱手:“是。”
  望着杨真离去的身影。
  凌寒心想,在古代当个主婚人,应该也蛮有意思的。
  杨真很快来到了糜府。
  他将凌寒的意思快速叙说了一遍。
  最后道:“殿下说,只有我与先生一道请求殿下,他才愿意收回主婚的成命。”
  “糜先生,虽说主婚之人可为身份贵重之人,可本朝还从未有过君为臣主婚的先例……”
  糜芳盯了杨真半晌,竟不知该说什么。
  杨将军啊杨将军,我是该说你太过忠心,以至于完全不为自己打算,还是该说你蠢呢?
  由殿下赐婚,这是天大的荣耀。
  但这样的荣耀,还远没到极致。
  不说别的,单看这次封赏,杨真显然矮了赵子龙一头。
  至于孙伯符,虽然同为中校,可他手底下有着好几位少校,看起来地位也是在杨真之上的。
  可由殿下亲自主婚,那就完全不同了。
  正因为大汉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那才能说明殿下的恩宠究竟有多大。
  难不成还会有人因为这种事质疑殿下么?
  “杨将军。”
  糜芳实在听不下去了,打断道:“本朝虽没有这样的先例。可杨将军跟了殿下这么久,应当看得出来,殿下心里根本不在意那些旧俗礼节。”
  “殿下有意恩赏于杨将军,杨将军你若是执意不肯接受,殿下难道不会感到伤心吗?”
  杨真愣了愣。
  自己此前还从未往这里想过。
  又好生地劝说了一番,糜芳总算将杨真劝了回去。
  至于婚期,他之后会着人挑选几个良辰吉日,再交给杨真来做最终决定。
  送走杨真以后,糜芳摇了摇头,舒口气。
  他去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妹妹。
  走路过去时,步伐甚至有些飘。
  这桩婚事,糜芳反倒比两位当事人都要来得高兴。
  妹妹的婚事,由殿下亲自主婚。
  他倒要看看,今后扬州还有谁敢对自己阴阳怪气。
  糜芳隐隐感觉到,长沙王似乎想要大力削减世家的力量。
  但他并没有多么在意,甚至想拍手称快。
  他只希望能让糜氏跻身于世家中的一员,最好能成为其中强大的一员,至于具体能获取多大的好处,反倒没那么重要。
  论财富,糜氏原本就不输于任何世家。
  说来也很好笑。
  若是凌寒先让糜芳尝到世家垄断的甜头,再想要削减世家的权力。
  糜芳一定也会跳出来反对,明里暗里阻止。
  但恰恰因为糜芳没有享受过属于世家的利益。
  不仅如此。
  不管是在徐州还是扬州,糜氏都与世家有着种种冲突,以至于糜芳心中愤愤不平。
  所以,哪怕糜芳知道自己将来可以跻身其中一员,此时此刻,他也会无比支持凌寒打压世家的政策。
  此消彼长,说不定自己还能借此得到提拔。
  作者有话要说:  QAQ今天去打疫苗,反应比较大,所以一直到现在才码完字
 
 
第76章 
  大婚当日,宾客往来不绝。
  因为杨真平时都居住在凌寒那里,就像寻常人家的主仆一样。
  故而,他的府邸几日前才匆匆修建好。
  从外观来看,实在是低调得很不起眼。
  但是,尽管仪式一切从简。
  可由长沙王殿下亲自主持的拜堂成亲,整个扬州都决不会有任何人敢看轻。
  非但庐江郡本地的各大世家都递了拜帖。
  就连远如会稽郡,郡守王朗忙于政务无法忙亲自前来,也是派儿子携了贺礼提前赶来的。
  “先前殿下论功行赏,并没有封赏杨将军。啧,当日竟还有人猜测杨将军失去了宠信。”
  “这话本就荒唐可笑。拥有居住在殿下府邸这等殊荣的,从来不就只有赵将军与杨将军么?赵将军是殿下的师兄,平日里还会教授殿下习武,理所应当。可杨将军也住在殿下那里,除了殿下宠信以外,还能有什么理由呢?”
  “那糜氏,区区一个商贾之女,竟能有这样的幸运。”
  “先前全氏联合两个大族,一个劲儿地打压糜氏商货。这下子我看他们肠子都要悔青了。”
  ……
  这些个言论,虽然都是私下里进行的。
  可糜芳总是能够从各种渠道听到。
  他自是大感痛快。
  事实上,痛快哪里用等到大婚当日呢?
  早在殿下主婚这件事传出的时候,扬州全氏便立刻灰溜溜地派人前来求和。
  说什么,全氏与糜氏同为殿下效力,希望今后能够在商路上守望相助。
  笑话,前些天又是谁在极力地打压糜氏的商货?
  殿下将新研制出的白砂糖,分别交给扬州几大商户贩卖。
  结果,独独糜氏卖不出去。背后必然有人在暗中作祟!
  糜芳本想狠狠拒绝全氏的求和,可考虑到糜氏在扬州实在没有什么根基,最终,他还是答应了。
  看着平日里与自己划清界限的士人,今日却一个个地前来贺喜。
  糜芳高兴之余,只恨自己不能亲自前往杨府,目睹殿下为妹妹主婚的情景。
  同一时刻,杨府。
  凌寒坐在堂上,静静地望着杨真与糜菍行夫妻对拜之礼。
  在此之前,杨真几乎从未表达出对糜菍有多少喜欢。
  似乎如果自己不说,他就永远也不可能提出娶亲。
  然而,此时此刻。
  凌寒看得出来,杨真的眼睛里全是光。
  杨真看着自己的时候,眼睛同样是十分明亮的。但那种明亮,是出自仰慕,出自尊崇,出自小心翼翼的守护。
  而看向糜菍的光,是疼惜,是满眼的爱意。
  这一刻,他忽然有些羡慕。
  这羡慕源自杨真,但本质上与杨真无关。
  凌寒暗自想道。
  从来到东汉末年那一刻起,自己便注定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光了吧。
  他自认为,自己或许也会看脸,但性情与思想理当更为重要。
  在这个重礼的封建时代,在这个讲究三从四德的背景下,纵然是美貌如貂蝉,他也很难接受,与这样的女子共度一生。
  “礼成!”
  司仪长长地一声吆喝,让凌寒从这种思绪当中抽身而出。
  周围是一片祝福之声。
  凌寒不觉笑了笑。大喜的日子,自己何必感慨那么多呢?
  接下来便是觥筹交错。
  直到日暮,凌寒才返回自己的府邸。
  挥退了侍从,他站在院子里那一片月季前。
  穿越至今,从逃出皇宫,到现在久驻扬州。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皆由杨真负责。
  如今对方成了婚,日后必然是要住在自己的府邸,总不能叫年轻的姑娘守活寡。
  关系再要好的属下,总有一天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凌寒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但当它真正发生时,心里难免还是很不习惯。
  好比现在。
  一阵晚风吹过,凌寒不自觉抖了抖身体,感觉有些冷。
  若换作往日,杨真见到他晚间站在院外,手里一定会抱着外袍,并且在耳边唠叨。
  而府邸的其他下人,却没人有胆子劝主人添衣服。
  哎,凌寒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矫情。
  大丈夫立于世,有更值得关心的事情。
  作为皇长子,他理当负起兴汉的重任;作为穿越者,他理当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天下十三州,自己仅有其二。
  想到这些,他忍不住摇了摇头,打算回屋。
  就在这时,肩上忽然多了一件披风。
  凌寒微怔,晚风中,回头望见的是赵云的脸。
  赵云的眸子在夜色下温柔且明亮:“已是深秋,师弟小心着凉。”
  在原地愣神片刻,凌寒才想起出声询问:“师兄怎地没去练武?”
  平日里,赵云白天需要去校场训练士兵。
  因此,日暮降临以后,他总是在西苑练武,雷打不动,很有规律。
  赵云笑道:“今日杨兄大婚,便想借此休息一日。”
  凌寒点点头,将披风往自己的肩上拉了一拉。
  今晚月色很好。
  凌寒抬头遥望夜空,姣姣月光,漫天繁星。
  自然而然就问了出来:“师兄,你想念家乡吗?”
  赵云道:“离乡数年,的确有几分想念。不过,男儿立于世,不应为这些所牵绊。”
  顿了顿,他偏头看向凌寒:“师弟可是想家了?”
  凌寒略带迟疑地、轻轻地嗯了一声。
  与其他人不同,自己与家乡所隔的,不是距离,而是时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